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0527U -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0527U
CN211950527U CN202020570344.7U CN202020570344U CN211950527U CN 211950527 U CN211950527 U CN 211950527U CN 202020570344 U CN202020570344 U CN 202020570344U CN 211950527 U CN211950527 U CN 211950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longitudinal
water
tunnel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03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保忠
张洋
周剑峰
王全虎
冀城
杨王生
张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engya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engya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engya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engya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03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0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0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0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建筑止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排水孔,纵向排水孔上方设置有过滤体,带体顶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固定板,纵向固定板顶面设置有粘接体、横向排水槽;所述带体的下面设置有与纵向排水孔相匹配的排水预留槽,排水预留槽设置有排水软管;所述的排水软管设置有压力阀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通过将过滤体与纵向排水孔相结合,构成一个更安全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隧道内的积水聚集在纵向排水孔中进行集中排水,将水引至隧道排水沟或纵向排水管道,及时地将水排出隧道。

Description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建筑止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背景技术
背贴止水带是隧道建筑中混凝土接缝处普遍采用的材料之一,安装在隧道二次衬砌,覆盖在变形缝上,可以适应变形缝的小位移变形而不丧失止水功能。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止水带不具备导水功能和过滤沙石的功能,止水带使用时间一长,止水带上方的沙石会慢慢积多,这样水的排除速度就会减慢,慢慢的会形成积水,影响隧道健康。隧道施工缝渗漏水是普遍现象,也引发大量的事故灾害,究其原因还是穿过防水板的渗水向施工缝汇聚,日积月累水压增高引发的。
止水带接触的水压过大,隧道二次衬砌外围是个封闭环境,极易引起水的聚集,随着水的聚集增多,水压也随之增大,造成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松散破坏,形成水患灾害。
因此,单纯的阻水是行不通的,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把渗水通过预设的通道排出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疏堵结合的自粘式止排水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排水孔,纵向排水孔上方设置有过滤体,带体顶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固定板,纵向固定板顶面设置有粘接体、横向排水槽。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带体的下面设置有与纵向排水孔相匹配的排水预留槽,排水预留槽设置有排水软管;
所述的排水软管设置有压力阀门。
所述带体的底面设置有纵向定位板、纵向凸条,带体底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勾条;
所述纵向排水孔的横截面为U型、v型、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隧道施工中,先做好初期支护,然后在初期支护上铺设防水板,将过滤体设置在带体顶面纵向排水孔上方,将带体顶面边沿纵向固定板上设置的粘接体与防水板接触,将带体通过粘接体粘接固定在防水板上,在带体背面做二次衬砌,并在隧道底部的二次衬砌上设置与纵向排水孔相匹配的排水预留槽,将排水预留槽通过排水软管与隧道排水沟或纵向排水管道连通。使用中,隧道内穿过防水板的渗水向施工缝汇聚,渗水经过横向排水槽到达过滤体处,经过滤后由纵向排水孔导入排水预留槽,排水预留槽内的水通过排水软管到达隧道排水沟或纵向排水管道排出隧道。过滤体位于止排水带带体与隧道防水板之间,且在纵向排水孔的上方,用于过滤沙石,将水渗透进纵向排水孔中。纵向排水孔将渗水导出,为止排水带带体提供变形能力,适应隧道混凝土变形。可根据地质状况在排水软管上安装压力阀门,水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压力阀门自动打开,渗水自动排出,达到新的压力平衡,避免了渗水漫无目的的随处汇集渗漏,保证隧道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通过将过滤体与纵向排水孔相结合,构成一个更安全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隧道内的积水聚集在纵向排水孔中进行集中排水,将水引至隧道排水沟或纵向排水管道,及时地将水排出隧道。通过粘接体将止排水带带体粘接固定在防水板上,免除了传统止水带施工中复杂的固定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工期。同时横向排水槽、纵向排水孔起到适应变形缝变形的能力,不会因隧道变形,导致与混凝土的脱离。带体的底面设置有纵向定位板、纵向凸条,带体底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勾条,与基础连接紧密。根据需要,纵向排水孔的横截面为U型、v型、弧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主要沿隧道环向安装,也可纵向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带体的俯视图;
图5为图3带体的左视图;
图6为图3带体的立体图;
图7为带体在隧道内的垂直结构示意图;
图8为带体在隧道内的水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包括带体1,带体1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排水孔2,带体1顶面设置有过滤体3,带体1顶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固定板4,纵向固定板4顶面设置有粘接体5、横向排水槽6,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纵向定位板7、纵向凸条8,带体1底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勾条9。
如图2所示,粘接体5与防水板10粘接固定,防水板10上面设置有土工布11、初期支护12,纵向定位板7、纵向凸条8、纵向勾条9与二次衬砌13固定。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带体1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排水孔2,带体1顶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固定板4,纵向固定板4顶面设置有粘接体5、横向排水槽6,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纵向定位板7、纵向凸条8,带体1底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勾条9。
如图7、图8所示,初期支护12下面设置有土工布11、防水板10,带体1设置在二次衬砌13的施工缝14处,隧道底部的二次衬砌13上设置有排水预留槽15,排水预留槽15通过排水软管16与隧道排水沟17连通,排水软管16设置有压力阀门18。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隧道施工中,先做好初期支护12,然后在初期支护12上铺设防水板10,将过滤体3设置在带体1顶面纵向排水孔2上方,将带体1顶面边沿纵向固定板4上设置的粘接体5与防水板10接触,将带体1通过粘接体5粘接固定在防水板10上,在带体1背面做二次衬砌13,并在隧道底部的二次衬砌13上设置与纵向排水孔2相匹配的排水预留槽15,将排水预留槽15通过排水软管16与隧道排水沟17或纵向排水管道连通。使用中,隧道内穿过防水板10的渗水向施工缝14汇聚,渗水经过横向排水槽6到达过滤体3处,经过滤后由纵向排水孔2导入排水预留槽15,排水预留槽15内的水通过排水软管16到达隧道排水沟17或纵向排水管道排出隧道。过滤体3位于止排水带带体1与隧道防水板10之间,且在纵向排水孔2的上方,用于过滤沙石,将水渗透进纵向排水孔2中。纵向排水孔2将渗水导出,为止排水带带体1提供变形能力,适应隧道混凝土变形。可根据地质状况在排水软管16上安装压力阀门18,水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压力阀门18自动打开,渗水自动排出,达到新的压力平衡,避免了渗水漫无目的的随处汇集渗漏,保证隧道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通过将过滤体3与纵向排水孔2相结合,构成一个更安全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隧道内的积水聚集在纵向排水孔2中进行集中排水,将水引至隧道排水沟18或纵向排水管道,及时地将水排出隧道。通过粘接体5将止排水带带体1粘接固定在防水板10上,免除了传统止水带施工中复杂的固定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工期。同时横向排水槽6、纵向排水孔2起到适应变形缝变形的能力,不会因隧道变形,导致与混凝土的脱离。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纵向定位板7、纵向凸条8,带体1底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勾条9,与基础连接紧密。根据需要,纵向排水孔2的横截面为U型、v型、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凡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包括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排水孔,纵向排水孔上方设置有过滤体,带体顶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固定板,纵向固定板顶面设置有粘接体、横向排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下面设置有与纵向排水孔相匹配的排水预留槽,排水预留槽设置有排水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软管设置有压力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底面设置有纵向定位板、纵向凸条,带体底面边沿设置有纵向勾条。
CN202020570344.7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Active CN211950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344.7U CN21195052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344.7U CN21195052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0527U true CN211950527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4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0344.7U Active CN21195052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0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26984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沟渠系统
CN211950527U (zh)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
CN206768593U (zh) 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CN212479272U (zh) 一种止排水带
CN211621050U (zh) 一种道路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
CN211057870U (zh)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
CN111305881A (zh) 一种自粘式止排水带及其使用方法
CN214739242U (zh) 装配房预制轻体板
CN114775699A (zh) 一种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98431U (zh) 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体系
CN210946875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支护挡墙
CN209742034U (zh)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排水边沟
CN220768118U (zh) 一种护坡结构
CN218264598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积水结构
CN219411555U (zh) 一种屋面水落口防水结构
CN219863714U (zh) 一种多点位排水结构
CN216551429U (zh) 市政透水排水道路结构
CN213952439U (zh) 一种单边透水边沟
CN218176083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CN213359134U (zh) 一种建筑屋顶面排水结构
CN217870833U (zh) 一种坡面排水沟组件
CN216973457U (zh) 一种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结构
CN214497560U (zh) 一种基坑降水处理结构
CN212223602U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的桥梁护栏排水结构
CN213571988U (zh) 一种桩板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