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3263U -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63263U CN211863263U CN201922232387.4U CN201922232387U CN211863263U CN 211863263 U CN211863263 U CN 211863263U CN 201922232387 U CN201922232387 U CN 201922232387U CN 211863263 U CN211863263 U CN 2118632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base
- opening
- air pressure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一端开口,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底座至少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每一气压棒的上端均设置有调节杆,气压棒的上端设置有U型承压板;靠近底座开口的一根气压棒的中部轴向转动连接有坐垫转动部,坐垫转动部转动连接有坐垫,坐垫远离坐垫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靠近底座开口且与坐垫转动部相对的一根气压棒的中部设置有坐垫固定部;底座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设置有钢瓶放置架,底座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依次向上设置有多个仪器放置架。本实用新型能够携带多个医疗仪器,在进行行走训练时能够满足患者坐立休息的需求,通过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高度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往往存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功能残疾及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故生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1975年,RobertBurns (罗伯特·彭斯),在CHEST杂志即发表文章指出:在大部分需要数周或数月呼吸支持的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导致很大程度的肌肉萎缩、营养消耗、褥疮、关节废用并影响恢复。有研究证实,在卧床4小时后,病患就开始出现肌肉衰化(muscles deteriorate),一周后丧失10%的肌力。另一项研究证明,18-69h的膈肌完全制动合并机械通气的共同作用,可导致人体膈肌纤维显著萎缩。进一步研究证实,早期运动能短时间内提高危重症患者的功能恢复;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早期运动训练,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出院后的功能水平。
在所有康复治疗手段中,自主站立行走训练尤为重要。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证实重症患者早期下床行走能有效改善自主呼吸功能、减少 ICU获得性衰弱、ICU相关性谵妄以及消化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对重病患者对自身康复信心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重症患者辅助行走训练仍处于起步阶段,行走辅助设备设计落后,结构、功能单一;仅仅只满足最基本的扶持站立功能,无法完成需要严密监测、甚至呼吸支持重症患者自主行走的需求,目前仍采用医护人员扶助,同时需要携带大量医疗器械(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容量泵等),工作量大;并且患者做行走训练时,难免会出现需要休息的情况,而现有的行走辅助设备只能让患者扶着设备站立休息,长时间容易引起患者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能够携带多个医疗仪器,并且在进行行走训练时能够满足患者坐立休息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开口,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至少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每一气压棒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气压棒升降的调节杆,所述气压棒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方向与所述底座的开口方向相同的U型承压板;
靠近所述底座开口的一根气压棒的中部轴向转动连接有坐垫转动部,所述坐垫转动部转动连接有垂直对应气压棒转动的坐垫,所述坐垫远离所述坐垫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靠近所述底座开口且与所述坐垫转动部相对的一根气压棒的中部设置有坐垫固定部,所述坐垫固定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截面呈U型的卡槽;
所述底座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向上设置有与对应气压棒连接的钢瓶放置架,所述底座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依次向上设置有多个与对应气压棒连接的仪器放置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需要进行行走训练时,医护人员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需要的医疗器械放置在器械放置架以及钢瓶放置架内,转动坐垫让患者进入站立架,转动坐垫使转动连接轴进入卡槽并且使坐垫转动至竖直,患者或医护人员向上抬动调节杆,使所有的气压棒可以伸缩,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气压棒的高度,当患者与仪器连接好后,患者便可手扶扶手进行行走训练;
当患者需要休息时,用手轻轻将坐垫扶平,患者便可坐在坐垫上休息,当患者休息完后,患者起身,将坐垫转动至竖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转动部靠近所述坐垫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坐垫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孔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孔内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坐垫转动部及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用于驱动所述坐垫转动至竖直,所述转动轴于所述转动孔开口处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转动孔开口处开设有允许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转动90度的第一限位缺口;所述连接轴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卡槽的内侧开设有允许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转动90度的第二限位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需要进入站立架时,转动坐垫让患者进入站立架,随后将坐垫转动至水平,使第二限位凸起对准卡槽,使转动连接轴进入卡槽,松开坐垫,扭簧带动坐垫转动至竖直,使得第一限位凸起在第一限位缺口内转动,第二限位凸起在第二限位缺口内转动,第二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缺口形成卡接使连接轴不会滑出卡槽;
使得坐垫只能在水平与竖直90度范围内转动,便于患者将坐垫放平坐下休息,同时通过扭簧使得坐垫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至与竖直,从而不影响患者行走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同一条垂直所述底座开口的边的所有气压棒的调节杆通过调节把手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承压板靠近开口的一端垂直向上可拆卸连接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的顶端设置有多个输液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承压板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输液架预设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承压板远离开口的一端向上设置有扶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携带多个器械,满足患者在进行行走训练时还能进行监测、呼吸支持等需求;
其二、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时,能够满座患者坐立休息的需求;
其三、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棒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自由调整高度,满足不同患者体型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用于展示坐垫转动部与转动轴连接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展示坐垫固定部与连接轴连接的剖视图;
图5主要用于展示气压棒上的调节杆及调节把手;
图6主要用于展示U型承压板与输液架的连接关系。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气压棒;31、调节杆;32、调节把手;4、U型承压板;41、扶手;42、螺纹孔;5、输液架;51、输液挂钩;6、坐垫转动部;61、转动孔;62、第一限位缺口;63;扭簧;7、坐垫;71、转动轴;72、连接轴;73、第一限位凸起;74、第二限位凸起;8、坐垫固定部;81、卡槽;82、第二限位缺口;91、钢瓶放置架;92、仪器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参照图1-6,包括底座1,底座1近似呈一端开口的U型,底座1下端的四个角均安装有一个万向轮2,底座1靠近开口的两端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3,底座1垂直开口两边的中部均垂直向上设置有两根气压棒3,气压棒3 并不仅限于设置四根,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均可,每一气压棒3的上端均设置有一个用于调节气压棒3升降的调节杆31,位于同一条垂直底座1开口的边的两根气压棒3的调节杆31通过调节把手32连接在一起;气压棒3的上端设置有一块开口方向与底座1的开口方向相同的U型承压板4,U型承压板4远离开口的一端向上设置有两根扶手41,便于患者训练时用手握住扶手41前进,U型承压板4靠近开口右侧的一端开设有一个螺纹孔42,螺纹孔42向上螺纹连接有一根输液架5,输液架5的顶端设置有四个输液挂钩51,输液架5使用时再组装上,不需要使用时将其拆卸。
靠近底座1开口的一根气压棒3的中部轴向转动连接有一个坐垫转动部6,坐垫转动部6转动连接有一块垂直对应气压棒3转动的坐垫7,坐垫7远离坐垫转动部6的一端设置有一根连接轴72,靠近底座1开口且与坐垫转动部6相对的一根气压棒3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坐垫固定部8,坐垫固定部8开设有一个与连接轴72相配合的截面呈U 型的卡槽81;坐垫转动部6靠近坐垫7的一端开设有一个转动孔61,坐垫7设置有一根与转动孔6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71,转动孔61内设置有一根扭簧63,扭簧63的两端分别与坐垫转动部6及转动轴71 固定连接,扭簧63用于驱动坐垫7转动至竖直,转动轴71于转动孔 61开口处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凸起73,转动孔61开口处开设有一个允许第一限位凸起73转动90度的第一限位缺口62;连接轴 72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凸起74,卡槽81的内侧开设有一个允许第二限位凸起转动90度的第二限位缺口82,使得坐垫7只能在水平与竖直90度范围内转动,便于患者将坐垫7放平坐下休息,同时通过扭簧63使得坐垫7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至与竖直,从而不影响患者行走训练。
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两根气压棒3之间连接有多根连接杆,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向上设置有一个与对应气压棒3及连接杆连接的钢瓶放置架91,用于使用时放置氧气钢瓶,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依次向上设置有三个与对应气压棒3及连接杆连接的仪器放置架92,用于使用时放置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容量泵等器械。
使用方式:患者需要进行行走训练时,医护人员首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需要的医疗器械放置在器械放置架以及钢瓶放置架91 内,如患者还需要输液,医护人员将输液架5组装上,转动坐垫7让患者进入站立架,随后将坐垫7转动至水平,使第二限位凸起74对准卡槽81,使转动连接轴72进入卡槽81,松开坐垫7,扭簧63带动坐垫7转动至竖直,使得第一限位凸起73在第一限位缺口62内转动,第二限位凸起74在第二限位缺口82内转动,第二限位凸起74 与第二限位缺口82形成卡接使连接轴72不会滑出卡槽81,患者或医护人员向上抬动调节把手32,使所有的气压棒3可以伸缩,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气压棒3的高度,当患者与仪器连接好后,患者便可手扶扶手41进行行走训练;
当患者需要休息时,用手轻轻将坐垫7扶平,患者便可坐在坐垫 7上休息,当患者休息完后,患者起身,由于扭簧63的作用,扭簧 63驱动坐垫7转动至竖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开口,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至少向上设置两根气压棒(3),每一气压棒(3)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气压棒(3)升降的调节杆(31),所述气压棒(3)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方向与所述底座(1)的开口方向相同的U型承压板(4);
靠近所述底座(1)开口的一根气压棒(3)的中部轴向转动连接有坐垫转动部(6),所述坐垫转动部(6)转动连接有垂直对应气压棒(3)转动的坐垫(7),所述坐垫(7)远离所述坐垫转动部(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72),靠近所述底座(1)开口且与所述坐垫转动部(6)相对的一根气压棒(3)的中部设置有坐垫固定部(8),所述坐垫固定部(8)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72)相配合的截面呈U型的卡槽(81);
所述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向上设置有与对应气压棒(3)连接的钢瓶放置架(91),所述底座(1)远离开口一端的一侧依次向上设置有多个与对应气压棒(3)连接的仪器放置架(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转动部(6)靠近所述坐垫(7)的一端开设有转动孔(61),所述坐垫(7)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孔(6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71),所述转动孔(61)内设置有扭簧(63),所述扭簧(63)的两端分别与坐垫转动部(6)及转动轴(71)固定连接,所述扭簧(63)用于驱动所述坐垫(7)转动至竖直,所述转动轴(71)于所述转动孔(61)开口处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73),所述转动孔(61)开口处开设有允许所述第一限位凸起(73)转动90度的第一限位缺口(62);所述连接轴(72)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74),所述卡槽(81)的内侧开设有允许所述第二限位凸起(74)转动90度的第二限位缺口(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条垂直所述底座(1)开口的边的所有气压棒(3)的调节杆(31)通过调节把手(32)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承压板(4)靠近开口的一端垂直向上可拆卸连接有输液架(5),所述输液架(5)的顶端设置有多个输液挂钩(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承压板(4)靠近开口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42),所述输液架(5)预设所述螺纹孔(4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承压板(4)远离开口的一端向上设置有扶手(4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32387.4U CN211863263U (zh) | 2019-12-12 | 2019-12-12 |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32387.4U CN211863263U (zh) | 2019-12-12 | 2019-12-12 |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63263U true CN211863263U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244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3238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63263U (zh) | 2019-12-12 | 2019-12-12 |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632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81599A (zh) * | 2021-04-01 | 2021-07-09 | 郝又国 | 多功能健康护理机及其护理方法 |
CN117017728A (zh) * | 2023-10-07 | 2023-11-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
-
2019
- 2019-12-12 CN CN201922232387.4U patent/CN2118632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81599A (zh) * | 2021-04-01 | 2021-07-09 | 郝又国 | 多功能健康护理机及其护理方法 |
CN117017728A (zh) * | 2023-10-07 | 2023-11-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
CN117017728B (zh) * | 2023-10-07 | 2023-12-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一种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63263U (zh) |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用站立支架 | |
CN211962922U (zh) | 一种医疗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3599777A (zh) | 一种适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 | |
CN111407957B (zh) | 一种儿童护理用可调式输液装置 | |
CN211835138U (zh) | 一种将患者由病床转移至平车的转移装置 | |
CN110812028A (zh) | 一种方便拆卸牵引架的骨科护理病床 | |
CN110638582A (zh) |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 |
CN205988336U (zh) | 防疲劳坐立式手术架 | |
CN206334031U (zh) | 一种内科康复用轮椅 | |
CN114469580A (zh) | 一种重症患者用防压疮的多功能俯卧位垫 | |
CN203915370U (zh) | 胸腔穿刺专用座椅 | |
CN209316394U (zh) | 一种辅助瘫痪患者前后摆动病床 | |
CN219423248U (zh) | 一种辅助行走护理器 | |
CN215779657U (zh) | 一种助行器 | |
CN215229947U (zh) | 一种改进型康复训练助行器 | |
CN207186766U (zh) | 腿板能够升降翻转的医疗床 | |
CN222150743U (zh) | 一种老年肿瘤内科放疗护理康复装置 | |
CN111700770A (zh) | 一种骨科病人术后用辅助锻炼装置 | |
CN211326627U (zh) | 一种分娩镇痛辅助椅 | |
CN214231996U (zh)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 |
CN216496333U (zh) | 一种适用于ards患者辅助治疗的辅助架床 | |
CN220275891U (zh) | 一种可调节式胸腔穿刺椅 | |
CN220778499U (zh) | 一种颈椎牵引治疗仪 | |
CN217066978U (zh) | 一种术后护理装置 | |
CN221307754U (zh) | 一种便于医院管理的病人陪护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