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5343U - 厨房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厨房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5343U
CN211625343U CN201922480117.5U CN201922480117U CN211625343U CN 211625343 U CN211625343 U CN 211625343U CN 201922480117 U CN201922480117 U CN 201922480117U CN 211625343 U CN211625343 U CN 211625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ment
stove
temperat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01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
龚圆杰
张涛
董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nm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nm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nm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01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5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5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5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厨房燃气灶。该厨房燃气灶包括灶面、灶体和炉头,灶体位于灶面下方,炉头与灶体连接并穿过灶面设置,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所述炉头中心,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同时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该技术方案即便测温元件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但两个测温元件同时失效的概率远远低于一个测温元件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对烹饪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厨房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厨房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以实现烹饪目的重要烹饪电器,在现代厨房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包括控制器、电磁阀和一个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用来检测火焰温度,并将检测到的火焰温度发给控制器,控制器在确定接收到的火焰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得与电磁阀连接的燃气通道关闭,实现了对异常干烧的保护。
但热敏电阻所处环境受燃气灶工作火焰的热辐射较大,工作环境恶劣,会导致热敏电阻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从而降低了烹饪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厨房燃气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厨房燃气灶,包括灶面、灶体和炉头,所述灶体位于所述灶面下方,所述炉头与所述灶体连接并穿过所述灶面设置,还包括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所述炉头中心,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
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同时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炉头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通过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同时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这样,即便测温元件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但两个测温元件同时失效的概率远远低于一个测温元件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对烹饪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切换电路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连接,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当前测温元件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时,控制所述切换电路与除所述当前测温元件之外的测温元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燃气管道上的控制阀,所述灶体与所述燃气管道连通;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调节所述控制阀的开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元件还包括感温头,所述感温头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均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均与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连接;所述空腔结构除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的部分填充有灌封材料;所述感温面为靠近或者贴合锅具底部的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靠近所述锅具底部的一端;
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锅具的重力作用下下降,使得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与所述锅具底部贴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和弹性元件;所述限位支架包括限位面,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限位面配合的固定面;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靠近所述锅具底面的一端,且所述感温面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外;
所述限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炉头中心,所述固定支架远离所述固定面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支架内,且所述固定支架在下降时,所述固定面搭接在所述限位面上;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炉头中心的底面上,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活动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温头的材质包括铜合金或者铝合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灌封材料包括耐高温环氧树脂或者耐高温陶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厨房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厨房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厨房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厨房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厨房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厨房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包括控制器、电磁阀和一个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用来检测火焰温度,并将检测到的火焰温度发给控制器,控制器在确定接收到的火焰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得与电磁阀连接的燃气通道关闭,实现了对异常干烧的保护。但热敏电阻所处环境受燃气灶工作火焰的热辐射较大,工作环境恶劣,会导致热敏电阻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从而降低了烹饪温度检测的可靠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炉头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通过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同时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这样,即便测温元件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但两个测温元件同时失效的概率远远低于一个测温元件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对烹饪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厨房燃气灶,如图1所示,该厨房燃气灶包括灶面1、灶体2和炉头3,所述灶体2位于所述灶面1下方,所述炉头3与所述灶体2连接并穿过所述灶面1设置,还包括测温组件4;所述测温组件4位于所述炉头3中心,所述测温组件4包括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
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用于同时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均可以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即NTC热敏电阻。
需要说明的是,厨房燃气灶还包括位于炉头3两侧的锅架,锅架用于增大锅具底部与炉头的接触面积,提高锅具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厨房燃气灶,在炉头3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通过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同时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这样,即便测温元件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但两个测温元件同时失效的概率远远低于一个测温元件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对烹饪温度检测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厨房燃气灶还包括切换电路5和控制器6。
所述控制器6,通过所述切换电路5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连接,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的当前测温元件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时,控制所述切换电路5与除所述当前测温元件之外的测温元件连接。
示例的,锅具放置在炉头3上,当需要烹饪时,用户按下与灶体2连接的燃气阀,使得燃气从炉头3实现点火燃烧,对锅具进行加热,此时与控制器6当前连接的测温元件来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并将检测到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6,若控制器6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当前测温元件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则说明当前测温元件发生故障而失效,此时,控制器6控制切换电路5与除所述当前测温元件之外的测温元件连接,以保证对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的正常检测,提高了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可靠性。例如,第一测温元件41与控制器6连接,若控制器6确定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测温元件41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则说明第一测温元件41发生故障而失效,此时,控制器6控制切换电路5与第二测温元件42连接。
需要说明是,切换电路5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其中,单刀双掷开关包括输入端、控制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6的输出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测温元件41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测温元件42连接,控制器6在确定需要与第一测温元件41连接时,则控制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在确定需要与第二测温元件42连接时,则控制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测温元件4还包括感温头43,所述感温头43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均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的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的检测部均与所述感温头43的感温面431连接;所述空腔结构除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的部分填充有灌封材料432;所述感温面431为靠近或者贴合锅具底部的面。
其中,所述感温头43的材质包括高导热的铜合金或者铝合金,灌封材料432包括耐高温的环氧树脂或者陶瓷,其中耐高温的温度大于或等于300摄氏度。
示例的,将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放置在感温头的空腔结构中,是为了对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进行封装保护,同时在空腔结构中除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之外的区域采用耐高温的环氧树脂或者陶瓷进行灌封,是为了防止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而在封装后,需要保证第一测温元件41和第二测温元件42的检测部与感温头43的感温面431连接,使得高导热的铜合金或者铝合金的感温头43能够将锅具底部的热量很好的传递至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第二测温元件42的检测部,提高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感温头43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靠近所述锅具底部的一端。
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锅具的重力作用下下降,使得所述感温头43的感温面431与所述锅具底部贴合。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44、固定支架45、活动支架46和弹性元件47;所述限位支架44包括限位面441,所述固定支架45包括与所述限位面441配合的固定面451;所述感温头43位于所述固定支架45内靠近所述锅具底面的一端,且所述感温面431位于所述固定支架45外。
所述限位支架44垂直设置在所述炉头3中心,所述固定支架45远离所述固定面45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支架44内,且所述固定支架45在下降时,所述固定面451搭接在所述限位面441上;所述活动支架4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炉头3中心的底面上,所述活动支架4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45内,所述弹性元件47位于所述固定支架45与所述活动支架46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47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活动支架46上,所述弹性元件47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支架45上。
示例的,当锅具放置在炉头3上时,固定支架45在锅具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当固定支架45的固定面451与限位支架44的限位面441接触时,则固定支架45停止下降,同时,活动支架46在固定支架45向下运动的作用下以及在炉头3中心底面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进而使得设置在活动支架46与固定支架45之间的弹性元件47被压缩,使得感温头43受到弹性元件47向上的弹力后与锅具的底部贴合,感温头43的感温面将锅具底部的热量传递至空腔结构中的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第二测温元件42,实现了对烹饪温度的检测。当锅具离开炉头3时,弹性元件47被释放,感温头43向上弹起,使得感温面431高于炉头3的顶面,暴露在炉头3的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厨房燃气灶还包括定时器8和报警器9,所述定时器8和报警器9均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
所述控制器6,用于接收所述定时器8发送的定时信息,并在所述定时信息到达时,控制所述报警器9报警。
示例的,用户在烹饪时,可以通过定时器8设定烹饪提醒时间,使得定时器8接收到与烹饪提醒时间对应的定时信息,当确定定时信息到达时,控制器6控制报警器9进行报警,使得用户听到报警信号时,及时对烹饪状态进行查看,防止用户忘记烹饪而造成损失。具体报警器9可以为蜂鸣器,也可以为语音报警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厨房燃气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燃气管道上的控制阀10,所述灶体2与所述燃气管道连通。
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控制阀1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42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调节所述控制阀10的开度。
其中,控制阀10可以为电磁阀、旋塞阀、比例阀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示例的,第一测温元件41或者第二测温元件42将检测到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在确定接收到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大于预设温度时,则确定温度太高,此时可减小控制阀10的开度,使得输出至炉体3的气体燃料减少,从而降低锅具底面的温度;在确定接收到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小于预设温度时,则确定温度较低,此时可增大控制阀10的开度,使得输出至炉体3的气体燃料增加,从而提高锅具底面的温度,实现了对烹饪温度的自动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厨房燃气灶,在炉头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通过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同时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这样,即便测温元件存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但两个测温元件同时失效的概率远远低于一个测温元件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对烹饪温度检测的可靠性;另外,还将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封装在感温头中,并将感温头设置在升降装置上,这样,在锅具放置在炉头上时,感温头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下降并贴合锅具底部,实现对烹饪温度的准确检测,进一步提高了厨房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厨房燃气灶,包括灶面、灶体和炉头,所述灶体位于所述灶面下方,所述炉头与所述灶体连接并穿过所述灶面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所述炉头中心,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
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同时检测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电路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连接,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当前测温元件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时,控制所述切换电路与除所述当前测温元件之外的测温元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燃气管道上的控制阀,所述灶体与所述燃气管道连通;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调节所述控制阀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还包括感温头,所述感温头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均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均与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连接;所述空腔结构除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的部分填充有灌封材料;所述感温面为靠近或者贴合锅具底部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靠近所述锅具底部的一端;
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锅具的重力作用下下降,使得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与所述锅具底部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厨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和弹性元件;所述限位支架包括限位面,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限位面配合的固定面;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靠近所述锅具底面的一端,且所述感温面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外;
所述限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炉头中心,所述固定支架远离所述固定面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支架内,且所述固定支架在下降时,所述固定面搭接在所述限位面上;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炉头中心的底面上,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活动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头的材质包括铜合金或者铝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房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材料包括耐高温环氧树脂或者耐高温陶瓷。
CN201922480117.5U 2019-12-31 2019-12-31 厨房燃气灶 Active CN211625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0117.5U CN211625343U (zh) 2019-12-31 2019-12-31 厨房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0117.5U CN211625343U (zh) 2019-12-31 2019-12-31 厨房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5343U true CN211625343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0117.5U Active CN211625343U (zh) 2019-12-31 2019-12-31 厨房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5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230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ktop fire mitigation
US5176451A (en) Temperature sensor
US4044348A (en) Circuit energization indicator with thermal timing means to maintain the indication for a predetermined time after de-energization
US20200182476A1 (en) Cooking vessel support system having an integral cooking vessel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fire prevention system
WO2012046267A1 (ja) 加熱調理器
CA3027825C (en) Heating plate with cooking oil ignition prevention for electric cooking apparatus
US20220003422A1 (en) Glass-ceramic cook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temperature limiting control for preventing cooking oil ignition
CN211625343U (zh) 厨房燃气灶
CN107912978A (zh) 一种智能电磁加热水壶
CN212005780U (zh) 燃气灶
CN111396935B (zh) 一种燃气灶的火力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211822518U (zh) 燃气灶具
CN210425132U (zh) 燃气灶
CN211625342U (zh) 使用气体燃料的灶具
CN109611899B (zh) 燃气灶及用于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EP3386268A2 (en) A glass-ceramic cook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temperature limiting control for preventing cooking oil ignition
CN217483281U (zh) 一种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
JPS59164021A (ja) 被加熱体検出装置
CN217519918U (zh) 一种电炉的安全结构
CN204202770U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用温度传感器装置
CN216384627U (zh) 一种防干烧传感器装置
ES2799152T3 (es) Un aparato de cocción de vitrocerámica y un procedimiento relacionado con un control de limitación de temperatura para evitar la ignición del aceite de cocina
CN211372510U (zh) 一种对锅具精确控温智能燃气灶
CN109028172B (zh) 一种使用温度控制来防止烹饪中食用油自燃的电炉及其方法
CN2201876Y (zh) 定时自动普压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01-04, 1st floor, No.2 Lane 60, Nax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after: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1-04, 1st floor, Lane 60, Nax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UNM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