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6305U - 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46305U CN211946305U CN201922382465.9U CN201922382465U CN211946305U CN 211946305 U CN211946305 U CN 211946305U CN 201922382465 U CN201922382465 U CN 201922382465U CN 211946305 U CN211946305 U CN 2119463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collection
- dust collection
- filter screen
- d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包括安装板、顶部开口的雨水池、移动架、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吸尘结构、鼓风机和收集箱,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雨水池的两侧,所述雨水池的顶部开口处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吸尘结构位于雨水池上方,随移动架移动,且吸尘口朝向过滤网表面,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与吸尘结构连通,出风口与收集箱连通。在使用过程中,吸尘结构随着移动架在雨水池的上方来回移动吸附,从而将过滤网上的杂物吸走,具有自动清理除杂的功能,可有效避免长期使用后发生堵塞的问题,减少人工清理成本,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物顶面雨水收集工程中,还可以广泛应用到多种场所的雨水收集工程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结构。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
本发明创造源于广东星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广东星之海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星星广场项目(三期),由于国家对海绵城市的重视,现在很多在建的建筑项目都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对雨水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但目前对于屋顶的雨水收集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目前雨水收集结构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堵塞,而且在清理时较为不便,严重影响雨水收集工作。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清理除杂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有效地解决现有雨水收集处理结构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堵塞,清理不便,严重影响雨水收集工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包括安装板、顶部开口的雨水池、移动架、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吸尘结构、鼓风机和收集箱,
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雨水池的外部,用于固定安装雨水池,
所述雨水池的顶部开口处安装有过滤网,
所述吸尘结构位于雨水池上方,随移动架移动,且吸尘口朝向过滤网表面,
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与吸尘结构连通,出风口与收集箱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所述雨水池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放置收集箱的放置框。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所述吸尘结构包括空心管、吸尘头和吸尘管,所述空心管固定设置在移动架上,通过吸尘管与鼓风机连通;所述吸尘头位于空心管底部并与空心管连通,其吸尘口朝向过滤网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所述雨水池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架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驱动结构,另一端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驱动结构,另一端与滚轮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所述滚轮的直径略小于滑动槽的高度,所述滑动槽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垫。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螺纹杆、支撑座和螺纹套,所述支撑座位于螺纹杆的前后两端,所述螺纹杆贯穿支撑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周,且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还包括防雨罩,所述驱动结构位于防雨罩内,所述防雨罩上开设有供支撑杆穿过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滑动槽的高度一致,使得支撑杆可在条形槽内前后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中,所述支撑座靠近螺纹套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使得螺纹套移动至螺纹杆一端的支撑座时,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雨水池的上方设置移动架和吸尘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吸尘结构随着移动架在雨水池的上方来回移动吸附,从而将雨水池顶部过滤网上的杂物吸走,具有自动清理除杂的功能,可有效避免长期使用后发生堵塞的问题,减少人工清理成本,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屋面雨水收集工程中,还可以广泛应用到多种场所的雨水收集工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右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中:1、安装板;2、雨水池;3、过滤网;4、连接板;5、滑动槽;6、滚轮;7、移动架;8、空心管;9、吸尘头;10、吸尘管;11、鼓风机;12、放置框;13、收集箱;14、支撑杆;15、防雨罩;16、驱动结构;161、电机;162、螺纹杆;163、支撑座;164、螺纹套;17、排水管;18、蓄水池;19、条形槽;2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包括安装板1、顶部开口的雨水池2、移动架7、设置在移动架7上的吸尘结构、鼓风机11和收集箱13,其中,所述安装板1固定连接在雨水池2的外部,用于固定安装雨水池2,所述雨水池2的顶部开口处安装有过滤网3,所述吸尘结构位于雨水池2上方,随移动架7移动,且吸尘口朝向过滤网3的表面,所述鼓风机11的进风口与吸尘结构连通,出风口与收集箱13连通。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位于雨水池2的左右两侧,鼓风机11设置在移动架7的顶部,在使用时,将安装板1固定安装在地面或建筑物屋面下方,从而将雨水池2固定,雨水经过滤网3过滤后流入到雨水池2中,启动鼓风机11,吸尘结构将过滤网3表面的杂物吸至收集箱13中,并随着移动架7在雨水池2的上方来回移动经过过滤网3表面的不同区域,具有自动对过滤网3清理除杂的功能,可以有效避免过滤网3发生堵塞,同时又省去了人工清理的工序。
本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池2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7,便于将处理收集后的雨水排出,以供循环利用。实际应用时,所述排水管的末端一般与外部蓄水池18相连通。
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收集箱13的放置框12。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放置框12内放置或更换不同的收集箱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吸尘结构包括空心管8、吸尘头9和吸尘管10,所述空心管8固定设置在移动架7上,通过吸尘管10与鼓风机11连通;所述吸尘头9位于空心管8底部并与空心管8连通,其吸尘口朝向过滤网3表面。优选的,过滤网3的覆盖面积与雨水池2的顶面面积相等,吸尘头9的数量为多个,并等间距排列于移动架7的底部,吸尘头9覆盖范围与过滤网3的宽度相同,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在移动架7沿雨水池2长度方向从一边移动至另一边的过程中,吸尘范围可以覆盖过滤网3表面的全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池2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5,所述移动架7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一端连接驱动结构16,另一端与滑动槽5滑动连接。启动驱动结构16,支撑杆14沿滑动槽5前后滑动,从而带动移动架7平稳地前后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槽5的内部设置有滚轮6,所述支撑杆14的一端连接驱动结构16,另一端与滚轮6转动连接。支撑杆14在驱动结构16的驱动下前后移动时,滚轮6绕支撑杆14一端转动的同时在滑动槽5中前后滚动,使得支撑杆14的移动更加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6的直径略小于滑动槽5的高度,所述滑动槽5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橡胶材质,可以保护滚轮6,防止其与滑动槽5内壁碰撞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16包括电机161、螺纹杆162、支撑座163和螺纹套164,所述支撑座163位于螺纹杆162的前后两端,所述螺纹杆162贯穿支撑座163与电机1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164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62的外周,且与支撑杆14固定连接。启动电机161,其输出轴带动螺纹杆162转动,使得螺纹套164沿螺纹杆162前后移动,从而通过支撑杆14带动移动架7慢速稳定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所述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还包括防雨罩15,所述驱动结构16位于防雨罩15内,所述防雨罩15上开设有供支撑杆14穿过的条形槽19,所述条形槽19与滑动槽5的高度一致,使得支撑杆14可在条形槽内前后滑动。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将螺纹杆162保护在防雨罩15内部,避免螺纹杆162受到雨水影响锈蚀,减少维护工作的次数。本实施例中,电机161安装于防雨罩15内腔的后端,滑动槽5和条形槽19的长度与雨水池2相同,使滚轮6与螺纹套164的运动距离保持一致,并与雨水池2的长度相同。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163靠近螺纹套164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使得螺纹套164移动至螺纹杆162一端的支撑座163时,与压力传感器20相接触。通过这种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信号传输的作用,控制移动架7在雨水池2的上方的往复运动。
工作过程:首先启动鼓风机11,通过吸尘头9对过滤网3表面的灰尘和杂物进行吸取,然后启动电机161,电机161的输出轴会带动螺纹杆162转动,螺纹杆162转动从而使其表面的螺纹套164运动,螺纹套164通过支撑杆14带动滚轮6同时运动,使移动架7沿滑动槽5方向运动并进行吸尘工作,当移动架7移动至过滤网3的边缘时,螺纹套164与压力传感器20接触,压力传感器20将信号反馈到控制中心,进而控制电机161停止并反方向转动,从而使移动架7反向运动,直至移动架7运动到过滤网3的另一侧,并与压力传感器20触碰,吸尘处理完毕,并关闭电机161与鼓风机11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顶部开口的雨水池、移动架、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吸尘结构、鼓风机和收集箱,其中,
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雨水池的外部,用于固定安装雨水池,
所述雨水池的顶部开口处安装有过滤网,
所述吸尘结构位于雨水池上方,随移动架移动,且吸尘口朝向过滤网表面,
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与吸尘结构连通,出风口与收集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池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收集箱的放置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结构包括空心管、吸尘头和吸尘管,所述空心管固定设置在移动架上,通过吸尘管与鼓风机连通;所述吸尘头位于空心管底部并与空心管连通,其吸尘口朝向过滤网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池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架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驱动结构,另一端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驱动结构,另一端与滚轮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直径略小于滑动槽的高度,所述滑动槽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螺纹杆、支撑座和螺纹套,所述支撑座位于螺纹杆的前后两端,所述螺纹杆贯穿支撑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周,且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靠近螺纹套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使得螺纹套移动至螺纹杆一端的支撑座时,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雨罩,所述驱动结构位于防雨罩内,所述防雨罩上开设有供支撑杆穿过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滑动槽的高度一致,使得支撑杆可在条形槽内前后滑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82465.9U CN211946305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82465.9U CN211946305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46305U true CN211946305U (zh) | 2020-11-17 |
Family
ID=73187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82465.9U Active CN211946305U (zh) | 2019-12-26 | 2019-12-26 | 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4630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89972A (zh) * | 2021-04-27 | 2021-08-24 | 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适用于散热片的节能清洁装置 |
CN113774995A (zh) * | 2021-09-10 | 2021-12-10 | 濮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 一种用于水利供水工程的水源调蓄系统 |
-
2019
- 2019-12-26 CN CN201922382465.9U patent/CN21194630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89972A (zh) * | 2021-04-27 | 2021-08-24 | 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适用于散热片的节能清洁装置 |
CN113289972B (zh) * | 2021-04-27 | 2022-09-27 | 华能阜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适用于散热片的节能清洁装置 |
CN113774995A (zh) * | 2021-09-10 | 2021-12-10 | 濮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 一种用于水利供水工程的水源调蓄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46305U (zh) | 一种雨水处理收集用杂物隔离装置 | |
CN210341768U (zh) | 一种土木工程作业清扫除尘装置 | |
CN116198360A (zh) | 一种升降式充电桩 | |
CN113389161B (zh) | 一种用于街道清洗的道路污染清洁车 | |
CN216050937U (zh) | 一种污染物排放检测仪用取样装置 | |
CN220862293U (zh) |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光储充一体化装置 | |
CN113731059A (zh) | 一种循环自动净化的建筑环保除尘装置 | |
CN218239556U (zh) | 一种市政施工用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装置 | |
CN217141386U (zh) |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除尘装置 | |
CN206448215U (zh) | 一种可自动绕过护栏支柱的城市道路护栏清洗装置 | |
CN214836492U (zh) | 一种地铁施工用隧道通风装置 | |
CN210530172U (zh) |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 |
CN208604673U (zh) | 一种园林建筑物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 |
CN221878580U (zh) | 一种蜜蜂养殖室的屋顶 | |
CN220814074U (zh) | 一种环保型雨水收集设备 | |
CN111395234A (zh) | 一种道路辅助清扫装置 | |
CN111686512A (zh) | 一种建工用给水装置 | |
CN206202252U (zh) | 一种城市环保渣土车车顶清洗装置 | |
CN222161525U (zh) | 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池 | |
CN218622039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 |
CN221480560U (zh) | 一种城市桥梁养护保湿装置 | |
CN216495132U (zh) | 一种用于室内墙面天花板的可升降式清洁装置 | |
CN217725011U (zh) | 一种具有双喷头结构的新能源雾炮车 | |
CN221409973U (zh) | 一种雨水收集灌溉机构 | |
CN214245912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调蓄回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