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0646U -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0646U
CN211880646U CN202020156190.7U CN202020156190U CN211880646U CN 211880646 U CN211880646 U CN 211880646U CN 202020156190 U CN202020156190 U CN 202020156190U CN 211880646 U CN211880646 U CN 211880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luminum shell
sealing cover
aluminum
shell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61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俊
樊辉
肖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FASHION ELECTRIC APPLIANCES MF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aot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aot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aot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61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0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0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0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包括铝壳和陶瓷发热片,所述铝壳内竖直穿设有单根或多根陶瓷发热片并形成多个竖直空腔,所述铝壳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通过盖合的上端铝壳密封盖和下端铝壳密封盖使空腔顺序导通形成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开设在铝壳或上端铝壳密封盖或下端铝壳密封盖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条形片状的陶瓷发热片,与铝壳构成一体形成多个顺序导通的空腔,并配合蜿蜒型的加热回路大大提高了水体的加热效率,陶瓷发热片在同等装配数量下,较传统管状加热管,具有更大的加热面积,更加经济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即热加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背景技术
即热式加热中采用加热管方式进行升温的加热装置,一般加热管都内置在加热装置内部水路中间,加热管一般直接浸泡在水体中,加热过程中只有靠近加热管四周的水体才能迅速加热,远离加热管的水体依靠水体间的热传递进行加热,导致水体一旦流动过快,水体无法充分加热即被排出,造成出水温度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市场上出现很多提高加热路径的方式,将水体流动的加热腔设置为弯折型,然后将加热管沉在各个加热腔,但是发热管本身与水体的加热接触效率仍然低下,或者直接用发热管作为加热腔的隔离壁,但是管状的发热管接触面积有限,扩大发热管侧面积同时发热管直径也会增大,从而导致了加热器变厚体积增大。
因此,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可以替换圆筒状发热管、提高加热效率且提高水体单位有效接触面积的即热式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包括铝壳和陶瓷发热片,所述铝壳内竖直穿设有单根或多根陶瓷发热片并形成多个竖直空腔,所述铝壳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通过盖合的上端铝壳密封盖和下端铝壳密封盖使空腔顺序导通形成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开设在铝壳或上端铝壳密封盖或下端铝壳密封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和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通过铝壳密封件分别密封压盖在铝壳的顶端开口和底部开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设有两个让两侧的陶瓷发热片上端伸出的通孔,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设有一个让中间的陶瓷发热片下端伸出的通孔,陶瓷发热片通过铝壳密封件与通孔穿设处密封相接,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的中部预留有陶瓷发热片电源端引出的开口,所述陶瓷发热片的电源端汇集到上端铝壳密封盖中部并由开口引出与外部电源电气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和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的外侧端分别压合有上端封口压片和下端封口压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开设在上端封口压片的顶面两侧,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与铝壳内部空腔相通并通过进出水口密封圈进行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出水口密封圈为圆环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陶瓷发热片为条形片状,所述陶瓷发热片的窄边分别固定在铝壳的前后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设有一个连通槽,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设有两个连通槽,连通槽将多个竖直空腔连通为顶部底部首尾间隔相通的蜿蜒型的加热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条形片状的陶瓷发热片,与铝壳构成一体形成多个顺序导通的空腔,并配合蜿蜒型的加热回路大大提高了水体的加热效率,陶瓷发热片在同等装配数量下,较传统管状加热管,具有更大的加热面积,更加经济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的爆炸图。
图2为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中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端封口压片1、进出水口密封圈2、上端铝壳密封盖3、铝壳密封件4、铝壳5、下端铝壳密封盖6、下端封口压片7、陶瓷发热片8、进水口 9、出水口10、连通槽11、通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包括铝壳5和陶瓷发热片8,所述铝壳5内竖直穿设有单根或多根陶瓷发热片8并形成多个竖直空腔,所述铝壳5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通过盖合的上端铝壳密封盖3和下端铝壳密封盖6使空腔顺序导通形成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设有进水口9和出水口10,所述进水口9和所述出水口10开设在铝壳5 或上端铝壳密封盖3或下端铝壳密封盖6上。
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和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6通过铝壳密封件4分别密封压盖在铝壳5的顶端开口和底部开口上,设置的铝壳密封件4可以保证上端铝壳密封盖3和下端铝壳密封盖6与铝壳5整体的密封性。
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设有两个让两侧的陶瓷发热片8上端伸出的通孔 12,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6设有一个让中间的陶瓷发热片8下端伸出的通孔 12,陶瓷发热片8通过铝壳密封件4与通孔12穿设处密封相接,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的中部预留有陶瓷发热片8电源端引出的开口,所述陶瓷发热片8 的电源端汇集到上端铝壳密封盖3中部并由开口引出与外部电源电气相连。
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和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6的外侧端分别压合有上端封口压片1和下端封口压片7,设置的上端封口压片1和下端封口压片7可以保证上端铝壳密封盖3和下端铝壳密封盖6的密闭性和稳固性。
所述进水口9和所述出水口10开设在上端封口压片1的顶面两侧,所述进水口9和所述出水口10与铝壳5内部空腔相通并通过进出水口密封圈2进行密封。
所述进出水口密封圈2为圆环状,进出水口密封圈2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进水口9和出水口10与铝壳5连接处用于密封。
所述陶瓷发热片8为条形片状,所述陶瓷发热片8的窄边分别固定在铝壳5的前后内壁上,设置的陶瓷发热片8将较宽的面板一侧与空腔接触,可以大大提高水体的接触加热面积,提高水体加热效率。
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设有一个连通槽11,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6设有两个连通槽11,连通槽11将多个竖直空腔连通为顶部底部首尾间隔相通的蜿蜒型的加热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铝壳5内竖直插装有三根陶瓷发热片8时,铝壳5内部自左向右形成A、B、C、D四个空腔,设置的下端铝壳密封盖6首先从底部通过底部左侧的连通槽11将A和B导通,上端铝壳密封盖3通过顶部的连通槽11将B和C从顶部导通,下端铝壳密封盖6通过底部右侧的连通槽11再将C和D从底部导通,进水口9与A顶部相通,出水口10与D的顶部相通,则水在A、B、C、D四个空腔内呈蜿蜒上下流动的通路形式,水在流过各个空腔都会收到陶瓷发热片8的快速加热,水温会得以快速升温,达到快速加热的功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包括铝壳(5)和陶瓷发热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5)内竖直穿设有单根或多根陶瓷发热片(8)并形成多个竖直空腔,所述铝壳(5)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分别通过盖合的上端铝壳密封盖(3)和下端铝壳密封盖(6)使空腔顺序导通形成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设有进水口(9)和出水口(10),所述进水口(9)和所述出水口(10)开设在铝壳(5)或上端铝壳密封盖(3)或下端铝壳密封盖(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和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6)通过铝壳密封件(4)分别密封压盖在铝壳(5)的顶端开口和底部开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设有两个让两侧的陶瓷发热片(8)上端伸出的通孔(12),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6)设有一个让中间的陶瓷发热片(8)下端伸出的通孔(12),陶瓷发热片(8)通过铝壳密封件(4)与通孔(12)穿设处密封相接,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的中部预留有陶瓷发热片(8)电源端引出的开口,所述陶瓷发热片(8)的电源端汇集到上端铝壳密封盖(3)中部并由开口引出与外部电源电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和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6)的外侧端分别压合有上端封口压片(1)和下端封口压片(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9)和所述出水口(10)开设在上端封口压片(1)的顶面两侧,所述进水口(9)和所述出水口(10)与铝壳(5)内部空腔相通并通过进出水口密封圈(2)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口密封圈(2)为圆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发热片(8)为条形片状,所述陶瓷发热片(8)的窄边分别固定在铝壳(5)的前后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铝壳密封盖(3)设有一个连通槽(11),所述下端铝壳密封盖(6)设有两个连通槽(11),连通槽(11)将多个竖直空腔连通为顶部底部首尾间隔相通的蜿蜒型的加热回路。
CN202020156190.7U 2020-02-09 2020-02-09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Active CN211880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6190.7U CN211880646U (zh) 2020-02-09 2020-02-09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6190.7U CN211880646U (zh) 2020-02-09 2020-02-09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0646U true CN211880646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6190.7U Active CN211880646U (zh) 2020-02-09 2020-02-09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0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5537B (zh) 一种高温蒸汽产生装置
CN211880646U (zh) 一种即热式陶瓷片发热管
CN201152516Y (zh) 一种蒸汽调理器及其蒸汽产生装置
CN104613633A (zh) 一种换热器
CN218821800U (zh) 一种换热器组件
CN208256859U (zh) 一种电芯冷却装置及电池系统
CN208923987U (zh) 一种定子组件以及轴向磁场电机
CN211880651U (zh) 一种即热式发热管
CN202855781U (zh) 一种光伏模块冷却单元
CN203524459U (zh) 一种保温电水壶
CN213178818U (zh) 一种电热水器加热装置
CN201096399Y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09819889U (zh) 一种安全紧凑型加热装置
CN209763821U (zh) 一种板壳式换热器
CN215372929U (zh) 一种浸入式半导体液体加热器
CN201110642Y (zh) 一种节能型即热式电热水器发热体
CN213955656U (zh) 碳纤维水加热器
CN201589546U (zh) 气液换热器
CN211626193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214203031U (zh) 一种耐高温贴片式数码管
CN217953223U (zh) 一种热交换设备及电热水器
CN210267706U (zh) 一种电加热锅炉
CN113465175A (zh) 一种浸入式半导体液体加热器
CN215213671U (zh) 水箱散热器
CN208186833U (zh) 一种大功率ptc液体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Address after: 528322 one of plot 24-2, Fu'an Industrial Zone (phase I), Liandu village committee, Leliu sub 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SHUNDE FASHION ELECTRIC APPLIANCES MF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22 No. 4 Fuli Road, Fuyu village committee, Leliu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XIAOTUN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