CN211972394U -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2394U
CN211972394U CN202020464883.2U CN202020464883U CN211972394U CN 211972394 U CN211972394 U CN 211972394U CN 202020464883 U CN202020464883 U CN 202020464883U CN 211972394 U CN211972394 U CN 211972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web
gasket
exchange ribs
norma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48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颂
高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an Fenglin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han Fenglin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an Fenglin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shan Fenglin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648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2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2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2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所述垫圈包括腹板、换热筋和支撑板;腹板呈盘状,腹板上均匀分布多条由内至外凸起的换热筋,且换热筋呈螺旋状分布,用于增加垫圈的表面积;支撑板分为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均呈螺旋状,设有三组,每组均对称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换热筋上;三组支撑板均布在腹板的换热筋上,支撑板用于支撑上下工件;垫圈为一体铸造的耐热钢隔圈。本实用新型采用铸造的耐热钢隔圈,其截面特殊的形状,使工件进行风冷时,隔圈与其下面的工件之间形成正压,隔圈与其上面工件之间形成负压,从而使工件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流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背景技术
无孔的盘类件,在用正火炉进行正火时,一般情况都是采用摞装的方式。这种装料方式因为工装简单,装料量大等优点因此应用最为普遍。但其存在不足之处:因为摞装造成工件之间存在接触,透热困难,影响了热传导的效率浪费能源,提高了正火成本;并且因为工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在冷却时期间的空气几乎没有流动,导致冷却条件最为恶劣;因此无孔盘类件工件的外缘和内侧的硬度相差很大,影响了正火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所述垫圈包括腹板、换热筋和支撑板;
所述腹板呈盘状,腹板上均匀分布多条由内至外凸起的换热筋,且换热筋呈螺旋状分布,用于增加垫圈的表面积;
所述支撑板分为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均呈螺旋状,设有三组,每组一对,均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换热筋位置上;三组支撑板均布在腹板的换热筋位置上,支撑板用于支撑上下工件;
所述垫圈为一体铸造的耐热钢隔圈。
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撑板所在位置的外缘处的三角形外侧表面与下面内侧表面的角度比其他普通筋板位置更大,实现支撑板处的进风风压比其他处更大。
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其优选方案为所述上支撑板设有定位凸台,通过定位凸台和下支撑板与工件形成定位,用于保证摞装时的稳定性。
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撑板外缘处的三角形两角与腹板直径方向不一致,两角的设置用于在腹板中空的位置形成螺旋气流,增加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工作原理:通过腹板将垫圈所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形成下侧高压区和上侧的低压区;腹板上分布有多条由内至外的凸起的筋,呈螺旋状分布,增加了垫圈的表面积,利于热量的传导,并在气体流动式利于形成螺旋状气流,提高换热效率;在外侧有空气冷却时,垫圈本身直接把内部的热量传导到外侧;
垫圈外缘的类似三角形的设计,利用上下面与外侧面的特殊曲线及角度设计,实现在外侧从下向上有风时,垫圈下侧为正压,上侧为负压,气流实现垫圈下侧进入产品之间,然后从垫圈上侧排出的流动;
支撑板所在位置的外缘处的三角形外侧表面与内侧表面的角度比其他位置更大,因此支撑板所在位置上下空间的压力差也更大,从而支撑板处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大,利用其在垫圈的内侧形成螺旋气流从而实现垫圈内侧产品间的对流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隔圈截面和形状的设计即保证摞装是产品的稳定性,有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与产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正火加热时的热传递效率,工件减少了透热时间。隔圈的截面和形状在风冷冷却时实现了工件之间气流的流动,从而保证了冷却时产品内侧部分的冷却速度。隔圈截面和形状也实现了其利用自身的热传导把摞装盘类工件内部的热量传导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截面图;
图3为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空气流向图;
图4为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与产品摞装示意图。
图中:1、腹板;2、换热筋;3、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工件;6、外缘处;7、定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体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图1-4所示,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所述垫圈包括腹板1、换热筋2和支撑板;
所述腹板1呈盘状,腹板1上均匀分布多条由内至外凸起的换热筋2,且换热筋2呈螺旋状分布,用于增加垫圈的表面积;
所述支撑板分为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均呈螺旋状,设有三组,每组一对,均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换热筋2位置上;三组支撑板均布在腹板的换热筋2位置上,支撑板用于支撑上下工件5;
所述垫圈为一体铸造的耐热钢隔圈。
所述支撑板所在位置的外缘处的三角形外侧表面与下面内侧表面的角度比其他普通筋板位置更大,实现支撑板处的进风风压比其他处更大。
所述上支撑板3设有定位凸台7,通过定位凸台7和下支撑板4与工件5形成定位,用于保证摞装时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外缘处6的三角形两角与腹板1直径方向不一致,两角的设置用于在腹板1中空的位置形成螺旋气流,增加空气流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工作原理:通过腹板1将垫圈所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形成下侧高压区和上侧的低压区;腹板1上分布有多条由内至外的凸起的换热筋2,呈螺旋状分布,增加了垫圈的表面积,利于热量的传导,并在气体流动式利于形成螺旋状气流,提高换热效率;在外侧有空气冷却时,垫圈本身直接把内部的热量传导到外侧;
垫圈外缘的类似三角形的设计,利用上下面与外侧面的特殊曲线及角度设计,实现在外侧从下向上有风时,垫圈下侧为正压,上侧为负压,气流实现垫圈下侧进入产品之间,然后从垫圈上侧排出的流动;
支撑板所在位置的外缘处的三角形外侧表面与内侧表面的角度比其他位置更大,因此支撑板所在位置上下空间的压力差也更大,从而支撑板处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大,利用其在垫圈的内侧形成螺旋气流从而实现垫圈内侧产品间的对流换热。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使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更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包括腹板、换热筋和支撑板;
所述腹板呈盘状,腹板上均匀分布多条由内至外凸起的换热筋,且换热筋呈螺旋状分布,用于增加垫圈的表面积;
所述支撑板分为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均呈螺旋状,设有三组,每组一对,均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换热筋位置上;三组支撑板均布在腹板的换热筋位置上,支撑板用于支撑上下工件;
所述垫圈为一体铸造的耐热钢隔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在位置外缘处的三角形外侧的表面与下面内侧表面之间的角度比其他普通筋板位置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设有定位凸台,通过定位凸台和下支撑板与工件形成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外缘处的三角形两角与腹板直径方向不一致。
CN202020464883.2U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Active CN211972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4883.2U CN211972394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4883.2U CN211972394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2394U true CN211972394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4883.2U Active CN211972394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2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93590Y (zh) 底波纹形换热管
CN205299948U (zh) 一种倒置全预混燃烧不锈钢冷凝换热器
CN211972394U (zh) 一种新型盘类件正火垫圈
CN110779361A (zh) 一种具有八字形分配通道的钎焊换热板片组
CN201740443U (zh) 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
CN209263764U (zh) 一种用于板式热交换器的气体入口均布装置
CN206037804U (zh) 一种热交换器板组定位装置
CN211291150U (zh) 一种烟熏炉热量回收器换热片及其换热模块
CN114001569A (zh) 一种阻块交错排列式微通道板式换热器的板片组
CN206089741U (zh) 用于热处理炉中放置u形电枢的装置
CN206430609U (zh) 波纹板式换热器
CN216652068U (zh) 一体式翅片底盘及其节能炊具
CN210240351U (zh) 一种新型液粘离合器摩擦片
CN220062685U (zh) 一种新型高效voc螺旋板换热器
CN211178074U (zh) 一种多级分流的钎焊换热器板片组用第二板片
CN207439231U (zh) 新式麻面换热管
CN211782879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冷却装置
CN218443323U (zh) 一种65孔多变组合格子砖
CN214180046U (zh) 一种节能汤桶
CN216245744U (zh) 一种大温差波纹板片的板式换热器
CN210790612U (zh) 一种金刚石磨轮
CN211041544U (zh) 一种新型的冷库用高效冷风机
CN21667276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变频发电机
CN211012598U (zh) 一种可提高流通均匀性的钎焊换热器板片组
CN209175283U (zh) 一种散热强度可调节的机床床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