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2925U -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2925U
CN211902925U CN202020507274.0U CN202020507274U CN211902925U CN 211902925 U CN211902925 U CN 211902925U CN 202020507274 U CN202020507274 U CN 202020507274U CN 211902925 U CN211902925 U CN 211902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wear
pipeline
pneumatic
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72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世祥
薛纪超
罗树林
徐海涛
尹文涛
赵军瑞
吕沫
赵坤
刘明亮
代声赫
宝宝顺
孙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Yimin Coal and Electri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Yimin Coal and 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Yimin Coal and Electri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Yimin Coal and 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72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2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2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2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其包括:气力输渣输入管道,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耐磨三通、第一气动双闸板阀门、耐磨弯头组件和双套管;第一输灰管道,其包括:第二耐磨三通和第一输灰单管;第二输灰管道,其包括:第二输灰单管,其一端与所述双套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灰单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连通;以及补气器管道,其包括:补气器、手动调节门、气动球阀和止回阀;所述补气器的一端与第二耐磨三通连通,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母管连接,并在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手动调节门、气动球阀和止回阀。该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实现了大渣复燃,也解决了大渣含碳量高及灰渣处理的难题。

Description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火力发电厂排渣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背景技术
现燃煤火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水力除渣或干式排渣系统。干式排渣系统可利用排渣机冷却风回收灰渣的热量,也可降低大渣的含碳量,较水力除渣在节水、节能、保护环境效果、综合利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在火力燃煤发电机组上应用较多。
干式排渣系统往往采用气力输送或斗提机输送的方式,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运至储渣仓,最终采用汽车运输或皮带运输的方式运至厂外。气力输送或斗提机均在严重的磨损问题,设备维护成本、运输成本较高。在大渣存储及输送的过程中,未燃尽燃烧的灰渣,在余热的作用下,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CO气体,在渣仓或渣管等密封空间内,CO气体聚集,存在爆燃的安全隐患,其破坏性非常大。
锅炉大渣含碳量是锅炉运行重要的一项经济指标,无论是在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上,还是在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上,都需要降低大渣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节省煤炭资金。而解决大渣含碳量高的问题,需要对锅炉燃烧系统、制粉系统、风烟系统等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投入成本较高,效益不明显。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其实现了大渣复燃,也解决了大渣含碳量高及灰渣处理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包括:气力输渣输入管道,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耐磨三通、第一气动双闸板阀门、耐磨弯头组件和双套管,所述气力输渣输入管道通过第一耐磨三通与原气力输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气动双闸板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耐磨三通和耐磨弯头组件之间;第一输灰管道,其包括:第二耐磨三通、第二气动双闸板阀门和第一输灰单管;所述第一输灰单管的一端通过第二耐磨三通及第二气动双闸板阀门与双套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灰单管的另一端与第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连通;第二输灰管道,其包括:第二输灰单管,其一端与所述双套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灰单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连通;以及补气器管道,其包括:补气器、手动调节门、气动球阀和止回阀;所述补气器的一端与第二耐磨三通连通,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母管连接,并在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手动调节门、气动球阀和止回阀。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耐磨弯头组件由三个耐磨弯头连接而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灰单管和第二输灰单管的中部均设置有膨胀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灰单管与第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的末端及其第一落煤管平行设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输灰单管与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的末端及其第二落煤管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引入至制粉系统的炉膛再次燃烧,灰渣的中的碳全部燃烧殆尽,转变为飞灰排出炉外,实现了大渣复燃,也解决了大渣含碳量高及灰渣处理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D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E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将干排渣末端缓冲仓与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连接起来,从而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引入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最终进入制粉系统的炉膛再次燃烧,灰渣的中的碳全部燃烧殆尽,转变为飞灰排出炉外,实现了大渣复燃。该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的具体结构包括:气力输渣输入管道、第一输灰管道、补气器管道和第二输灰管道。其中,气力输渣输入管道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引入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第一输灰管道和第二输灰管道分别与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连通,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引入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最终进入制粉系统的炉膛再次燃烧。补气器管道将气力输渣输入管道与压缩空气母管连通进行补气,保证管道的通畅。通过大渣复燃,使灰渣中的可燃物质全部充分燃烧,实现了锅炉大渣含碳量为零,大渣排放为零。节省了燃料费用,增加了灰量的收益。锅炉没有了大渣排放,原有灰渣处理系统的设备如渣仓、搅拌机、输送皮带等全部取消,节约了维护成本及人力。
具体来讲,如图1和图2所示,气力输渣输入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耐磨三通1、第一气动双闸板阀门2、耐磨弯头组件3和双套管4,气力输渣输入管道通过第一耐磨三通1与原气力输渣管道连接,第一气动双闸板阀门2设置在第一耐磨三通1和耐磨弯头组件3之间,气力输渣输入管道将原双套管气力输渣系统的输送管道采用第一气动双闸板阀门分路,将含碳量高的炉底渣重新送回锅炉系统进行复燃;而炉底渣含碳量较低时,仍通过原双套管气力输渣系统的输送管道输送至渣仓。
在一实施例中,耐磨弯头组件3由三个耐磨弯头连接而成。
如图4所示,第一输灰管道包括:第二耐磨三通5、第二气动双闸板阀门17和第一输灰单管6;第一输灰单管6的一端通过第二耐磨三通5及第二气动双闸板阀门17与双套管4的一端连通,第一输灰单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7连通,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引入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最终进入制粉系统的炉膛再次燃烧。
如图5所示,第二输灰管道包括:第二输灰单管9,其一端与双套管4的另一端连通,第二输灰单管9的另一端与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10连通,为保证某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在检修时仍能进行干渣的正常输送,第一输灰管道和第二输灰管道分别接入第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和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当一侧高温烟道(第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或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检修时,干渣输送进入另外一侧高温烟道。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灰单管6和第二输灰单管9的中部均设置有膨胀节8。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输灰单管6与第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7的末端及其第一落煤管11平行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输灰单管6的乏气对管道的冲刷以及烟气、原煤斗对气力输送管道的冲刷,保证制粉系统设备的运行安全。同时,第一输灰单管6贴近落煤管平行插入炉烟管道中,即可以消除管道的磨损,灰渣混入原煤中,也可以避免爆燃。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输灰单管9与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10的末端及其第二落煤管12平行设置。可以避免第二输灰单管9的乏气对管道的冲刷以及烟气、原煤斗对气力输送管道的冲刷,保证制粉系统设备的运行安全。同时,第二输灰单管9贴近落煤管平行插入炉烟管道中,即可以消除管道的磨损,灰渣混入原煤中,也可以避免爆燃。
如图3所示,补气器管道包括:补气器13、手动调节门14、气动球阀15和止回阀16。补气器13的一端与第二耐磨三通5连通,另一端通过管路18与压缩空气母管连接,并在所述管路18上设置有手动调节门14、气动球阀15和止回阀16。
综上,该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灰渣引入至制粉系统的炉膛再次燃烧,灰渣的中的碳全部燃烧殆尽,转变为飞灰排出炉外,实现了大渣复燃,也解决了大渣含碳量高及灰渣处理的难题。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5)

1.一种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力输渣输入管道,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耐磨三通、第一气动双闸板阀门、耐磨弯头组件和双套管,所述气力输渣输入管道通过第一耐磨三通与原气力输渣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气动双闸板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耐磨三通和耐磨弯头组件之间;
第一输灰管道,其包括:第二耐磨三通、第二气动双闸板阀门和第一输灰单管;所述第一输灰单管的一端通过第二耐磨三通及第二气动双闸板阀门与双套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灰单管的另一端与第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连通;
第二输灰管道,其包括:第二输灰单管,其一端与所述双套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灰单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连通;以及
补气器管道,其包括:补气器、手动调节门、气动球阀和止回阀;所述补气器的一端与第二耐磨三通连通,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母管连接,并在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手动调节门、气动球阀和止回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弯头组件由三个耐磨弯头连接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灰单管和第二输灰单管的中部均设置有膨胀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灰单管与第一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的末端及其第一落煤管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灰单管与第二磨煤机入口炉烟管道的末端及其第二落煤管平行设置。
CN202020507274.0U 2020-04-09 2020-04-09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Active CN211902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7274.0U CN211902925U (zh) 2020-04-09 2020-04-09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7274.0U CN211902925U (zh) 2020-04-09 2020-04-09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2925U true CN211902925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7274.0U Active CN211902925U (zh) 2020-04-09 2020-04-09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2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5369U (zh) 燃煤锅炉制粉系统
CN102042585B (zh) 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炉渣和烟灰再燃烧及排放装置
CN200972107Y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复燃装置
CN101050855B (zh) 植物粉末式燃料锅炉及其燃烧方法
CN109812830A (zh) 一种生物颗粒与燃煤耦合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11902925U (zh)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渣复燃系统
CN105157022A (zh) 一种带床料外循环的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05782989B (zh) 垃圾焚烧锅炉炉膛的进气方法及其垃圾焚烧锅炉设备
CN216131907U (zh) 一种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角管式蒸汽锅炉
CN204962736U (zh) 一种带床料外循环的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12869743U (zh) 一种可燃纯煤气的双燃料锅炉
CN209655336U (zh) 一种生物颗粒与燃煤耦合发电系统
CN207146379U (zh) 一种新型高效煤粉锅炉
CN208983330U (zh) 双燃料锅炉系统
CN204176667U (zh) 风扇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烧绿色发电系统
CN201866758U (zh) 前置炉喷射燃烧式生物质锅炉
CN201652330U (zh) 生物质立式锅炉
CN202733926U (zh) 一种链条炉飞灰再利用的系统
CN201954528U (zh) 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炉渣和烟灰再燃烧及排放装置
CN201034323Y (zh) 植物粉末式燃料锅炉
CN217559810U (zh) 一种锅炉燃煤耦合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装置
CN101354130A (zh) 利用现有的链条工业锅炉燃烧稻壳的方法
CN211372384U (zh) 用于工业煤粉锅炉的飞灰复熔装置
CN212157136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床料再循环装置
CN217004503U (zh) 燃煤机组掺烧散料生物质烟气预干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