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2852U - 一种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2852U
CN211952852U CN202020200913.9U CN202020200913U CN211952852U CN 211952852 U CN211952852 U CN 211952852U CN 202020200913 U CN202020200913 U CN 202020200913U CN 211952852 U CN211952852 U CN 211952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temperature sensing
sensing probe
control chip
cook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09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午厚
王京华
贺立军
马万银
王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09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2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2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2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灶具,包括,设置在进气回路上的电磁阀;还包括:至少一个感测组件,感测组件与锅具接触发生位移;至少一个检测组件,检测组件检测感测组件的位移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和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以调节电磁阀开度。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具中,检测组件检测感测组件的位移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感测组件将锅具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实现自动控火;从而解决采用机械传动控制火力容易造成机械元件的形变,导致结构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灶具。
背景技术
自动控火功能是节能型灶具的研发热点,这种功能主要应用在两种场景中,第一种为检测灶具上是否有锅具,然后根据检测状态自动进行控火。第二种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灶具温度,当温度过高时,输出电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度,调节灶具火力。
针对第一种场景,现有灶具中主要通过两种结构实现。第一种是在灶具对应放置锅具的位置设计弹簧。当锅具放置在灶具上时造成弹簧形变,弹簧复位的弹力作用在灶具电磁阀的阀体上,驱动电磁阀的阀体旋转运动,改变电磁阀的开度,从而达到控制火力的作用。第二种结构则是利用连杆,锅具放置在灶具上时会造成连杆的位移,通过机械传动作用至旋钮,改变阀开度,从而控制火力。这两种方式均采用机械传动,由于锅具的使用频繁,很容易造成机械元件的形变,导致结构失效。同时,还存在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也不利于智能家电的集成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采用机械传动控制火力容易造成机械元件的形变,导致结构失效的问题,特别设计并提供一种全新的灶具。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灶具,包括,设置在进气回路上的电磁阀;还包括:至少一个感测组件,感测组件与锅具接触发生位移;至少一个检测组件,检测组件检测感测组件的位移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和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以调节电磁阀开度。
感测组件和检测组件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实现,感测组件包括:感温探头,感温探头设置在炉头中;检测组件包括:套筒,套筒套设在感温探头外侧;和至少一个金属触点,金属触点设置在套筒上并与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感温探头发生位移并与金属触点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为确保稳定的接触效果,对感温探头和金属触点特别设计,感温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设置在探头本体下方的支撑部,其中,探头本体的直径大于支撑部的直径;套筒套设在支撑部外侧;至少一对金属触点对称设置在套筒上并沿套筒的径向向内凹陷;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感温探头发生位移,探头本体与金属触点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感测组件和检测组件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实现,感测组件包括:感温探头,感温探头设置在炉头中;检测组件包括:金属探针,金属探针设置在感温探头下方并与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当锅具于感温探头接触时,感温探头发生位移并与金属探针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为了确保接触和信号传输稳定,感温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设置在探头本体下方的支撑部,支撑部上穿设有金属圆环;其中,金属圆环的直径大于等于探头本体的直径;至少一对弹簧金属探针对称设置在支撑部两侧;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感温探头发生位移,金属圆环与弹簧金属探针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感测组件和检测组件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实现,感测组件包括:感温探头,感温探头设置在炉头中;检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感温探头两侧的平行极板,平行极板与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感温探头发生位移,平行极板的电容变化,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为确保电容检测准确,感温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设置在探头本体下方的支撑部,其中,探头本体的直径大于支撑部的直径;检测组件还包括:套筒,套筒套设在支撑部外侧;平行极板对称设置在套筒上;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感温探头发生位移,探头本体伸入至平行极板之间,平行极板的电容变化,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感测组件和检测组件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实现:感测组件包括:感温探头,感温探头设置在炉头中;检测组件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感温探头上并与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和磁性元件,磁性元件靠近感温探头设置;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感温探头发生位移,霍尔传感器检测磁性元件,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为确保霍尔传感器可以准确检测到磁性元件,感温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设置在探头本体下方的连接部;其中,霍尔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连接部上;磁性元件为磁性片,磁性片跨设在连接部上;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霍尔传感器伸入至磁性片下方,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除上述结构外,检测组件还可以为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具中,检测组件检测感测组件的位移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感测组件将锅具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实现自动控火;从而解决采用机械传动控制火力容易造成机械元件的形变,导致结构失效的问题。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具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灶具中感测组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具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感测组件与锅具不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灶具中感测组件与锅具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具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感测组件与锅具不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灶具中感测组件与锅具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具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感测组件与锅具不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灶具中感测组件与锅具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具第四种具体实施例中感测组件与锅具不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灶具中感测组件与锅具接触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弹簧或者连杆检测灶具上是否有锅具并根据检测状态自动进行控火时,容易出现机械元件形变,结构失效且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并提供一种全新的灶具。如图1所示,灶具1包括设置在进气回路上的电磁阀(图中未示出),电磁阀可以调节燃气气量。当灶具1上不设置锅具时,可以通过调节电磁阀的开度,将炉头内环或外环的火焰均调小或者将内环火焰熄灭,或者,当灶具1上设置锅具时,可以通过调节电磁阀的开度,恢复设定开度,从而实现自动控火的功能。具体来说,灶具1包括感测组件10和与感测组件10匹配的检测组件。如果灶具1仅设置一个炉头,则感测组件10和检测组件均设置一个。如果灶具1包括多个炉头,则与之匹配的,设置多个感测组件10和检测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炉头的具体数量设计感测组件10和检测组件的数量,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感测组件10与锅具接触,即当锅具放置在炉头上时,感测组件10与锅具接触发生位移,而当锅具从炉头上取下时,感测组件10恢复初始位置。与之对应的,检测组件检测感测组件10的位移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感测组件10将锅具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实现自动控火。控制芯片可以由单片机实现,也可以由具有多路独立I/O接口的集成电路芯片实现。
感测组件和检测组件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实现。如图2所示,感测组件10优选为设置在炉头中的感温探头。结合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介绍一种匹配的感测组件10和检测组件20。如图所示,感温探头可以设计为由探头本体11和支撑部12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支撑部12设置在探头本体11下方。支撑部12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连接探头本体11和独立于感温探头的其它部件。与感温探头匹配设计的检测组件20则包括套筒21和设置在套筒21上的至少一组金属触点22,金属触点22与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套筒21套设在感温探头的外侧,更具体地说,套筒21套设在支撑部12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特别设计探头本体11的直径大于支撑部12的直径,同时,至少一对金属触点22对称设置在套筒21上并沿套筒21的径向向内凹陷。如图3所示,当灶具空置时,支撑部12与金属触点22之间存在空隙,即感温探头不与金属触点22接触。而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如图4所示,由于重力的作用,感温探头发生位移,由于探头本体11的直径大于支撑部12的直径,探头本体11下移后与金属触点22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以调节电磁阀开度。控制芯片采样金属触点电信号的外围电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相关电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5和图6所示的结构介绍另一种匹配的感测组件10和检测组件20,感测组件10优选为设置在炉头中的感温探头。如图所示,感温探头可以设计为由探头本体13和支撑部14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支撑部14设置在探头本体13下方。支撑部14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连接探头本体13和独立于感温探头的其它部件。与感温探头匹配设计的检测组件20则包括金属探针。金属探针设置在感温探头下方并与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金属探针优选为弹簧金属探针23,至少一对弹簧金属探针23对称设置在支撑部14两侧。为了形成良好的连接,支撑部14上穿设有金属圆环15。金属圆环15的直径大于等于探头本体13的直径。如图5所示,当灶具空置时,金属圆环15与弹簧金属探针23之间存在空隙,即感温探头不与弹簧金属探针接触。而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如图6所示,由于重力的作用,感温探头发生位移,由于金属圆环15的直径大于等于探头本体13的直径,探头本体13下移后,带动金属圆环15下移与弹簧金属探针23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以调节电磁阀开度。控制芯片采样弹簧金属探针电信号的外围电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相关电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7和图8所示的结构介绍第三种匹配的感测组件10和检测组件20,感测组件10优选为设置在炉头中的感温探头。如图所示,感温探头可以设计为由探头本体16和支撑部17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支撑部17设置在探头本体16下方。支撑部17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连接探头本体16和独立于感温探头的其它部件。与感温探头匹配设计的检测组件20包括套筒24和设置在套筒24上的对称设置的平行极板25,平行极板25与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套筒24套设在感温探头的外侧,更具体地说,套筒24套设在支撑部17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特别设计探头本体16的直径大于支撑部17的直径。如图7所示,当灶具空置时,支撑部17位于套筒24上的平行极板25之间,由于支撑部17的直径是固定的,所以所检测到的平行极板25的电容是固定的。而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如图8所示,由于重力的作用,感温探头发生位移,探头本体16伸入平行极板25之间,由于探头本体16的直径大于支撑部17的直径,因此,平行极板25的相对面积减小,平行极板25的电容变化,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以调节电磁阀开度。控制芯片采样平行极板电容的外围电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相关电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的结构介绍第四种匹配的感测组件10和检测组件20。感测组件10优选为设置在炉头中的感温探头。如图所示,感温探头可以设计为探头本体18和连接部19组成,其中连接部19设置在探头本体18下方,用于将感温探头与其它功能部件连接。与感温探头匹配设计的检测组件20包括霍尔传感器26和磁性元件27。其中,霍尔传感器26设置在感温探头上并与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更具体地说,霍尔传感器26固定设置在连接部19上。磁性元件27则靠近感温探头设置,更具体地说,磁性元件27可以设计为一个磁性片,磁性片跨设在连接部19上。如图9所示,当灶具空置时,霍尔传感器26与磁性元件27之间形成一定距离,霍尔传感器26无法检测到磁性元件27。当锅具与感温探头接触时,如图10所示,由于重力的作用,感温探头发生位移,霍尔传感器26伸入至磁性片下方,霍尔传感器26检测到磁性元件27,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电磁阀以调节电磁阀开度。控制芯片采样霍尔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外围电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相关电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除上述检测元件外,检测组件还可以采用红外传感器,即将红外传感器设置在炉头上并朝向锅具摆放的位置发送红外信号,并根据是否接收到反馈红外信号检测是否有锅具放置在灶具上。检测组件还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即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炉头上,并根据炉头的压力变化检测是否有锅具放置在灶具上。检测组件还可以采用光学传感器,即将光学传感器设置在炉头上,并根据光信号变化检测是否有锅具放置在灶具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灶具,包括,设置在进气回路上的电磁阀;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感测组件,所述感测组件与锅具接触发生位移;
至少一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检测所述感测组件的位移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和
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接收所述锅具检测信号,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电磁阀以调节所述电磁阀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组件包括:
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设置在炉头中;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感温探头外侧;和
至少一个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设置在所述套筒上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当锅具与所述感温探头接触时,所述感温探头发生位移并与所述金属触点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温探头包括:
探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探头本体下方的支撑部,其中,所述探头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部的直径;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部外侧;
至少一对金属触点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上并沿所述套筒的径向向内凹陷;
当锅具与所述感温探头接触时,所述感温探头发生位移,所述探头本体与所述金属触点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组件包括:
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设置在炉头中;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金属探针,所述金属探针设置在所述感温探头下方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当锅具于所述感温探头接触时,所述感温探头发生位移并与所述金属探针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温探头包括:
探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探头本体下方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穿设有金属圆环;其中,所述金属圆环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探头本体的直径;
至少一对弹簧金属探针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两侧;
当锅具与所述感温探头接触时,所述感温探头发生位移,所述金属圆环与所述弹簧金属探针接触,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组件包括:
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设置在炉头中;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对称设置在所述感温探头两侧的平行极板,所述平行极板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当锅具与所述感温探头接触时,所述感温探头发生位移,所述平行极板的电容变化,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温探头包括:
探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探头本体下方的支撑部,其中,所述探头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部的直径;
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部外侧;所述平行极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上;
当锅具与所述感温探头接触时,所述感温探头发生位移,所述探头本体伸入至平行极板之间,平行极板的电容变化,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组件包括:
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设置在炉头中;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感温探头上并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一路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和
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靠近所述感温探头设置;
当锅具与所述感温探头接触时,所述感温探头发生位移,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所述磁性元件,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温探头包括:
探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探头本体下方的连接部;其中,所述霍尔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磁性元件为磁性片,所述磁性片跨设在所述连接部上;
当锅具与所述感温探头接触时,所述霍尔传感器伸入至所述磁性片下方,生成并输出锅具检测信号至控制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为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
CN202020200913.9U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灶具 Active CN211952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0913.9U CN211952852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0913.9U CN211952852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2852U true CN211952852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96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0913.9U Active CN211952852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2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9876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1021339B (zh)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N211952852U (zh) 一种灶具
WO2015161704A1 (zh) 电磁炉的测温结构
CN201014578Y (zh)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N208253661U (zh) 一种离锅检测装置及中餐炒菜灶
CN108006711B (zh) 燃气炉具温度传感器
CN210568589U (zh) 一种燃气灶自动熄火装置
CN215446607U (zh) 温度传感器隔热套、燃烧器组件及燃气灶
CN213516975U (zh) 用于锅具材质检测的装置及灶具
CN211318783U (zh) 一种加热平台的锅具检测装置
CN211372511U (zh) 一种智能控温灶具
CN209279216U (zh) 一种带可调节温度燃烧器的集成灶
CN112066427A (zh) 防干烧组件、燃气灶
CN108954407B (zh) 防干烧灶具
CN208399585U (zh) 一种带位置检测的电动势传感器
CN220582504U (zh) 一种燃气灶具
CN211625342U (zh) 使用气体燃料的灶具
CN211399888U (zh) 应用于燃气灶炉安全监控系统的压力检测炉架及燃气灶
CN211822518U (zh) 燃气灶具
CN211119522U (zh) 一种红外测温装置及使用有该红外测温装置的燃气灶
CN216384627U (zh) 一种防干烧传感器装置
CN212005780U (zh) 燃气灶
CN217483281U (zh) 一种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
CN211625343U (zh) 厨房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