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9244U - 建筑防水层 - Google Patents

建筑防水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9244U
CN211949244U CN201921663152.4U CN201921663152U CN211949244U CN 211949244 U CN211949244 U CN 211949244U CN 201921663152 U CN201921663152 U CN 201921663152U CN 211949244 U CN211949244 U CN 211949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proof layer
aerogel
building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31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涵
吴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teng creation (Shenzhe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t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t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t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31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9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9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9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防水层,所述建筑防水层包括依次连接PVC层、沥青防水层、气凝胶层和编织层。其中,PVC层用于打底,沥青防水层作为一道防水屏障,编织层能够增强防水层的强度和拉力,而气凝胶层能够良好地实现空气的热阻隔,不仅质量很轻还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保护沥青防水层不受热量的侵蚀。本申请的建筑防水层不仅具有防水效果,还能够抵抗阳光的暴晒,减少室内温差受外部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防水层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防水层无法抗晒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建筑防水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水层。
背景技术
一些建筑楼顶所采用的防水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因热胀冷缩现象容易形成表层开裂、渗水、脱落等情况,从而造成防水失效。究其原因,主要是材料大多由无纺布层、编织布层以及沥青面组成,经过长期阳光暴晒后,无纺布层、编织布层被晒裂导致沥青也被暴露于阳光下而最终被晒裂。失效之后,容易产生建筑外墙渗水,室内温差受外部影响大,材料老化等现象。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防水层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层,该建筑防水层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防水层无法抗晒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防水层,所述建筑防水层包括依次连接PVC层、沥青防水层、气凝胶层和编织层。
优选地,所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1至2毫米。
优选地,所述气凝胶层的真空度大于90%。
优选地,所述气凝胶层为喷涂的方式均匀分布于所述沥青防水层上。
优选地,所述沥青防水层为沥青油毡。
优选地,所述PVC层为发泡PVC。
优选地,所述建筑防水层还包括抗污反射罩面层,所述抗污反射罩面层连接于所述编织层背离所述气凝胶层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建筑防水层还包括防晒涂料层,所述防晒涂料层连接于所述编织层背离所述气凝胶层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气凝胶层和编织层之间设置有PE膜层或PP膜层。
优选地,所述沥青防水层的厚度为2至3毫米。
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建筑防水层包括依次连接PVC层、沥青防水层、气凝胶层和编织层。其中,PVC层用于打底,沥青防水层作为一道防水屏障,编织层能够增强防水层的强度和拉力,而气凝胶层能够良好地实现空气的热阻隔,不仅质量很轻还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保护沥青防水层不受热量的侵蚀。本申请的建筑防水层不仅具有防水效果,还能够抵抗阳光的暴晒,减少室内温差受外部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PVC层 200 沥青防水层
300 气凝胶层 400 编织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结合附图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防水层,建筑防水层包括依次连接PVC层100、沥青防水层200、气凝胶层300和编织层400。
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建筑防水层包括依次连接PVC层100、沥青防水层200、气凝胶层300和编织层400。其中,PVC层100用于打底,沥青防水层200作为一道防水屏障,编织层400能够增强防水层的强度和拉力,而气凝胶层300能够良好地实现空气的热阻隔,不仅质量很轻还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保护沥青防水层200不受热量的侵蚀。本申请的建筑防水层不仅具有防水效果,还能够抵抗阳光的暴晒,减少室内温差受外部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防水,气凝胶层300的厚度为1至2毫米。气凝胶层300可以采用喷涂的方式均匀设置在PVC层100上,目前最轻的气凝胶仅有0.16毫克每立方厘米,比空气密度略低,1至2毫米左右的气凝胶层300就能满足建筑的隔热要求。气凝胶层300的孔隙小于70纳米。孔隙的大小在70纳米以下时,包裹在中间的空气失去流动性,属于真空状态热量传递达到最低的极限值。孔洞比表面积为200至1000m2/g,气凝胶材料密度可低达3kg/m3,能起到非常好的绝热性能。优选地,选用气凝胶层300的真空度大于90%,以保证更好的隔热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沥青防水层200为沥青油毡。沥青油毡成本低,防水效果好且能够使用很长时间。沥青防水层200在2至3毫米。进一步地,PVC层100为发泡PVC,以满足塑性的要求,且发泡结构能提升隔音效果。气凝胶层300和编织层400之间设置有PE膜层或PP膜层,PE膜层或PP膜层与编织层400形成淋膜编织层400,可以一定程度上地抗污和防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建筑防水层还包括抗污反射罩面层(未标示),抗污反射罩面层连接于编织层400背离气凝胶层300的一侧。抗污反射罩面层作用于保护内层不受污垢和水渍的侵染,抗污反射罩面层可以选用抗污型涂料喷涂而成,比如抗污聚酯涂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建筑防水层还包括防晒涂料层(未标示),防晒涂料层连接于编织层400背离气凝胶层300的一侧。防晒涂料层通过高效反射太阳光来达到隔热目的。薄层隔热反射涂料是这类涂料的代表。此外,防晒涂料对于涂刷细小的裂纹的物体有很好的防水、防渗漏作用,涂料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可根据不同颜色要求涂刷不同颜色的常温降温涂料,另外涂料涂刷完光滑平整,疏水性、自洁性能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防水层包括依次连接PVC层、沥青防水层、气凝胶层和编织层,所述建筑防水层还包括抗污反射罩面层,所述抗污反射罩面层连接于所述编织层背离所述气凝胶层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1至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的真空度大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为喷涂的方式均匀分布于所述沥青防水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防水层为沥青油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层为发泡PVC。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防水层还包括防晒涂料层,所述防晒涂料层连接于所述编织层背离所述气凝胶层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和编织层之间设置有PE膜层或PP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防水层的厚度为2至3毫米。
CN201921663152.4U 2019-09-30 2019-09-30 建筑防水层 Active CN211949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3152.4U CN211949244U (zh) 2019-09-30 2019-09-30 建筑防水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3152.4U CN211949244U (zh) 2019-09-30 2019-09-30 建筑防水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9244U true CN21194924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3152.4U Active CN211949244U (zh) 2019-09-30 2019-09-30 建筑防水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9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3833Y (zh) 一种保温防水一体化隔热屋面
CN211949244U (zh) 建筑防水层
CN203080728U (zh) 一种具有真石饰面层的保温外墙
KR101222875B1 (ko) 방수 도막 및 방수 도막 시공 방법
KR101465453B1 (ko) 건물의 방수구조
JP2011080250A (ja) 建築用下地シート
CN213840054U (zh) 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防结露结构
CN211473149U (zh)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防水构造
CN211523745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设计的防水隔热型墙板
CN211472951U (zh) 一种增强型外墙防水抗裂涂层
CN211949324U (zh) 一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装饰板结构
CN210737814U (zh) 一种防水保温板
CN214006068U (zh) 一种隔音防水保温板
CN215926521U (zh) 一种建筑外墙防护装饰结构及建筑物外墙保温墙体结构
CN215106632U (zh) 一种菱镁复合波纹瓦
CN212358879U (zh) 一种房建楼顶檐口的防水结构
CN217268378U (zh) 一种强防水的自由曲面金属屋面系统
CN216380274U (zh) 一种新型树脂瓦
CN214329612U (zh) 一种建筑围护节能屋顶
CN216641213U (zh) 一种外墙用防水隔热涂层结构
CN220117607U (zh) 一种斜屋面保温防水结构
CN213509371U (zh) 一种防风化的建筑板材
CN212866452U (zh) 一种新型墙体保温结构
CN212715693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防水板
CN215670705U (zh) 一种抗潮防水性能好的建筑保温装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03-605, hongyunge office building, Qiaoxiang Sandao,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Haiteng creation (Shenzhe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03-605, hongyunge office building, Qiaoxiang Sandao,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T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