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6347U -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96347U CN211896347U CN202020450279.4U CN202020450279U CN211896347U CN 211896347 U CN211896347 U CN 211896347U CN 202020450279 U CN202020450279 U CN 202020450279U CN 211896347 U CN211896347 U CN 2118963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element
- water inlet
- water outlet
- channel
- reverse osmo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1223 reverse osmo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1045 pre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机。复合滤芯组件包括滤瓶、前置滤芯、反渗透滤芯、纯水出水管和增压进水通道,前置滤芯环设在反渗透滤芯外,滤瓶与前置滤芯之间设置有原水进水通道,前置滤芯与反渗透滤芯之间设置有净水出水通道,反渗透滤芯的端部设有废水通道,增压进水通道与纯水出水管内的纯水出水通道各有一侧壁相互贴靠设置或共用同一侧壁,反渗透滤芯的滤膜缠绕在纯水出水通道、增压进水通道的外侧壁上,纯水出水通道的外侧壁上设有径向通孔,增压进水通道连通有增压进水口;从增压进水口流入增压进水通道中的水通过反渗透滤芯过滤,纯水通过径向通孔进入纯水出水通道流出,废水通过废水通道排出。本实用新型能简化生产工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该复合滤芯组件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用水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净水机,其安装在供水管道上,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净化。净水机的净水作用主要通过滤芯过滤来实现,为了保证净水质量,滤芯要定期更换。
传统反渗透净水机上需要装配前置滤芯和反渗透滤芯,滤芯装配一般是一个滤瓶装一支滤芯,或者一个滤瓶装多个前置滤芯,但却无法实现前置滤芯和反渗透滤芯同时装在同一个滤瓶内。为了满足一台净水机上只装一个滤瓶,复合滤芯即应运而生,现有复合滤芯大多是单级复合滤芯,其采用环状分布,在需要实现对净水增压时一般采用管套管方式,该种方式成本高,工艺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复合滤芯组件包括滤瓶、前置滤芯、反渗透滤芯和和纯水出水管,纯水出水管内具有纯水出水通道,前置滤芯环设在反渗透滤芯外,滤瓶的内侧壁与前置滤芯之间设置有原水进水通道,前置滤芯与反渗透滤芯之间设置有净水出水通道,反渗透滤芯的端部设有废水通道,复合滤芯组件还包括有增压进水通道,纯水出水通道与增压进水通道各有一侧壁相互贴靠设置或共用同一侧壁,反渗透滤芯的滤膜缠绕在纯水出水通道的外侧壁与增压进水通道的外侧壁上,纯水出水通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纯水出水通道相通的径向通孔,增压进水通道连通有增压进水口;从增压进水口流入增压进水通道中的水通过反渗透滤芯过滤,纯水通过所述径向通孔进入纯水出水通道流出,废水通过废水通道排出。
上述复合滤芯组件,由于纯水出水通道与增压进水通道各有一侧壁相互贴靠设置或共用同一侧壁,增压后的净水可通过增压进水通道进入,然后经缠绕在纯水出水管上的反渗透膜过滤后从纯水出水管内的纯水出水通道流出,可见,无需采用管套管方式也能实现净水增压,从而能简化复合滤芯组件生产工艺,降低复合滤芯组件生产成本。
示例性地,所述纯水出水通道和所述增压进水通道通过在一根中心管内设沿管长方向延伸的中间壁分隔而成。这样,采用一根中心管即可实现原有两根中心管的作用,简化了滤芯间管路的布局。
示例性地,所述纯水出水通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增压进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与所述增压进水管固定连接形成一根中心管,所述增压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增压进水管内,所述增压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增压进水通道的外侧壁上。如此,纯水出水管和增压进水管固定连接而成一根中心管,增压净水能通过增压进水口进入增压进水通道然后进入反渗透膜过滤,经反渗透膜过滤后的纯水能通过径向通孔进入纯水出水通道以从纯水出水通道流出进而得到纯水,采用一根中心管即可实现原有两根中心管的作用,简化了滤芯间管路的布局。
示例性地,所述滤瓶具有接口端,所述滤瓶的接口端上具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高压水进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原水进口、净水出口、高压水进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分别与所述原水进水通道、所述净水出水通道、所述增压进水通道、所述纯水出水通道、所述废水通道相通。如此,将原水进口、净水出口、高压水进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设置在滤瓶的一端上,能方便接口连接操作。
示例性地,所述前置滤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前置滤芯的第一端上连接有第一端盖,且所述前置滤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滤瓶的接口端,所述前置滤芯的第二端上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膜端和第二膜端,所述第一膜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的膜端盖,所述废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膜端盖上,所述第二膜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具有与所述增压进水通道相通的反渗透进水通道。如此,通过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膜端盖的设置,能方便滤瓶、前置滤芯及反渗透滤芯相互之间的密封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增压进水口相比较所述径向通孔而言,更靠近所述滤瓶的接口端设置。由于净水是从增压进水口进入增压进水通道,经反渗透膜过滤后的纯水是从径向通孔进入纯水出水通道,这样设置,不仅能满足反渗透滤芯从沿轴向的一端进净水、另一端输入净水至反渗透膜的需求,且也能保证输入的净水充分过滤后进入纯水出水通道。
示例性地,所述中心管的外缘上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滤瓶的接口端内部具有中心连接座孔,所述膜端盖的内部具有中心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中心连接座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中心连接通孔密封连接。如此设置,中心管与膜端盖之间及与所述滤瓶的接口端之间皆密封连接,能很好地避免纯水被高浓度水污染。
示例性地,所述膜端盖包括主体部和第一环形凸出壁,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一膜端相对,所述第一环形凸出壁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表面且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外侧壁密封连接。如此,能避免浓水进入反渗透滤芯的外侧壁与前置滤芯的内侧壁之间的净水出水通道。
示例性地,所述膜端盖还包括有同心设置的第二环形凸出壁、第三环形凸出壁和第四环形凸出壁,所述主体部还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二环形凸出壁、所述第三环形凸出壁和所述第四环形凸出壁皆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环形凸出壁与所述第三环形凸出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净水出口相通的第一环形通道,所述第三环形凸出壁与所述第四环形凸出壁之间形成与所述浓水出口相通的第二环形通道。膜端盖通过如此设置,不仅能供增压后的净水进,也方便经反渗透膜过滤后的浓水出。
示例性地,所述废水通道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表面贯通至所述主体部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相连通。如此,经反渗透膜过滤后的浓水能通过主体部上的废水通道经浓水出口排出。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有净水容置腔,所述净水容置腔与所述净水出水通道相通,所述第二环形凸出壁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与所述净水容置腔的出净水通孔。如此,经前置滤芯过滤后的净水能顺次经过净水出水通道、净水容置腔、出净水通孔、第一环形通道后经过净水出口流出至外部高压泵增压。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端盖中心孔,所述滤瓶的接口端内部还具有外环连接座孔,所述第二环形凸出壁的外缘上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端盖中心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外环连接座孔密封连接。如此,能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原水进入增压进水通道。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端盖具有与所述端盖中心孔同心设置的环状安装槽,所述前置滤芯具有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相对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一膜端更靠近所述滤瓶的接口端,所述第一安装端设置在所述环状安装槽内。如此,能很好地固定前置滤芯,且前置滤芯的安装方式也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的复合滤芯组件。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滤芯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合滤芯组件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的C-C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E-E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管的立体图(从一方向上看);
图6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管的立体图(从另一方向上看)
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管的立体图;
图7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管的内部结构图;
图7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管的内部结构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膜端盖的立体图(从一方向上看);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膜端盖的俯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膜端盖的立体图(从另一方向上看);
图11为图9中的B-B剖视图;
图12为图9中的A-A剖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端盖的立体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净水机的水路系统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滤瓶;
101、滤瓶的接口端;
1011、原水进口;
1012、净水出口;
1013、高压水进口;
1014、纯水出口;
1015、浓水出口;
1016、中心连接座孔;
1017、外环连接座孔;
102、瓶盖端;
200、滤芯组件;
201、第一端;
202、第二端
210、前置滤芯;
211、第一安装端;
220、反渗透滤芯;
2220、反渗透膜;
2221、第一膜端;
2222、第二膜端;
2230、膜端盖;
2231、主体部;
22311、第一表面;
22312、第二表面;
2232、第一环形凸出壁;2233、第二环形凸出壁;22331、出净水通孔;
22332、第一连接段;
22333、第二连接段;
2234、第三环形凸出壁;2235、第四环形凸出壁;2236、第一环形通道;2237、第二环形通道;2238、膜端盖中心孔;230、中心管;231、进净水侧壁;
2311、增压进水口;
232、中间壁;233、进纯水侧壁;
2331、径向通孔;
234、第一连接部;
235、第二连接部;
236、纯水出水通道;
237、增压进水通道;
230′、中心管;
2310′、纯水出水管;
2311′、纯水出水通道;
2312′、径向通孔;
2320′、增压进水管;
2321′、增压进水通道;
2322′、增压进水口;
234′、第一连接部;
235′、第二连接部;
300、第一端盖;
301、端盖中心孔;
302、环形安装槽;
303、净水容置腔;
400、第二端盖;
500、原水进水通道;
600、净水出水通道;
700、废水通道;
800、反渗透进水通道;
900、滤瓶盖
1000、复合滤芯组件
2000、原水进水管路;
3000、净水增压管路;
3001、增压电磁阀;
3004、高压泵;
4000、增压水输送管路;
5000、浓水输出管路;
5001、浓水电磁阀;
6000、纯水输出管路;
60001、高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机的复合滤芯组件,该复合滤芯组件具有多种过滤功能,下面将结合图1-13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滤芯组件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复合滤芯组件1000包括滤瓶100、滤芯组件200、第一端盖300、第二端盖400和滤瓶盖900。
滤芯组件200包括前置滤芯210、反渗透滤芯220和中心管230,反渗透滤芯220的滤膜(以下称反渗透膜2220)缠绕在中心管230外,中心管230内具有纯水出水通道236,由于具有纯水出水通道236出纯水,中心管230也叫着纯水出水管。前置滤芯210环设在反渗透滤芯220外,滤瓶100的内侧壁与前置滤芯210之间设置有原水进水通道500,前置滤芯210与反渗透滤芯220之间设置有净水出水通道600,反渗透滤芯220的端部设有废水通道700(废水通道700见图8)。滤芯组件200还包括有增压进水通道237,纯水出水通道236与增压进水通道237共用同一侧壁,反渗透膜2220实际缠绕在纯水出水通道236的外侧壁与增压进水通道237的外侧壁上,纯水出水通道236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纯水出水通道236相通的径向通孔2331,增压进水通道237连通有增压进水口2311;从增压进水口2311流入增压进水通道237中的水通过反渗透膜2220过滤,纯水通过径向通孔2331进入纯水出水通道236流出,废水通过废水通道700排出。
上述复合滤芯组件,由于纯水出水通道236与增压进水通道237共用同一侧壁,增压后的净水可通过增压进水通道237进入,然后经缠绕在纯水出水管230上的反渗透膜2220过滤后从纯水出水管230内的纯水出水通道236流出,可见,无需采用管套管方式也能实现净水增压,从而能简化复合滤芯组件生产工艺,降低复合滤芯组件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纯水出水通道236与增压进水通道237共用同一侧壁,上述实施例中,纯水出水通道236和增压进水通道237通过在一根中心管内设沿管长方向延伸的中间壁分隔而成。这样,采用一根中心管即可实现原有两根中心管的作用,简化了滤芯间管路的布局。
具体地,如图5、图6a和图7a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心管230沿管长方向延伸有的中间壁232,从而中心管230在径向方向上具有进净水侧壁231、中间壁232和进纯水侧壁233,进净水侧壁231与中间壁232之间形成增压进水通道237,中间壁232与进纯水侧壁233之间形成纯水出水通道236,增压进水口2311设置在进净水侧壁231上,由于进净水侧壁231相对中间壁232而言更位于外侧,进净水侧壁231也可以看着是增压进水通道237的外侧壁,径向通孔2331设置在进纯水侧壁233上,由于进纯水侧壁233相对中间壁232而言更位于外侧,进纯水侧壁233也可以看着是纯水出水通道236的外侧壁,径向通孔2331实际为反渗透滤芯220的集水孔,为了加快集水效率,径向通孔2331的个数可以为多个。这样,纯水出水通道236与增压进水通道237共用中间壁232,中间壁232既作为纯水出水通道236的内侧壁,也作为增压进水通道237的内侧壁,通过进净水侧壁231、中间壁232和进纯水侧壁233即可形成增压进水通道237和纯水出水通道236,并且,通过在进净水侧壁231上的增压进水口2311和在进纯水侧壁233上的径向通孔2331设置,增压净水能通过增压进水口2311进入增压进水通道237然后进入反渗透膜2220过滤,经反渗透膜2220过滤后的纯水能通过径向通孔2331进入纯水出水通道236流出进而得到纯水,简化了滤芯间管路的布局。
上述实施例中,纯水出水通道236与增压进水通道237共用同一侧壁,纯水出水通道236和增压进水通道237通过在一根中心管内设沿管长方向延伸的中间壁分隔而成。在实际应用时,并不局限于此,如,纯水出水通道与增压进水通道还可以采用各有一侧壁相互贴靠设置的结构。
如图6b和图7b所示,纯水出水通道231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增压进水管2320′,纯水出水管2310′与增压进水管2320′固定连接形成一根中心管230′。具体来说,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中心管230′包括纯水出水管2310′和增压进水管2320′,纯水出水通道2311′设置在纯水出水管2310′内,径向通孔2312′设置在纯水出水通道2311′的外侧壁上;增压进水管2320′固定连接在纯水出水通道2311′的内侧壁上,增压进水通道2321′设置在增压进水管2320′内,增压进水口2322′设置在增压进水通道2321′的外侧壁上,如此,纯水出水通道2311′的内侧壁与增压进水通道2321′的内侧壁相互贴靠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外侧壁”、“内侧壁”皆是相对整个中心管而言,裸露在外的侧壁为“外侧壁”,位于管内部的侧壁叫“内侧壁”。
为了使固定连接后形成的中心管230′整体仍呈圆柱形,纯水出水通道2311′的内侧壁为平板状,纯水出水通道2311′的外侧壁可以为圆弧状,同样地,增压进水通道2321′的内侧壁为平板状,增压进水通道2321′的外侧壁为可以为圆弧状。如此,中心管230′由纯水出水管2310′和增压进水管2320′固定连接而成,并且,通过在增压进水通道2321′的外侧壁上的增压进水口2322′和在纯水出水通道2311′的外侧壁上的径向通孔2312′设置,增压净水能通过增压进水口2322′进入增压进水通道2321′然后进入反渗透膜2220过滤,经反渗透膜2220过滤后的纯水能通过径向通孔2312′进入纯水出水通道2311′以从纯水出水通道2311′流出进而得到纯水,简化了滤芯间管路的布局。
应当能理解地,增压进水口2322′可以设置在增压进水通道2321′的外侧壁的端部上,例如,增压进水管2320′的端部与纯水出水管2310′的一部分管壁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形成增压进水口2322′。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增压进水口2322′可以设置在增压进水通道2321′的外侧壁的靠近端部位置,增压进水口2322′实际为贯穿增压进水通道2321′的外侧壁的径向通孔。
进一步地,滤瓶100可以呈筒状,滤瓶100可以具有接口端101和瓶盖端102。瓶盖端102实际为滤瓶100的敞口端,滤瓶盖900盖设在瓶盖端102上。滤瓶的接口端101是指设置有多个过水孔的一端,多个过水孔包括有原水进口1011、净水出口1012、高压水进口1013、纯水出口1014和浓水出口1015,每个过水孔形成了不同的流水通道,它们分别与滤瓶100内的滤芯200相适配,这样,水流就可以在滤瓶100的密闭空间被过滤。上述结构中,由于将原水进口1011、净水出口1012、高压水进口1013、纯水出口1014和浓水出口1015设置在滤瓶100的一端上,能方便接口连接操作。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多个水孔也可以不同时设置在滤瓶的接口端101,瓶盖端102上也可以设置有水孔。
由于滤瓶100、前置滤芯210及反渗透滤芯220相互之间需要密封连接,才能保证净水机不漏水,以下就以纯水出水通道236和增压进水通道237通过在一根中心管内设沿管长方向延伸的中间壁分隔而成为例,详细介绍滤瓶100、前置滤芯210及反渗透滤芯220相互之间的密封连接结构。
滤芯组件200置于滤瓶100内,且滤芯组件200通过滤瓶盖900固定在滤瓶100内。滤芯组件200具有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滤芯组件的第一端201上连接有第一端盖300,且滤芯组件的第一端201连接于滤瓶的接口端101,滤芯组件的第二端202上连接有第二端盖400,由于前置滤芯210环设在反渗透滤芯220外,滤芯组件的第一端201也是前置滤芯210的第一端,滤芯组件的第二端202也是前置滤芯210的第二端。
反渗透膜2220具有第一膜端2221和第二膜端2222,由于反渗透滤芯220的主要组成为滤膜,反渗透膜2220的第一膜端2221也是反渗透滤芯220的第一膜端,反渗透膜2220的第二膜端2222也是反渗透滤芯220的第二膜端,第一膜端2221上设置有与第一端盖300连接的膜端盖2230,膜端盖2230上具有废水通道700(见图8),第二膜端2222与第二端盖400之间具有反渗透进水通道800。
如此,通过第一端盖300、第二端盖400和膜端盖230的设置,能方便滤瓶100、前置滤芯210及反渗透滤芯220相互之间的密封连接。
由于中心管230内形成有纯水出水通道236和增压进水通道237,增压进水通道237与反渗透进水通道800相通。且增压进水通道237、纯水出水通道236、废水通道700分别与高压水进口1013、纯水出口1014和浓水出口1015相通。
也就是说,滤瓶的接口端101上的原水进口1011、净水出口1012、高压水进口1013、纯水出口1014和浓水出口1015是分别与原水进水通道500、净水出水通道600、增压进水通道237、纯水出水通道236、废水通道700相通的。
应当能理解地,为了方便在中心管230内形成水流通路,增压进水口2311作为增压进水通道237的入口,设置在中心管230的靠近滤芯组件的第一端201的位置上,至于增压进水通道237的出口,则设置在靠近滤芯组件的第二端202的位置上。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增压进水口2311相比较径向通孔2331而言,更靠近滤瓶的接口端101设置。由于净水是从增压进水口2311进入增压进水通道237,经反渗透膜2220过滤后的纯水是从径向通孔2331进入纯水出水通道236,这样设置,不仅能满足反渗透滤芯220从沿轴向的一端进净水、另一端输入净水至反渗透膜的需求,且也能保证输入的净水充分过滤后进入纯水出水通道。
结合参阅图3,为了方便中心管230与其它件之间的连接,中心管230的外缘上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4和第二连接部235(对于中心管230′而言,中心管230′的外缘上在轴向方向上同样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4′和第二连接部235′),对应地,滤瓶的接口端101内部具有中心连接座孔1016,该中心连接座孔1016与纯水出口1014连通,膜端盖2230的内部具有中心连接通孔2238(见图8),第一连接部234与中心连接座孔1016密封连接;第二连接部235与中心连接通孔2238密封连接。如此设置,中心管230与膜端盖2230之间及与滤瓶的接口端101之间皆密封连接,能很好地避免纯水被高浓度水污染。
结合参阅图3、图4、图8至图12,膜端盖2230包括主体部2231和第一环形凸出壁2232,主体部2231具有第一表面22311,第一表面22311与反渗透膜2220的第一膜端2221相对,第一环形凸出壁2232凸出于主体部的第一表面22311且与反渗透膜2220的外侧壁密封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环形凸出壁2232与主体部2231实际围合成腔体,反渗透膜2220的一部分插入在该腔体中以形成端部密封结构。如此,能避免浓水进入反渗透滤芯220的外侧壁与前置滤芯210的内侧壁之间的净水出水通道600。
进一步地,膜端盖2230还包括有同心设置的第二环形凸出壁2233、第三环形凸出壁2234和第四环形凸出壁2235,主体部2231还具有第二表面22312,第二表面22312与第一表面22311相对,第二环形凸出壁2233、第三环形凸出壁2234和第四环形凸出壁2235皆凸出于主体部的第二表面22312,第二环形凸出壁2233与第三环形凸出壁2234之间形成有与净水出口1012相通的第一环形通道2236,第三环形凸出壁2234与第四环形凸出壁2235之间形成与浓水出口1015相通的第二环形通道2237。膜端盖通过如此设置,不仅能供增压后的净水进,也方便经反渗透膜220过滤后的浓水出。
进一步地,废水通道700设置在主体部2231上,且从主体部的第一表面22311贯通至主体部的第二表面22312与第二环形通道2237相连通。如此,经反渗透膜220过滤后的浓水能通过主体部2231上的废水通道700经浓水出口1015排出。
更进一步地,再一次结合参阅图3,第一端盖300与主体部2231之间形成有净水容置腔303,净水容置腔303与净水出水通道600相通,第二环形凸出壁2233上具有连通第一环形通道2236与净水容置腔303的出净水通孔22331。如此,经前置滤芯210过滤后的净水能顺次经过净水出水通道600、净水容置腔303、出净水通孔22331和第一环形通道2236后经过净水出口1012流出至外部高压泵增压。
结合参阅图13、图11和图3,第一端盖300具有端盖中心孔301,滤瓶的接口端101内部还具有外环连接座孔1017,第二环形凸出壁2233的外缘上具有第一连接段22332和第二连接段22333,第二连接段22333与端盖中心孔301密封连接,第一连接段22332与外环连接座孔1017密封连接。如此,能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原水进入增压进水通道237。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300具有与端盖中心孔301同心设置的环状安装槽302,前置滤芯210具有第一安装端211,结合参阅图4,第一安装端211相对反渗透膜2220的第一膜端223更靠近滤瓶的接口端101,第一安装端211设置在环状安装槽302内。如此,能很好地固定前置滤芯210,且前置滤芯210的安装方式也简单。前置滤芯210与第二端盖400的连接方式跟前置滤芯210与第一端盖300的连接方式大致相同,在此就不对其多做赘述。
对于纯水出水通道与增压进水通道各有一侧壁相互贴靠设置的结构,即,纯水出水管2310′和增压进水管2320′固定连接形成一根中心管230′而言,其对应滤瓶100、前置滤芯210及反渗透滤芯220相互之间的密封连接结构同于纯水出水通道和增压进水通道通过在一根中心管内设沿管长方向延伸的中间壁分隔而成的实施例,在此就不多做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净水机。该净水机包括如上所示的任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对于复合滤芯组件包含的各个部件,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复合滤芯组件来描述其在净水机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参阅图14和图2,净水机包括上述的复合滤芯组件1000,复合滤芯组件1000通过原水进口1011连接原水进水管路2000,通过净水出口1012连接净水增压管路3000,通过高压水进口1013连接增压水输送管路4000,通过纯水出口1014连接纯水输出管路6000,通过浓水出口1015连接浓水输出管路5000,净水增压管路3000上设置有增压电磁阀3001,净水增压管路3000与增压水输送管路4000之间设置有高压泵3004,浓水输出管路5000上设置有浓水电磁阀5001,纯水输出管路6000上设置有高压开关60001。
结合参阅图3(图3中的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上述净水机的制水流程为:原水经原水进水管路2000从原水进口1011进入滤瓶100内的原水进水通道500,经前置滤芯210过滤后经净水出水通道600从净水出口1012流出,然后净水经净水增压管路3000流向高压泵3004增压,增压后的高压水通过增压水输送管路4000从高压水进口1013进入滤瓶100内的增压进水通道237,经中心管230上的增压进水通道237流入滤芯底部空间的反渗透进水通道800,然后高压水从反渗透膜2220底部进入进行过滤,然后纯水从中心管230上的径向通孔2331进入纯水出水通道236后从纯水出口1014流出至纯水输出管路6000,浓水从浓水出口1015流出至浓水输出管路5000。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4)
1.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包括滤瓶、前置滤芯、反渗透滤芯和纯水出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内具有纯水出水通道,所述前置滤芯环设在所述反渗透滤芯外,所述滤瓶的内侧壁与所述前置滤芯之间设置有原水进水通道,所述前置滤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之间设置有净水出水通道,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端部设有废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组件还包括有增压进水通道,所述纯水出水通道与所述增压进水通道各有一侧壁相互贴靠设置或共用同一侧壁,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滤膜缠绕在所述纯水出水通道的外侧壁与所述增压进水通道的外侧壁上,所述纯水出水通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纯水出水通道相通的径向通孔,所述增压进水通道连通有增压进水口;从所述增压进水口流入所述增压进水通道中的水通过所述反渗透滤芯过滤,纯水通过所述径向通孔进入所述纯水出水通道流出,废水通过所述废水通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出水通道和所述增压进水通道通过在一根中心管内设沿管长方向延伸的中间壁分隔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出水通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增压进水管,所述纯水出水管与所述增压进水管固定连接形成一根中心管,所述增压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增压进水管内,所述增压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增压进水通道的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具有接口端,所述滤瓶的接口端上具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高压水进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原水进口、净水出口、高压水进口、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分别与所述原水进水通道、所述净水出水通道、所述增压进水通道、所述纯水出水通道、所述废水通道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前置滤芯的第一端上连接有第一端盖,且所述前置滤芯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滤瓶的接口端,所述前置滤芯的第二端上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反渗透滤芯具有第一膜端和第二膜端,所述第一膜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的膜端盖,所述废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膜端盖上,所述第二膜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具有与所述增压进水通道相通的反渗透进水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进水口相比较所述径向通孔而言,更靠近所述滤瓶的接口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的外缘上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滤瓶的接口端内部具有中心连接座孔,所述膜端盖的内部具有中心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中心连接座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中心连接通孔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端盖包括主体部和第一环形凸出壁,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一膜端相对,所述第一环形凸出壁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表面且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外侧壁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端盖还包括有同心设置的第二环形凸出壁、第三环形凸出壁和第四环形凸出壁,所述主体部还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二环形凸出壁、所述第三环形凸出壁和所述第四环形凸出壁皆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环形凸出壁与所述第三环形凸出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净水出口相通的第一环形通道,所述第三环形凸出壁与所述第四环形凸出壁之间形成与所述浓水出口相通的第二环形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通道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且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表面贯通至所述主体部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有净水容置腔,所述净水容置腔与所述净水出水通道相通,所述第二环形凸出壁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与所述净水容置腔的出净水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具有端盖中心孔,所述滤瓶的接口端内部还具有外环连接座孔,所述第二环形凸出壁的外缘上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端盖中心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外环连接座孔密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具有与所述端盖中心孔同心设置的环状安装槽,所述前置滤芯具有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相对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第一膜端更靠近所述滤瓶的接口端,所述第一安装端设置在所述环状安装槽内。
14.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50279.4U CN211896347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50279.4U CN211896347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96347U true CN211896347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27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50279.4U Active CN211896347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96347U (zh)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20450279.4U patent/CN2118963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99279B (zh) | 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 |
CN106554101B (zh) | 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器 | |
CN107998887B (zh) | 反渗透滤芯、反渗透净水系统和反渗透净水器 | |
CN113019126B (zh) | 反渗透滤芯的外壳、反渗透滤芯及反渗透净水系统 | |
CN211170137U (zh) |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多级组合滤芯、净水机 | |
CN209872549U (zh) | 一种四合一复合滤芯及其净水器 | |
CN211896347U (zh) |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 |
CN216878230U (zh) | 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滤瓶的多水路端盖组件 | |
CN110255748B (zh) |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 |
CN103159337A (zh) | 复合滤芯多级一体化净水器 | |
CN216878229U (zh) | 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滤瓶结构 | |
CN211198815U (zh) | 一种带反渗透的五合一复合滤芯 | |
CN111115883A (zh) |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 |
CN213623389U (zh) | 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 | |
CN213623531U (zh) | 复合滤芯结构和净水系统 | |
CN211339041U (zh) | 一种带反渗透的小通量五合一复合滤芯 | |
CN212315727U (zh) | 集成水路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 |
CN113019127A (zh) | 反渗透滤芯的外壳、反渗透滤芯及反渗透净水系统 | |
CN109231364B (zh) | 滤芯结构、水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093855A (zh) | 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 | |
CN213924243U (zh) | 一种复合滤芯 | |
CN213569749U (zh) | 复合滤芯 | |
CN214141795U (zh) | 多级过滤的复合滤芯 | |
CN213707922U (zh) | 一种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装置 | |
CN111115872A (zh) |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