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62060U - 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62060U
CN211962060U CN202020173428.7U CN202020173428U CN211962060U CN 211962060 U CN211962060 U CN 211962060U CN 202020173428 U CN202020173428 U CN 202020173428U CN 211962060 U CN211962060 U CN 211962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assembly
arm
arc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34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Beijing Neusof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Beijing Neusof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Beijing Neusof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34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62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62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62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扫描装置包括支架组件、多维调节组件、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多维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支撑臂架和弧形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支架组件通过第一转轴枢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通过第二转轴枢接连接,所述支撑臂架与第二支臂通过第三转轴枢接连接,弧形支臂滑动连接于支撑臂架。所述弧形支臂设置有校正部,第一支臂配置有校准架,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重合。在支撑臂架处于置零位置,第一支臂和弧形支臂相对于支架组件转动,直至校准中心线与校正部的中心线重合时,所述第二转轴和第四回转轴线置零。第一支臂和弧形支臂交替转动调节,操作要求低。

Description

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血管机设备通过安装于主机架的球管和探测器进行探测,以获得准确清晰的三维病灶图像。主机架需要灵活调整球管和探测器的几何尺寸状态,从而使血管机设备需要具备头位和侧位的三维扫描能力。其中,主机架包括多个相对转动的转动臂构成的多维转动组件,球管和探测器安装于多维转动组件,以随多维转动组件调整探测姿态和角度。
为了调整多维转动组件的零位精度,其中的一个调节步骤为:需要将拆除安装于球管的准直器,再将高精度水平仪放置在球管的上安装面,然后旋转球管使水平仪保持水平,球管安装位置置零。此外在另一个调节步骤中,需将带有竖直面扫平功能的激光扫平仪放置于床板上,多维转动组件中安装有球管和探测器的C形悬臂转动90度,以使C形悬臂处于水平状态,再调整激光水平仪在床板上的位置并形成激光束面。然后再旋转多维转动组件中的转轴,使得Capture中点落入激光束面内以使其中一个转轴置零。
因此,血管机设备的传统零位调整方法是通过多维转动组件的每个关节进行逐一调节。每次调节均需通过特殊的工具和调整方法,才能将多维转动组件的零位精度调整到位,调节步骤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调节精度判断和调节技巧要求高,调节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扫描装置及其校正方法、医疗检测设备,它具有零位精度调节方便,调节步骤简单,技巧性要求低,调节效率高的特点。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扫描装置,包括支架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多维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多维调节组件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多维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支撑臂架和滑设于所述支撑臂架的弧形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支架组件通过第一转轴枢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通过第二转轴枢接连接,所述支撑臂架与所述第二支臂通过第三转轴枢接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转轴的轴线;
所述弧形支臂滑动连接于支撑臂架且绕第四回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的两端,所述弧形支臂的径向外周壁设置有校正部,所述第一支臂配置有校准架,所述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重合;
在所述支撑臂架处于置零位置,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弧形支臂相对于所述支架组件转动,直至所述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所述校正部的中心线重合时,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四回转轴线置零。
可选地,所述弧形支臂呈弧形结构,所述校正部与所述弧形支臂一体加工,其中,所述校正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支臂的孔状凹槽;或,所述校正部包括固连于所述弧形支臂的校正件,所述校正件设有校正中心线。
可选地,所述校准架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法兰安装口,所述法兰安装口用于安装输出校准光线的校准装置,所述校准光线与所述校准中心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支撑臂架配置有与所述第三转轴平行的第一调节平面;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平面用于放置水平仪且在水平仪的气泡居中时所述支撑臂架置零。
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设置有第一标记线,所述第一支臂设置有第二标记线;当所述第一标记线和所述第二标记线处于同一直线时,所述第一转轴置零。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的伸缩组件和可转动安装于所述伸缩组件的防碰撞旋转组件,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绕第五回转轴线转动,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配置有第二调节平面且所述第二调节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五回转轴线,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转动,以调节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的第五回转轴线置零;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平面用于放置水平仪且在水平仪的气泡居中时置零。
可选地,所述第五回转轴线与所述校正部的中心线重合或平行。
可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至少两层套管套接连接,所述伸缩组件沿所述第五回转轴线方向伸缩并处于标准伸缩值,以使所述伸缩组件置零。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球管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球管的准直器,所述球管和所述伸缩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的两端且所述准直器与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准直器根据曝光图像相对于所述球管绕第六回转轴线转动并居中,以使所述第六回转轴线置零。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承载主体、控制主体和如上所述的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与所述控制主体通信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三转轴处于置零状态,通过逐渐微调第一支臂和弧形支臂,以使校正部朝向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方向靠拢,直至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校正部的中心线重合,则第二转轴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调节效率高。第一支臂和弧形支臂交替转动调节,以使第二转轴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对操作技巧要求低,线与线的对齐以确定调节位置的准确性,观察便捷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水平仪放置于第一调节平面进行支撑臂架置零调节的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转轴和第四回转轴线置零调节时校准光线与校准中心线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校准光线与校准中心线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转轴置零调节时第一标记线和第二标记线处于同一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碰撞旋转组件的第五回转轴线置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伸缩组件置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组件10;第一标记线11;多维调节组件20;第一支臂21;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12;法兰安装口213;第二标记线214;第二支臂22;第三转轴221;支撑臂架23;第一调节平面231;弧形支臂24;校正部241;定位凹槽242;感光元件243;第一检测组件30;防碰撞旋转组件31;第二调节平面311;伸缩组件32;第二检测组件40;准直器41;球管42;水平仪50;校准装置60;校准光线61。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1所示,扫描装置应用于血管机等DSA设备,用于快速准确将球管42和探测器调节至探测部位,以执行三维扫描功能。扫描装置包括支架组件1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组件10的多维调节组件20、安装于所述多维调节组件20的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所述多维调节组件20包括第一支臂21、第二支臂22、支撑臂架23和滑设于所述支撑臂架23的弧形支臂24,所述第一支臂21与所述支架组件10通过第一转轴211枢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21与所述第二支臂22通过第二转轴212枢接连接,所述支撑臂架23与所述第二支臂22通过第三转轴221枢接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21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轴212的轴线,所述第二转轴212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转轴221的轴线。
所述弧形支臂24沿所述支撑臂架23滑动且绕第四回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分别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两端。所述弧形支臂24的径向外周壁设置有校正部241,所述第一支臂21配置有校准架,所述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轴211的轴线重合。
在所述支撑臂架23处于置零位置时,所述第一支臂21和所述弧形支臂24相对于所述支架组件10转动,直至所述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所述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时,所述第二转轴212和所述第四回转轴线置零。
第一支臂21、第二支臂22、支撑臂架23和弧形支臂24均为刚性材料制成具有稳定形状的刚性结构件。支架组件10安装于固定的基础物体,以保持扫描装置的位置稳定。如,支架组件10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部、悬架的上梁处等。第一支臂21通过第一转轴211可转动连接于支架组件10,并能相对于支架组件10绕第一转轴211的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支臂21的第二支臂22、支撑臂架23和弧形支臂24均相对于支架组件10转动。即,第一支臂21在第一动力件的驱动下绕第一转轴211转动。在扫描装置置零过程中,需要对该第一转轴211调整置零。
第二支臂22与第一支臂21通过第二转轴212枢接连接,以使第二支臂22能够相对于第一支臂21绕第二转轴212转动,则连接于第二支臂22的支撑臂架23和弧形支臂24均相对于第一支臂21转动。即,第二支臂22在第二动力件的驱动下绕第二转轴212的轴线转动。在扫描装置置零过程中,需要对该第二转轴212调整置零。第一转轴211和第二转轴212平行设置,可使支撑臂架23和弧形支臂24形成摆臂结构,扩大摆动范围。
如图2所示,支撑臂架23与第二支臂22通过第三转轴221枢接连接,以使支撑臂架23能够相对于第二支臂22绕第三转轴221转动,则连接于支撑臂架23的弧形支臂24均相对于第二支臂22转动。即,支撑臂架23在第三动力件的驱动下绕第三转轴221转动,在扫描装置置零过程中,需要对该第三转轴221调整置零。第二转轴212与第三转轴221位于第二支臂22的两端,并且,第二转轴212与第三转轴221相互垂直,弧形支臂24能够相对于第一支臂21摆动和转动。安装于弧形支臂24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随弧形支臂24移动至不同的检测角度。
弧形支臂24滑设于支撑臂架23,其中,支撑臂架23设有弧形的滑槽和设置于滑槽的第四动力件。第四动力件驱动滑设于滑槽的弧形支臂24移动,以使弧形支臂24绕滑槽所对应的第四回转轴线转动,从而将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传输至不同的检测角度。
如图3和图4所示,校正部241作为置零校正的参考部位设置于弧形支臂24的径向外周壁,使得弧形支臂24转动过程中,校正部241能相对于校准架移动。其中校准架位于第一支臂21,其相对位置固定不变。校正部241随着第一支臂21的转动和弧形支臂24的移动,以使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随着第一支臂21和弧形支臂24的交替运动或同步运动逐渐靠近校准部,直至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则第二转轴212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
其中,第三转轴221处于置零状态,通过逐渐微调第一支臂21和弧形支臂24,以使校正部241朝向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方向靠拢,直至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则第二转轴212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调节效率高。第一支臂21和弧形支臂24交替转动调节,以使第二转轴212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对操作技巧要求低,线与线的对齐以确定调节位置的准确性,观察方便。
弧形支臂24呈弧线结构,其第四回转轴线与支撑臂架23的滑槽的中心线基本上重合。即,弧形支臂24沿支撑臂架23的滑动轨迹即为滑槽所形成的弧线。在弧形支臂24的外形尺寸加工过程中同步加工校正部241,校正部241在弧形支臂24上的加工位置准确。校正部241与弧形支臂24一体加工,校正部241的加工位置精度高。
可选地,校正部241的中心线垂直于第三转轴221的轴线,校正部241的中心线位于弧形支臂24的径线方向且相交于第四回转轴线的轴线。当第三转轴221的轴线处于水平状态,且所述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所述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时,校正部241的中心线垂直于水平面而处于竖直状态。
校正部241为直接加工于弧形支臂24的结构,如,校正部241设置为配置于弧形支臂24的线状凸筋、线状凹槽或孔状凹槽结构,以使校正部241与弧形支臂24一体加工成型,提高校正部241的位置精度。当校正部241设为线性的凹槽或凸筋结构时,校正部241与校准部通过线与线或面与面的平齐进行校正对齐,观察便捷性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校正部241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孔状凹槽。在本实施例中,孔状凹槽设置为圆形沉孔结构,其中,校正部241的中心线即为沉孔的轴线。例如,校正部241可配置为孔径为2~5mm的盲孔或通孔,如校正部241设置为2mm、3mm、4mm、5mm的通孔,激光束穿过校正部241,即可判定为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以使第二转轴212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可选地,弧形支臂24的径向外周壁设置有定位凹槽242,校正部241位于该定位凹槽242内,以提高校正部241的可辨识性。可选地,校正部241的孔底设置有感光元件243,用于感应校准部输出的光线。当感光元件243感知到稳定照射的光线时,则可判定为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以使第二转轴212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校正部241包括固连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校正件,所述校正件设有校正中心线。校正件作为安装于弧形支臂24的外接结构件,其具有能够体现中心位置的校正中心线。可选地,校正件呈柱状结构件并与弧形支臂24插接过盈配合连接,其中心部位具有感光元件243,用于感应校准部输出的光线。可选地,校正件设为柱状凸起,其端部末端指向校准部,以使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能够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以使第二转轴212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校准架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支臂21的法兰安装口213,所述法兰安装口213用于安装输出校准光线61的校准装置60,所述校准光线61与所述校准中心线重合。
第一支臂21通过第一转轴211安装于支架组件10,两者的轴向位置保持稳定。法兰安装口213设为锥孔或台阶孔结构,用于定位校准装置60的安装精度,以使校准装置60的中心线与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重合,其中,校准装置60的标准光线具有线径变化小,方便观察等特点。可选地,校准装置60配置为能够输出激光束等标准光线的装置,其中,激光束的形状和线径变化小,并且方便用户观察,以方便调节激光束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
支撑臂架23与第二支臂22通过第三转轴221枢接连接,支撑臂架23相对于第二支臂22绕第三转轴221转动。可选地,第三转轴221平行于水平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架23配置有与所述第三转轴221平行的第一调节平面231;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平面231用于放置水平仪50且在水平仪50的气泡居中时所述第三转轴221置零。
在本实施例中,多维调节组件20安装于支架组件10,第一调节平面231设置于支撑臂架23表面且在支撑臂架23处于置零状态时垂直于水平面或平行于水平面。其中,在加工支撑臂架23时即加工完成第一调节平面231,第一调节平面231与第三转轴221的平行度高。具有高精度测量标准的水平仪50放置于第一调节平面231,通过转动支撑臂架23即可调整水平仪50的气泡的偏移角度。当水平仪50的气泡居中时,则支撑臂架23处于置零位置,即,多维调节组件20的第三转轴221置零。
在完成第二支臂22、支撑臂架23和弧形支臂24的位置置零后,需进一步调整第一支臂21相对于支架组件10的置零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10设置有第一标记线11,所述第一支臂21设置有第二标记线214。当所述第一标记线11和所述第二标记线214处于同一直线时,所述第一转轴211置零。
第一支臂21能够相对于支架组件10转动,以使多维调节组件20及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整体相对于支架组件10转动。当所述第一标记线11和所述第二标记线214处于同一直线时完成第一支臂21的置零,即完成第一转轴211的置零。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相对设置,以协同检测两者之间的目标物体的参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0包括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伸缩组件32和可转动安装于所述伸缩组件32的防碰撞旋转组件31,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32绕第五回转轴线转动,其中,第五回转轴线垂直于第四回转轴线。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配置有第二调节平面311且所述第二调节平面311平行于所述第五回转轴线,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32转动,以调节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的第五回转轴线置零。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平面311用于放置水平仪50且在水平仪50的气泡居中时置零。
防碰撞旋转组件31与伸缩组件32可转动连接,两者的回转轴为第五回转轴线。第二调节平面311平行于第五回转轴线,可通过水平仪50测量第二调节平面311相对于水平面的位置确定第五回转轴线的置零位置。第五回转轴线的置零调节过程为:弧形支臂24相对于支撑臂架23滑动,以使第一检测组件30向水平面方向伸出,直至第二调节平面311基本上处于水平角度。将水平仪50放置于第二调节平面311,再微调弧形支臂24,以使气泡在第一方向居中。再驱动防碰撞旋转组件31绕第五回转轴线转动,以使气泡在第二方向居中,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则,第五回转轴线在水平仪50的气泡居中时置零,防碰撞旋转组件31的置零调节方便。
伸缩组件32能带动防碰撞旋转组件31直线伸缩移动,以调整防碰撞旋转组件31的探测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32包括至少两层套管套接连接,所述伸缩组件32沿所述第五回转轴线方向伸缩并处于标准伸缩值,以使所述伸缩组件32置零。
伸缩组件32可带动防碰撞旋转组件31沿第五回转轴线的轴线方向直线伸缩移动,以调整防碰撞旋转组件31的位置,继而使第一检测组件30能与第二检测组件40共同探测相应的参数,并获得稳定的检测参数。可选地,伸缩组件32的伸缩标准值H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定,如,在血管机中伸缩组件32的伸缩标准值H可设定为313mm。伸缩标准值的测量方式为:伸缩组件32处于伸出状态,钢板尺测量伸缩组件32中最外套管的端面与防碰撞旋转组件31的上平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通过调整伸缩组件32的伸出量等于伸缩标准值,则伸缩组件32置零。
第二检测组件40与第一检测组件30相对设置,两者协同检测目标物体的检测参数,第二检测组件40需要置零调整,以确保第二检测组件40的检测精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0包括球管42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球管42的准直器41,所述球管42和所述伸缩组件32分别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两端且所述准直器41与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相对设置。所述准直器41根据曝光图像相对于所述球管42绕第六回转轴线转动并居中,以使所述第六回转轴线置零。
球管42可拆卸安装于弧形支臂24,准直器41可转动连接于球管42,以绕第六回转轴线转动,其中,第六回转轴线垂直于第四回转轴线。将所述准直器41相对于所述球管42绕第六回转轴线转动,并输出曝光图像。该曝光图像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其中,准直器41准直作用下曝光图像相对于显示设备的显示边框的偏转位置和角度均能在曝光图像中直观体现或者测量。之后再根据所述准直器41的曝光图像与显示设备的显示边框的相对位置驱动所述准直器41转动,以使曝光图像相对于显示边框居中且对称,则所述第六回转轴线置零。
在第二检测组件40的置零调整过程中无需拆除准直器41,置零操作简单,用户通过简单培训即可完成置零调试过程,操作便捷性好,调节效率高。采用标准光线和高精度水平仪50进行调节,第二转轴212、第三转轴221和第四回转轴线的精度误差小于0.1度以内,调节精度高。此外,每一调节步骤所需的时间少,可极大缩短设备的维护所需时间,经济效益好。
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扫描装置相对应的校正方法,以使扫描装置进行置零调整,扫描装置的扫描精度高。
所述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所述支撑臂架23置零。支撑臂架23与第二支臂22通过第三转轴221枢接连接,以使支撑臂架23能够相对于第二支臂22绕第三转轴221转动,并且连接于支撑臂架23的弧形支臂24均相对于第二支臂22转动。在扫描装置置零过程中,先支撑臂架23的第三转轴221调整置零。弧形支臂24能够相对于第一支臂21摆动和转动,安装于弧形支臂24两端的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随弧形支臂24移动至不同的检测角度。
步骤S102,将激光发射器安装至校准架,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输出的激光束与所述第一转轴211重合。激光发射器用于输出具有直线传播和稳定线径的激光束,该激光束向弧形支臂24方向照射且平行于第一转轴211的轴线。相应地,激光束作为操作人员肉眼可辨识的光线,以使第一转轴211的轴线实现可视化操作。可选地,校准架即为第一支臂21;或,校准架固定安装于第一支臂21。激光发射器作为校准装置60,其能输出激光束以作为标准光线。
步骤S103,将所述第一支臂21相对于所述支架组件10转动,以使所述校正部241朝向所述激光束方向偏移。
步骤S104,将所述弧形支臂24沿所述支撑臂架23滑动,以使所述校正部241绕所述第四回转轴线转动并朝向所述激光束方向偏移。
步骤S105,重复执行S103和S104,直至激光发射器输出的激光束与所述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则所述第二转轴212和所述第四回转轴线置零。
校正部241作为置零校正的参考部位设置于弧形支臂24的径向外周壁,使得弧形支臂24转动过程中,校正部241能相对于校准架移动,其中校准架位于第一支臂21或设为第一支臂21的一部分。校正部241随着第一支臂21的转动和弧形支臂24的移动,以使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随着第一支臂21和弧形支臂24的交替运动或同步运动逐渐靠近校准部上激光发射器输出的激光束,直至激光束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则第二转轴212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调节效率高。第一支臂21和弧形支臂24交替转动调节,以使第二转轴212和第四回转轴线同时置零,对操作技巧要求低,激光束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的对齐以确定调节位置的准确性,观察方便。
弧形支臂24呈弧线结构,其中心线与支撑臂架23的滑槽的中心线基本上重合。即,弧形支臂24沿支撑臂架23的滑动轨迹即为滑槽所处的弧线。在弧形支臂24的外形尺寸加工过程中同步加工校正部241,校正部241在弧形支臂24上的加工位置准确。校正部241与弧形支臂24一体加工,校正部241的加工位置精度高。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校正部241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孔状凹槽。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校正部241包括固连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校正件,所述校正件设有校正中心线。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步骤S102中,所述将激光发射器安装至校准架,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于法兰安装口213,其中,所述法兰安装口213配置为所述第一支臂21安装校准架的凹槽结构。法兰安装口213设为锥孔或台阶孔结构,用于定位激光发射器的安装精度,以使激光发射器的中心线与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重合。
启动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向所述弧形支臂24方向输出激光束,其中,所述校准中心线重合于所述激光束。激光束的形状和线径变化小,并且方便用户观察,以方便调节激光束与校正部241的中心线重合。
支撑臂架23配置有与所述第三转轴221平行的第一调节平面231,其中,在加工支撑臂架23时即加工完成第一调节平面231,第一调节平面231与第三转轴221的平行度高。具有高精度测量标准的水平仪50放置于第一调节平面231,通过转动支撑臂架23即可调整水平仪50的气泡的偏移角度。
相应地,在步骤S101中,所述将所述支撑臂架23置零,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平仪50放置于所述支撑臂架23配置的第一调节平面231。
将所述支撑臂架23相对于所述第二支臂22转动,以调节所述水平仪50的气泡居中。
支撑臂架23与第二支臂22通过第三转轴221枢接连接,支撑臂架23相对于第二支臂22绕第三转轴221转动,第一调节平面231设置于支撑臂架23朝上的表面。支撑臂架23绕第三转轴221往复转动,以调节放置于第一调节平面231上的水平仪50的气泡的位置。当水平仪50的气泡居中时,则支撑臂架23处于置零位置,即,多维调节组件20的第三转轴221置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支臂21相对于所述支架组件10转动,以使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10的第一标记线11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21的第二标记线214处于同一直线,则所述第一转轴211置零。
支架组件10设置有第一标记线11,第一支臂21设置有第二标记线214。第一支臂21能够相对于支架组件10转动,以使多维调节组件20及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整体相对于支架组件10转动。当所述第一标记线11和所述第二标记线214处于同一直线时完成第一支臂21的置零,即完成第一转轴211的置零。
除了调整多维调节组件20的四大转动中心轴线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对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进行置零调整。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相对设置,以协同检测两者之间的目标物体的参数。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0包括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伸缩组件32和可转动安装于所述伸缩组件32的防碰撞旋转组件31,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32绕第五回转轴线转动。
将所述弧形支臂24绕所述第四回转轴线转动,以使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配置的第二调节平面311平行于水平面,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平面311平行于所述第五回转轴线;
将水平仪50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平面311。
将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32转动,以调节所述水平仪50的气泡居中,则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的第五回转轴线置零。
防碰撞旋转组件31与伸缩组件32可转动连接,两者的回转轴为第五回转轴线。第二调节平面311平行于第五回转轴线,可通过水平仪50测量第二调节平面311相对于水平面的位置确定第五回转轴线的置零位置。第五回转轴线的置零调节过程为:弧形支臂24相对于支撑臂架23滑动,以使第一检测组件30向水平面方向伸出,直至第二调节平面311基本上处于水平角度。将水平仪50放置于第二调节平面311,再微调弧形支臂24,以使气泡在第一方向居中。在驱动防碰撞旋转组件31绕第五回转轴线转动,以使气泡在第二方向居中,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则,第五回转轴线在水平仪50的气泡居中时置零,防碰撞旋转组件31的置零调节方便。
伸缩组件32能带动防碰撞旋转组件31直线伸缩移动,以调整防碰撞旋转组件31的探测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32包括至少两层套管套接连接。
将所述伸缩组件32沿所述第五回转轴线方向伸长。
测量所述伸缩组件32的伸长值等于标准伸缩值,则所述伸缩组件32置零。
第二检测组件40与第一检测组件30相对设置,两者协同检测目标物体的检测参数,第二检测组件40需要置零调整,以确保第二检测组件40的检测精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0包括球管42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球管42的准直器41,所述球管42和所述伸缩组件32分别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24的两端且所述准直器41与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31相对设置。
将所述准直器41相对于所述球管42绕第六回转轴线转动,并输出曝光图像。
通过显示设备显示所述曝光图像。
根据所述准直器41的曝光图像与显示设备的显示边框的相对位置驱动所述准直器41转动,以使曝光图像相对于显示边框居中且对称,则所述第六回转轴线置零。
球管42可拆卸安装于弧形支臂24,准直器41可转动连接于球管42,以绕第六回转轴线转动。将所述准直器41相对于所述球管42绕第六回转轴线转动,并输出曝光图像。该曝光图像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其中,准直器41准直作用下曝光图像相对于显示设备的显示边框的偏转位置和角度均能在曝光图像中直观体现或者测量。之后再根据所述准直器41的曝光图像与显示设备的显示边框的相对位置驱动所述准直器41转动,以使曝光图像相对于显示边框居中且对称,则所述第六回转轴线置零。
在第二检测组件40的置零调整过程中无需拆除准直器41,置零操作简单,用户通过简单培训即可完成置零调试过程,操作便捷性好,调节效率高。采用标准光线和高精度水平仪50进行调节,第二转轴212、第三转轴221和第四回转轴线的精度误差小于0.1度以内,调节精度高。此外,每一调节步骤所需的时间少,可极大缩短设备的维护所需时间,经济效益好。
将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扫描装置应用于医疗检测设备,以提高医疗检测设备的调节效率和置零精度。在一实施例中,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承载主体、控制主体和如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与所述控制主体通信连接。控制主体通过输入装置向扫描装置输出控制指令,以使多维调节组件20、第一检测组件30和第二检测组件40均能相应调节几何位置,以探测置于承载主体的探测物。可选地,承载主体包括活动床或活动椅。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组件的多维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多维调节组件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多维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支撑臂架和滑设于所述支撑臂架的弧形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支架组件通过第一转轴枢接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通过第二转轴枢接连接,所述支撑臂架与所述第二支臂通过第三转轴枢接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转轴的轴线;
所述弧形支臂滑动连接于支撑臂架且绕第四回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的两端,所述弧形支臂的径向外周壁设置有校正部,所述第一支臂配置有校准架,所述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重合;
在所述支撑臂架处于置零位置,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弧形支臂相对于所述支架组件转动,直至所述校准架的校准中心线与所述校正部的中心线重合时,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四回转轴线置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臂呈弧形结构,所述校正部与所述弧形支臂一体加工,其中,所述校正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支臂的孔状凹槽;或,所述校正部包括固连于所述弧形支臂的校正件,所述校正件设有校正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架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支臂的法兰安装口,所述法兰安装口用于安装输出校准光线的校准装置,所述校准光线与所述校准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架配置有与所述第三转轴平行的第一调节平面;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平面用于放置水平仪且在水平仪的气泡居中时所述支撑臂架置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设置有第一标记线,所述第一支臂设置有第二标记线;当所述第一标记线和所述第二标记线处于同一直线时,所述第一转轴置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的伸缩组件和可转动安装于所述伸缩组件的防碰撞旋转组件,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绕第五回转轴线转动,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配置有第二调节平面且所述第二调节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五回转轴线,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伸缩组件转动,以调节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的第五回转轴线置零;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平面用于放置水平仪且在水平仪的气泡居中时置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回转轴线与所述校正部的中心线重合或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至少两层套管套接连接,所述伸缩组件沿所述第五回转轴线方向伸缩并处于标准伸缩值,以使所述伸缩组件置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球管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球管的准直器,所述球管和所述伸缩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弧形支臂的两端且所述准直器与所述防碰撞旋转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准直器根据曝光图像相对于所述球管绕第六回转轴线转动并居中,以使所述第六回转轴线置零。
10.一种医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主体、控制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与所述控制主体通信连接。
CN202020173428.7U 2020-02-14 2020-02-14 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Active CN211962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3428.7U CN211962060U (zh) 2020-02-14 2020-02-14 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3428.7U CN211962060U (zh) 2020-02-14 2020-02-14 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62060U true CN211962060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2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3428.7U Active CN211962060U (zh) 2020-02-14 2020-02-14 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62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3906B (zh) 一种桥壳圆度圆柱度检测装置工件轴线定位误差补偿方法
CN111184524A (zh) 扫描装置及其校正方法、医疗检测设备
US10073435B2 (en) Reducing errors of a rotatory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ordinates of a workpiece or the machining of a workpiece
EP2813812B1 (en) Inside-diameter measurement device
CN102679904B (zh) 回转体零件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
EP3074722A1 (en) Calibration of a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using a calibration laser head at the tool centre point
JP2008275624A (ja) 座標測定方法および座標測定装置
JP2006231509A (ja) プログラム制御の工作機械を測定する方法
CN106441153A (zh) 一种大口径非球面元件轮廓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403148A (zh) 一种曲轴各轴颈中心位置度测量装置及测量和标定方法
CN114719752B (zh) 基于万能工具显微镜、测头测量精密零件几何参数的方法
CN105571488A (zh) 一种孔组位置度的图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665879A (zh) 一种车轮位姿测量系统的靶面偏差测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211962060U (zh) 扫描装置及医疗检测设备
CN107084685B (zh) 内孔圆柱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JP3293830B2 (ja) 物体の幾何学パラメータを測定および計算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5588551A (zh) 测定建筑物垂直度的360°旋转棱镜及其使用方法
CN103245293B (zh) 采用激光转镜扫描测量内齿轮形貌的装置及方法
CN210570545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单叶片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
US2024009398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axially aligning two rotatable shafts
CN111780649B (zh) 一种锥度测量工具
CN115307579A (zh) 一种激光跟踪仪俯仰轴和方位轴的垂直度误差检测装置
CN205138427U (zh) 一种曲轴各轴颈中心位置度测量装置
CN210165871U (zh) 外球面轴承的外圈检测装置
CN114199131A (zh) 一种精确位置调整的圆筒件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