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7733U -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7733U
CN211877733U CN202020403484.5U CN202020403484U CN211877733U CN 211877733 U CN211877733 U CN 211877733U CN 202020403484 U CN202020403484 U CN 202020403484U CN 211877733 U CN211877733 U CN 211877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roduct
welding
test fixtur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34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壮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034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7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7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7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属于电子产品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夹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的第一夹部和第二夹部,第一夹部和第二夹部彼此弹性连接,且第一夹部和第二夹部用于相互配合夹持待测试物体中的柔性电路板;固定机构,对应于夹持机构设置,固定机构能够固定待测试物体中的产品。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将柔性电路板夹伤的几率,且能够降低对产品的损伤程度,保证了柔性电路板和产品的继续使用,具有较高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组装过程中,接触的两个产品通常通过螺钉连接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如一个产品与一个柔性电路板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两个产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时,需要对该两个产品的焊接保持力进行测试,以保证组装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测试柔性电路板与产品之间焊接保持力的方式为直接通过拉拔机的两个虎钳夹紧产品和柔性电路板,然后控制该两个虎钳背向运动,以测试产品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焊接保持力。
但是,上述测试焊接保持力的方式中操作过程较繁琐,且需要多次转动虎钳,效率较低,并且,由于产品是直接通过虎钳夹紧的,导致较容易对产品形成夹伤,影响产品的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能够降低将柔性电路板夹伤的几率,且能够降低对产品的损伤程度,保证了柔性电路板和产品的继续使用,具有较高的效率。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用于测试待测试物体中的柔性电路板与产品之间的焊接保持力,其包括夹持机构与固定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的第一夹部和第二夹部,所述第一夹部和所述第二夹部彼此弹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夹部和所述第二夹部用于相互配合夹持所述待测试物体中的柔性电路板;固定机构对应于所述夹持机构设置,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试物体中的产品。
可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件与固定座,所述螺纹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待测试物体中的产品固定在所述螺纹件上。
可选地,所述螺纹件包括呈柱状的第一部及固定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的侧表面具有外螺纹,且所述第二部用于与所述产品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部和所述第二夹部分别包括顶端、下部与位于所述顶端与所述下部之间的中部,所述第一夹部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夹部的顶端均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部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夹部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夹部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夹部的下部之间设有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部的中部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两个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夹部的中部设有能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能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部的下部还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部的下部具有第三容置槽,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能位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U型件和一端能抵靠所述第二夹部的抓持部,所述U型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件的另一端具有螺纹孔,所述抓持部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U型件螺纹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销柱,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两个支部,所述销柱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部、所述第一夹部的顶端、所述第二夹部的顶端和另一个所述支部以连接所述第一夹部、所述第二夹部与两个所述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中,夹持机构能够适当地夹持柔性电路板,降低了将柔性电路板夹伤的几率,固定机构与产品螺纹连接,能够降低对产品的损伤程度,保证了柔性电路板和产品的继续使用,并且,在使用该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时,只需先将产品固定在螺纹件上,然后控制夹持机构中的夹持组件夹持柔性电路板,再控制夹持机构远离固定机构运动即可,无需多次控制动力机构转动,且测试完成后,第一夹部与第二夹部可弹性分离以放开柔性电路板,提高了测试焊接保持力的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产品与螺纹件螺纹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还能够降低产品在测试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的几率,进而能够提高焊接保持力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一提供的待测试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部和U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夹部和抓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夹持机构;11、连接组件;111、连接件;112、支部;12、夹持组件; 121、第一夹部;1211、第一容置槽;1212、第二容置槽;121a、第一通孔;121b、第三通孔;122、第二夹部;1221、凸起结构;1222、第三容置槽;122a、第二通孔;122b、第四通孔;123、转轴;124、弹性件;125、U型件;1251、螺纹孔;126、抓持部;2、固定机构;21、螺纹件;211、第一部;212、第二部; 22、固定座;3、销柱;
10、柔性电路板;20、产品;30、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柔性电路板与其焊接物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具有较高的效率,且能够降低损伤待测试物体中产品的几率。
本实施例中的待测试物体可以如图1所示,该待测试物体包括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的柔性电路板10和产品20,其中,柔性电路板10和产品20之间的焊点30示意为圆点。本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能够将柔性电路板10 从产品20上分离,以测试柔性电路板10和产品20之间的焊接保持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也能用于测试其他电子零件和产品之间的焊接保持力。
如图2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包括:夹持机构1 和固定机构2。
其中,如图1所示,夹持机构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1和夹持组件12。且夹持组件12包括分别与连接组件11连接的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彼此弹性连接,且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用于相互配合夹持柔性电路板10,也即是,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在未夹持柔性电路板10时,会弹性地张开并保持彼此之间一定的间距。固定机构2对应于夹持机构1设置,具体的,固定机构2位于夹持结构1的下方,且固定机构2用于固定产品20,以使得夹持结构1夹持柔性电路板10远离产品20时,产品20能够被固定机构2固定而不随柔性电路板10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中,夹持机构1通过弹性连接的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夹持柔性电路板10,使得夹持组件12能够在夹紧柔性电路板20前提下,力度可以较小,降低了夹伤柔性电路板10的几率,保证了柔性电路板10的继续使用,并且,在使用该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时,只需先将产品20固定在固定机构2上,然后控制夹持机构1中的夹持组件12夹持柔性电路板10,再控制夹持机构1远离固定机构2运动即可,提高了测试焊接保持力的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还可以包括动力机构(图中未示出)。动力机构与夹持机构1中的连接组件11连接。且动力机构能用于带动连接组件11靠近或远离固定机构2,还用于测试产品20和柔性电路板10之间的焊接保持力,也即是,动力机构能够通过连接组件11带动夹持组件12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机构2的方向移动。当动力机构带动夹持组件12远离固定机构2 时,夹持组件12能够带动柔性电路板10与产品20分离;或者,动力机构可连接拉力感测器,在测试时,动力机构可逐渐提高连接组件11与夹持组件12施加于柔性电路板10的拉力,直到拉力感测器感测拉力提高到特定阈值时,拉力感测器反馈讯号使动力机构停止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机构可以为拉拔机,此时,夹持机构1 中的连接组件11与动力机构中的一个固定件固定连接,固定结构2与另一个固定件固定连接。当需要控制夹持组件12向远离固定机构2的方向移动时,可以控制两个固定件背向运动;当需要控制夹持组件12箱靠近固定机构2的方向移动时,可以控制两个固定件相向运动。或者,固定结构2可固定不动,而夹持机构1中的连接组件11与动力机构中的一个固定件固定连接,并且动力机构可控制固定件远离或靠近固定结构2。本实施例中的拉拔机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拉拔机的结构,其测试产品20与柔性电路板10之间焊接保持力的原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机构2可以包括螺纹件21和固定座22。其中,螺纹件21固定在固定座22上,待测试物体中的产品20固定在螺纹件21 上。具体的,该螺纹件21具有外螺纹,待测试物体中的产品20上具有与该外螺纹相螺合的内螺纹,使得产品20能够固定在该螺纹件21上。
另外,本实施例中产品20与螺纹件21螺纹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能够降低对产品20的损伤程度,以保证产品20的继续使用,还能够降低产品 20在测试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的几率,进而能够提高焊接保持力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固定件可以与固定机构2中的固定座22固定连接。其中,螺纹件21与固定座22也可以螺纹连接,以便于螺纹件21的更换,进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待测试物体。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3,螺纹件21可以包括呈柱状的第一部211及固定于该第一部211上的第二部212。第二部212的侧表面具有与产品20中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且该第二部212用于与产品20螺纹连接。可选地,该第二部212呈圆柱状。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可以分别包括顶端、下部及位于顶端和下部之间的中部。其中,第一夹部121的顶端和第二夹部122的顶端均与连接组件11连接,第一夹部121的中部与第二夹部122 的中部通过转轴123连接,且第一夹部121的下部和第二夹部122的下部之间设有弹性件1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是通过弹性件 124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还可以包括销柱3,并且,连接组件11包括连接部111和分别与连接部111固定连接的两个支部112。第一夹部121的顶端和第二夹部122的顶端均通过销柱3与两个支部112连接。具体的,销柱2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支部112、第一夹部121的顶端、第二夹部122 的顶端和另一个支部,以连接第一夹部121、第二夹部122和两个支部112。再进一步地,第一夹部121的顶端具有供销柱3穿过的第三通孔121b,第一夹部 122的顶端具有供销柱3穿过的第四通孔122b,使得销柱3能够穿过该第三通孔121b和该第四通孔122b将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固定在支部112上。
可选地,如图5所示,连接部11能够与一个固定件固定连接,夹持组件12 与两个支部112均连接。具体的,两个支部112上均设有通孔,上述销柱3依次穿过一个支部112上的通孔、第一夹部121上的第三通孔121b、第二夹部122 上的第四通孔122b和另一个支部112上的通孔,以将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 122均与支部112固定连接。
并且,第一夹部121的中部与第二夹部122的中部通过转轴123转动连接,此时,第二夹部122能够相对于第一夹部121转动,以夹紧柔性电路板10。且第一夹部121的下部和第二夹部122的下部之间设有弹性件124,以实现对柔性电路板10的柔性夹持。可选地,该弹性件124可以为弹簧等能够存储弹性势能的零件。弹性件124可使第一夹部121的下部和第二夹部122的下部在常态下保持开启,也就是第一夹部121的下部和第二夹部122的下部会基於弹性而保持一定间距,以便于更换待测试的柔性电路板10。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夹部121可以呈长条块状,且第一夹部 121在其延伸方向上分为厚度不同的两个部分,第一夹部121的上部的厚度小于第一夹部121的中部与下部的厚度,第一夹部121的中部与下部的厚度相同,上述第三通孔121b位于第一夹部121的上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一夹部121的中部设有第一容置槽1211,第一容置槽1211的两个侧壁上具有供上述转轴123穿过的第一通孔121a。可选地,第一容置槽1211位于第一夹部121的中部。
如图8所示,第二夹部122呈长条块状,且第二夹部122的中部设有能位于第一容置槽1211的凸起结构1221,具体的,凸起结构1221位于上述第四通孔122b的下方。凸起结构1221能够在该第一容置槽1211内转动,且凸起结构 1221上具有供上述转轴123穿过的第二通孔122a。具体的,转轴123能依次穿过第一夹部121上的一个第一通孔121a、第二夹部122上的第二通孔122a和第一夹部121上的另一个第一通孔121a,以使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可转动连接。
再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一夹部121的下部还设有第二容置槽1212,上述弹性件124的一端能够固定于第二容置槽1212内,以保证弹性件124的位置。具体的,弹性件124的一端可以固定在第二容置槽1212的槽底。
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二夹部122的下部(具体为凸起结构1221的下方) 具有第三容置槽1222,上述弹性件124的另一端能位于该第三容置槽1222内,以降低弹性件124的另一端与第二夹部122的接触位置因被压缩而发生变化的几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述,夹持组件12还可以包括U型件125和一端能抵靠第二夹部122的抓持部126。U型件125的一端与第一夹部121固定连接,该U型件125的另一端具有螺纹孔1251,抓持部126能穿设于螺纹孔1251 中并与U型件125螺纹连接,且该抓持部126用于带动第二夹部122的下部靠近第一夹部121,以夹紧或松开柔性电路板10。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U型件125与第一夹部121可以为一体结构。示例地,上述抓持部126可以为蝶形螺丝。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拧动旋转抓持部126,可是抓持部126带动第二夹部122的下部靠近或远离第一夹部1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抓持部126的对应螺纹自螺纹孔1251脱出时,弹性件125会带动第二夹部122的下部远离第一夹部121的下部直到特定距离。
下面本实施例对上述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待测试物体的产品20拧在固定机构2的螺纹件21上,然后将固定机构2固定在拉拔机(也即是动力机构)的下固定件上;之后,将夹持机构2 固定在拉拔机的上固定件上。接下来,确定待测试物体的柔性电路板10的焊接部分和抓持部分是否相互垂直,当该两部分未垂直时,需要将该抓持部分折起,以使该抓持部分垂直于该焊接部分。之后控制上固定件向靠近下固定件的方向移动,以使柔性电路板10的夹持部分能够位于夹持组件12的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之间(如图9所示),之后,拧动抓持部126,以使第二夹部122 的末端能够向靠近第一夹部121末端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夹紧柔性电路板10 的夹持部分。
在测试柔性电路板10与产品20之间的焊接保持力时,可以控制拉拔机的上固定件相对于下固定件背向运动,并且,在此过程中,拉拔机可以记录该开始时间与上固定件向柔性电路板10施加的拉力,当产品20和柔性电路板10分离时(如图2所示),拉拔机可以记录此时的结束时间,通过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上固定件向柔性电路板10施加的拉力可以确定产品20与柔性电路板 10之间焊接的保持力。示例地,可以根据查表的方式确定产品20与柔性电路板10之间焊接的保持力,如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的差值和上固定件向柔性电路板10施加的拉力的大小能够对应一个保持力值。并且,当产品20与柔性电路板10分离后,停止上固定件与下固定件的背向运动。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用于测试待测试物体中的柔性电路板与产品之间的焊接保持力,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11)和夹持组件(12),所述夹持组件(12)包括分别与所述连接组件(11)连接的第一夹部(121)和第二夹部(122),所述第一夹部(121)和所述第二夹部(122)彼此弹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夹部(121)和所述第二夹部(122)用于相互配合夹持所述待测试物体中的柔性电路板;
固定机构(2),对应于所述夹持机构(1)设置,所述固定机构(2)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试物体中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螺纹件(21)与固定座(22),所述螺纹件(21)固定在所述固定座(22)上,所述待测试物体中的产品固定在所述螺纹件(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件(21)包括呈柱状的第一部(211)及固定于所述第一部(211)上的第二部(212),所述第二部(212)的侧表面具有外螺纹,且所述第二部(212)用于与所述产品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部(121)和所述第二夹部(122)分别包括顶端、下部及位于所述顶端与所述下部之间的中部,所述第一夹部(121)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夹部(122)的顶端均与所述连接组件(11)连接,所述第一夹部(12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夹部(122)的中部通过转轴(123)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夹部(121)的下部和所述第二夹部(122)的下部之间设有弹性件(1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部(121)的中部设有第一容置槽(1211),所述第一容置槽(1211)的两个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夹部(122)的中部设有能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211)的凸起结构(1221),所述凸起结构(1221)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123)能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部(121)的下部还设有第二容置槽(1212),所述弹性件(12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2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部(122)的下部具有第三容置槽(1222),所述弹性件(124)的另一端能位于所述第三容置槽(12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2)还包括U型件(125)和一端能抵靠所述第二夹部(122)的抓持部(126),所述U型件(12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部(121)固定连接,所述U型件(125)的另一端具有螺纹孔(1251),所述抓持部(126)穿设于所述螺纹孔(1251)并与所述U型件(125)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柱(3),所述连接组件(11)包括连接部(111)和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11)固定连接的两个支部(112),所述销柱(3)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部(112)、所述第一夹部(121)的顶端、所述第二夹部(122)的顶端和另一个所述支部(112)以连接所述第一夹部(121)、所述第二夹部(122)与两个所述支部(112)。
CN202020403484.5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Active CN211877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3484.5U CN211877733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3484.5U CN211877733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7733U true CN211877733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3484.5U Active CN211877733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7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9195B2 (ja) チャック装置及びこのチャック装置を備える材料試験機
CN210430267U (zh) 一种浮动插拔装置
CN211877733U (zh) 一种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US201503526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workpiece to a fixture plate using a novel workpiece hold-down clamp
CN210550712U (zh) 一种压销夹具
CN216284627U (zh) 拉力测试夹具
CN218311320U (zh) 一种具备适配性夹持机构的波峰焊治具
US20210177472A1 (en) Driven universal screw guide
CN201146034Y (zh) 一种硬盘功能调试夹具
CN202592234U (zh) 快速松、紧无螺纹夹具
CN114690017A (zh) 芯片测试装置
CN217167778U (zh) 一种曲轴测量用夹具
CN210935052U (zh) 一种荧光仪辅助操作机构和单人荧光操作装置
CN217484016U (zh) 螺母抗拉强度试验夹具组件
CN216433719U (zh) 夹持装置及测试装置
CN215778558U (zh) 一种面部固定板的反向夹取器
CN220542608U (zh) 一种板料冲压性能试验夹具
CN218613611U (zh) 一种激光模组测试夹具
CN215358046U (zh) 一种小夹爪机构
CN213595369U (zh) 夹持装置
CN218193887U (zh) 一种气动夹具
CN211073260U (zh) 一种棒用固定装置
CN212330825U (zh) 一种兼容多种外形尺寸的双物料定位夹具
CN214669206U (zh) 一种轴向二极管升降测试夹具
CN215546231U (zh) 一种光器件封焊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