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8651U -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8651U
CN211948651U CN202020314818.1U CN202020314818U CN211948651U CN 211948651 U CN211948651 U CN 211948651U CN 202020314818 U CN202020314818 U CN 202020314818U CN 211948651 U CN211948651 U CN 211948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recipitation
tank
glass fiber
fiber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48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立峰
李正
栗恒鑫
徐惠生
畅利民
李妙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anxi Sij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anxi Si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anxi Sij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anxi Si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48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8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8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8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解决了施工现场水资源浪费及收集再利用难的问题。该系统包括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工人生活区用水系统和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系统实现了对施工过程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在贯彻绿色施工的同时,实现了设施重复利用;本系统构造简单、设备设施安装便捷,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收集的水资源能最大限度地用于控制扬尘、消防、喷灌、冲洗车辆、混凝土养护等,节约了市政自来水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施工用水成本。

Description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施工节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施工用水,对一些严重缺水城市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用水负担。对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要降水后才能进行深基坑施工,如不对基坑进行降排水工作,承压水会将基坑浸泡从而引发坍塌;被抽取的地下水水资源未经利用直接排入市政管道或地上明渠。施工现场本身耗水量大,每个分项工程都需要水资源,施工用水大多数采用市政自来水,用水部位包括现场生活饮用用水、消防用水、场区绿化喷灌用水、现场降尘、出入车辆冲洗、厕所冲洗、建筑施工用水(包括桩机泥浆配备、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养护、混凝土试块养护、砌筑抹灰、装饰装修、管道打压等);施工现场水资源浪费严重,降水、雨水、生产、生活废水几乎全部采用外排的方式,造成地表水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其实施工用水中除生活饮用水要求较高外,其他用水水质要求相对较低,将中水及降水工程地下水充分利用完全可满足现场的正常用水,在结构工程中使用降水工程地下水,需水质检验后方可使用。
在水资源消耗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人们也在积极倡导节约资源。绿色施工作为建筑业改革的一个方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施工的象征。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水资源利用,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提高水的利用率,才能有效解决施工现场水资源浪费问题。目前主要是单个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水资源的利用,如洗车循环水系统、喷雾降尘水系统;很少对施工现场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施工现场水资源浪费及收集再利用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施降低施工用水成本,最大限度提高现场非传统水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环保效益双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包括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工人生活区用水系统和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降水井、降水一级沉淀水箱、降水二级沉淀水箱、降水三级沉淀水箱和玻璃钢降水蓄水池;各级降水沉淀水箱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降水沉淀水箱的高度;降水一级沉淀水箱的安装高度高于降水二级沉淀水箱,降水二级沉淀水箱的安装高度高于降水三级沉淀水箱;降水井与降水一级沉淀水箱连接,降水一级沉淀水箱与降水二级沉淀水箱连接,降水二级沉淀水箱与降水三级沉淀水箱连接,降水三级沉淀水箱通过降水排水环管与玻璃钢降水蓄水池连接,玻璃钢降水蓄水池内间隔设置有两块挡板,将玻璃钢降水蓄水池隔成第一仓、第二仓和中间仓,中间仓内设置有三台污水泵,三台污水泵分别连接施工现场消防环管、施工现场其它用水管和降水外排水管,施工现场消防环管、施工现场其它用水管和降水外排水管上均设置有闸阀;
工人生活区用水系统包括模块化装配式不锈钢水箱,模块化装配式不锈钢水箱的一侧与施工现场消防环管连接、另一侧通过变频水泵与工人生活区用水管连接;
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沟、雨水收集井、雨污水检查井、降水检查井、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雨污水收集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和清水池;排水沟与雨水收集井连接、雨水收集井通过雨水排水管与雨污水检查井连接,雨污水检查井与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连接,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与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连接,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与雨污水收集池连接,雨污水收集池通过变频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连接,多介质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连接,活性炭过滤器与软水器连接,软水器与清水池连接;降水检查井通过降水补水管与施工现场消防环管连接,降水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球阀,同时降水检查井还与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连接,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与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连接,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与清水池连接;各级玻璃钢沉淀池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玻璃钢沉淀池的高度;清水池连接有三台变频水泵,三台变频水泵分别与喷雾用水管道、喷洒消防用水管道、生活区中水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降水排水环管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沉泥检查井,间距不大于20m,雨水收集井通过雨水排水管与沉泥检查井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级降水沉淀水箱上均焊接有进出水管,各级降水沉淀水箱之间通过固定在进出水管上的尼龙水带实现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玻璃钢降水蓄水池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装置,水位传感器装置与水位自动控制柜连接,水位自动控制柜与三台污水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还包括生活区污水收集池,生活区污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排水管与雨污水检查井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雨水收集井、清水池上设置有溢流管;降水一级沉淀水箱、降水二级沉淀水箱、降水三级沉淀水箱上均设置有溢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同时根据不同用水点对水质、水量的要求,将降水、雨水、污水系统综合规划,有选择性的对施工现场水资源进行收集、利用及排放,通过设置水位自动控制装置、净化水处理设备,实现水资源合理排放、利用的问题,最大限度提高了施工现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系统有效解决了施工现场用水及水资源浪费问题,降低了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系统减少了施工现场市政自来水用量,一定程度上节约用水成本;
4)本实用新型系统利用降水、雨水、污水做施工现场绿化养护、卸车、消防、混凝土养护、扬尘等用水,提高施工现场水资源的利用率,响应国家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号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供水管道、供水设施可重复性利用,达到了节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系统实现了对施工过程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在贯彻绿色施工的同时,实现了设施重复利用;本系统构造简单、设备设施安装便捷,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收集的水资源能最大限度地用于控制扬尘、消防、喷灌、冲洗车辆、混凝土养护等,节约了市政自来水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施工用水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00-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101-工人生活区用水系统、102-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1-降水井、2-降水一级沉淀水箱、3-降水二级沉淀水箱、4-降水三级沉淀水箱、5-玻璃钢降水蓄水池、6-降水排水环管、7-沉泥检查井、8-雨水收集井、9-尼龙水带、10-第一仓、11-第二仓、12-中间仓、13-污水泵、14-施工现场消防环管、15-施工现场其它用水管、16-降水外排水管、17-闸阀、18-水位传感器装置、19-水位自动控制柜、20-雨水排水管、21-模块化装配式不锈钢水箱、22-变频水泵、23-工人生活区用水管、24-排水沟、25-雨污水检查井、26-降水检查井、27-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8-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29-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30-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31-雨污水收集池、32-多介质过滤器、33-活性炭过滤器、34-软水器、35-清水池、36-降水补水管、37-补水球阀、38-喷雾用水管道、39-喷洒消防用水管道、40-生活区中水管道、41-生活区污水收集池、42-污水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包括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100、工人生活区用水系统101和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102。
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100包括降水井1、降水一级沉淀水箱2、降水二级沉淀水箱3、降水三级沉淀水箱4和玻璃钢降水蓄水池5;各级降水沉淀水箱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降水沉淀水箱的高度200mm,挡板用于过滤污物;降水一级沉淀水箱2的安装高度高于降水二级沉淀水箱3,降水二级沉淀水箱3的安装高度高于降水三级沉淀水箱4;降水井1与降水一级沉淀水箱2连接,降水一级沉淀水箱2与降水二级沉淀水箱3连接,降水二级沉淀水箱3与降水三级沉淀水箱4连接,降水三级沉淀水箱4通过降水排水环管6与玻璃钢降水蓄水池5连接,同时,降水排水环管6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沉泥检查井7,间距不大于20m,雨水收集井8通过雨水排水管20与沉泥检查井7连接;各级降水沉淀水箱上均焊接有进出水管,进出水管采用直径为50mm的钢管制作而成,进出水管的外露长度不小于200mm,各级降水沉淀水箱之间通过固定在进出水管上的尼龙水带9实现连接;玻璃钢降水蓄水池5内间隔设置有两块挡板,将玻璃钢降水蓄水池5隔成第一仓10、第二仓11和中间仓12,中间仓12内设置有三台污水泵13,三台污水泵13分别连接施工现场消防环管14、施工现场其它用水管15和降水外排水管16,施工现场消防环管14、施工现场其它用水管15和降水外排水管16上均设置有闸阀17;玻璃钢降水蓄水池5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装置18,水位传感器装置18与水位自动控制柜19连接,水位自动控制柜19与三台污水泵13连接。降水井1用于收集地下水资源,然后采用塑料排水管汇集至降水一级沉淀水箱2,然后再依次进入降水二级沉淀水箱3、降水三级沉淀水箱4,经过三级沉淀后,通过降水排水环管6进入到玻璃钢降水蓄水池5的第一仓10内,同时现场两侧收集到的降水、雨水也分别进入第一仓10和第二仓11中,然后通过挡板进入中间仓12,中间仓12根据需要通过污水泵13分别经施工现场消防环管14、施工现场其它用水管15和降水外排水管16对降水、雨水进行利用及余排,分别用于生活用水、文明施工用水、消防用水、施工用水及其他用水;水位传感器装置18上的传感器检测到玻璃钢降水蓄水池5内水位高于高位水位值时,将信号传递给水位自动控制柜19,水位自动控制柜19自动启动污水泵13,通过降水外排水管16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排洪渠中,减少了市政管道的压力;降水排水环管6兼做雨水总管,由焊接钢管、波纹管组成,场地雨水由环保雨水口收集,通过焊接管道汇集进入降水排水环管6。
工人生活区用水系统101包括模块化装配式不锈钢水箱21,模块化装配式不锈钢水箱21的一侧与施工现场消防环管14连接、另一侧通过变频水泵22与工人生活区用水管23连接,包括工人生活区消防水管、冲厕水箱、取暖用水管。
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102就是利用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水收集井、排水沟、排污管道进行雨水、污水收集;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排水沟24、雨水收集井8、雨污水检查井25、降水检查井26、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7、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28、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9、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30、雨污水收集池31、多介质过滤器32、活性炭过滤器33、软水器34和清水池35;排水沟24与雨水收集井8连接、雨水收集井8通过雨水排水管20与雨污水检查井25连接,雨污水检查井25与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7连接,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7与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28连接,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28与雨污水收集池31连接,雨污水收集池31通过变频水泵22与多介质过滤器32连接,多介质过滤器32与活性炭过滤器33连接,活性炭过滤器33与软水器34连接,软水器34与清水池35连接;降水检查井26通过降水补水管36与施工现场消防环管14连接,降水补水管36上设置有补水球阀37,同时降水检查井26还与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8连接,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8与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29连接,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29与清水池35连接;各级玻璃钢沉淀池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玻璃钢沉淀池的高度;上述系统中,带沉泥功能的雨污水检查井25以及降水检查井26分别为一级沉淀,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7以及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29分别作为二级沉淀,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28以及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30分别作为三级沉淀;多介质过滤器32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胶体等杂质和藻类等生物,通过活性炭过滤器33去除水中的异味、有机物、铁等,通过软水器34降低水的硬度避免钙、镁等离子形成沉淀物,降低水的出水率;经过三个水处理设备后使收集的雨污水经过处理后水质能满足除生活用饮用水外的施工现场各种用水要求;清水池35连接有三台变频水泵22,三台变频水泵22分别与喷雾用水管道38、喷洒消防用水管道39、生活区中水管道40连接,喷雾用水管道38与绿化灌溉、绿化喷洒系统连通,喷洒消防用水管道39与消防系统连通,生活区中水管道40与工人生活区供水系统(除饮用水、洗漱用水)连通,清水池35上的变频水泵22设置单独的控制柜。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102还包括生活区污水收集池41,生活区污水收集池41通过污水排水管42与雨污水检查井25连接。
本实用新型系统中,雨水收集井8、清水池35上设置有溢流管;降水一级沉淀水箱2、降水二级沉淀水箱3、降水三级沉淀水箱4上均设置有溢流口。
本实用新型系统通过降水工程的实施,充分回收利用地下水资源为主,收集雨水、污水水资源为辅,在施工现场的各收集、供水系统中相互补充,实现了施工现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大于50%的目标。本实用新型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收集,还可以根据降水水质对地下水进行合理利用,减少项目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系统对现场雨水、污水有选择性的进行收集,最大限度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解决了施工现场用水浪费问题。本实用新型系统适用于施工中需要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工程。
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工人生活区用水系统和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降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降水井、降水一级沉淀水箱、降水二级沉淀水箱、降水三级沉淀水箱和玻璃钢降水蓄水池;各级降水沉淀水箱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降水沉淀水箱的高度;降水一级沉淀水箱的安装高度高于降水二级沉淀水箱,降水二级沉淀水箱的安装高度高于降水三级沉淀水箱;降水井与降水一级沉淀水箱连接,降水一级沉淀水箱与降水二级沉淀水箱连接,降水二级沉淀水箱与降水三级沉淀水箱连接,降水三级沉淀水箱通过降水排水环管与玻璃钢降水蓄水池连接,玻璃钢降水蓄水池内间隔设置有两块挡板,将玻璃钢降水蓄水池隔成第一仓、第二仓和中间仓,中间仓内设置有三台污水泵,三台污水泵分别连接施工现场消防环管、施工现场其它用水管和降水外排水管,施工现场消防环管、施工现场其它用水管和降水外排水管上均设置有闸阀;
工人生活区用水系统包括模块化装配式不锈钢水箱,模块化装配式不锈钢水箱的一侧与施工现场消防环管连接、另一侧通过变频水泵与工人生活区用水管连接;
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沟、雨水收集井、雨污水检查井、降水检查井、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雨污水收集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和清水池;排水沟与雨水收集井连接、雨水收集井通过雨水排水管与雨污水检查井连接,雨污水检查井与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连接,第一玻璃钢二级沉淀池与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连接,第一玻璃钢三级沉淀池与雨污水收集池连接,雨污水收集池通过变频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连接,多介质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连接,活性炭过滤器与软水器连接,软水器与清水池连接;降水检查井通过降水补水管与施工现场消防环管连接,降水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球阀,同时降水检查井还与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连接,第二玻璃钢二级沉淀池与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连接,第二玻璃钢三级沉淀池与清水池连接;各级玻璃钢沉淀池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玻璃钢沉淀池的高度;清水池连接有三台变频水泵,三台变频水泵分别与喷雾用水管道、喷洒消防用水管道、生活区中水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降水排水环管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沉泥检查井,间距不大于20m,雨水收集井通过雨水排水管与沉泥检查井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级降水沉淀水箱上均焊接有进出水管,各级降水沉淀水箱之间通过固定在进出水管上的尼龙水带实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玻璃钢降水蓄水池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装置,水位传感器装置与水位自动控制柜连接,水位自动控制柜与三台污水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办公区工人生活区雨污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还包括生活区污水收集池,生活区污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排水管与雨污水检查井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收集井、清水池上设置有溢流管;降水一级沉淀水箱、降水二级沉淀水箱、降水三级沉淀水箱上均设置有溢流口。
CN202020314818.1U 2020-03-14 2020-03-14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Active CN211948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4818.1U CN211948651U (zh) 2020-03-14 2020-03-14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4818.1U CN211948651U (zh) 2020-03-14 2020-03-14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8651U true CN211948651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4818.1U Active CN211948651U (zh) 2020-03-14 2020-03-14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86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542A (zh) * 2021-01-12 2021-04-30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富水地区隧道的地下水综合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542A (zh) * 2021-01-12 2021-04-30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富水地区隧道的地下水综合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6718Y (zh)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103253782B (zh) 利用雨水洗车及洗车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CN104174191A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CN108797756A (zh)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CN211948651U (zh)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水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系统
CN206188573U (zh) 集真空污水收集和sbr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
CN101519885B (zh) 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水和雨水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11424776B (zh) 一种智能雨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02569B (zh) 一种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
CN217325440U (zh) 一种施工现场用降水处理系统
CN108483827B (zh) 用于城市雨水道干渠出水的处理和净化系统
CN203989972U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
CN216240796U (zh) 一种隧道清污分流施工结构
CN204543668U (zh) 一种水下气冲排泥设备
CN211646545U (zh) 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
CN203795512U (zh)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12317093U (zh) 雨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12452982U (zh) 一种建筑工地污雨水循环系统
CN103774736A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雨水分流处理及存储系统
CN203487619U (zh)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系统
CN203346184U (zh) 利用雨水洗车及洗车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CN102155036A (zh) 一种工程降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0331937U (zh)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11762907A (zh) 一种施工污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9261260U (zh) 雨污分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