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2093U -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2093U
CN211912093U CN201921489080.6U CN201921489080U CN211912093U CN 211912093 U CN211912093 U CN 211912093U CN 201921489080 U CN201921489080 U CN 201921489080U CN 211912093 U CN211912093 U CN 211912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ox
inner box
side wall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90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瑞红
仝永康
王楚洁
刘晓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890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2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2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20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属于护理装置领域,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保温箱包括外箱与内箱,所述内箱设置于所述外箱的内部,所述内箱的前后端面与所述外箱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所述内箱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电机、连接柱、传动杆、手摇杆。所述环形滑轨固定于所述外箱的左内侧壁上,所述传动杆的下端铰接有滚轮,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环形滑轨滑动连接。通过内箱与上设置的电热板可以实现保温的功能,通过传动装置,使得内箱可以在外箱的内部实现摇晃功能,可以哄睡躺在内箱内的新生儿,减轻大人负担。并且传动装置具有手动以及自动的功能,大人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体温的调节机能不完全,汗腺也不发达,因此体温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有较大的起伏。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都会存放到保温装置进行保温,防止新生儿体温变化而得病。但是市面上的保温装置都不具备像摇床一样的摇动功能,也因此并不能实现哄睡的功能,保温装置内的新生儿难以入睡,需要大人抱着新生儿哄睡后才能放入保温装置。或者把新生儿放在摇床上哄睡再转移到保温装置,十分麻烦。另外传统的摇床需要人工摇动,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能够在实现对新生儿保温,并且同时还可以实现摇晃的功能,使保温装置具有哄睡的功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保温箱包括外箱与内箱,所述内箱设置于所述外箱的内部,所述内箱的前后端面与所述外箱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所述内箱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电机、连接柱、传动杆、手摇杆。所述环形滑轨固定于所述外箱的左内侧壁上,所述传动杆的下端铰接有滚轮,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环形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左端与所述外箱左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右端贯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内箱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外箱的右侧壁,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外箱的右侧壁与所述内箱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轴心与所述连接柱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手摇杆卡接于所述传动杆的上端。所述环形滑轨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所述滚轮出界的限位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温箱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内箱铰接。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通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遮光机构。所述遮光机构包括两个定滑轮、两个幕布、第一拉绳以及第二拉绳。两个所述定滑轮以及两个所述幕布分别固定于所述顶盖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拉绳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绳,第二拉绳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从所述顶盖后端的左侧延伸出所述顶盖的外部,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从所述顶盖前端的右侧延伸至所述顶盖的外部。两条所述第一连绳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幕布的端部连接,且与右侧所述幕布连接的所述第一连绳绕过位于右侧的所述定滑轮。两条所述第二连绳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幕布的端部连接,且与右侧所述幕布连接的所述第二连绳绕过位于左侧的所述定滑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液压缸、底板以及多个滑轮,所述滑轮上固定有锁止结构。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多个所述滑轮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多个所述液压缸的上端与所述外箱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微处理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固定于所述外箱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内箱的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电热板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箱的内底壁固定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外箱的侧壁上固定有显示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显示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锁止柱。所述外箱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传动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箱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锁止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插接到所述固定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通过内箱与上设置的电热板可以实现保温的功能,通过传动装置,使得内箱可以在外箱的内部实现摇晃功能,可以哄睡躺在内箱内的新生儿,减轻大人负担。并且传动装置具有手动以及自动的功能,大人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儿科护理保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儿科护理保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儿科护理保温装置的遮光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外箱,12、内箱,13、缓冲压簧,14、电热板,15、顶盖,16、通风孔,21、环形滑轨,22、传动杆,23、连接柱,24、电机,25、手摇杆,26、限位板,27、滚轮,3、遮光机构,31、幕布,32、定滑轮,33、第一拉绳,34、第一连绳,35、第二拉绳,36、第二连绳,41、液压缸,42、底板,43、滑轮, 44、锁止结构,51、微处理器,52、湿度传感器,53、显示器,54、温度传感器,61、锁止柱,62、第一通孔,63、第二通孔,64、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保温箱包括外箱11与内箱12,内箱12设置于外箱11的内部,内箱12的前后端面与外箱11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13,内箱12 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14。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21、电机24、连接柱23、传动杆22、手摇杆25。环形滑轨21固定于外箱11的左内侧壁上,传动杆22的下端铰接有滚轮27,传动杆22通过滚轮27与环形滑轨21滑动连接。连接柱23的左端与外箱11左内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柱23的右端贯穿传动杆22与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柱23与传动杆22固定连接。电机24固定于外箱11的右侧壁,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贯穿外箱11的右侧壁与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的轴心与连接柱23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手摇杆25卡接于传动杆22的上端。环形滑轨2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滚轮27出界的限位板26。
在使用时,将新生儿放置到内箱12中,内箱12底部的电热板14启动,散发出热量,热量透过内箱12传递到新生儿身上,实现保温的效果。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手动或者自动模式对内箱12实现摇晃,以实现对保温箱内新生儿实现哄睡的效果。在采用自动模式时,可以将手摇杆25从传动杆22上拆卸下来,此时启动电机24。本实施例中电机24采用的是往复式电机24,该电子可以使得转子在有限转角内围绕某一特定中心位置往复转动。电机24带动启动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内箱12摆动。内箱12在摆动时,内箱12左侧连接的传动杆22以连接柱23为轴心,传动轴的底部的滑轨在环形滑轨21上进行滑动,以支持电机24电动内箱12摆动。电机24初始设置了单次转动的角度,使得内箱12摆动的幅度不会过大,保证新生儿的舒适度。另外在滑轨的两个端点设置了限位板26,使得传动杆22底下的滚轮27只能在两个限位板26 限定的滑轨之间滑动,保证摆动的幅度不会过大。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而使用手动模式。在使用手动模式时,电机24关闭。将手摇杆25卡接到传动杆22上,通过来回拉动手摇杆25前后带动而使得传动杆22带动内箱12作前后晃动,实现摇晃的功能。在摇晃时,由于内箱12前后端面均设置有缓冲压簧 13来缓冲晃动的冲击力,因此内箱12并不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保温箱还包括顶盖15。顶盖15与内箱 12铰接。顶盖15上开设有通风孔16。当新生儿躺入内箱12后,合上顶盖15,顶盖15具有一定的隔热功能,可以减缓内箱12内部的温度往外扩散,通过开设的通风孔16又可以让内箱12内部保持空气流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顶盖15的底部设置有遮光机构3。遮光机构3包括两个定滑轮32、两个幕布31、第一拉绳33以及第二拉绳35。两个定滑轮32以及两个幕布31分别固定于顶盖15底部的左右两侧,第一拉绳33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绳34,第二拉绳35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绳36。第一拉绳33的一端从顶盖15后端的左侧延伸出顶盖15的外部,第二拉绳35的一端从顶盖15前端的右侧延伸至顶盖15的外部。两条第一连绳 34分别与左右两个幕布31的端部连接,且与右侧幕布31连接的第一连绳34 绕过位于右侧的定滑轮32。两条第二连绳36分别与左右两个幕布31的端部连接,且与右侧幕布31连接的第二连绳36绕过位于左侧的定滑轮32。为了方便使用者观察新生儿,本实施例中顶盖15配置为透明盖。外部亮度较大时,新生儿会难以入会,此时可以通过拉动第二拉绳35,第二拉绳35上的两条第二连绳36就会将两个幕布31向其相对的方向拉,使得幕布31展开。展开的幕布 31覆盖住顶盖15,减少外界光线进入内箱12。当需要幕布31打开时,只需要将第一拉绳33拉开,第一拉绳33带动起末端的两条第一连绳34,将两个幕布 31打开,即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内箱12内部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多个液压缸41、底板42以及多个滑轮43,滑轮43上固定有锁止结构44。液压缸41固定于底板42的顶部,多个滑轮43固定于底板42的底部,多个液压缸41的上端与外箱11的底部连接。通过液压缸41可以调整保温箱的高度,使得保温箱达到适合使用者照顾箱内新生儿的高度。同时设置滑轨可以方便地移动本装置。本实施例中,滑轮43上的锁止结构44为普通滑轮43上的锁轮器,当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地方后,压下锁轮器就可以将滑轮43锁住,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微处理器51、温度传感器54以及湿度传感器52。微处理器51固定于外箱11的底部,温度传感器54、湿度传感器52均固定于内箱12的侧壁上。温度传感器54、湿度传感器52以及电热板14均与微处理器51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54以及湿度传感器52可以分别测量出内箱12内的温度以及湿度,并且将这两个信息传递到微处理器51上。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51配置为单片机,微处理器51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控制电热板14的功率,是内箱12内部保持适宜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内箱12的内底壁固定有湿度传感器52,外箱11的侧壁上固定有显示器53。湿度传感器52以及显示器53均与微处理器51电性连接。如果新生儿排尿,尿液漏出到内箱12上,内箱12上的湿度传感器52感受到尿液后将这个信息反馈到微处理器51,微处理器51经过处理,在显示器53上呈现出来,告知使用者及时处理。另外显示器53还可以显示内箱12内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儿科护理保温装置还包括锁止柱61。外箱11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2,传动杆2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3,内箱12 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64,锁止柱6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62、第二通孔63,插接到固定槽64上。当不需要内箱12晃动时,将锁止柱61插入,即可以将传动杆22锁住,防止其晃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以及传动装置;
所述保温箱包括外箱(11)与内箱(12),所述内箱(12)设置于所述外箱(11)的内部,所述内箱(12)的前后端面与所述外箱(11)的内前后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压簧(13),所述内箱(12)的底部固定有电热板(14);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环形滑轨(21)、电机(24)、连接柱(23)、传动杆(22)、手摇杆(25);
所述环形滑轨(21)固定于所述外箱(11)的左内侧壁上,所述传动杆(22)的下端铰接有滚轮(27),所述传动杆(22)通过所述滚轮(27)与所述环形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3)的左端与所述外箱(11)左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3)的右端贯穿所述传动杆(22)与所述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3)与所述传动杆(2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4)固定于所述外箱(11)的右侧壁,所述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外箱(11)的右侧壁与所述内箱(1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的轴心与所述连接柱(23)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手摇杆(25)卡接于所述传动杆(22)的上端;所述环形滑轨(2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限制所述滚轮(27)出界的限位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箱还包括顶盖(15);
所述顶盖(15)与所述内箱(12)铰接;
所述顶盖(15)上开设有通风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15)的底部设置有遮光机构(3);
所述遮光机构(3)包括两个定滑轮(32)、两个幕布(31)、第一拉绳(33) 以及第二拉绳(35);
两个所述定滑轮(32)以及两个所述幕布(31)分别固定于所述顶盖(15)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拉绳(33)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绳(34),第二拉绳(35)的末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绳(36);
所述第一拉绳(33)的一端从所述顶盖(15)后端的左侧延伸出所述顶盖(15)的外部,所述第二拉绳(35)的一端从所述顶盖(15)前端的右侧延伸至所述顶盖(15)的外部;
两条所述第一连绳(34)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幕布(31)的端部连接,且与右侧所述幕布(31)连接的所述第一连绳(34)绕过位于右侧的所述定滑轮(32);
两条所述第二连绳(36)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幕布(31)的端部连接,且与右侧所述幕布(31)连接的所述第二连绳(36)绕过位于左侧的所述定滑轮(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液压缸(41)、底板(42)以及多个滑轮(43),所述滑轮(43)上固定有锁止结构(44);
所述液压缸(41)固定于所述底板(42)的顶部,多个所述滑轮(43)固定于所述底板(42)的底部,多个所述液压缸(41)的上端与所述外箱(11)的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微处理器(51)、以及温度传感器(54);
所述微处理器(51)固定于所述外箱(11)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54) 固定于所述内箱(12)的侧壁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54)以及所述电热板(14)均与所述微处理器(51)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箱(12)的内底壁固定有湿度传感器(52),所述外箱(11)的侧壁上固定有显示器(53);
所述湿度传感器(52)以及所述显示器(53)均与所述微处理器(51)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锁止柱(61);
所述外箱(11)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2),所述传动杆(2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3),所述内箱(12)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64),所述锁止柱(6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2)、所述第二通孔(63),插接到所述固定槽(64)上。
CN201921489080.6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2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080.6U CN211912093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080.6U CN211912093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2093U true CN211912093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90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2093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2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31782A1 (zh) 一种新型智能婴儿床
CN204378607U (zh) 基于智能手机监控的电动婴儿摇床
WO2017031784A1 (zh) 一种可调婴儿床垫
CN211912093U (zh)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装置
CN110326933A (zh) 一种电动摇篮
CN111938938A (zh) 多功能自动俯卧位通气翻身床
CN208925609U (zh) 一种智能婴儿床
CN110448424A (zh) 一种带防辐射结构的新生儿暖箱
CN114367056A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黄疸照射装置
CN114831829A (zh) 一种多功能新生儿保温箱
CN206995585U (zh) 一种基础医学止哭装置
CN112603694A (zh) 自吸式同步伸缩盖被仿母体式儿科用摇晃床及使用方法
CN112494251A (zh) 一种具有晃动功能的医疗用新生儿护理装置
CN211431916U (zh) 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
CN212973360U (zh) 一种儿科护理保温箱
CN206852421U (zh) 一种婴儿床自动避光系统
CN215457949U (zh) 一种中医儿科专用脉枕
CN110604425A (zh) 一种智能婴儿床
CN209712302U (zh) 一种新生儿睡眠辅助车
CN215022572U (zh) 面向新生儿的奶瓶架
CN216798512U (zh) 一种儿科护理黄疸照射装置
CN220938398U (zh) 一种吊床体位垫
CN216725181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儿童安抚装置
CN209429912U (zh) 一种滑动全开式安全窗体
CN215020871U (zh) 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