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0534U - 间隙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间隙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0534U
CN211890534U CN202020336611.4U CN202020336611U CN211890534U CN 211890534 U CN211890534 U CN 211890534U CN 202020336611 U CN202020336611 U CN 202020336611U CN 211890534 U CN211890534 U CN 211890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support frame
hole
arm
fine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66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
刘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Huadian Tongz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Huadian Tongz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Huadian Tongz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Huadian Tongz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66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0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0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0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微调机构,固定机构包括L型支撑架,L型支撑架被沿着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固定于油挡的半环形挡片外侧;微调机构包括连接架和安装于连接架上的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连接架与L型支撑架和轴承箱配合,第一调节结构驱动L型支撑架相对连接架在第一方向移动,对半环形挡片与汽轮机轴在第一方向的间隙进行微调,第二调节结构驱动所述连接架相对轴承箱在第二方向移动,连接架带动L型支撑架在第二方向移动,对半环形挡片与汽轮机轴在第二方向的间隙进行微调,使得油挡与汽轮机轴间隙的调节更加精准、轻便、省力,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油挡的安装。

Description

间隙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汽轮机,具体涉及一种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中,汽轮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轮机作为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发电机组做功,产生电力。高速转动的汽轮机轴上套有轴承用来减小转轴与支撑部件的摩擦力,然而为了降低轴承的损耗,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在汽轮机使用时会往轴承箱里面侵油保证轴承滚珠始终有一部分侵在润滑油中,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为了防止轴承室内的润滑油外漏以及外界蒸汽和杂质进入污染润滑油,在这个时候油挡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汽轮机使用中油挡与转轴之间的间隙特别重要,间隙过大会使润滑油外漏,间隙过小会使油挡与转轴之间发生摩擦造成转轴和油挡的磨损。汽轮机油档一般是由上下两个半圆环片组成圆环片,在调整过程中先将下部分调整到位并固定,再调整固定上部分,由于下部分空间狭小而且油挡十分沉重,就造成了下部分油挡安装很是困难。现有方法需要行车(含行车司机)及手拉葫芦的配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所使用的的工具精度很低,所达到的效果也很差强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间隙调整装置,从而使得油挡安装过程中,油挡与汽轮机轴间隙的调节更加精准、轻便、省力和高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汽轮机轴承的油挡与汽轮机轴之间的间隙,所述汽轮机轴承设于轴承箱内,所述油挡包括设于所述汽轮机轴下方的半环形挡片,其特征在于,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L 型支撑架,所述L型支撑架用于在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所述半环形挡片外侧固定,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L型支撑架和轴承箱配合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安装有连接架上的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用于驱动所述L型支撑架相对所述连接架在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架相对所述轴承箱在第二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L型支撑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杆和第二固定螺杆,以在L型支撑架与所述半环形挡片连接时,将所述L型支撑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垂直,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支臂上的第一微调螺杆以及设于所述L型支撑架上的螺纹槽,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螺纹槽两端对应的位置设有阻挡部,所述第一微调螺杆设有螺纹的部分由所述阻挡部限制于所述螺纹槽内,未设螺纹的部分从所述阻挡部中穿出;
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在所述第三支臂竖直方向垂直上开设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上小下大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台阶孔内卡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两端大中间小,中间卡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边缘上,所述调整螺母中间穿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用于与轴承箱上固有的螺纹孔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调机构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扳手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微调螺杆两端的联动结构,所述联动扳手与所述联动结构配合,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微调螺杆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扳手包括棱柱形连杆与两个扳手,两个所述扳手其中一个与所述棱柱形连杆固定,另一个可沿所述棱柱形连杆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组成所述台阶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设置为条形孔,所述台阶孔内卡有至少两个调整螺母,所述至少两个调整螺母中的每个所述调整螺母中间均穿有所述连接螺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螺杆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用于与所述半环形挡片配合的一端均具有防止硬接触的缓冲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微调机构,固定机构包括L型支撑架,L型支撑架被沿着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固定于油挡的半环形挡片外侧;微调机构包括连接架和安装于连接架上的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连接架与L型支撑架和轴承箱配合,第一调节结构驱动L型支撑架相对连接架在第一方向移动,对半环形挡片与汽轮机轴在第一方向的间隙进行微调,第二调节结构驱动所述连接架相对轴承箱在第二方向移动,连接架带动L型支撑架在第二方向移动,对半环形挡片与汽轮机轴在第二方向的间隙进行微调,使得油挡与汽轮机轴间隙的调节更加精准、轻便、省力,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油挡的安装。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安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机构与微调机构的局部装配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结构的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节结构的结构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扳手的结构图。
图中:1-半环形挡片,2-汽轮机轴,3-轴承箱,4-间隙调整装置, 41-固定机构,411-L型支撑架,412-第一固定螺杆,413-第二固定螺杆,414-缓冲结构,42-微调机构,421-连接架,422-第一调节结构,4221-第一微调螺杆,4222-螺纹槽,4223-阻挡部,423-第二调节结构, 4231-台阶孔,42311-第一连接孔,42312-第二连接孔,4232-调整螺母,4233-连接螺杆,424-联动组件,4241-联动扳手,42411-扳手, 42422-棱柱形连杆,4242-联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汽轮机使用中油挡与转轴之间的间隙特别重要,间隙过大会使润滑油外漏,间隙过小会使油挡与转轴之间发生摩擦造成转轴和油挡的磨损。汽轮机油档一般是由上下两个半圆环片组成圆环片,在调整过程中先将下部分调整到位并固定,再调整固定上部分,由于下部分空间狭小而且油挡十分沉重,就造成了下部分油挡安装很是困难。现有方法需要行车(含行车司机)及手拉葫芦的配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所使用的的工具精度很低,所达到的效果也很差强人意。
因此,如何使油挡与汽轮机轴间隙的调节更加精准、轻便、省力和高效将成为本申请的改进方向,本申请的构思是:通过固定机构先大致确定油挡与汽轮机轴的相对位置,再通过微调机构调节固定机构的设置位置,最终确定油挡在汽轮机轴上的安装间隙。
参见图1至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间隙调整装置。
如图1所示,间隙调整装置4用于调整汽轮机轴2承的油挡与汽轮机轴2之间的间隙,所述汽轮机轴2承设于轴承箱3内,所述油挡包括设于所述汽轮机轴2下方的半环形挡片1。
如图2至图5所示,间隙调整装置4包括固定机构41和微调机构 42,所述固定机构41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L型支撑架411,所述 L型支撑架411用于在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所述半环形挡片1外侧固定,所述微调机构42包括用于与所述L型支撑架411 和轴承箱3配合的连接架421,所述连接架421安装有连接架421上的第一调节结构422和第二调节结构423,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22用于驱动所述L型支撑架411相对所述连接架421在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结构423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架421相对所述轴承箱3在第二方向移动。
L型支撑架411被沿着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固定于油挡的半环形挡片1外侧;第一调节结构422驱动L型支撑架411相对连接架421在第一方向移动,对半环形挡片1与汽轮机轴2在第一方向的间隙进行微调,第二调节结构423驱动所述连接架421相对轴承箱3在第二方向移动,连接架421带动L型支撑架411在第二方向移动,对半环形挡片1与汽轮机轴2在第二方向的间隙进行微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方向指的是径向方向上平行于半环形挡片1端面的方向,上述第二方向指的是径向方向上垂直于半环形挡片 1端面的方向。
具体地,所述L型支撑架41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杆412和第二固定螺杆413,以在L型支撑架411与所述半环形挡片1连接时,将所述L型支撑架411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固定。L型支撑架411上设有螺纹孔,第一固定螺杆412和第二固定螺杆413穿过螺纹孔压紧于半环形挡片1外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螺杆412和第二固定螺杆413的设置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螺杆412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杆413 用于与半环形挡片1配合的一端均具有防止硬接触的缓冲结构414。以该缓冲结构414作为压紧接触端,可以减少半环形挡片1的变形和磨损,延长油挡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示例出微调机构42的具体结构。所述连接架421 包括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垂直,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支臂上的第一微调螺杆4221以及设于所述L型支撑架411上的螺纹槽4222,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螺纹槽4222两端对应的位置设有阻挡部4223,所述第一微调螺杆4221 设有螺纹的部分由所述阻挡部4223限制于所述螺纹槽4222内,未设螺纹的部分从所述阻挡部4223中穿出。
由于阻挡部4223的限制,第一微调螺杆4221仅能在周向转动,不能沿轴向移动,而在第一微调螺杆4221转动时,设有螺纹槽4222 的L型支撑架411会沿着轴向,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一方向发生移动,对第一固定螺杆412的压紧力进行调节,从而改变半环形挡片1与汽轮机轴2在第一方向的间隙。由于第一微调螺杆4221的螺纹螺距很小,所以间隙的调整更加精准。
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在所述第三支臂竖直方向垂直上开设的台阶孔4231,所述台阶孔4231包括上小下大的第一连接孔42311 和第二连接孔42312,所述台阶孔4231内卡有调整螺母4232,所述调整螺母4232两端大中间小,中间卡在所述第一连接孔42311的边缘上,所述调整螺母4232中间穿有连接螺杆4233,所述连接螺杆4233用于与轴承箱3上固有的螺纹孔配合。连接螺杆4233固定在轴承箱3上的螺纹孔内,因此连接架421只能在第二方向移动,移动的具体方式是转动调整螺母4232,调整螺母4232抬高设于第三支臂,由于连接架 421是卡装在L型支撑架411上,因而第三支臂可以带动L型支撑架 411在第二方向移动,从而改变第二固定螺杆413的压紧力,实现半环形挡片1与汽轮机轴2在第一方向的间隙的调整。
作为第二调节结构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组成所述台阶孔4231 的所述第一连接孔423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2312均设置为条形孔,所述台阶孔4231内卡有至少两个调整螺母4232,所述至少两个调整螺母4232中的每个所述调整螺母4232中间均穿有所述连接螺杆4233。两个连接螺杆4233能够保证连接架421与轴承箱3连接的可靠性,两个调整螺母4232能够较好的保证连接架421的移动方向在第二方向上,防止连接架421单侧翘起,改变第二固定螺杆413的受力方向。
如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微调机构42还包括联动组件424,所述联动组件424包括联动扳手4241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微调螺杆 4221两端的联动结构4242,所述联动扳手4241与所述联动结构4242 配合,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微调螺杆4221转动。转动联动扳手4241 可以驱动两侧的联动结构4242,通过联动结构4242带动第一微调螺杆4221转动,使两侧L型支撑块沿同一方向移动,使得油挡在第一方向上的调整更加便捷。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联动扳手4241与所述联动结构4242配合的具体方式是在联动扳手4241两侧设置多边形卡口,将联动结构4242设置为与多边形卡口适配的棱柱形卡块。
下面对联动扳手424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联动扳手4241 包括棱柱形连杆42422与两个扳手42411,两个所述扳手42411其中一个与所述棱柱形连杆42422固定,另一个可沿所述棱柱形连杆42422 滑动。转动一侧扳手42411的时候,棱柱形连杆42422会带动另一侧扳手42411转动,从而实现了两个扳手42411的联动。通过改变扳手 42411与棱柱形连杆42422的相对位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轴承箱3。为了便于加工和配合,棱柱形连杆42422一般设置为六棱柱连杆。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间隙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汽轮机轴承的油挡与汽轮机轴之间的间隙,所述汽轮机轴承设于轴承箱内,所述油挡包括设于所述汽轮机轴下方的半环形挡片,其特征在于,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L型支撑架,所述L型支撑架用于在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所述半环形挡片外侧固定,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L型支撑架和轴承箱配合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安装有连接架上的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用于驱动所述L型支撑架相对所述连接架在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结构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架相对所述轴承箱在第二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杆和第二固定螺杆,以在L型支撑架与所述半环形挡片连接时,将所述L型支撑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垂直,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支臂上的第一微调螺杆以及设于所述L型支撑架上的螺纹槽,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螺纹槽两端对应的位置设有阻挡部,所述第一微调螺杆设有螺纹的部分由所述阻挡部限制于所述螺纹槽内,未设螺纹的部分从所述阻挡部中穿出;
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在所述第三支臂竖直方向垂直上开设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上小下大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台阶孔内卡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两端大中间小,中间卡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边缘上,所述调整螺母中间穿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用于与轴承箱上固有的螺纹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机构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扳手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微调螺杆两端的联动结构,所述联动扳手与所述联动结构配合,以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微调螺杆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扳手包括棱柱形连杆与两个扳手,两个所述扳手其中一个与所述棱柱形连杆固定,另一个可沿所述棱柱形连杆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台阶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设置为条形孔,所述台阶孔内卡有至少两个调整螺母,所述至少两个调整螺母中的每个所述调整螺母中间均穿有所述连接螺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杆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用于与所述半环形挡片配合的一端均具有防止硬接触的缓冲结构。
CN202020336611.4U 2020-03-17 2020-03-17 间隙调整装置 Active CN211890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6611.4U CN211890534U (zh) 2020-03-17 2020-03-17 间隙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6611.4U CN211890534U (zh) 2020-03-17 2020-03-17 间隙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0534U true CN211890534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22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6611.4U Active CN211890534U (zh) 2020-03-17 2020-03-17 间隙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05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0310A (zh) * 2022-03-31 2022-07-29 内蒙古聚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轮机轴系外部定位装置
CN114800310B (zh) * 2022-03-31 2024-05-14 内蒙古聚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轮机轴系外部定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0310A (zh) * 2022-03-31 2022-07-29 内蒙古聚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轮机轴系外部定位装置
CN114800310B (zh) * 2022-03-31 2024-05-14 内蒙古聚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轮机轴系外部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90534U (zh) 间隙调整装置
CN104858682A (zh) 一种叶片加工变形控制用双臂自适应夹具
CN106216719B (zh) 一种双端面车刀及双端面加工方法
CN109623641A (zh) 一种工件轴拉刀机构
CN116447974A (zh) 一种导电滑环刷丝装配位置视觉检测设备
CN205967463U (zh) 一种双端面车刀
CN216633822U (zh) 一种涡轮叶片的磨削加工夹具
CN209078610U (zh) 一种可调式船用涡轮叶片检修辅助工装
CN108067900B (zh) 一种定位工装
CN103277070B (zh) 一种滚动式抽油机导靴
CN112589725A (zh) 一种侧减速器旋转体弹簧钢珠安装工具及安装方法
CN208451113U (zh) 一种精叶根夹具的辅助支撑装置
CN210034195U (zh) 可调节的轴承座
CN220480895U (zh) 一种精锻叶片铣缘板夹具
CN111702577A (zh) 磨削电机端盖内径的修理器
CN220395773U (zh) 一种汽轮机汽封用套筒
CN218801518U (zh) 一种轴类磨削用支承夹具
CN218180197U (zh) 一种转子动平衡机
CN212497226U (zh) 一种用于涡轮叶片精密磨削的固定工具
CN218407553U (zh) 具有减振结构的汽轮机以及汽轮机组
CN219296418U (zh) 一种防尘滑块机构
CN218499974U (zh) 一种卷烟机布带导轮装置
CN220319628U (zh) 一种汽轮机汽封用外衬式套筒
CN220579314U (zh) 一种伺服振动刀结构
CN220890642U (zh) 一种可转动气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