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7379U - 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77379U CN211877379U CN202020321198.4U CN202020321198U CN211877379U CN 211877379 U CN211877379 U CN 211877379U CN 202020321198 U CN202020321198 U CN 202020321198U CN 211877379 U CN211877379 U CN 2118773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ance car
- plate
- base
- motor
- detec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续航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板、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两个踩踏机构,支撑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之上,并且位于升降机构的旁侧,两个踩踏机构呈对称状态固定设置于升降板之上,并且两个踩踏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带动踩踏机构下压平衡车,来模拟人站在平衡车上,通过电机配合连杆带动踏板在平衡车上模拟人脚的动作来控制平衡车的正反转,进而通过模拟实际的使用场景,依次来测试和记录平衡车的续航时间,测试方式简单,同时能够通过控制踏板的倾斜度来控制车速,从而能够是平衡车工作台不同的状态下,十分灵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续航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 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科学家经过潜心的研究,终于开发出新款两轮电动平衡车。两轮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 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在平衡车的使用过程中,其续航时间是用户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用于在出厂前对平衡车进行动态模拟状态下的续航测试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板、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两个踩踏机构,底座呈水平状态设置,升降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之上,升降板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底座的上方并且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支撑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之上,并且位于升降机构的旁侧,两个踩踏机构呈对称状态固定设置于升降板之上,并且两个踩踏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正上方。
作为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撑轴,每个支撑轴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轴座,轴座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每个支撑轴上呈对称状态套设有两个防滑胶套。
作为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每个踩踏机构均包括第一电机、菱形板、踏板和两个连杆,第一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升降板的顶部,并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菱形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踏板位于升降板的正下方,两个连杆均呈竖直状态设置于菱形板与踏板之间,升降板上开设有用于供两个连杆穿过的矩形避让通孔,菱形板为双层机构,两个连杆的上端分别与菱形板长轴的两端内侧铰接,两个连杆的下端分别与踏板的顶部两端铰接,踏板的长度方向与菱形板的长轴方向平行。
作为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升降机构包括顶板、第二电机、螺纹杆和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导向轴,顶板位于升降板的上方,四个导向轴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四个导向轴的上端分别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顶板的底部和底座的顶部均设有四个用于供导向轴连接的第一轴套,升降板上固定嵌设有一个螺纹套 ,螺纹杆呈竖直状态设置,第二电机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顶板的顶部,并且其输出轴向下与螺纹杆的上端连接,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供螺纹杆的下端连接的第二轴套,螺纹杆穿过螺纹套并且二者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第二电机通过一个电机支架固定设置于顶板的顶部,顶板上嵌设有一个用于供螺纹杆的上端穿过的轴承,电机支架内侧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与螺纹杆上端的联轴器。
作为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呈竖直状态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的边缘处和底座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升降板的边缘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带动踩踏机构下压平衡车,来模拟人站在平衡车上,通过电机配合连杆带动踏板在平衡车上模拟人脚的动作来控制平衡车的正反转,进而通过模拟实际的使用场景,依次来测试和记录平衡车的续航时间,测试方式简单,同时能够通过控制踏板的倾斜度来控制车速,从而能够是平衡车工作台不同的状态下,十分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踩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升降板;3-支撑轴;4-轴座;5-防滑胶套;6-第一电机;7-菱形板;8-踏板;9-连杆;10-矩形避让通孔;11-顶板;12-第二电机;13-螺纹杆;14-导向轴;15-第一轴套;16-螺纹套;17-第二轴套;18-电机支架;19-轴承;20-联轴器;21-位移传感器;22-平衡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板2、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两个踩踏机构,底座1呈水平状态设置,升降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1之上,升降板2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底座1的上方并且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支撑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1之上,并且位于升降机构的旁侧,两个踩踏机构呈对称状态固定设置于升降板2之上,并且两个踩踏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正上方。使用时将满电的平衡车22启动后置于支撑机构上,接着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2下降,升降板2下降则带动两个踩踏机构下降直至抵触平衡车22,两个踩踏机构模拟人脚踩在平衡车22上的状态,以此来检测并记录平衡车22的续航情况。
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撑轴3,每个支撑轴3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轴座4,轴座4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每个支撑轴3上呈对称状态套设有两个防滑胶套5。平衡车22的两个轮子分别置于对应的两个支撑轴3上的防滑胶套5上,支撑轴3的两端分别连接轴座4,在轴座4的作用下,两个支撑轴3会随着平衡车22的车轮转动而转动,从而模拟平衡车22在平坦路面上的行驶状态。
每个踩踏机构均包括第一电机6、菱形板7、踏板8和两个连杆9,第一电机6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升降板2的顶部,并且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菱形板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踏板8位于升降板2的正下方,两个连杆9均呈竖直状态设置于菱形板7与踏板8之间,升降板2上开设有用于供两个连杆9穿过的矩形避让通孔10,菱形板7为双层机构,两个连杆9的上端分别与菱形板7长轴的两端内侧铰接,两个连杆9的下端分别与踏板8的顶部两端铰接,踏板8的长度方向与菱形板7的长轴方向平行。第一电机6带动菱形板7旋转,菱形板7旋转从而带动两个与之铰接的连杆9进行一上一下的交错运动,进而通过两个连杆9的上下交错运动带动踏板8前后旋转,以此来模拟人类前脚掌抬起和后脚跟抬起两种不同的状态,前脚掌抬起对应平衡车22后退,后脚跟抬起对应平衡车22前进,踏板8倾斜的程度越大,则平衡车22的车速越快,以此能够灵活的测试在不同状态和不同车速下的平衡车22续航情况。
升降机构包括顶板11、第二电机12、螺纹杆13和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导向轴14,顶板11位于升降板2的上方,四个导向轴14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四个导向轴14的上端分别与顶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顶板11的底部和底座1的顶部均设有四个用于供导向轴14连接的第一轴套15,升降板2上固定嵌设有一个螺纹套16 ,螺纹杆13呈竖直状态设置,第二电机12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顶板11的顶部,并且其输出轴向下与螺纹杆13的上端连接,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供螺纹杆13的下端连接的第二轴套17,螺纹杆13穿过螺纹套16并且二者螺纹连接。第二电机12带动螺纹杆13旋转,在螺纹套16的作用下,并配合导向轴14升降板2进行限位以防止升降板2发生自转,从而将螺纹杆1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升降板2的升降运动,进而升降板2能够带动踩踏机构进行上下移动。
第二电机12通过一个电机支架18固定设置于顶板11的顶部,顶板11上嵌设有一个用于供螺纹杆13的上端穿过的轴承19,电机支架18内侧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第二电机12输出轴与螺纹杆13上端的联轴器20。第二电机12通过联轴器20带动螺纹杆13旋转,顶板11上的轴承19供螺纹杆13插设,用于减小螺纹杆13旋转时候的摩擦阻力。
底座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呈竖直状态的位移传感器21,位移传感器21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11的边缘处和底座1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21的输出端与升降板2的边缘处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21来测量升降板2下降的精确距离,从而防止升降板2下降过多,而使踏板8过度下压平衡车22而导致平衡车22受损。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Claims (6)
1.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板(2)、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和两个踩踏机构,底座(1)呈水平状态设置,升降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1)之上,升降板(2)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底座(1)的上方并且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支撑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1)之上,并且位于升降机构的旁侧,两个踩踏机构呈对称状态固定设置于升降板(2)之上,并且两个踩踏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撑轴(3),每个支撑轴(3)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轴座(4),轴座(4)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每个支撑轴(3)上呈对称状态套设有两个防滑胶套(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踩踏机构均包括第一电机(6)、菱形板(7)、踏板(8)和两个连杆(9),第一电机(6)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升降板(2)的顶部,并且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菱形板(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踏板(8)位于升降板(2)的正下方,两个连杆(9)均呈竖直状态设置于菱形板(7)与踏板(8)之间,升降板(2)上开设有用于供两个连杆(9)穿过的矩形避让通孔(10),菱形板(7)为双层机构,两个连杆(9)的上端分别与菱形板(7)长轴的两端内侧铰接,两个连杆(9)的下端分别与踏板(8)的顶部两端铰接,踏板(8)的长度方向与菱形板(7)的长轴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顶板(11)、第二电机(12)、螺纹杆(13)和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导向轴(14),顶板(11)位于升降板(2)的上方,四个导向轴(14)均呈竖直状态设置,四个导向轴(14)的上端分别与顶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顶板(11)的底部和底座(1)的顶部均设有四个用于供导向轴(14)连接的第一轴套(15),升降板(2)上固定嵌设有一个螺纹套(16) ,螺纹杆(13)呈竖直状态设置,第二电机(12)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于顶板(11)的顶部,并且其输出轴向下与螺纹杆(13)的上端连接,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供螺纹杆(13)的下端连接的第二轴套(17),螺纹杆(13)穿过螺纹套(16)并且二者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机(12)通过一个电机支架(18)固定设置于顶板(11)的顶部,顶板(11)上嵌设有一个用于供螺纹杆(13)的上端穿过的轴承(19),电机支架(18)内侧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第二电机(12)输出轴与螺纹杆(13)上端的联轴器(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呈竖直状态的位移传感器(21),位移传感器(21)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11)的边缘处和底座(1)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21)的输出端与升降板(2)的边缘处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21198.4U CN211877379U (zh) | 2020-03-15 | 2020-03-15 | 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21198.4U CN211877379U (zh) | 2020-03-15 | 2020-03-15 | 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77379U true CN211877379U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259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2119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77379U (zh) | 2020-03-15 | 2020-03-15 | 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773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66528A (zh) * | 2021-12-15 | 2022-03-11 | 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 | 电动平衡车能量续驶里程测试系统 |
-
2020
- 2020-03-15 CN CN202020321198.4U patent/CN21187737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66528A (zh) * | 2021-12-15 | 2022-03-11 | 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 | 电动平衡车能量续驶里程测试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87204U (zh) | 人机互动体感车 | |
CN203043417U (zh) | 多自由度骑行台 | |
CN106564546A (zh) | 全姿态电动平衡扭扭车 | |
CN211877379U (zh) | 一种双轮平衡车模拟检测装置 | |
CN105691505A (zh) | 单踏板可转向的两轮电动平衡车 | |
CN208340007U (zh) | 平衡踏板和平衡训练及评估设备 | |
CN213502746U (zh) | 一种两轮新型电动平衡车 | |
CN205998050U (zh) | 交通工具 | |
CN2281935Y (zh) | 附有升降式辅助轮的摩托车 | |
CN106525463A (zh) | 一种平衡车测试装置 | |
CN206984159U (zh) | 一种球形滚动装置 | |
CN207587209U (zh) | 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平台 | |
CN205345226U (zh) | 一种具有辅助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 |
CN207045551U (zh) | 人机互动体感车 | |
CN203324024U (zh) | 一种偏置轴驱动轮试验装置 | |
CN207029437U (zh) | 一种电动平衡车踏板与主支撑机构的连接结构 | |
CN205524664U (zh) | 一种应用在平衡车上的压力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 |
CN108725648A (zh) | 人机互动运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206968877U (zh) | 新型双轮平衡车 | |
CN208216902U (zh) | 电动滑板车 | |
CN207670580U (zh) | 一种基于轮转控制伸缩结构进行车身长度调节的代步车 | |
CN207024589U (zh) | 一种电动平衡车 | |
CN105947074A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 | |
WO2021026878A1 (zh) | 一体式平衡车 | |
CN205524703U (zh) | 一种两轮平衡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