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7595U -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7595U
CN211937595U CN202020306419.0U CN202020306419U CN211937595U CN 211937595 U CN211937595 U CN 211937595U CN 202020306419 U CN202020306419 U CN 202020306419U CN 211937595 U CN211937595 U CN 211937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piezoelectric ceramic
gathering
circula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64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普查
施小罗
范文筹
刘志潜
何龙
刘宗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ayed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aye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ayed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aye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064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7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7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7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具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聚能环、压电陶瓷片及下层聚能环;在压电陶瓷片正面设有正面圆形电极,其反面设有反面圆形电极,上层聚能环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形通孔,下层聚能环的中间设有第二圆形通孔。其特点是在压电陶瓷片上层和下层都设有圆柱形聚能环,并且聚能环的中心都设有通孔,通过上、下层聚能环共同地压迫作用,防止压电陶瓷片工作时正、反两面圆形电极的振荡向压电陶瓷片边缘和周围扩散;通过通孔的作用,使压电陶瓷片周围遭受压迫的振荡自发的向圆形通孔中间收缩和聚拢,为解决压电陶瓷片工作时能量分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良好的聚能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雾化量和雾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压电陶瓷雾化片主要应用于园林雾化、家用加温、医疗雾化、美容雾化、工业除尘、工业清洗等方面。压电陶瓷雾化片是采用一定稳定电压振荡出频率,此振荡频率对人体和动物没有任何伤害,通过稳定电压把液态的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要加热或使用化学试剂。由于水雾中含大量负离子及水分,能增加空气湿度及消除静电的作用。面对应用场所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客户对产品的雾化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迫使许多厂家使用多个雾化片等方法来提高雾化量,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装配空间和电路之间的匹配难度。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雾化量大、能量损失少、聚能效果好的压电陶瓷雾化片以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使聚能环对压电陶瓷片形成上下压迫的作用,让压电陶瓷片边缘的能量向圆形通孔的中心收缩和聚集,产生一种聚能效果,以提高产品的雾化量和解决相关电路匹配等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在制作过程中将压电陶瓷片进行聚能控制,使压电陶瓷片产生聚能的效果,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具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聚能环、压电陶瓷片及下层聚能环;在所述压电陶瓷片正面设有正面圆形电极,其反面设有反面圆形电极,所述上层聚能环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下层聚能环的中间设有第二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直径为16.0~30.0mm,厚度为0.6~3.0mm。
优选的,所述正面圆形电极直径为10.0~29.0mm、反面圆形电极的直径为8.0~19.0mm。
优选的,所述上层聚能环和下层聚能环的大小和材质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层聚能环和下层聚能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和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直径均为9.0~20.0mm。
优选的,所述反面圆形电极、所述正面圆形电极、所述圆形通孔及所述圆形通孔的圆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正面圆形电极上还涂覆有一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直径与所述正面圆形电极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提供更大、更细腻的雾化量;
2、减少容器中水位对雾化片的影响;
3、减少雾化片的能量损失,使雾化效果更为明显;
4、结构简单,方便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电陶瓷片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电陶瓷片的反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进行说明。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包括压电陶瓷片1、在压电陶瓷片1的上层和下层分别设有上层聚能环6和下层聚能环5,在压电陶瓷片1的正反两面的表面设有正面圆形电极2、反面圆形电极4,在上层聚能环6和下层聚能环5的中间分别设有第一圆形通孔8、第二圆形通孔7,上层聚能环6和下层聚能环5会对压电陶瓷片1的周围形成压迫作用,同时在上层聚能环6、下层聚能环5共同压制作用下,迫使压电陶瓷片1边缘的振荡向第一圆形通孔8、第二圆形通孔7中间收缩和聚拢,为解决压电陶瓷片1的工作时能量分散,起到了良好的聚能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雾化量和雾化效果。
进一步的,上层聚能环6和下层聚能环5的大小和材质相同,上层聚能环6和下层聚能环5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压电陶瓷片1的直径,上层聚能环6和下层聚能环5的材质可以是陶瓷或硅橡胶等软性或硬性耐腐蚀和耐高温材质,在此不一一限定。
进一步的,压电陶瓷片1的直径为16.0~30.Omm,厚度为0.6~3.0mm;正面圆形电极2直径为10.0~29.0mm、反面圆形电极4的直径为8.0~19.Omm;第一圆形通孔8和第二圆形通孔7的直径均为9.0~20.0mm。
进一步的,反面圆形电极4、正面圆形电极2、第一圆形通孔8及第二圆形通孔7的圆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圆形电极2上还涂覆有一层保护层3,保护层3的直径与正面圆形电极2的直径相同,保护层3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釉或其他耐腐蚀性材料,在此不一一具体列举,其主要用来避免正面圆形电极2因和液体直接接触而造成腐蚀,已延长压电陶瓷雾化片1的使用寿命。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

Claims (8)

1.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聚能环(6)、压电陶瓷片(1)及下层聚能环(5);在所述压电陶瓷片(1)正面设有正面圆形电极(2),其反面设有反面圆形电极(4),所述上层聚能环(6)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形通孔(8),所述下层聚能环(5)的中间设有第二圆形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片(1)的直径为16.0~30.0mm,厚度为0.6~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圆形电极(2)直径为10.0~29.0mm、反面圆形电极(4)的直径为8.0~19.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聚能环(6)和下层聚能环(5)的大小和材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聚能环(6)和下层聚能环(5)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电陶瓷片(1)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8)和所述第二圆形通孔(7)的直径均为9.0~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面圆形电极(4)、所述正面圆形电极(2)、所述第一圆形通孔(8)及所述第二圆形通孔(7)的圆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圆形电极(2)上还涂覆有一层保护层(3),所述保护层(3)的直径与所述正面圆形电极(2)的直径相同。
CN202020306419.0U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Active CN211937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6419.0U CN211937595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6419.0U CN211937595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7595U true CN21193759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9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6419.0U Active CN211937595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7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2029Y (zh) 一种超声波微量雾化换能器
CN211937595U (zh)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US20100027814A1 (en) Speaker devices
EP0990885A3 (en) Capacitive pressure sensor
AU1613701A (en) Ultrasonic cleaning
CN110876982A (zh) 非接触式硬脆材料超声破碎装置
CN107457138A (zh) 一种微孔雾化片
CN211726771U (zh) 一种超声波清洗机
CN109365205A (zh) 新型超声雾化片及其应用的雾化装置
JPH0593575U (ja) 超音波霧化器
CN111097645A (zh) 一种新型的压电陶瓷雾化片
CN211070630U (zh) 一种超声陶瓷雾化片及雾化装置
CN212759368U (zh) 一种低功率压电陶瓷雾化片
CN111318406A (zh) 一种低功率压电陶瓷雾化片
CN110976181A (zh) 一种聚能压电陶瓷雾化片
CN211914357U (zh) 一种新型的压电陶瓷雾化片
CN212326039U (zh) 一种具有主动灭菌功能的桌垫
CN111185340A (zh) 一种压电陶瓷雾化片
CN209077324U (zh) 一种材质产品雾化不良的工艺研究装置
CN219517434U (zh) 一种抗强腐蚀性雾化片
CN109689138A (zh) 网眼式喷雾器和药液包
CN111318407A (zh) 一种新型压电陶瓷雾化片
CN208879233U (zh) 一种电子零件用超声波清洗机固定盘
CN207781532U (zh) 一种多棱角整板电极
CN203598991U (zh) 一种压电陶瓷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