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2166U - 一种堆肥发酵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肥发酵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2166U
CN211972166U CN201922067635.4U CN201922067635U CN211972166U CN 211972166 U CN211972166 U CN 211972166U CN 201922067635 U CN201922067635 U CN 201922067635U CN 211972166 U CN211972166 U CN 211972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roller
length direction
box body
np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76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宗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reenhop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reenhop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reenhop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reenhop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76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2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2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21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营养土的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堆肥发酵床,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床板,箱体的一侧开口设置,箱体的开口上盖设有呼吸膜,箱体内转动设置有翻动辊,翻动辊上沿翻动辊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翻动辊的长度方向与床板的宽度方向平行,箱体内设置有驱动翻动辊沿翻动辊的轴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箱体内还设置有驱动翻动辊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肥料发酵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堆肥发酵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营养土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肥发酵床。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花卉栽培人数不断增加,花卉营养土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大多数地方获取营养土主要是采取到山林中挖取腐殖质含量高的山土的方法,此种方法对山地植被破坏严重;也有地方根据当地情况,如挖取或购买泥炭土,但这种资源是非常有限并且不可再生的,不可能大规模应用,况且使用成本也很高。我国农业资源丰富,秋收后谷物后剩下的秸秆,如玉米秸秆、小米秸秆、高粱秸秆、麦秆及稻草之类可以用于制作营养土。
现有技术中,将肥料进行堆积、放置多天进行发酵,发酵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肥发酵床,具有提高肥料发酵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堆肥发酵床,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床板,所述箱体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箱体的开口上盖设有呼吸膜,所述箱体内转动设置有翻动辊,所述翻动辊上沿翻动辊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所述翻动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翻动辊沿翻动辊的轴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翻动辊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肥料放置在床板上,然后将呼吸膜盖设在箱体上,组成一个单向的密闭空间,即,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等气体通过具有单向阀功能的呼吸膜排出,外面的空气则无法进入袋内。在进行发酵过程中,第一驱动件驱动翻动辊沿翻动辊的轴线转动的同时第二驱动件驱动翻动辊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翻动辊对床板上的肥料进行翻动,使得肥料内的微生物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并且使肥料内的气体充分排出,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往复丝杠、内螺纹套筒,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外,所述往复丝杠转动穿设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往复丝杠的长度方向与箱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杠位于箱体外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内螺纹套筒螺纹套接在往复丝杠上,所述箱体正对往复丝杠的一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翻动辊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翻动辊的另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驱动往复丝杠转动,使得内螺纹套筒产生随往复丝杠转动的趋势,在翻动辊的限位下,内螺纹套筒无法随往复丝杠转动,故产生沿往复丝杠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运动,从而达到驱动翻动辊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套筒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内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翻动辊的一端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套筒内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翻动辊的另一端与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程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翻动辊的一端与内螺纹套筒转动连接,使得翻动辊的另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使得翻动辊能沿其轴线转动。
优选的,所述滑块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翻动辊在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使得翻动辊运行更为平稳。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齿条及从动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箱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从动齿轮与翻动辊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齿条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驱动件带动翻动辊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齿轮也随翻动辊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齿轮和齿条配合,达到使驱动翻动辊沿翻动辊的轴线转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两根齿条及两个从动齿轮,两根所述齿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所述翻动辊的两端均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分别与两根齿条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驱动件带动翻动辊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两个齿轮也随翻动辊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两个齿轮分别和两个齿条配合,达到使驱动翻动辊沿翻动辊的轴线转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床板将箱体分隔成两个空间,所述床板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箱体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箱体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的上方,所述箱体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的上方,所述箱体的两个开口上均盖设有呼吸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大肥料中的微生物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方便微生物吸收或者排出气体,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合理平衡桶内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器、NPN型三极管开关及加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开关的基极b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开关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开关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加热管串联在外接电源与NPN型三极管开关的集电极c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高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加热管通电进行加热。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低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截止状态,加热管断电,停止加热。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处于益于微生物生存的范围内,提高微生物的活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用翻动辊对床板上的肥料进行翻动,使得肥料内的微生物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并且使肥料内的气体充分排出,具有提高发酵效率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床板将箱体分隔成两个空间,床板上开设有通气孔,箱体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开口,箱体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的上方,箱体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的上方,箱体的两个开口上均盖设有呼吸膜,增大了肥料中的微生物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方便微生物吸收或者排出气体,使得微生物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合理平衡桶内压力,具有提高发酵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隐藏翻动辊后用于展示第二驱动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用于展示第一驱动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用于展示第一驱动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1、箱体;11、呼吸膜;12、滑轨;13、滑块;131、第二连接套筒;132、滚轮;2、床板;21、通气孔;3、翻动辊;31、搅拌叶;4、第一驱动件;41、齿条;42、从动齿轮;5、第二驱动件;51、第二电机;52、往复丝杠;53、内螺纹套筒;531、第一连接套筒;6、温度传感器;7、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堆肥发酵床,包括箱体1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床板2,床板2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空间,床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1,箱体1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开口,箱体1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2的上方,箱体1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2的上方,箱体1的两个开口上均盖设有呼吸膜11。呼吸膜11至少包括聚氨酯微孔呼吸膜层、聚丙烯微孔呼吸膜层、聚偏氟乙烯微孔呼吸膜层和聚四氟乙烯呼吸膜层其中之一;例如,呼吸膜11为聚氨酯微孔呼吸膜层、聚丙烯微孔呼吸膜层、聚偏氟乙烯微孔呼吸膜层或聚四氟乙烯呼吸膜层;例如,呼吸膜11为聚四氟乙烯呼吸膜层;又如,呼吸膜11包括聚氨酯微孔呼吸膜层和聚四氟乙烯呼吸膜层。
操作人员将肥料放置在床板2上,然后将呼吸膜11盖设在箱体1上,组成一个单向的密闭空间,即,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等气体通过具有单向阀功能的呼吸膜11排出,外面的空气则无法进入袋内。床板2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空间,床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1,增大肥料中的微生物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方便微生物吸收或者排出气体,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合理平衡桶内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参照图3,箱体1内转动设置有翻动辊3,即箱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穿设有第三滚动轴承,翻动辊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第三滚动轴承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片,翻动辊3上沿翻动辊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31。翻动辊3的长度方向与床板2的宽度方向平行,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4。箱体1内还设置有驱动翻动辊3沿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5。
在进行发酵过程中,第一驱动件4驱动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的同时第二驱动件5驱动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翻动辊3对床板2上的肥料进行翻动,使得肥料内的微生物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并且使肥料内的气体充分排出,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参照图2,其中,第二驱动件5包括第二电机51、往复丝杠52、内螺纹套筒53,第二电机51设置在箱体1外,往复丝杠52转动穿设在箱体1的侧壁上,往复丝杠52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杠52位于箱体1外的一端同轴连接,内螺纹套筒53螺纹套接在往复丝杠52上。箱体1正对往复丝杠52的一侧设置有滑轨12,滑轨12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3,翻动辊3的一端与内螺纹套筒53转动连接,翻动辊3的另一端与滑块13转动连接。
第二电机51驱动往复丝杠52转动,使得内螺纹套筒53产生随往复丝杠52转动的趋势,在翻动辊3的限位下,内螺纹套筒53无法随往复丝杠52转动,故产生沿往复丝杠5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运动,从而达到驱动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效果。
参照图2、3,内螺纹套筒5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531,第一连接套筒531内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翻动辊3的一端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滑块1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131,第二连接套筒131内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翻动辊3的另一端与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程配合。第一驱动件4包括齿条41及从动齿轮42,齿条41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上,齿条41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从动齿轮42与翻动辊3的一端同轴连接,从动齿轮42与齿条41啮合。在第二驱动件5带动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齿轮也随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齿轮和齿条41配合,达到使驱动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的效果。
参照图3,箱体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微控制器、NPN型三极管开关及加热管7,温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NPN型三极管开关的基极b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开关的发射极e接地,NPN型三极管开关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加热管7串联在外接电源与NPN型三极管开关的集电极c之间。温度传感器6型号为DS18B20、PLC单片机型号为AT89C2051。
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箱体1内的温度,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高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加热管7通电进行加热。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低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截止状态,加热管7断电,停止加热。使得箱体1内的温度处于益于微生物生存的范围内,提高微生物的活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肥料放置在床板2上,然后将呼吸膜11盖设在箱体1上,组成一个单向的密闭空间,即,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等气体通过具有单向阀功能的呼吸膜11排出,外面的空气则无法进入袋内。床板2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空间,床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1,增大肥料中的微生物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方便微生物吸收或者排出气体,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合理平衡桶内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第二电机51驱动往复丝杠52转动,使得内螺纹套筒53产生随往复丝杠52转动的趋势,在翻动辊3的限位下,内螺纹套筒53无法随往复丝杠52转动,故产生沿往复丝杠5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运动,从而驱动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齿轮也随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齿轮和齿条41配合,驱动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使得翻动辊3对床板2上的肥料进行翻动,使得肥料内的微生物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并且使肥料内的气体充分排出,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在进行发酵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6检测箱体1内的温度,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高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加热管7通电进行加热。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低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截止状态,加热管7断电,停止加热。使得箱体1内的温度处于益于微生物生存的范围内,提高微生物的活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1、2,一种堆肥发酵床,包括箱体1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床板2,床板2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空间,床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1,箱体1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开口,箱体1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2的上方,箱体1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2的上方,箱体1的两个开口上均盖设有呼吸膜11。呼吸膜11至少包括聚氨酯微孔呼吸膜11层、聚丙烯微孔呼吸膜11层、聚偏氟乙烯微孔呼吸膜11层和聚四氟乙烯呼吸膜层其中之一;例如,呼吸膜11为聚氨酯微孔呼吸膜11层、聚丙烯微孔呼吸膜11层、聚偏氟乙烯微孔呼吸膜11层或聚四氟乙烯呼吸膜11层;例如,呼吸膜11为聚四氟乙烯呼吸膜11层;又如,呼吸膜11包括聚氨酯微孔呼吸膜11层和聚四氟乙烯呼吸膜11层。
操作人员将肥料放置在床板2上,然后将呼吸膜11盖设在箱体1上,组成一个单向的密闭空间,即,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等气体通过具有单向阀功能的呼吸膜11排出,外面的空气则无法进入袋内。床板2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空间,床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1,增大肥料中的微生物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方便微生物吸收或者排出气体,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合理平衡桶内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参照图4,箱体1内转动设置有翻动辊3,箱体1内转动设置有翻动辊3,即箱体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穿设有第三滚动轴承,翻动辊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第三滚动轴承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片,翻动辊3上沿翻动辊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31。翻动辊3的长度方向与床板2的宽度方向平行,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4。箱体1内还设置有驱动翻动辊3沿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5。
在进行发酵过程中,第一驱动件4驱动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的同时第二驱动件5驱动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翻动辊3对床板2上的肥料进行翻动,使得肥料内的微生物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并且使肥料内的气体充分排出,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参照图2、4,其中,第二驱动件5包括第二电机51、往复丝杠52、内螺纹套筒53,第二电机51设置在箱体1外,往复丝杠52转动穿设在箱体1的侧壁上,往复丝杠52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杠52位于箱体1外的一端同轴连接,内螺纹套筒53螺纹套接在往复丝杠52上。箱体1正对往复丝杠52的一侧设置有滑轨12,滑轨12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3,翻动辊3的一端与内螺纹套筒53转动连接,翻动辊3的另一端与滑块13转动连接。
第二电机51驱动往复丝杠52转动,使得内螺纹套筒53产生随往复丝杠52转动的趋势,在翻动辊3的限位下,内螺纹套筒53无法随往复丝杠52转动,故产生沿往复丝杠5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运动,从而达到驱动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效果。
参照图2、4,箱体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微控制器、NPN型三极管开关及加热管7,温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NPN型三极管开关的基极b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开关的发射极e接地,NPN型三极管开关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加热管7串联在外接电源与NPN型三极管开关的集电极c之间。
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箱体1内的温度,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高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加热管7通电进行加热。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低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截止状态,加热管7断电,停止加热。使得箱体1内的温度处于益于微生物生存的范围内,提高微生物的活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温度传感器6型号为DS18B20、PLC单片机型号为AT89C2051。
参照图2、4,内螺纹套筒5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531,第一连接套筒531内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翻动辊3的一端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滑块1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131,第二连接套筒131内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翻动辊3的另一端与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程配合。第一驱动件4包括两根齿条41及两个从动齿轮42,两根齿条41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翻动辊3的两端均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42,两个从动齿轮42分别与两根齿条41啮合。在第二驱动件5带动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两个齿轮也随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两个齿轮分别和两个齿条41配合,达到使驱动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肥料放置在床板2上,然后将呼吸膜11盖设在箱体1上,组成一个单向的密闭空间,即,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等气体通过具有单向阀功能的呼吸膜11排出,外面的空气则无法进入袋内。床板2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空间,床板2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1,增大肥料中的微生物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方便微生物吸收或者排出气体,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合理平衡桶内压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第二电机51驱动往复丝杠52转动,使得内螺纹套筒53产生随往复丝杠52转动的趋势,在翻动辊3的限位下,内螺纹套筒53无法随往复丝杠52转动,故产生沿往复丝杠5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运动,从而驱动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齿轮也随翻动辊3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齿轮和齿条41配合,驱动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使得翻动辊3对床板2上的肥料进行翻动,使得肥料内的微生物获得更好的呼吸效果,并且使肥料内的气体充分排出,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在进行发酵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6检测箱体1内的温度,在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高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加热管7通电进行加热。在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低电平至NPN型三极管开关,NPN型三极管开关处于截止状态,加热管7断电,停止加热。使得箱体1内的温度处于益于微生物生存的范围内,提高微生物的活力,从而达到提高发酵效率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堆肥发酵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床板(2),所述箱体(1)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箱体(1)的开口上盖设有呼吸膜(11),所述箱体(1)内转动设置有翻动辊(3),所述翻动辊(3)上沿翻动辊(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31),所述翻动辊(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床板(2)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翻动辊(3)沿翻动辊(3)的轴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4),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翻动辊(3)沿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肥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5)包括第二电机(51)、往复丝杠(52)、内螺纹套筒(53),所述第二电机(51)设置在所述箱体(1)外,所述往复丝杠(52)转动穿设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往复丝杠(52)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杠(52)位于箱体(1)外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内螺纹套筒(53)螺纹套接在往复丝杠(52)上,所述箱体(1)正对往复丝杠(52)的一侧设置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3),所述翻动辊(3)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套筒(53)转动连接,所述翻动辊(3)的另一端与滑块(1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肥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套筒(5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531),所述第一连接套筒(531)内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翻动辊(3)的一端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滑块(1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131),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31)内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翻动辊(3)的另一端与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程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堆肥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连接有滚轮(132),所述滚轮(13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堆肥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包括齿条(41)及从动齿轮(42),所述齿条(41)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齿条(41)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从动齿轮(42)与翻动辊(3)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42)与齿条(4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堆肥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包括两根齿条(41)及两个从动齿轮(42),两根所述齿条(41)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所述翻动辊(3)的两端均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42),两个从动齿轮(42)分别与两根齿条(4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堆肥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将箱体(1)分隔成两个空间,所述床板(2)上开设有通气孔(21),所述箱体(1)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箱体(1)的一个开口位于床板(2)的上方,所述箱体(1)的两个开口上均盖设有呼吸膜(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肥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微控制器、NPN型三极管开关及加热管(7),所述温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开关的基极b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开关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开关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加热管(7)串联在外接电源与NPN型三极管开关的集电极c之间。
CN201922067635.4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堆肥发酵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72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7635.4U CN21197216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堆肥发酵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7635.4U CN21197216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堆肥发酵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2166U true CN211972166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53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763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72166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堆肥发酵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21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5697A (zh) * 2020-12-22 2021-04-30 衢州市绿峰工贸有限公司 储茶机
CN117363461A (zh) * 2023-12-07 2024-01-09 淄博酱倒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菌类腌制发酵生产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5697A (zh) * 2020-12-22 2021-04-30 衢州市绿峰工贸有限公司 储茶机
CN117363461A (zh) * 2023-12-07 2024-01-09 淄博酱倒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菌类腌制发酵生产系统
CN117363461B (zh) * 2023-12-07 2024-03-22 淄博酱倒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菌类腌制发酵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2166U (zh) 一种堆肥发酵床
CN104673707B (zh) “真菌-细菌”复合微生态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VOCs混合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CN103641113A (zh) 一种生物质基成型活性碳的制备方法
CN204417361U (zh) 一种用于处理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反应装置
CN211079164U (zh) 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接种装置
CN206963484U (zh) 一种阳台种植养殖箱
CN206666407U (zh) 杏鲍菇的培养基的原料木屑发酵自动控制装置
CN208292883U (zh) 一种粪便处理及微生物检测装置
CN206735917U (zh) 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
CN203382680U (zh) 一种具有尾气净化功能的环保发酵塔
CN207219378U (zh) 一种手扶式自动播撒化肥设备
CN207581692U (zh) 一种农业用有机肥发酵罐
CN103214287B (zh) 一种水汽收集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负压发酵水汽收集系统
CN112197907A (zh) 一种微生物研究用医疗防护服完工后密闭性检测机构
CN206445984U (zh) 一种pvc造粒生产线
CN206548704U (zh) 间隔设置装置
CN210503412U (zh) 一种具有保水保肥功能的炭基有机肥灌装装置
CN108154771A (zh) 一种生物质发电过程演示装置
CN202759851U (zh) 一种隔菌通气装置
CN214649427U (zh) 一种磁性油茶壳生物质炭包装用封口装置
CN206905466U (zh) 一种生产有机肥的干燥装置
CN216418843U (zh) 一种干法生产矿源硝基腐植酸的烟气吸收装置
CN210945575U (zh) 一种生鲜垃圾层叠式好氧发酵处理装置
CN203128444U (zh) 一种水汽收集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负压发酵水汽收集系统
CN208762419U (zh) 一种液体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