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1996U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31996U CN214231996U CN202021461002.8U CN202021461002U CN214231996U CN 214231996 U CN214231996 U CN 214231996U CN 202021461002 U CN202021461002 U CN 202021461002U CN 214231996 U CN214231996 U CN 2142319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riser
- plate
- universal wheels
- bottom pla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包括两个底板,两个底板之间设有伸缩调节装置,两个底板的上端均固定有立板,其中一个立板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滑动设有展示板,所述限位杆上滑动套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展示板的一端均固定在另一个立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根据病人的身高和胖瘦进行上下和横向伸缩调节,还能通过折叠壁椅方便病患休息,并能在休息的同时进行护理和检查,提高了护理支架的实用性,降低了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病患使用时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临床上的神经内科病房内,许多病患伴有肢体行动障碍,并多发于下肢,在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些物理训练来活动四肢,目前神经内科病患进行物理训练时的护理支架不能根据病人的身高和胖瘦进行上下和横向伸缩调节,导致护理支架实用性低下,增加了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成本,影响了护理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包括两个底板,两个底板之间设有伸缩调节装置,两个底板的上端均固定有立板,其中一个立板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滑动设有展示板,所述限位杆上滑动套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展示板的一端均固定在另一个立板的一侧,两个立板的一侧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折叠壁椅。
优选地,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底板一侧的插板,另一个底板接近插板的一端设有与插板对应的插槽,所述设有插槽的底板的上端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插板上等间距设有多组与通孔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每组螺纹盲孔包括至少两个螺纹盲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杆,多个螺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其中一组内的螺纹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板一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上端贯穿安装槽内的顶部并延伸至立板的上端,所述丝杠的上端安装有转轮,所述安装槽内的侧壁上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安装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的一端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螺纹套接在丝杠上,所述移动块远离T型滑槽的一端贯穿安装槽并延伸至立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底板呈L型设置,两个底板的下端均安装有一组第一万向轮,所述每组第一万向轮包括至少三个第一万向轮,所述折叠壁椅的下端安装有一组第二万向轮,且该组第二万向轮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移动块靠近立板的一侧上端固定有固定杆,所述移动块远离立板的一侧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软垫。
优选地,所述第二万向轮的直径小于第一万向轮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伸缩调节装置、底板、立板、限位杆、限位板和支撑板的配合,方便进行横向伸缩调节,可以根据病患的胖瘦进行调节横向间距,提高了护理支架的实用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病患使用时的舒适度;
2、通过升降装置、立板、固定杆和软垫的配合,方便根据病患的身高调节移动板的高度,并通过固定杆方便进行紧握和操作,降低了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方便使用;
3、通过限位板、展示板、第一万向轮、第二万向轮和折叠壁椅的配合,方便进行移动的同时,还能通过折叠壁椅方便病患休息,并能在休息的同时进行护理和检查,并通过展示板方便进行提醒,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护理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根据病人的身高和胖瘦进行上下和横向伸缩调节,还能通过折叠壁椅方便病患休息,并能在休息的同时进行护理和检查,提高了护理支架的实用性,降低了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病患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立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万向轮、3立板、4折叠壁椅、5限位杆、6支撑板、7展示板、8固定杆、9转轮、10限位板、11螺杆、12丝杠、13 T型滑槽、14安装槽、15 T型滑块、16软垫、17移动块、18第二万向轮、19豁口、20通孔、21插板、22螺纹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包括两个底板1,两个底板1之间设有伸缩调节装置,两个底板1的上端均固定有立板3,其中一个立板3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5和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上端设有豁口19,豁口19内滑动设有展示板7,通过展示板7可以粘贴宣传和提示标语,有效的提醒路人避让病患,方便使用,限位杆5上滑动套接有限位板10,起到伸缩和限位的作用,限位板10和展示板7的一端均固定在另一个立板3的一侧,两个立板3的一侧均设有升降装置,限位板10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折叠壁椅4,通过底板1和立板3方便病患进行护理和自主锻炼,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伸缩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底板1一侧的插板21,另一个底板1接近插板21的一端设有与插板21对应的插槽,方便进行伸缩调节,设有插槽的底板1的上端设有多个通孔20,插板21上等间距设有多组与通孔20对应的螺纹盲孔22,每组螺纹盲孔22包括至少两个螺纹盲孔22,通孔20内贯穿设有螺杆11,多个螺杆1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其中一组内的螺纹盲孔22内,松动螺杆11,促使螺杆11从螺纹盲孔22内螺出,将插板21从插槽内伸缩到合适位置,并利用螺杆11和螺纹盲孔22将两个底板1再次固定,实现了可以根据病患身材胖瘦进行横向调节的目的,提高了护理支架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板3一侧的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丝杠12,丝杠12的上端贯穿安装槽14内的顶部并延伸至立板3的上端,丝杠12的上端安装有转轮9,方便带动丝杠12转动,安装槽14内的侧壁上设有T型滑槽13,T型滑槽13内安装有T型滑块15,T型滑块15的一端固定有移动块17,移动块17螺纹套接在丝杠12上,当需要根据病患的身高进行上下调节时,转动转轮9带动丝杠12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17在安装槽14内进行上下调节,继而带动T型滑块15在T型滑槽13内上下滑动,降低了移动块17上下调节时的阻力,实现了可以根据病患的身高进行上下调节的目的,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病患使用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块17远离T型滑槽13的一端贯穿安装槽14并延伸至立板3的一侧,移动块17靠近立板3的一侧上端固定有固定杆8,移动块17远离立板3的一侧上端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软垫16,病患双手紧握固定杆8,使用胳膊前臂压在软垫16上,慢慢推动立板3和底板1通过第一万向轮2进行移动,方便病患进行自主锻炼,提高了护理和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1呈L型设置,两个底板1的下端均安装有一组第一万向轮2,通过第一万向轮2方便移动,每组第一万向轮2包括至少三个第一万向轮2,折叠壁椅4的下端安装有一组第二万向轮18,且该组第二万向轮18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万向轮18,第二万向轮18的直径小于第一万向轮2的直径,病患锻炼期间需要进行护理时,将折叠壁椅4从限位板10的一侧打开,并促使折叠壁椅4下端的第二万向轮18抵触在地面上,病患坐在折叠壁椅4上接受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并可以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坐在折叠壁椅4上进行休息,当病患不方便在进行锻炼或体力不支时,可使用护理支架缓慢的推动病患返回病房,降低了护理人员和病患家属的负担,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松动螺杆11,促使螺杆11从螺纹盲孔22内螺出,将插板21从插槽内伸缩到合适位置,并利用螺杆11和螺纹盲孔22将两个底板1再次固定,实现了可以根据病患身材胖瘦进行横向调节的目的,当需要根据病患的身高进行上下调节时,转动转轮9带动丝杠12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17在安装槽14内进行上下调节,继而带动T型滑块15在T型滑槽13内上下滑动,降低了移动块17上下调节时的阻力,实现了可以根据病患的身高进行上下调节的目的,当需要进行护理和锻炼时,病患双手紧握固定杆8,使用胳膊前臂压在软垫16上,慢慢推动立板3和底板1通过第一万向轮2进行移动,当病患锻炼期间需要进行护理时,将折叠壁椅4从限位板10的一侧打开,并促使折叠壁椅4下端的第二万向轮18抵触在地面上,病患坐在折叠壁椅4上接受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并可以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坐在折叠壁椅4上进行休息,当病患不方便在进行锻炼或体力不支时,可使用护理支架缓慢的推动病患返回病房,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包括两个底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底板(1)之间设有伸缩调节装置,两个底板(1)的上端均固定有立板(3),其中一个立板(3)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5)和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上端设有豁口(19),所述豁口(19)内滑动设有展示板(7),所述限位杆(5)上滑动套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和展示板(7)的一端均固定在另一个立板(3)的一侧,两个立板(3)的一侧均设有升降装置,所述限位板(10)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折叠壁椅(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底板(1)一侧的插板(21),另一个底板(1)接近插板(21)的一端设有与插板(21)对应的插槽,所述设有插槽的底板(1)的上端设有多个通孔(20),所述插板(21)上等间距设有多组与通孔(20)对应的螺纹盲孔(22),所述每组螺纹盲孔(22)包括至少两个螺纹盲孔(22),所述通孔(20)内贯穿设有螺杆(11),多个螺杆(1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其中一组内的螺纹盲孔(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板(3)一侧的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丝杠(12),所述丝杠(12)的上端贯穿安装槽(14)内的顶部并延伸至立板(3)的上端,所述丝杠(12)的上端安装有转轮(9),所述安装槽(14)内的侧壁上设有T型滑槽(13),所述T型滑槽(13)内安装有T型滑块(15),所述T型滑块(15)的一端固定有移动块(17),所述移动块(17)螺纹套接在丝杠(12)上,所述移动块(17)远离T型滑槽(13)的一端贯穿安装槽(14)并延伸至立板(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呈L型设置,两个底板(1)的下端均安装有一组第一万向轮(2),所述每组第一万向轮(2)包括至少三个第一万向轮(2),所述折叠壁椅(4)的下端安装有一组第二万向轮(18),且该组第二万向轮(18)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万向轮(1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7)靠近立板(3)的一侧上端固定有固定杆(8),所述移动块(17)远离立板(3)的一侧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软垫(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万向轮(18)的直径小于第一万向轮(2)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61002.8U CN214231996U (zh) | 2020-07-22 | 2020-07-22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61002.8U CN214231996U (zh) | 2020-07-22 | 2020-07-22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31996U true CN214231996U (zh) | 2021-09-21 |
Family
ID=7771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61002.8U Active CN214231996U (zh) | 2020-07-22 | 2020-07-22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31996U (zh) |
-
2020
- 2020-07-22 CN CN202021461002.8U patent/CN2142319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24847B (zh) | 脊柱四肢多功能训练器 | |
CN114305898A (zh) | 一种神经外科肢体康复训练器 | |
CN214231996U (zh)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支架 | |
CN106540410A (zh) | 一种中老年人家庭健身一体机 | |
CN212141334U (zh) | 一种医疗神经科用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 |
CN209530005U (zh) | 一种神经内科用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8389281U (zh) |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5938174U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诊疗椅 | |
CN213313151U (zh) | 一种骨科康复活动辅助装置 | |
CN111388944A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 |
CN212879900U (zh) | 神经内科护理支撑装置 | |
CN210158887U (zh) |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2716747A (zh) | 用于骨科的康复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5781309U (zh) | 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8220977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 |
CN219896218U (zh) | 一种病人手臂搁置装置 | |
CN110960397A (zh) | 一种医用中医心内科诊疗设备 | |
CN212757041U (zh)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 |
CN220070111U (zh) | 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 | |
CN219763859U (zh) | 一种妇产科检查座椅 | |
CN211885204U (zh) | 一种内科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9933252U (zh) | 一种用于骨科康复用的护理床 | |
CN219983863U (zh) | 一种用于盆底康复训练的设备 | |
CN215900861U (zh) | 一种儿科站立康复装置 | |
CN219764416U (zh) |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