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6694U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6694U
CN211946694U CN202020288927.0U CN202020288927U CN211946694U CN 211946694 U CN211946694 U CN 211946694U CN 202020288927 U CN202020288927 U CN 202020288927U CN 211946694 U CN211946694 U CN 211946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ed
tank
water
ecological filter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89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杨继勇
胡西龙
寇天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rlzonte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rlzonte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rlzonte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rlzonte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89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6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6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6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包括滤床本体,所述滤床本体的一端设有与外部污水收集系统连接的进水管,另一端设有排水管;在滤床本体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序设有沉淀池和清水池,在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生态滤床池,在各生态滤床池之间设有过水池;污水依序通过进水管、沉淀池、各生态滤床池、过水池和清水池处理后,经由排水管排出;在各生态滤床池内设有火山岩生物填料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所述火山岩生物填料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粒径均为20‑100mm;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多变,维护方便,管理简单,建设周期短,对进水的工况变化适应范围较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深度净化处理,具体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运营期间,桥面路面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桥面的沉积物,如:汽车尾气中微粒的降落,汽车燃油在桥面上的滴漏及轮胎与路面的磨损物等,经过降雨随径流渠道进入农田、沟渠或草场,对公路附近的水域和土壤造成污染,因此桥面雨水(特别是初期雨水)的污染治理尤为必要。
另外,随着全球水资源污染日趋加重,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投入建设,关于污水处理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人工湿地以及生物滤池便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工艺;但是人工湿地技术的废水处理效率低且易堵塞,而生物滤池技术在之前的应用中发现传质效果欠佳,导致净水效果差且所挂生物膜易脱落。而且,现有生态滤床多为滤料过滤、吸附,搭配微生物及植物的生化反应进行污染物质降解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现有技术仅适用于生化性较好的污水处理,对于进水负荷变化的工况,及化学物质含量较大的污水,现有技术无法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包括滤床本体,所述滤床本体的一端设有与外部污水收集系统连接的进水管,另一端设有排水管;在滤床本体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序设有沉淀池和清水池,在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生态滤床池,在各生态滤床池之间设有过水池;污水依序通过进水管、沉淀池、各生态滤床池、过水池和清水池处理后,经由排水管排出;
在各生态滤床池内设有火山岩生物填料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所述火山岩生物填料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粒径均为20-1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池、各生态滤床池、各过水池和清水池之间通过隔墙隔断,各隔墙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波纹形水流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滤床池内底部设有透水篦子,火山岩生物填料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均布在透水篦子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生态滤床填料粒径均为20-100mm,粒径较大,没有传统生物滤床所需要适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泥土,因此不会产生滤床堵塞现象;且火山岩生物填料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具有自养与异养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净化,因此对进水的工况变化适应范围较大,实现了自养与异养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净化,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低,去除有机物、脱氮效率高,高效除磷且时效性长。
同时,本结构可通过地势及水流方向实现主体运行无动力,降低运行成本;且在污水处理前端设有沉淀池,不易堵塞;可根据污水水量可采用多级串联的方式,池体结构灵活多变;维护方便,管理简单,建设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床本体;2、进水管;3、排水管;4、沉淀池;5、清水池;6、生态滤床池; 7、过水池;8、火山岩生物填料;9、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10、隔墙;11、透水篦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包括滤床本体1,所述滤床本体1的一端设有与外部污水收集系统连接的进水管2,另一端设有排水管3,进水管2出口端有布水系统,确保污水在沉淀池4内均布;在滤床本体1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序设有沉淀池4和清水池5,沉淀池4对来水中的颗粒物等进行初次沉淀的池体,沉淀处理后的污水通过隔墙10漫流进入下一级池体;在沉淀池4和清水池5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生态滤床池6,在各生态滤床池6之间设有过水池7;污水依序通过进水管2、沉淀池4、各生态滤床池6、过水池7和清水池5 处理后,经由排水管3排出;在生态滤床池6的池内设有布水装置,以确保污水在池内均匀分布;
在各生态滤床池6内设有火山岩生物填料8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9,所述火山岩生物填料8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9粒径均为20-100mm,粒径较大,没有传统生物滤床所需要适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泥土,因此不会产生滤床堵塞现象。且火山岩生物填料8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9具有自养与异养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净化,因此对进水的工况变化适应范围较大,实现了自养与异养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净化,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低,去除有机物、脱氮效率高,高效除磷且时效性长。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4、各生态滤床池6、各过水池7和清水池5之间通过隔墙10隔断,各隔墙10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波纹形水流通道,结构灵活多变;维护方便,管理简单,建设周期短。
优选的,所述生态滤床池6内底部设有透水篦子11,用于承载填料,火山岩生物填料8 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9均布在透水篦子11上。
在本实施例中,火山岩生物填料在化学微观结构方面表现为:1、微生物化学稳定性:火山岩生物填料抗腐蚀,具有惰性,在环境中不参与生物膜的生物化学反应。2、表面电性与亲水性:火山岩生物填料表面带有正电荷,有利于微生物固着生长,亲水性强,附着的生物膜量多且速度快。3、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面:作为生物膜载体,火山岩生物填料对所固定的微生物无害、无抑制性作用,实践证明不影响微生物的活性。火山岩粒径分布20-100mm。
核心填料为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填料内发生的反应有:络合作用、混凝作用、还原作用、氧化作用,促进滤床内填料的化学、生物耦合作用,实现异养与自养相结合将污水中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悬浮物等污染物有效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污水依序通过进水管2、沉淀池4、各生态滤床池6、过水池7和清水池5处理后,经由排水管3排出,沉淀池4对水中的颗粒物等进行初次沉淀,填料粒径较大,没有传统生物滤床所需要适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泥土,因此不会产生滤床堵塞现象。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3)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包括滤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床本体(1)的一端设有与外部污水收集系统连接的进水管(2),另一端设有排水管(3);在滤床本体(1)内沿污水流动方向依序设有沉淀池(4)和清水池(5),在沉淀池(4)和清水池(5)之间间隔设有若干生态滤床池(6),在各生态滤床池(6)之间设有过水池(7);污水依序通过进水管(2)、沉淀池(4)、各生态滤床池(6)、过水池(7)和清水池(5)处理后,经由排水管(3)排出;
在各生态滤床池(6)内设有火山岩生物填料(8)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9),所述火山岩生物填料(8)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9)粒径均为20-1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各生态滤床池(6)、各过水池(7)和清水池(5)之间通过隔墙(10)隔断,各隔墙(10)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波纹形水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滤床池(6)内底部设有透水篦子(11),火山岩生物填料(8)和铁基质催化活性生物载体(9)均布在透水篦子(11)上。
CN202020288927.0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Active CN211946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8927.0U CN211946694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8927.0U CN211946694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6694U true CN21194669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8927.0U Active CN211946694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6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3637B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河道净化系统
CN202881048U (zh) 一种多介质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
CN109574392A (zh) 一种净化黑臭河道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03265144A (zh)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功能的村镇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1066808A (zh) 一种通气折流式人工湿地模拟装置
CN101468846B (zh) 分段进水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10143719A (zh) 一种抑堵增氧型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净化污水的方法
CN103539324B (zh) 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生物陶粒装置及其工艺
CN101585607B (zh)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7188379A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N101314512B (zh)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及其设施
CN100519449C (zh) 速分生物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7047066U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N210438573U (zh) 一种抑堵增氧型人工湿地系统
CN105692876B (zh) 以砾石为介质地埋式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194669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滤床
CN215924713U (zh) 一种河流水体异位处理系统
CN109354336A (zh)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组合系统
CN108658324A (zh) 基于可渗透反应墙的黑臭河流净化系统及黑臭河流治理方法
CN104961288B (zh) 生态氧化沟与生态箱湿地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2076748U (zh) 一种aao+baf污水处理系统
CN211056911U (zh)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11999015U (zh) 一种针对黑臭水体的改良型uct耦合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
CN203474579U (zh)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功能的村镇污水处理装置
CN207986807U (zh) 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