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0023U -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0023U
CN211880023U CN202020957732.0U CN202020957732U CN211880023U CN 211880023 U CN211880023 U CN 211880023U CN 202020957732 U CN202020957732 U CN 202020957732U CN 211880023 U CN211880023 U CN 211880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ase
mating surface
wire
line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77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577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0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0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0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压线组件包括压线块和底座,压线块和底座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压线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定位部;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线槽和第二定位部,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进行定位,使压线块能够定位在底座上,从而预先将压线块与底座连接在一起,实现快速定位,安装时无需手持压线块进行定位,便于装配连接件,同时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线槽配合形成过线孔,方便固定电源线,安装操作更灵活方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结构更实用可靠。

Description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在装配过程中,通常利用压线夹对电源线等电线进行固定。现有的压线夹通常采用压线片结构,在压线片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螺孔,两个螺孔分别通过螺钉将压线片固定起来,从而形成对电线的固定,但这种结构需要使用两个螺钉进行固定,操作时必须先用一只手按住压线片,另外一只手打螺钉,操作困难,且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线组件,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结构实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线组件,包括:
压线块,所述压线块设有第一定位部;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线槽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以定位所述压线块与所述底座,且使所述压线块与所述线槽限定出过线孔;
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压线块和所述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采用插接方式进行连接,使压线块能够定位在底座上,从而预先将压线块与底座连接在一起,实现快速定位,安装时无需手持压线块进行定位,便于装配连接件,同时通过压线块与线槽配合形成过线孔,方便固定电源线,安装操作更灵活方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结构更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出形成于所述压线块表面的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与所述定位块匹配的定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定位槽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抵接的第三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相抵接的第四配合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相连且截面呈V形,所述第三配合面和所述第四配合面相连且截面呈V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配合面和/或所述第四配合面设有所述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块呈锥形体,所述定位槽为锥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线块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缓冲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包括紧固螺钉,所述压线块和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紧固螺钉匹配的螺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一体化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空调室内机采用压线组件对电源线进行固定,压线组件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采用插接方式进行连接,使压线块能够定位在底座上,从而预先将压线块与底座连接在一起,实现快速定位,安装时无需手持压线块进行定位,便于装配连接件,同时通过压线块与线槽配合形成过线孔,方便固定电源线,安装操作更灵活方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结构更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线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线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压线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压线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线组件100,压线块110,定位块111,第一配合面112,第二配合面113,底座120,定位槽121,第三配合面122,第四配合面123,线槽124,过线孔125,紧固螺钉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组件100。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组件100,包括压线块110和底座120,压线块110和底座120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其中,在压线块110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定位部,在底座120的上表面设置线槽124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匹配,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连接能够使压线块110和底座120进行定位,压线块110可与线槽124配合形成过线孔125。
具体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采用插接方式进行连接,插接可理解为采用插件和接件的组合方式进行连接,例如,第一定位部为插件,第二定位部为接件,则第一定位部可插到第二定位部上进行连接;或者,第一定位部为接件,第二定位部为插件,第二定位部可插到第一定位部上进行连接。具体的,第一定位部可为定位柱,第二定位部为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压线块110通过定位柱插入到定位孔中进行定位,使得压线块110和底座120能够连接在一起,便于装配连接件。容易想到,第一定位部可采用定位孔结构,第二定位部采用定位柱结构。也可以是,第一定位部可为凸块,第二定位部为与凸块匹配的凹槽,压线块110通过凸块插入到凹槽内进行定位。
可理解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可具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形状和结构,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配合,能够满足实现压线块110和底座120的快速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安装需要而设置,例如,第一定位部可设置在压线块110靠近侧边位置或设置在中间位置,可理解到,第二定位部位于底座120的上表面与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即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一一对应。另外,线槽124可设于底座120上表面的平面位置,或将线槽124设置在第二定位部的表面,例如,第二定位部为凸块时,线槽124设置在凸块的表面上。而且,底座120上线槽124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或多个线槽124,即可通过压线块110与线槽124配合形成两个或多个过线孔125。不同位置的过线孔125的孔径可设置大小一致,也可将各个过线孔125的孔径设置大小不一致。根据过线孔125的孔径大小,每个过线孔125可放置单根电源线或电源线束。
安装时,先将电源线放置在底座120的线槽124内,将压线块110的下表面贴合到底座120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进行定位,在没有装配连接件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压线块110和底座120能够预先连接在一起,实现快速定位,这样无需手持压线块110进行定位,便于装配连接件,同时通过压线块110与线槽124配合形成过线孔125,从而将电源线固定在过线孔125内,操作灵活方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结构实用可靠。
参见图2和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线块110采用板体结构,第一定位部为压线块110下表面凸出形成的定位块111,第二定位部为底座120上表面凹陷形成的定位槽121,定位块111和定位槽121匹配,通过定位块111插入到定位槽121内进行连接,使压线块110和底座120得到定位。
具体的,定位块111位于压线块110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压线块110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便于安装连接件,压线块110与定位块111为一体成型结构,大致呈T形状。定位槽121位于底座120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定位块111能够对应插入到定位槽121中,使定位块111的外表面与定位槽121的内壁相贴合,这样通过定位槽121的限位,对定位块111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能够使压线块110定位在底座120上,达到将压线块110和底座120预先连接的目的。
参见图2和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块111的纵向截面形状呈三角形,定位块111的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112和第二配合面113,如图2中所示,第一配合面112位于定位块111的左侧,第二配合面113位于定位块111的右侧。如图3中所示,定位槽121的纵向截面形状也呈三角形,定位槽121内侧表面包括第三配合面122和第四配合面123,第三配合面122位于定位槽121的左侧,第四配合面123位于定位槽121的右侧。其中,第三配合面122和第四配合面123上分别设有线槽124,当然,线槽124的数量和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也可只在第三配合面122或第四配合面123上设置线槽124。
可理解到,定位块111插入定位槽121时,第一配合面112与第三配合面122相抵接,第二配合面113与第四配合面123相抵接,即定位块111的外表面与定位槽121的内壁贴合,使得定位块111能够快速定位在定位槽121内,定位结构稳定。同时,定位槽121的两侧分别形成过线孔125,从而将电源线固定在过线孔125中,安装方便快捷。
参见图2和3所示,第一配合面112和第二配合面113连接且纵向截面呈V形,第三配合面122和第四配合面123连接且纵向截面呈V形,线槽124的开口位于V形定位槽121的内侧壁上,可便于装配电源线,通过定位块111的V形外表面可同时压紧两侧线槽124内的电源线,使压线结构更牢固。
容易理解到,定位块111和定位槽121的形状不限于实施例所示的三角形,例如,如图4所示,定位块111和定位槽121均为倒梯形,定位块111两侧的表面分别为第一配合面112和第二配合面113,定位槽121两侧的壁面分别为第三配合面122和第四配合面123,其中,线槽124可设置在第三配合面122和第四配合面123上,也可设置在定位槽121的底面上。又如图5所示,定位块111和定位槽121可为方形,方形的定位块111与方形的定位槽121配合,能够使定位更牢固。实施例中定位块111和定位槽121的形状指的是截面形状,可理解到,第一配合面112、第二配合面113、第三配合面122和第四配合面123不限于平面,也可以是弧形面,弧形配合面相互贴合的表面面积更大,表面摩擦力更大,能够使定位块111与定位槽121的插接结构更牢固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块111呈锥形体,定位槽121为锥形槽,定位块111和定位槽121的纵向截面也为三角形,如图1所示,便于将定位块111对应插入到定位槽121中,定位也更稳定牢固。其中,第一配合面112、第二配合面113、第三配合面122和第四配合面123均为弧形面,使定位块111与定位槽121连接更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线块110和底座120之间设有缓冲层,缓冲层能够对压线块110和底座120的连接结构起到缓冲作用,使压线块110与底座120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也可理解为缓冲层能够为压线块110和底座120之间提供一定的形变空间。附图中未示出缓冲层的结构。在安装时,通过缓冲层可调整压线块110和底座120之间的安装间隙,避免两者之间的压力过大而对电源线造成损伤,同时在缓冲层的形变空间范围,也可适用不同直径尺寸的电源线,提高通用性。
其中,缓冲层可设置在定位槽121端口的两侧位置,也可设置在定位槽121的内侧壁上,当然也可设置在定位块111的下表面。缓冲层采用可压缩材料制作,例如为硅胶、橡胶、绒布等可压缩形变的材料。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紧固螺钉130,在压线块110和底座120上分别设有与紧固螺钉130匹配的螺孔,采用两根紧固螺钉130将压线块110和底座120固定连接起来。可理解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采用插接方式进行连接,使压线块110和底座120得到定位,同时压线块110上的螺孔和底座120上的螺孔也能够得到定位而相对应,从而便于利用紧固螺钉130进行连接。安装时,在压线块110和底座120定位连接在一起后,将紧固螺钉130插入压线块110的螺孔中,只需手持紧固螺钉130即可完成安装操作,而无需手持固定压线块110,操作简便,安装效率高。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压线组件100。
以图1所示实施例进行说明,空调室内机采用实施例所示的压线组件100结构对电源线进行固定,电源线可以是单根电源线或电源线束。附图未示出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对于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获取到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20与空调室内机为一体化结构,可理解到,压线块110和底座120可采用塑料材质制作,底座120可与空调室内机内的部件一体注塑成型,例如,底座120可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侧,底座120与壳体一体注塑成型,这样在安装压线组件100时无需对底座120进行固定,只需将压线块110与底座120进行定位,并打上紧固螺钉130即可完成安装,操作方便快捷,安装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且空调器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优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1)

1.一种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线块,所述压线块设有第一定位部;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线槽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通过插接方式进行连接,以定位所述压线块与所述底座,且使所述压线块与所述线槽限定出过线孔;
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压线块和所述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出形成于所述压线块表面的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与所述定位块匹配的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定位槽包括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抵接的第三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相抵接的第四配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相连且截面呈V形,所述第三配合面和所述第四配合面相连且截面呈V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面和/或所述第四配合面设有所述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呈锥形体,所述定位槽为锥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块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缓冲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紧固螺钉,所述压线块和所述底座分别设有与所述紧固螺钉匹配的螺孔。
9.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压线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一体化结构。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020957732.0U 2020-05-29 2020-05-29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1880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7732.0U CN211880023U (zh) 2020-05-29 2020-05-29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7732.0U CN211880023U (zh) 2020-05-29 2020-05-29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0023U true CN211880023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34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7732.0U Active CN211880023U (zh) 2020-05-29 2020-05-29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0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80023U (zh)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9172162B2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7254020B2 (en) Fan assembly for a power supply
CN218582257U (zh) 截止阀安装结构以及截止阀
US20060205271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fixation device
CN211880024U (zh)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307318B (zh) 接线座、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1880025U (zh) 压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377483U (zh) 压线卡及具有该压线卡的电控盒和空调器
CN211400003U (zh) 一种麦克风组件与空调的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0013907U (zh) 一种柜体连接机构
CN110571723B (zh)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N210899829U (zh) 支撑连接结构、电路板组件及其机箱
CN102519121A (zh) 一种简易的室内机电控盒接线装置
CN212157596U (zh) 侧板结构、分歧箱及多联空调器
KR20060086165A (ko) 압축기용 접지 커넥터
US6935880B1 (en) Coupling fixture for inserting power supply input sockets
CN110793101A (zh) 一种麦克风组件与空调的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6436299U (zh) 线夹结构
CN213747225U (zh) 电控装置和空调器
CN218777382U (zh) 安装组件、顶置式空调器及车辆
CN212089188U (zh) 烹饪器具
CN219086735U (zh) 压线卡及制冷设备
CN216079673U (zh) 灯体和灯具
US20080292394A1 (en) Tube rack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