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7793U - 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7793U
CN211907793U CN202020817814.5U CN202020817814U CN211907793U CN 211907793 U CN211907793 U CN 211907793U CN 202020817814 U CN202020817814 U CN 202020817814U CN 211907793 U CN211907793 U CN 211907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opening
controller circui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78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财
陈东旭
刘飞
侯富彬
寇策
刘月
赵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ehive Intelligent Steering System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Intelligent Tur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Intelligent Tur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Intelligent Tur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78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7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7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7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该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金属端子;壳体用于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上,壳体设有容纳腔室以及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金属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部和连接部,所述导电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壳体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配置为允许所述电机的集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室并与所述金属端子的导电部接触。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可快速实现电机集线端子与控制器的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并且能够在实现电机与控制器分体模块化设计的同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车辆底盘大多采用电机及控制器集成设计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电机集线端子与控制器的电路板之间的可靠的电连接尤为重要,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是将电机集线端子与控制器的电路板进行焊接,或者将电机与控制器进行分体设计,再将电机集线端子用引线引出后与控制器的电路板进行电连接。而上述这些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电机集线端子与控制器的电路板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控制器的电路板需固定在电机尾部轴承端盖上,这就导致电机及控制器无法实现单独的模块化设计,而不同的车型对电机、控制器及接插件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更换车型或维修时需整体更换电机总成,严重影响系统的成本以及可靠性。二、电机与控制器分体设计的方式,则存在引线可能产生压降而增加系统能耗的问题,并且引线还会经常发生老化或摩擦破损,导致系统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可快速实现电机集线端子与控制器的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并且能够在实现电机与控制器分体模块化设计的同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接器,用于在电机与控制器电路板之间提供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金属端子;所述壳体用于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上,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室以及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金属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部和连接部,所述导电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壳体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配置为允许所述电机的集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室并与所述金属端子的导电部接触。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电机的集线端子与所述金属端子的导电部接触的导向结构。
可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容纳腔室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用于引导所述集线端子与所述导电部接触的导向通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分别从所述第二开口延伸至所述导电部,沿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导电部的方向,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逐渐靠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具有以下优势:
由于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室以及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金属端子的导电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中,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壳体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机的集线端子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容纳腔室并与所述导电部接触。因此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路板能够实现分体模块化设计,当需要将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路板电连接时,只需将所述电机的集线端子伸入所述连接器的壳体的第二开口,所述集线端子即可与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的金属端子的导电部接触,从而实现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路板电连接。并且,由于在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之间存在所述连接器的壳体,所述壳体也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避免所述控制器电路板因受到冲击而损坏,从而保证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底盘集成系统,所述车辆底盘集成系统包括电机、控制器电路板以及上述的连接器;所述控制器电路板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器的壳体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所述连接器的金属端子的连接部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机包括集线端子,所述集线端子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器的壳体的第二开口伸入所述壳体的容纳腔室并与所述连接器的金属端子的导电部接触。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台阶部、定位部以及插接部;所述定位部以及所述插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台阶部的两端,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的定位孔相适配;所述台阶部止挡于所述定位孔的边沿;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台阶部的内部均为中空并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容纳腔室,其中,所述台阶部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插接部设有所述第二开口。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集线端子包括两个插脚,两个所述插脚相互平行设置以形成U型结构;所述导电部具有与两个所述插脚对应的两个插孔。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连接脚,两个所述连接脚相互平行设置以形成U型结构;所述控制器电路板设置有与两个所述连接脚对应的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脚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孔中。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集线端子的数量为三的整数倍,所述连接器的数量与所述集线端子的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
所述车辆底盘集成系统、所述车辆与上述连接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用于电机与控制器电路板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连接器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金属端子与电机的集线端子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金属端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金属端子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台阶部,120-定位部,130-插接部,140-容纳腔室,111-第一开口,131-第二开口,141-第一内侧壁,142-第二内侧壁,200-金属端子,210-导电部,220-连接部,211-插孔,221-连接脚,300-电机,310-集线端子,311-插脚,400-控制器电路板,410-定位孔,42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用于在电机30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之间提供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壳体100以及金属端子200;壳体100用于设置在控制器电路板400上,壳体100设有容纳腔室140以及分别与容纳腔室140连通的第一开口111、第二开口131;金属端子200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部210和连接部220,导电部210设置在容纳腔室140中,连接部220通过第一开口111伸出壳体100并用于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电连接;其中,壳体100配置为允许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通过第二开口131伸入容纳腔室140并与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壳体100设有容纳腔室140以及分别与容纳腔室140连通的第一开口111、第二开口131,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设置在容纳腔室140中,连接部220通过第一开口111伸出壳体100并用于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电连接,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能够通过第二开口131伸入容纳腔室140并与导电部210接触。因此电机30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能够实现分体模块化设计,当需要将电机30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电连接时,只需将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伸入连接器的壳体100的第二开口131,集线端子310即可与位于容纳腔室140中的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接触,从而实现电机30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电连接。并且,由于在电机30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之间存在连接器的壳体100,壳体100也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避免控制器电路板400因受到冲击而损坏,从而保证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使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能够顺畅、准确地与导电部210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00包括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能够引导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的移动方向,使集线端子310能够顺畅、准确地与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接触。
如图3所示,应当理解的是,导向结构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只要其能够引导集线端子310顺畅、准确地与导电部210接触即可。例如,导向结构包括容纳腔室140的第一内侧壁141和第二内侧壁142,第一内侧壁141和第二内侧壁142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用于引导集线端子310与导电部210接触的导向通道。当集线端子310在该导向通道内移动时,受到第一内侧壁141和第二内侧壁142的限制而被准确地引导至导电部210。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不必单独设置导轨等结构,直接利用容纳腔室140的两个内侧壁即可实现引导功能,大大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具体的,第一内侧壁141和第二内侧壁142分别从第二开口131延伸至导电部210,沿第二开口131朝向导电部210的方向,第一内侧壁141和第二内侧壁142逐渐靠近。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二开口131处的第一内侧壁141和第二内侧壁142之间的距离较宽,集线端子310能够比较容易地插入第二开口131中,降低了装配时的难度,而在导电部210处的第一内侧壁141和第二内侧壁142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集线端子310的宽度,因此能够很好地限定集线端子310准确地接触到导电部210,尽量减小装配误差。
如图1至图4所示,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用于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中进行装配工作的解释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中,车辆底盘集成系统包括电机300、控制器电路板400以及上述的连接器;控制器电路板400设有定位孔410;连接器的壳体100的一部分设置在定位孔410中,连接器的金属端子200的连接部22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电连接;电机300包括集线端子310,集线端子310配置为能够通过连接器的壳体100的第二开口131伸入壳体100的容纳腔室140并与连接器的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接触。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的控制器电路板400设有定位孔410,连接器的壳体100的一部分能够设置在定位孔410中,因此在将连接器装配至控制器电路板400时定位效果,提高了装配效率,提升了装配的精准度。当连接器定位装配在控制器电路板400之后,将连接器的金属端子200的连接部220焊接至控制器电路板400,从而实现金属端子20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的电连接,之后只需要将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插入第二开口131即可实现电机30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之间的电连接,很好地实现了车辆底盘集成系统的分体模块化设计与可靠性兼得的目的。
为了便于连接器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的定位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00包括台阶部110、定位部120以及插接部130;定位部120以及插接部130分别设置在台阶部110的两端,定位部12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的定位孔410相适配;台阶部110止挡于定位孔410的边沿;插接部130和台阶部110的内部均为中空并相互连通以形成容纳腔室140,其中,台阶部110设有第一开口111,插接部130设有第二开口131。也就是说,在装配时,只需将壳体100的定位部120对准控制器电路板400的定位孔410并插入定位孔410中,其台阶部110就能够在适当的位置止挡于控制器电路板400,因此,插接部130能够借助台阶部110获得支撑效果。
如图4所示,应当理解的是,集线端子310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只要其能够与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电连接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包括两个插脚311,两个插脚311相互平行设置以形成U型结构;导电部210具有与两个插脚311对应的两个插孔211,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210呈矩形,因此两个插孔211的布置方式使得导电部210大致呈日字形结构,集线端子310的两个插脚311在插入两个插孔211后,U型结构的底部抵靠在插孔211之间的部位上,获得支撑及电连接,同时也使操作人员知晓已经装配到位。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导电部210还能够设计为其他形式,例如工字型结构或者与集线端子310相似的U型结构,其都能够在不改变壳体100的结构的前提下实现集线端子31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的电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连接部220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只要其能够焊接至控制器电路板400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20包括两个连接脚221,两个连接脚221相互平行设置以形成U型结构;控制器电路板400设置有与两个连接脚221对应的两个连接孔420,两个连接脚221分别焊接在两个连接孔420中。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连接脚221与连接孔420的配合方式,大大增加了可焊性。
另外,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的数量为三的整数倍,例如,三个、六个、九个等等,连接器的数量与集线端子310的数量对应一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上述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与上述连接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用于在电机(300)与控制器电路板(400)之间提供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100)以及金属端子(200);
所述壳体(100)用于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电路板(400)上,所述壳体(100)设有容纳腔室(140)以及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140)连通的第一开口(111)、第二开口(131);
所述金属端子(200)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部(210)和连接部(220),所述导电部(21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室(140)中,所述连接部(220)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1)伸出所述壳体(100)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400)电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100)配置为允许所述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31)伸入所述容纳腔室(140)并与所述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与所述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接触的导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所述容纳腔室(140)的第一内侧壁(141)和第二内侧壁(142),所述第一内侧壁(141)和所述第二内侧壁(142)相对设置以限定出用于引导所述集线端子(310)与所述导电部(210)接触的导向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壁(141)和所述第二内侧壁(142)分别从所述第二开口(131)延伸至所述导电部(210),沿所述第二开口(131)朝向所述导电部(210)的方向,所述第一内侧壁(141)和所述第二内侧壁(142)逐渐靠近。
5.一种车辆底盘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集成系统包括电机(300)、控制器电路板(400)以及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所述控制器电路板(400)设有定位孔(410);
所述连接器的壳体(100)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孔(410)中,所述连接器的金属端子(200)的连接部(220)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400)电连接;
所述电机(300)包括集线端子(310),所述集线端子(310)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器的壳体(100)的第二开口(131)伸入所述壳体(100)的容纳腔室(140)并与所述连接器的金属端子(200)的导电部(210)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台阶部(110)、定位部(120)以及插接部(130);
所述定位部(120)以及所述插接部(130)分别设置在所述台阶部(110)的两端,所述定位部(120)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400)的定位孔(410)相适配;
所述台阶部(110)止挡于所述定位孔(410)的边沿;
所述插接部(130)和所述台阶部(110)的内部均为中空并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容纳腔室(140),其中,所述台阶部(110)设有所述第一开口(111),所述插接部(130)设有所述第二开口(1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包括两个插脚(311),两个所述插脚(311)相互平行设置以形成U型结构;
所述导电部(210)具有与两个所述插脚(311)对应的两个插孔(2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0)包括两个连接脚(221),两个所述连接脚(221)相互平行设置以形成U型结构;
所述控制器电路板(400)设置有与两个所述连接脚(221)对应的两个连接孔(420),两个所述连接脚(221)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孔(420)中。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0)的集线端子(310)的数量为三的整数倍,所述连接器的数量与所述集线端子(310)的数量一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底盘集成系统。
CN202020817814.5U 2020-05-15 2020-05-15 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Active CN211907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7814.5U CN211907793U (zh) 2020-05-15 2020-05-15 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7814.5U CN211907793U (zh) 2020-05-15 2020-05-15 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7793U true CN211907793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7814.5U Active CN211907793U (zh) 2020-05-15 2020-05-15 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7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48259A (ko) 전지 모듈
CN113422243B (zh) 电连接器
JP2012069476A (ja) セル電圧検出コネクタ
JP4710667B2 (ja) キャパシタユニット
US20230054502A1 (en) Charging inlet assembly having a proximity resistor assembly
CN211907793U (zh) 连接器、车辆底盘集成系统以及车辆
CN212011334U (zh) 电连接器
CN212517600U (zh) 线对板插座及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17062603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继电器插座
CN109193223B (zh) 电连接器
CN216903628U (zh) 一种大电流低表面贴装的电源连接器
CN219372381U (zh) 光伏接线盒
CN219203559U (zh) 堆叠式连接器组合
CN220984900U (zh) 一种电子产品连接插座
CN220042415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21447805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818723U (zh) 连接器壳体和连接器
CN221041595U (zh) 连接器
CN118431804B (zh) 一种外壳内置接地的连接器
CN221961338U (zh) 一种pcb板与传输线材稳定连接的连接器
CN217239878U (zh)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CN216354929U (zh) 一种焊线类电源连接器
CN219371579U (zh) 双排错位板端连接器
CN104518327A (zh) 插座连接器
CN216529430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9

Address after: 071000 in yard 75, Dongsheng Road, Jiaozhuang Township,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aoding Branch of honeycomb intelligent steering system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75 Dongsheng Road,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oneycomb intelligent turn technology Hebe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3

Address after: 868 Gangxing Road, Yang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ehive intelligent steering system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in yard 75, Dongsheng Road, Jiaozhuang Township,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oding Branch of honeycomb intelligent steering system (Jiangs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