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8319U - 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8319U
CN211898319U CN202020040562.XU CN202020040562U CN211898319U CN 211898319 U CN211898319 U CN 211898319U CN 202020040562 U CN202020040562 U CN 202020040562U CN 211898319 U CN211898319 U CN 211898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le body
concrete
water stop
concret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05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奇
金发明
李涛涛
陆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yu Prefabricated Pa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yu Prefabricated Pa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yu Prefabricated Pa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yu Prefabricated Pa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05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8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8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8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两混凝土桩体,混凝土桩体具有两个拼接面,相邻两混凝土桩体的拼接面之间设有止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组件包括止水膜带、预埋管,止水膜带的内腔形成第一空腔,止水膜带的一边预埋固定混凝土桩体内并显露出其中一个拼接面外,预埋管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缺口,预埋管的内腔形成第二空腔,所述预埋管预埋固定在混凝土桩体内,缺口显露出另一个拼接面,止水膜带的另一边经由缺口插入第二空腔,并在止水膜带内填充填充物以在两拼接面之间形成止水面。即使相邻两混凝土桩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大的错位,本结构也能方便在两混凝土桩之间设置防渗或止水结构,利于施工。

Description

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的地下建筑、边坡、隧道、港口码头岸墙及河道护岸的整治等,这些建筑物在施工时均需对自身或四周建筑物的基础实施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围护。
目前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采用以下方式,如专利号为ZL201220102189.1(公告号为CN2025439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防水接头的混凝土板桩》披露了一种带通过筋槽插配结构的U型板桩,其主要的改进点是在筋槽插配结构的空隙内填充橡胶或塑料类嵌缝密封材料。再如专利号为ZL201210069105.3(公告号为CN102650127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预制钢砼混合结构U型板桩》披露了这样一种在一侧的下翼缘上留有T字型贯通槽的U型板桩,在另一侧的下翼缘与工字钢组合,工字钢一半留在桩体结构外,一半嵌入桩体结构的内部,板桩下沉施工时,先将相邻板桩通过工字钢与T字型贯通槽拼装为一体,然后通过机械沉桩。
通过筋槽插配结构的混凝土桩拼接形成的连续墙,其对打桩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保证打桩后筋槽结构要彼此对应并相互插入,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两者很难对应并相互插配,为保证良好止水,其在结合处还需要设置橡胶条进行密封,橡胶条易磨损而影响止水效果,若相邻两桩错位较多,橡胶条也不能形成较好密封。通过工字钢连接的形式形成的防水墙,其必须将相邻板桩通过工字钢与T字型贯通槽拼装为一体,因T字型贯通槽缝隙很小,而混凝土桩又很重,在起吊时要保证另一混凝土桩上的工字钢插入插槽,非常不容易,打桩时,若相邻两桩发生一点错位,就会导致工字钢或混凝土桩受损,然打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点偏位,因此本方案实际上不是一种可行方案。
综上所述,现有用以构建拼接连续防渗止水墙的方式还需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即使相邻两混凝土桩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大的错位,也能方便在两混凝土桩之间设置防渗或止水结构,利于施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两混凝土桩体,混凝土桩体具有相背的两个用以拼接的拼接面,相邻两混凝土桩体的拼接面之间设有止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组件包括止水膜带、预埋管,所述止水膜带的内腔形成轴向的可用以填充填充物的第一空腔,所述止水膜带的一边沿混凝土桩体的长度方向预埋固定混凝土桩体内并显露出其中一个拼接面外,所述预埋管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缺口,预埋管的内腔形成供止水膜带及注浆导管进入的第二空腔,所述预埋管沿混凝土桩体的长度方向预埋固定在混凝土桩体内,所述缺口显露出另一个拼接面,所述止水膜带的另一边经由所述缺口插入第二空腔,并可在止水膜带内填充填充物以在两拼接面之间形成止水面。
进一步改进,上述预埋管预先固定在C形卡板内,预埋管与C形卡板一起作为组件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桩体内。C形卡板利于与混凝土桩体内的钢筋笼固定,同时C形卡板又能增加与混凝土桩的接触面积,确保预埋管与混凝土桩体结合更牢靠。
进一步改进,上述止水膜带内穿设有钢筋,钢筋上焊接有多根沿径向固定筋,固定筋穿出止水膜带,带固定筋的钢筋随止水膜带一起预埋在混凝土桩体内。预埋前先将钢筋插入止水膜带,再将固定筋刺破止水膜带并显露出来,方便将固定筋与混凝土桩体内的钢筋笼固定,同时固定筋又能增加与混凝土桩的接触面积,确保止水膜带与混凝土桩体结合更牢靠。
每个所述拼接面沿桩体长度方向设有凸起或凹槽二者之一,所述止水膜带显露出所述凸起,预埋管的缺口显露出所述凹槽的底面。因凸起或凹槽为混凝土桩上的一种标准设计,若混凝土桩上需要设置凸起或凹槽,那么将止水膜带和预埋管设于该位置最佳,另外止水膜带注入填充物后,止水膜带碰撞与凹槽侧壁形成充分接触,止水效果好。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拼接面中,其中一个拼接面设有所述凸起,另外一个拼接面设有所述凹槽。在桩体上同时兼具凸起和凹槽,其为凸起和凹槽的最佳设置方式,该方案只需一种结构形式混凝土桩结构就可实现采用该桩的连续防渗止水墙的施工,施工更加方便,且节省一种模具成本。
进一步改进,上述止水膜带内预埋有柔性止水橡胶片,所述柔性止水橡胶片经由所述缺口能插入第二空腔,所述柔性止水橡胶片能与止水膜带一起在两拼接面之间形成止水面。止水膜带的厚度、柔性止水橡胶片的厚度、注浆导管的直径三者之和小于预埋管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缺口的宽度,保证沉桩时止水组件能在预埋管内限位下行,不脱落,经验算能满足止水要求时,注浆导管施工结束后不用注浆,也不用拔出,让止水膜带以及内置柔性止水橡胶片、注浆导管协同止水。
作为选择,上述混凝土桩体为几字型板桩,桩体由顶部、位于顶部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及位于两个腰部底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下翼缘组成,所述下翼缘外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
作为选择,上述桩体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矩形桩,矩形桩中左右相背的两个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当然还可以是T形桩。
作为优选,上述止水膜带和预埋管的长度大于混凝土桩体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保证将混凝土桩打入地面后,止水膜带和预埋管可以进入地面以下1~4.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止水结构的优点在于:止水组件包括止水膜带、预埋管,止水膜带为柔性的带体,如可采用消防带,为柔性的管状部件,可随意变形,就算相邻两桩有较大间隙或有相互交错,止水膜带的另一端也能方便通过缺口进入在预埋管,注浆导管随同位于预埋管的第二内腔内的止水膜带一起在第二内腔内顺利下行,且又一定限位作用,通过注浆导管注入填充物,止水膜带膨胀,在混凝土桩体的两拼接面之间形成止水面,综上所述,采用该止水结构对混凝土桩体插入地面的精度要求大幅度降低,利于连续墙的施工,同时也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填充了填充物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混凝土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混凝土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两混凝土桩体1,混凝土桩体1具有相背的两个用以拼接的拼接面S,相邻两混凝土桩体1的拼接面S之间设有止水组件。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桩体1为几字型板桩,桩体1由顶部11、位于顶部11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12、及位于两个腰部12底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下翼缘13组成,所述下翼缘13外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S。两个拼接面S中,其中一个拼接面S设有所述凸起7,另外一个拼接面S设有所述凹槽8。凸起7的横截面呈外小内大的梯形,所述凹槽8的横截面呈外大内小的梯形,且凹槽8的开口的宽度尺寸D1小于凸起7根部的宽度尺寸D2。当然混凝土桩体1还可以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矩形桩,矩形桩中左右相背的两个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S。图纸中没有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止水组件包括止水膜带2、预埋管3,所述止水膜带2的内腔形成轴向的可用以填充填充物9的第一空腔P1,止水膜带2的一边沿混凝土桩体1的长度方向预埋固定混凝土桩体1内并显露出其中一个拼接面S外,止水膜带显露出凸起7。预埋管3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缺口31,预埋管3的内腔形成供止水膜带2及注浆导管4进入的第二空腔P2,预埋管3沿混凝土桩体1的长度方向预埋固定在混凝土桩体1内,缺口31显露出另一个拼接面S,预埋管3的缺口31显露出所述凹槽8的底面。止水膜带2的另一边经由所述缺口31插入第二空腔P2,并在止水膜带2内填充填充物9以在两拼接面S之间形成止水面。填充物9可以是混凝土或类似物。
预埋管3预先固定在C形卡板5内,预埋管3与C形卡板5一起作为组件预埋在混凝土桩体1内。止水膜带2内穿设有钢筋6,钢筋6上焊接有多根沿径向固定筋61,固定筋61穿出止水膜带2,带固定筋61的钢筋6随止水膜带2一起预埋在混凝土桩体1内。止水膜带2和预埋管3的长度大于混凝土桩体1长度的三分之一。这样可以保证将混凝土桩打入地面后,管件进入地面以下1~4.5米。
止水组件包括止水膜带2、预埋管3,止水膜带2为柔性的带体,如消防带,为柔性的管状部件,可随意变形,就算相邻两混凝土桩体1有较大间隙或有相互交错,止水膜带2的另一端也能方便通过缺口31进入在预埋管3,注浆导管4随同位于预埋管2的第二内腔P2内的止水膜带2一起在第二内腔P2内顺利下行,且又一定限位作用,通过注浆导管4注入填充物9,止水膜带2膨胀,在混凝土桩体1的两拼接面之间形成止水面,综上所述,采用该止水结构对混凝土桩体1插入地面的精度要求大幅度降低,利于连续墙的施工,同时也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时间。
本实施例的工艺说明如下:
1、施打第一条桩时,先往预埋管3内注射高压水,冲刷预埋管内污泥,确保第二空腔P2内部中空。
2、施打第二条桩时,将止水膜带2和注浆导管4同时向下置入预埋管3的第二空腔P2内,止水膜带2的厚度、柔性止水橡胶片21的厚度、注浆导管4的直径三者之和小于预埋管3的内径,且大于缺口31的宽度,保证沉桩时止水组件能在预埋管内限位下行,不脱落,注浆导管4在沉桩期间,下部设有射水头,边沉桩边射水,以此清理预埋管3以及桩间隙内的障碍物,以便顺利沉桩。
3、第二条桩达到设计标高后,借号注浆机导管,自上而下的注浆方式将止水膜带2充实,没抽拔一米要注意达到额定压力,以保障阻水空间死角的填充。
如图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止水膜带2内预埋有柔性止水橡胶片21,柔性止水橡胶片21经由缺口31能插入第二空腔P2,柔性止水橡胶片21能与止水膜带2一起在两拼接面S之间形成止水面。止水膜带2的厚度、柔性止水橡胶片21的厚度、注浆导管4的直径三者之和小于预埋管3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缺口31的宽度。经验算能满足止水要求时,注浆导管4施工结束后不用注浆,也不用拔出,让止水膜带2以及内置柔性止水橡胶片21、注浆导管4协同止水。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两混凝土桩体(1),混凝土桩体(1)具有相背的两个用以拼接的拼接面(S),相邻两混凝土桩体(1)的拼接面(S)之间设有止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组件包括止水膜带(2)、预埋管(3),所述止水膜带(2)的内腔形成轴向的可用以填充填充物(9)的第一空腔(P1),止水膜带(2)的一边沿混凝土桩体(1)的长度方向预埋固定混凝土桩体(1)内并显露出其中一个拼接面(S)外,所述预埋管(3)具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缺口(31),预埋管(3)的内腔形成供止水膜带(2)及注浆导管(4)进入的第二空腔(P2),所述预埋管(3)沿混凝土桩体(1)的长度方向预埋固定在混凝土桩体(1)内,所述缺口(31)显露出另一个拼接面(S),所述止水膜带(2)的另一边经由所述缺口(31)插入第二空腔(P2),并可在止水膜带(2)内填充填充物(9)以在两拼接面(S)之间形成止水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3)预先固定在C形卡板(5)内,预埋管(3)与C形卡板(5)一起作为组件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桩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膜带(2)内穿设有钢筋(6),钢筋(6)上焊接有多根沿径向固定筋(61),固定筋(61)穿出止水膜带(2),带固定筋(61)的钢筋(6)随止水膜带(2)一起预埋在混凝土桩体(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拼接面(S)沿桩体(1)长度方向设有凸起(7)或凹槽(8)二者之一,所述止水膜带显露出所述凸起(7),所述预埋管的缺口显露出所述凹槽(8)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拼接面(S)中,其中一个拼接面(S)设有所述凸起(7),另外一个拼接面(S)设有所述凹槽(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膜带(2)内预埋有柔性止水橡胶片(21),所述柔性止水橡胶片(21)经由所述缺口(31)能插入第二空腔(P2),所述柔性止水橡胶片(21)能与止水膜带(2)一起在两拼接面(S)之间形成止水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为几字型板桩,桩体(1)由顶部(11)、位于顶部(11)左右两侧并向下倾斜延伸的腰部(12)、及位于两个腰部(12)底部并向外水平延伸的下翼缘(13)组成,所述下翼缘(13)外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体(1)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矩形桩,矩形桩中左右相背的两个侧面构成所述拼接面(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膜带(2)和预埋管(3)的长度大于混凝土桩体(1)长度的三分之一。
CN202020040562.XU 2020-01-09 2020-01-09 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Active CN211898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562.XU CN211898319U (zh) 2020-01-09 2020-01-09 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562.XU CN211898319U (zh) 2020-01-09 2020-01-09 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8319U true CN211898319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0562.XU Active CN211898319U (zh) 2020-01-09 2020-01-09 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8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0660B (zh) 具有防渗接头的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43264B (zh) 一种顶进预制矩形竖井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
JP5584542B2 (ja) 地盤変形防止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地中構造物構築方法
KR101973565B1 (ko) 종방향 플레이트가 부착된 phc 말뚝에 차수용 플레이트를 용접으로 접합하여 흙막이 벽체와 차수벽을 동시에 조성하는 흙막이 공법
JP2004197403A (ja) 鋼管矢板井筒基礎
CN201649068U (zh) 一种u型混凝土板桩
CN112144509A (zh)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接头及其连接结构
CN112523265A (zh) 一种开挖基坑上跨既有隧道的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32228B (zh)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定位止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1898319U (zh) 用于两混凝土桩之间的止水结构
CN111188368B (zh) 一种防渗层预加力式固定套件
CN108149673B (zh) 混凝土桩及采用该混凝土桩拼接的连续防渗止水墙
CN117306499A (zh) 基于咬合方式的装配式地连墙、双c型接头及施工方法
CN105113513B (zh) 一种防渗水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086302B (zh) 一种基于地下墙体施工的横向整浇墙幅下沉工艺
CN202081418U (zh) 用于基坑支护或地下连续墙的连续钢板桩
KR101745363B1 (ko) 복합 가시설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218436987U (zh) 一种点式导向防渗混凝土桩及河道护岸
CN113898010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接头及其应用
CN210887256U (zh) 挡水围堰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框架
CN211472517U (zh) 一种桩间超前止水结构
JP2004308328A (ja) 護岸構造
CN215925943U (zh) 一种预制桩防渗止水结构
CN218712882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结构
CN213926110U (zh) 一种截水防渗的河道改造工程地下连续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