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4895U - 奶瓶气压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奶瓶气压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4895U
CN211934895U CN201921217386.6U CN201921217386U CN211934895U CN 211934895 U CN211934895 U CN 211934895U CN 201921217386 U CN201921217386 U CN 201921217386U CN 211934895 U CN211934895 U CN 211934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ylindrical portion
slit
ring
air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73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甫夏洛穆·夫马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 Shanhua
Original Assignee
Wu Shanhu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 Shanhua filed Critical Wu Shanhua
Priority to CN2019212173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4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4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4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包括有一环圈与一圆柱状部,该环圈底侧设有多个凹槽,该圆柱状部连接固定在该环圈底侧,并该圆柱状部贯穿有多个开缝,而该调整装置是用于装设在奶瓶,装设后当奶瓶内的液体被吸出时,外部的空气可经由该凹槽与该开缝流入奶瓶内,进以使瓶内压力与瓶外一致。

Description

奶瓶气压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创作系有关一种奶瓶气压调整装置,系一种用于奶瓶的配备器具。
背景技术
一般会使用奶瓶来喂食婴幼儿,奶瓶可用来喂食配方奶以取代直接喂食母乳,或者在母亲不在时仍可向婴幼儿喂食预先储存的母乳,又或者可喂食水或果汁等母乳以外的液体。
然而,当奶瓶内的液体被吸出时,应该要有空气流入瓶内或者奶瓶应该要能伸缩变形,以使瓶内外的压力能够保持相同,否则在瓶内外压力差逐渐变大的情况下,会让瓶内的液体越来越难被吸出。而在一般情况下,当婴幼儿吸入瓶内的液体后,瓶内外的压力差会让外部的空气经婴幼儿的嘴巴而从奶嘴进入瓶内,结果会使得婴幼儿吞下空气,进而造成婴幼儿吐奶、胀气腹痛、耳朵感染等。
而为了避免婴幼儿吞下空气,可将奶瓶作成可通气或者可伸缩变形的形式。
Joovy BOOB品牌的奶瓶使用了一种由CleanFlowTM公司所制造的通气环,这种通气环可以装在瓶口上,装完之后再将奶嘴锁回瓶体,通气环具有一位在瓶体内侧的硅胶圈,并硅胶圈环设有四个等距的孔洞,且硅胶圈并与一位在瓶口上的硬质塑胶圈相固定,CleanFlowTM通气环开设有几个凹口以使得它能够适用于 Boob品牌奶瓶的较大瓶颈,以避免产生过紧或过松的情况,并可减少泄漏以及保持固定的气体流速。然而CleanFlowTM的通气环只适用装设在Joovy BOOB品牌的奶瓶上。
Dr.Brown品牌的奶瓶则在瓶体设有通气孔,可在婴幼儿吸食时将空气气泡导引至瓶体后部,但在奶瓶没有拿好的情况下,液体可能会从通气孔漏出,另外 Dr.Brown品牌的奶瓶也有两个额外的部位造成结构较为复杂,进而造成拆装与清洗上的不方便。
Comotomo品牌与Minbie品牌的奶瓶则是在奶嘴底部设有两个通气孔,而 TommeeTippee品牌的奶瓶则在奶嘴设有一个通气孔,但在这些设有通气孔的奶瓶中,通气孔可能会被颊板或舌板所覆盖而降低了其让气体流通的效率,在 Tommee Tippee的奶瓶中通气孔甚至完全无法通气。
Philips Avent品牌的奶瓶则设有一对气阀,可借由设在远离奶嘴的切口来进行通气。
MAM品牌的防胀气奶瓶则是在底座设有通气孔,该品牌的奶瓶具有奶嘴、奶嘴套圈、瓶体与通气底座几个部分,组装时先将通气底座螺锁在瓶体底部,接着将奶嘴放在瓶体上,最后将奶嘴套圈套在奶嘴外并锁固于瓶体。
其他在底座设有通气孔的还有Playtex品牌的奶瓶。
Munchkin Latch品牌的奶瓶则是在瓶体底部设有气阀以取代通气孔来进行通气。
Flipsi Natural品牌的奶瓶则具有一个杯状的硅胶贮存器,该贮存器可用来容装牛奶并放入瓶内,放入后再将奶嘴与瓶体螺锁。该贮存器位在瓶体的上端,所以当奶嘴被螺锁后可形成极佳的密封效果,硅胶制的贮存器尺寸是配合瓶体而设,使得贮存器可以随着瓶中牛奶的减少而缩小。
BIBIGO品牌的奶瓶则具有风箱状的侧边,来让奶瓶可以伸缩变形,因此当瓶中的液体被吸出时,瓶体也会随之缩合,进以减少瓶中的空气量,而可有效地避免婴幼儿因吞入空气而造成胀气腹痛。
因此本发明人认为应该提供一种可简单使用、具可靠的通气功能、可防漏且适用于各品牌奶瓶的通气零件。
有鉴于上述缺失弊端,本实用新型创作人认为具有改正的必要,遂以从事相关技术以及产品设计制造的多年经验,秉持优良设计理念,针对以上不良处加以研究创作,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后,终乃推出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以更正产品结构以提升产品优良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装设在不同尺寸,并在瓶体内的液体被吸出时,可以调整瓶内压力与瓶外一致的配备,有效提高使用效果。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圈,该环圈具有一底侧、一顶侧、一内侧与一外侧,该环圈的底侧设为平的,该环圈的底侧有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该奶瓶的瓶体瓶缘上,该环圈包括有设在该环圈的底侧的至少一凹槽,该凹槽的外缘位在该环圈的外侧,且该凹槽没有延伸到该环圈的内侧;
一圆柱状部,该圆柱状部具有一底侧、一顶侧、一内侧与一外侧,该圆柱状部的顶侧与该环圈的底侧相连接,该圆柱状部设置在该奶瓶的瓶体内,并该圆柱状部的外侧近于该瓶体的内侧,该圆柱状部的内侧上部与该环圈的内侧最低部相平行;
该圆柱状部的外侧上部的至少一部分与该瓶体内侧之间夹有一角度θ。
其中,θ设为小于20°。
其中,该凹槽的外缘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其中,该凹槽的内缘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其中,该圆柱状部包括有至少一开缝,该开缝具有两侧面,并该开缝贯穿该圆柱状部从而使得该开缝的侧面的各边分别位于该圆柱状部的底侧、内侧与外侧,该开缝的内缘及外缘皆与一垂直于该圆柱状部的底侧内缘的铅垂线夹有一角度,该开缝的底缘与一垂直于于该圆柱状部的底侧外缘的水平线夹有一角度ρ。
其中,该开缝为到达该圆柱状部的底侧的狭长切口或狭长切口状的孔洞。
其中,设为在10°~80°之间。
其中,ρ设为在10°~80°之间。
其中,该开缝的外缘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其中,该开缝的内缘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装设在不同尺寸,并在瓶体内的液体被吸出时,可以调整瓶内压力与瓶外一致的配备。
2、帮助降低液体从瓶体泄漏的可能性,避免现有在底部设有通气孔或气阀的奶瓶内的液体重量可能会造成通气孔或气阀开启而让液体泄出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可伸缩变形奶瓶处于部分伸展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可伸缩变形奶瓶处于完全缩合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的具有导气管的奶瓶示意图。
图2B:为现有的在奶嘴设有通气孔的奶瓶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具有先前技术的调整装置的奶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装设在奶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5A、图5B与图5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可制作成不同尺寸以装设在不同大小尺寸的奶瓶的示意图。
图6:为婴幼儿吸食装设有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的奶瓶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圆圈A内的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在装设定位后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又一实施例的上视图。
图12:为部分的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的侧视图。
图13:为部分的本实用新型创作奶瓶气压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叙述是为了让所属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者能够了解与使用本实用新型,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则已经被明确地提出后,任何明显的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而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工具可用来调整奶瓶的压力,使得在瓶内的液体被吸出时,瓶内压力能够大致与瓶外保持一致,并让瓶内的液体不会从通气孔泄漏。
在此的〝奶瓶〞是指一种现有用来喂食液体的器具,大多是给婴幼儿使用但有时也会给老年人使用。奶瓶包含一般具有螺纹的一瓶体、一套盖与一奶嘴,奶瓶在使用前的组装时是先将奶嘴放在瓶体的瓶缘上,接着将套盖设置在奶嘴上而使奶嘴突出于套盖所具有的一个孔洞,最后再将套盖与瓶体借由螺纹锁固在一起,而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装置除了可装设在这种借由螺纹固定的奶瓶外,也可装设在利用扣具等其他结构固定的奶瓶上。
在此的〝瓶体〞是指现有奶瓶的其中一个部件,瓶体可在液体从奶嘴被吸出前用来储存液体。
在此的〝狭长切口〞是指一种空隙,空隙的其中一侧边到达该空隙所在的器具的底侧,因此这种空隙侧边的底缘并不相互连接,流体可经由狭长切口来向内或向外流通,或者流体也可经由狭长切口底部来流通。
在此的〝孔洞〞是指一种四边相连的空隙,这种空隙没有任何一部分到达空隙所在的器具的底部,流体可经由孔洞来向内或向外流通,或者流体也可经由孔洞底部来流通。
在此的〝大致〞是指所提出的值的误差在正负10%以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是一种可防漏但也不会造成阻碍效果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可装设于现有具有奶嘴并用来喂食婴幼儿的奶瓶上,该调整装置可容许空气进入奶瓶内,但同时也可防止瓶内的液体泄漏出奶瓶。该调整装置的结构简单,而在消毒与清洗上相当方便。
在市面上有很多产品,其功能是允许婴幼儿在吸食奶瓶的同时又不会吸入空气,吸入空气会对婴幼儿造成健康上的影响,包括吐奶、胀气腹痛与增加耳部感染的机会等。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至图3示出了先前技术的奶瓶,图1A与图1B示出的是可伸缩变形的奶瓶,如图中示出奶瓶的侧边是设为像风箱一样的波浪状而让奶瓶可伸缩变形,在图1A中,奶瓶是处于部分伸展的状态,而在图1B中,奶瓶则是处于完全缩合的状态,其借由在瓶内的液体从奶嘴被吸出时,奶瓶会随之缩合,进而可避免外部空气进入瓶内。
图2A则示出了一种具有导气管200的奶瓶,该导气管200两端分别设在奶嘴与瓶体底部旁,该导气管200可将从奶嘴进入的空气导入至瓶体底部,进而避免婴幼儿吞下空气,而图2B中,则示出了奶嘴在远离婴幼儿嘴巴的边缘处旁设有通气孔300,让空气可以经由通气孔300进入瓶内,而借由将通气孔300设在奶嘴远离婴幼儿嘴巴的边缘处旁,即可避免婴幼儿吞下空气;
图3则示出了一种具有先前技术的调整装置100的奶瓶,调整装置100 包括有一个设置在瓶体130瓶缘上并是位在瓶体130与奶嘴(图中未示出奶嘴)间的弹性环圈110,以及一个与环圈110相连接且位在设在瓶体130 内的硬质圆柱状部120,圆柱状部120具有两个垂直贯穿的开孔125,使得外部空气可经由开孔125进入瓶体130内。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一种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装置1300的奶瓶1001 实施例,该奶瓶1001为一般现有的型式,该奶瓶1001包括一瓶体1000、一奶嘴1100与一套盖1200,调整装置1300设在奶嘴1100与瓶体 1000之间,并且奶嘴1100与调整装置1300是被套盖1200所定位。
请参阅图5A、图5B与图5C,图5A、图5B与图5C则示出调整装置1300 可以被制造成不同尺寸,以分别装设在不同尺寸形状的现有奶瓶。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一个婴幼儿500正在吸食装设有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装置1300的奶瓶1001,瓶体1000内一部分空间是容置了液体2500,瓶体1000内其余部分的空间则是容置了空气2000,奶嘴1100是在婴幼儿500嘴巴内并且液体2500被婴幼儿500吸入,使得原本容置液体2500 的空间会变成容置从外部经由调整装置1300进入瓶体1000内的空气2000A、2000B,而奶嘴1100与调整装置1300是被套盖1200所定位。
请参阅图7,图7示出了图6中圆圈A内区域的放大图,图中仅示出了瓶体1000 的一半,而调整装置1300具有相固定的环圈1310与圆柱状部1320,环圈1310是设置在瓶体1000的瓶缘上,而圆柱状部1320则悬垂于环圈1310并位在瓶体1000内,环圈1310具有多个设在底侧的凹槽(目前图中未示出凹槽),并凹槽的侧向深度设为当调整装置1300设置定位时可以往内超过瓶体1000的内缘,而圆柱状部1320则具有至少一贯穿圆柱状部1320的开缝1325,开缝1325与一铅垂线夹有预定角度,图7中也示出液体2500A是从奶嘴1100流出,同时空气2000B会流入套盖 1200螺纹与瓶体1000螺纹之间的空隙后,再经由环圈1310底侧的凹槽以及圆柱状部1320的开缝1325流入奶瓶1001内。
请参阅图8,图8为调整装置1300设置定位后的放大示意图,瓶体1000、奶嘴1100与调整装置1300是借由套盖1200定位在一起,调整装置1300 的环圈1310设置在瓶体1000的瓶缘上并位在瓶体1000与奶嘴1100 底部之间,而调整装置1300的圆柱状部1320则位在瓶体1000内,圆柱状部1320上部外缘与瓶体1000瓶缘内侧之间具有空隙,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圆柱状部1320的外侧并不与瓶体1000的内侧平行,而是圆柱状部 1320的外侧与瓶体1000内侧之间夹有θ角度,这有利于将调整装置1300 装设或取出于瓶体1000,θ是位于0°~30°之间,并以5°~20°之间较佳,而更优则大致为10°。
在图8中可以看出凹槽1315的位置,凹槽1315并没有贯穿环圈1310。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开缝1325是为到达了圆柱状部1320底部的狭长切口,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开缝1325可以设为没有到达圆柱状部1320 底部的狭窄孔洞,但在所有实施例中,开缝1325会与垂直方向(即图中与圆柱状部1320底部垂直的铅垂线方向)夹有φ角度,φ大致是位于10°~ 80°之间,并大致以20°~50°之间较佳,而更优则大致为30°。
开缝1325两侧可以是设为平行的,或者开缝1325可以设为由下往上渐缩状,并在一些实施例中,开缝1325可以设为断面是三角形状。
开缝1325的数量范围可以是1~40个,并以4~20为佳,而更优则为6~18个。
开缝1325的最大宽度大致可以为0.2mm。
凹槽1315外缘可以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凹槽1315内缘可以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开缝1325外缘可以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开缝1325内缘可以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请参阅图9,图9示出调整装置1300其中一实施例的上视图,环圈1310 具有8个凹槽1315(图中仅标示出2个),圆柱状部1320具有8个开缝 1325(图中仅标示出2个),各开缝1325皆位在相邻的两个凹槽1315之间,且开缝1325与相邻的两个凹槽1315等距,而圆柱状部1320的外缘在图中是以虚线圆示出,而凹槽1315的内缘是往内延伸超过圆柱状部1320的外缘,另开缝1325是完全贯穿圆柱状部1320;
在一般的实施例中,开缝1325并不是垂直地贯穿切过圆柱状部1320,更精确的说,开缝1325切过圆柱状部1320的侧面并不与圆柱状部1320 的内壁(或外壁)垂直,相反的,开缝1325切过圆柱状部1320的侧面会与一垂直于圆柱状部1320内壁或外壁的水平线夹有ρ角度;
在其他凹槽1315与开缝1325数量相同的实施例中,开缝1325可以相对凹槽1315位在任何位置,例如开缝1325是位在相邻的两凹槽1315 中间。
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调整装置1300另一实施例的上视图,环圈1310 具有8个凹槽1315(图中仅标示出2个),圆柱状部1320具有16个开缝1325(图中仅标示出3个),在任两个相邻的凹槽1315之间皆有一对开缝1325,并在每一对开缝1325中,两个开缝1325的中心分别与其中一个凹槽1315相隔两个凹槽1315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或者换句话说,每一个开缝1325都相对凹槽1315旋转了两个相邻开缝1325 之间夹角的二分之一,例如在图10中,两个相邻开缝1325之间的夹角为22.5 °,而每一个开缝1325即相对凹槽1315旋转了11.25°,另外在图中圆柱状部1320的外缘是以虚线圆示出,而凹槽1315的内缘是往内延伸超过圆柱状部1320的外缘,并开缝1325是贯穿了圆柱状部1320。
请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调整装置1300又一实施例的上视图,环圈1310 具有16个凹槽1315(图中仅标示出3个),圆柱状部1320具有8个开缝1325(图中仅标示出3个),在任两个相邻的开缝1325之间皆有一对凹槽1315,并在每一对凹槽1315中,两个凹槽1315的中心分别与其中一个开缝1325相隔两个开缝1325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或者换句话说,每一个凹槽1315都相对最近的开缝1325旋转了两个相邻凹槽1315之间夹角的二分之一。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凹槽1315是等距设置,各开缝1325也是等距设置,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至少一凹槽1315是不与其它凹槽1315等距设置,或者至少一开缝1325也不与其它开缝1325等距设置。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凹槽1315是相同的尺寸大小,各开缝1325 也是相同的尺寸大小,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凹槽1315是与其它的凹槽1315为不同的尺寸大小,或者至少一开缝1325是与其它的开缝1325为不同的尺寸大小。
在所有实施例中,凹槽1315皆不会与开缝1325相对应(即凹槽1315 皆会错开于开缝1325)。
请参阅图12,图12示出调整装置1300的部分侧视图,凹槽1315是设在环圈1310底部,并凹槽1315的断面形状是设为矩形状,且凹槽1315 的宽度设为1~5mm,凹槽1315的高度则设为1~3mm。
请参阅图13,图13示出部分的调整装置1300的立体图,环圈1310是相对圆柱状部1320往外凸出,并使用时环圈1310的环底1312会位在瓶体的瓶缘上,而凹槽1315则切设在环底1312,在这个典型的实施例中,凹槽1315的两个槽侧1317是设为与环圈1310的外圈面1311相垂直,且凹槽1315是设为立体矩形状;
图13中并示出空气2000B由调整装置1300外进入瓶体内的路径,空气2000B在进入套盖与瓶体之间的空隙后(图13中未示出套盖与瓶体)会通过环圈1310的凹槽1315,之后空气可经由两个途径来进入瓶体内,其中一个是从圆柱状部1320与瓶体之间的空隙经圆柱状部1320底部进入,另外一个则是从圆柱状部1320与瓶体间的空隙到达开缝1325后,再通过开缝1325来进入瓶体内,因此圆柱状部1320并不一定需要设有开缝1325。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315的至少一个槽侧1317是设为不与环圈 1310的外圈面1311垂直。
环圈1310可以包含硬质且生物相容的材质,例如但不限于为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聚乙烯(polyethylene)与聚丙烯(polypropylene),而圆柱状部1320则可包含软质弹性材质,例如硅胶(silicone)。
较佳的,圆柱状部1320由至少一种疏水性材质制成。
较佳的,环圈1310由至少一种疏水性材质制成。
请一并参阅图8,配合图8可以看出,由软质弹性材质制成的圆柱状部1320 可以往上延伸超过环圈1310的底部。
将环圈1310由硬质材质制成时,可以防止凹槽1315在套盖1200 与瓶体1000锁合时被挤压变形。
而将圆柱状部1320由软质弹性材质制成时,可允许开缝1325的边缘在奶瓶被吸食时进行移位偏摆以防止开缝1325被阻挡,也有利于在使用前将调整装置1300装上以及在使用后将调整装置1300拆下于瓶体1000;
请一并参阅图9,开缝1325在沿厚度方向所具有的角度代表开缝1325的厚度会比假设开缝1325垂直切过圆柱状部1320的情况下还厚,而较厚的开缝1325可在允许空气通过的同时仍最小化液体从圆柱状部1320泄漏的可能性,并较厚的开缝1325也同时代表开缝1325的宽度可以较大,以增加可经由开缝1325进入瓶体1000内的空气量。
而配合图8也可看出凹槽1315是与螺纹上方的空间相通,借此可以让空气在经由凹槽1315流通的同时,也借由瓶体1000与套盖1200的螺纹来帮助降低液体从瓶体1000泄漏的可能性。
而凹槽1315并位于瓶体1000瓶缘上,借由可以让瓶体1000以瓶口朝上的正常状态置放时,瓶体1000内的液体会低于凹槽315以防止液体泄漏,而这与现有的在底部设有通气孔或气阀的奶瓶相比,现有在底部设有通气孔或气阀的奶瓶内的液体重量可能会造成通气孔或气阀开启而让液体泄出。
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作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创作的范围。即大凡依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圈,该环圈具有一底侧、一顶侧、一内侧与一外侧,该环圈的底侧设为平的,该环圈的底侧有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该奶瓶的瓶体瓶缘上,该环圈包括有设在该环圈的底侧的至少一凹槽,该凹槽的外缘位在该环圈的外侧,且该凹槽没有延伸到该环圈的内侧;
一圆柱状部,该圆柱状部具有一底侧、一顶侧、一内侧与一外侧,该圆柱状部的顶侧与该环圈的底侧相连接,该圆柱状部设置在该奶瓶的瓶体内,并该圆柱状部的外侧近于该瓶体的内侧,该圆柱状部的内侧上部与该环圈的内侧最低部相平行;
该圆柱状部的外侧上部的至少一部分与该瓶体内侧之间夹有一角度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θ设为小于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外缘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内缘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圆柱状部包括有至少一开缝,该开缝具有两侧面,并该开缝贯穿该圆柱状部从而使得该开缝的侧面的各边分别位于该圆柱状部的底侧、内侧与外侧,该开缝的内缘及外缘皆与一垂直于该圆柱状部的底侧内缘的铅垂线夹有一角度φ,该开缝的底缘与一垂直于于该圆柱状部的底侧外缘的水平线夹有一角度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缝为到达该圆柱状部的底侧的狭长切口或狭长切口状的孔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φ设为在10°~80°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ρ设为在10°~80°之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缝的外缘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奶瓶气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缝的内缘设为顶部较底部宽、底部较顶部宽或者顶部与底部等宽。
CN201921217386.6U 2019-07-30 2019-07-30 奶瓶气压调整装置 Active CN211934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386.6U CN211934895U (zh) 2019-07-30 2019-07-30 奶瓶气压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386.6U CN211934895U (zh) 2019-07-30 2019-07-30 奶瓶气压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4895U true CN21193489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6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7386.6U Active CN211934895U (zh) 2019-07-30 2019-07-30 奶瓶气压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4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45971B1 (en) Nursing bottle
US8777028B2 (en) Spout for drinking container
JP4847757B2 (ja) 哺乳瓶
US5570796A (en) Nursing bottle with an air venting structure
JP5650741B2 (ja) 乳首ユニット
US20110155684A1 (en) Baby bottle and feeding system
US20210121368A1 (en) Bottle teat and cap for a drinking bottle
US20050035078A1 (en) Vented bottle
US20040256345A1 (en) Single use recyclable infant feeding bottle
EP3500228B1 (en) Feeding bottle device
EP3372219A1 (en) Partitioning component for a feeding bottle device and feeding bottle device
CN211934895U (zh) 奶瓶气压调整装置
TWI606822B (zh) Artificial pacifier and breastfeeder with artificial pacifier (2)
CN110812244A (zh) 奶瓶气压调整配件及允许具奶嘴的奶瓶进行喂食的方法
TWI681768B (zh) 奶瓶氣壓調整配件及允許具奶嘴之奶瓶進行餵食的方法
CN106572945B (zh) 奶嘴
US20200390657A1 (en) Feeding bottle adaptor
EP3906004A1 (en) Baby bottle device
JP4907069B2 (ja) 人工乳首及び哺乳器
CN209662227U (zh) 一种奶瓶
RU280666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виде детской бутылочки
KR200418453Y1 (ko) 젖병
CN108814985A (zh) 一种儿童防呛奶瓶
MXPA98000913A (en) Bibe
KR20070045703A (ko) 기능성 젖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