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5830U - 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5830U
CN211905830U CN202020681584.4U CN202020681584U CN211905830U CN 211905830 U CN211905830 U CN 211905830U CN 202020681584 U CN202020681584 U CN 202020681584U CN 211905830 U CN211905830 U CN 211905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lide rail
base
lens
slid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15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15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5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5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5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其中致动器包括载体,用于承载镜头;底座,用于容纳载体;电磁发生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电磁线圈和相应的安装在载体上的磁石,以产生电磁感应,驱动镜头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及第一滑轨,第一滑轨沿光轴方向安装在底座和载体之间,以使载体能够沿着第一滑轨移动。在镜头的自动对焦过程中,载体始终沿着第一滑轨直线移动并始终被第一滑轨支撑,使得镜头的运动更加平稳,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保证镜头的光轴不会发生偏摆。同时,由于滑轨结构为硬连接、刚性好,使得镜头的定位更不易受外界的扰动,从而提高了定位和控制精度,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使成像清晰度得以提升。

Description

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光学系统是一种用于成像或做光学信息处理的系统,其可以应用在各种领域,如可以应用到手机摄像头、相机或者投影技术的镜头中,随着光学系统的应用愈加广泛,用户更加追求成像高清晰度的光学系统,为此,自动对焦功能的应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弹簧悬挂镜头的结构驱动镜头运动来实现自动对焦,但是,弹簧式结构使镜头在运动过程中光轴会产生偏转,导致所拍摄的图像或视频产生抖动,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该致动器稳定性好,能够提高成像清晰度。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使用本公开提供的自动对焦致动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包括:载体,用于承载镜头;底座,用于容纳所述载体;电磁发生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电磁线圈和相应的安装在所述载体上的磁石,以产生电磁感应,驱动所述镜头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及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光轴方向安装在所述底座和所述载体之间,以使所述载体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轨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轨构造为光杆。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轨粘接或焊接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侧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滑轨的一部分的第一容纳槽,所述载体的侧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滑轨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口相对。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槽构造为方形槽,所述第二容纳槽构造为V型槽。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磁轭,以吸引所述磁石靠近。
可选地,该致动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轨关于所述镜头的光轴对称设置的第二滑轨,所述载体支撑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侧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滑轨的一部分的第三容纳槽。
可选地,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由金属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自动对焦致动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磁发生装置产生电磁感应后,驱动载体沿着第一滑轨相对于底座运动,相应地,镜头与之同步运动。通过设置本公开的第一滑轨结构,在镜头的自动对焦过程中,载体始终沿着第一滑轨直线移动并始终被第一滑轨支撑,使得镜头的运动更加平稳,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保证镜头的光轴不会发生偏摆。同时,由于滑轨结构为硬连接、刚性好,使得镜头的定位更不易受外界的扰动,从而提高了定位和控制精度,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使成像清晰度得以提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对焦致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对焦致动器的平面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对焦致动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镜头 1 载体 11 第二容纳槽
2 底座 21 第一容纳槽 22 第三容纳槽
31 电磁线圈 32 磁石 41 第一滑轨
42 第二滑轨 5 磁轭 6 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用于承载镜头10的载体1、用于容纳载体1的底座2、能够产生电磁感应的电磁发生装置以及第一滑轨41,电磁发生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2上的电磁线圈31和相应的安装在载体1上的磁石32,以产生电磁感应,驱动镜头10沿光轴方向移动,第一滑轨41沿光轴方向安装在底座2和载体1之间,以使载体1能够沿着第一滑轨41移动。这里,第一滑轨41可以固定在载体1和底座2中的一者上,而相对于另一者可滑动,本公开对此不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滑轨41的长度设置成能够满足载体1的最大移动行程,即无论载体1运动至何处,载体1和底座2都会始终支撑在第一滑轨41上,而不会超过第一滑轨41的两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磁发生装置产生电磁感应后,驱动载体1沿着第一滑轨41相对于底座2运动,相应地,镜头10与之同步运动。通过设置本公开的第一滑轨41结构,在镜头10的自动对焦过程中,载体1始终沿着第一滑轨41直线移动并始终被第一滑轨41支撑,使得镜头10的运动更加平稳,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保证镜头10的光轴不会发生偏摆。同时,由于滑轨结构为硬连接、刚性好,使得镜头10的定位更不易受外界的扰动,从而提高了定位和控制精度,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使成像清晰度得以提升。
第一滑轨41的构造可以有多种,如可以构造为条形轨,或者参照图3所示,第一滑轨41可以构造为光杆。杆状的滑轨表面圆滑、摩擦小,可以保证在移动的过程中配合的更加顺畅,并且对载体1或底座2本身造成较小的磨损。其中,第一滑轨41可以如图3中由一条光杆组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空间布置等,采用两段光杆构成该第一滑轨41,如省去整段式光杆的中间部分。
当第一滑轨41安装在底座2上时,第一滑轨41可以以粘接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参照图3,当第一滑轨41按照图3所示的方式安装时,可以将第一滑轨41的底部端面粘接或焊接在底座2的表面上,或者当底座2具有下述的第一容纳槽21时,第一滑轨41也可以将侧面粘接或焊接在第一容纳槽21的侧壁和槽底上。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底座2的侧面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滑轨41的一部分的第一容纳槽21,载体1的侧面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滑轨41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容纳槽11,第一容纳槽21与第二容纳槽11的槽口相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容纳槽21和第二容纳槽11不会将第一滑轨41全部容纳在其中,以保证载体1的侧面和底座2的侧面之间留有缝隙供载体1相对于底座2运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41也可以穿设在载体1中,即,载体1的壁厚部分可以开设有沿光轴方向的通孔,第一滑轨41穿设在该通孔中,而第一滑轨41的底部端面可以粘接或焊接在底座2上。
如图2所示,用于容纳第一滑轨41的第一容纳槽21可以构造为方形槽,第二容纳槽11可以构造为V型槽。当第一滑轨41为上述光杆时,方形槽的尺寸可以设置成其侧壁与光杆相切,使得方形槽的侧壁对光杆的径向进行限位,避免产生装配间隙导致光杆在第一容纳槽21中产生晃动。优选切点为光杆直径的两端,由此可以保证光杆的至少一半圆弧被容纳在第一容纳槽21中,提高光杆安装的稳定性。同理,V型槽的两个侧壁也可以设置成与光杆外壁相切,采用V型结构与直线滑轨配合的方式,可以保证载体1的运动轨迹始终呈直线,保证了成像的清晰度。这里,第一滑轨41可以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制成,使得自动对焦致动器在经过冲击试验后也不会造成损失,保证产品可靠性。
当使用上述第一容纳槽21和第二容纳槽11来适应第一滑轨41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致动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底座2上的磁轭5,以吸引磁石32靠近。具体地,如图2所示,磁轭5可以设置在底座2上的与第二容纳槽11的开口相对的位置,如当第一滑轨41设置在底座2的侧面时,磁轭5也可以设置在该侧面,并设置在电磁线圈31的远离磁石32的一侧,以使磁场闭合。磁轭5会对磁石32产生吸引,由于磁石32安装在载体1上,使得载体1进一步向图2的图面所示的下方靠近底座2的侧面,从而使第二容纳槽11靠近第一容纳槽21而稳定夹持第一滑轨41,避免载体1从第一滑轨41上脱出而影响对焦效果。由于磁轭5与磁石32会产生静磁吸引力,使得第二容纳槽11向图2的图面所示的下方贴紧第一滑轨41,保证载体1运动过程稳定,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改善光学成像效果;此外,磁轭5还会约束磁力线方向、集中磁束分布,避免漏磁,从而提高磁场的利用率,节省能耗。
为了更好的保证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载体1运动过程的平稳性,该致动器还包括与第一滑轨41关于镜头10的光轴对称设置的第二滑轨42,第一滑轨41和第二滑轨42可以共同支撑载体1。其中,第二滑轨42也可以采用如上述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采用与上述第一滑轨41结构相同的第二滑轨42外,也可以使用滚珠结构与第一滑轨41配合支撑载体1,或者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支撑载体1的方式,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底座2的侧面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滑轨42的一部分的第三容纳槽22。第三容纳槽22可以与上述第一容纳槽21的结构尺寸相同。载体1上可以形成有平直面与第二滑轨42线接触并相对于第二滑轨42运动,第二滑轨42既可以对该平直面提供支撑,又通过与平直面的线接触来尽可能地减小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降低载体1的磨损。
为了对镜头10起到保护作用,致动器还可以包括套设在底座2上的外壳6,外壳6可以由金属制成,从而构造成磁轭,以有效隔离外壳6的内外磁场、集中磁束。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上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该摄像模组具有上述自动对焦致动器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1),用于承载镜头(10);
底座(2),用于容纳所述载体(1);
电磁发生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的电磁线圈(31)和相应的安装在所述载体(1)上的磁石(32),以产生电磁感应,驱动所述镜头(10)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及
第一滑轨(41),所述第一滑轨(41)沿光轴方向安装在所述底座(2)和所述载体(1)之间,以使所述载体(1)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轨(41)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41)构造为光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41)粘接或焊接在所述底座(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侧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滑轨(41)的一部分的第一容纳槽(21),所述载体(1)的侧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滑轨(41)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容纳槽(11),所述第一容纳槽(21)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1)的槽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21)构造为方形槽,所述第二容纳槽(11)构造为V型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的磁轭(5),以吸引所述磁石(32)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轨(41)关于所述镜头(10)的光轴对称设置的第二滑轨(42),所述载体(1)支撑在所述第二滑轨(4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侧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滑轨(42)的一部分的第三容纳槽(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底座(2)上的外壳(6),所述外壳(6)由金属制成。
10.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焦致动器。
CN202020681584.4U 2020-04-28 2020-04-28 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Active CN211905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1584.4U CN211905830U (zh) 2020-04-28 2020-04-28 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1584.4U CN211905830U (zh) 2020-04-28 2020-04-28 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5830U true CN211905830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1584.4U Active CN211905830U (zh) 2020-04-28 2020-04-28 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583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4525A (zh) * 2021-02-08 2021-06-04 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
CN114390185A (zh) * 2022-03-24 2022-04-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100580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001204A1 (zh) * 2021-07-22 2023-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0580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EP4231077A4 (en) * 2020-11-13 2024-04-10 Huawei Tech Co Ltd VOICE COIL MOTOR,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904525A (zh) * 2021-02-08 2021-06-04 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
WO2023001204A1 (zh) * 2021-07-22 2023-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390185A (zh) * 2022-03-24 2022-04-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5830U (zh) 自动对焦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US9420183B2 (en) Optical adjusting apparatus
US7298562B2 (en) Lens drive unit
US848826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N101315456A (zh) 相机组件
KR101081631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KR20110066879A (ko) 렌즈 액추에이터
JP201812007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719107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622422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1728924A (zh) 驱动装置及透镜驱动装置
US11966097B2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3057872A (ja) 電磁駆動装置
JP2007248964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3182165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装置
JP201001492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3495339A (zh) 镜头驱动装置
KR101158222B1 (ko) 렌즈 구동 모듈
CN211959318U (zh) 透镜模块的引导机构
CN107124085A (zh) 一种闭回路音圈马达的磁路结构
CN215340502U (zh) 镜头驱动装置
KR20160056216A (ko) 자기력착탈장치
CN112782904B (zh) 透镜组件
JP2013085331A (ja) 電磁駆動装置
US20090296241A1 (en) Lens drive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lens drive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