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2328U - 折叠躺椅 - Google Patents

折叠躺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2328U
CN211862328U CN202020307388.0U CN202020307388U CN211862328U CN 211862328 U CN211862328 U CN 211862328U CN 202020307388 U CN202020307388 U CN 202020307388U CN 211862328 U CN211862328 U CN 211862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hair
branch
supporting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73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佳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inghuang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inghuang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inghuang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inghuang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2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2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躺椅,包括布置有椅面的椅框和支承组件,椅框包括两根平行的侧杆,支承组件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杆,侧杆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侧杆、第二分侧杆和第三分侧杆;弧形支杆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支杆、第二分支杆和第三分支杆;第一分支杆与第一分侧杆相互铰接,第二分侧杆与第二分支杆相互铰接呈交叉状,第三分侧杆与第三分支杆相互铰接呈交叉状;椅框和支撑组件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同步联动,从而实现快速打开和折叠,整个折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折叠躺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人休息/休闲的躺椅,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躺椅,以在闲置时可被收纳起来,减少存放空间位置。
背景技术
户外休闲家具包括躺床(躺椅)、摇床(摇椅)等,供人们休息/休闲时所用。躺床(躺椅)、摇床(摇椅)一般都包括支承组件和床(椅)面组件。
公开号为CN101190076A的折叠躺椅,包括可调节的靠板与平放的躺板通过联接轴相连,靠板两侧设有固定和调节靠板的扶手。
公开号为CN108887969A的折叠躺椅,包括折叠架和设置于该折叠架上的面料,折叠架由面架及支架构成,面架两侧设有扶手杆,面架中部设有座架,座架上一体式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部。
公开号为CN105581540A的新型折叠躺椅,包括前椅架、后椅架、折叠轴、两档位杆和布椅面等。
本实用新型人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时,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折叠结构较为复杂、且折叠操作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折叠躺椅,该折叠躺椅折叠结构简单,便于快速打开,折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折叠躺椅包括布置有椅面的椅框和支承组件,所述椅框包括两根平行的侧杆,所述的支承组件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杆,所述的侧杆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侧杆、第二分侧杆和第三分侧杆;所述的支杆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支杆、第二分支杆和第三分支杆;
第二分侧杆与第二分支杆相互铰接呈交叉状,第一分支杆和第一分侧杆相互铰接;第三分侧杆与第三分支杆相互铰接呈交叉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分支杆的前端铰接在第一分侧杆的中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两根侧杆的前端着地作为躺椅的前支撑点;所述的支杆的后端着地作为躺椅的后支撑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两根支杆的前下凹部作为躺椅的前支撑点,所述的支杆的后端着地作为躺椅的后支撑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各分侧杆为直杆或曲杆,所述的各分支杆为直杆或弯曲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侧杆与所述支杆两者之间具有三个铰接点;在躺椅展开状态下;第一外联铰接点与第二外联铰接点之间的支杆位于第一外联铰接点与第二外联铰接点的侧杆的下方;第二外联铰接点与第三外联铰接点之间的支杆位于第二外联铰接点与第三外联铰接点之间的侧杆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各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相向弯曲,以使各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呈波浪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第二外联铰接点与第三外联铰接点之间的支杆作为躺椅的扶手部分,所述的扶手部分上设有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支杆位于侧杆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两根侧杆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用于加强联接强度的加固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椅面的两侧部以套孔、卡接或绑绳固定在所述的侧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两根侧杆之间设有支承椅面的支承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的两根弧形支杆之间设有联接杆,所述的联接杆上设有支承件,所述的支承件以支承所述的侧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两根支杆的后端相互连接有落地的支撑横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可折叠的两根平行的侧杆和两根平行的弧形支杆两者多点相互铰接,形成交叉状,使椅框和支撑组件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联动,同步运行,从而实现快速打开和折叠,整个折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折叠时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完全折叠时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折叠躺椅联接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相邻分侧杆铰接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相邻分侧杆铰接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三;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折叠躺椅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一;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二;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折叠躺椅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三;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的图1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的图1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折叠躺椅所存在的问题,如组成的部件较多,结构复杂,折叠步骤较为麻烦等;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快速打开,折叠,且使用时结构稳固安全的折叠躺椅。
如图1-3所示,折叠躺椅,包括布置有椅面01的椅框02和支承组件03,椅框02和支承组件03均可折叠和打开,两者相互配合实现折叠躺椅的功能。
如图2、3所示,椅框02包括两根平行的可折叠的侧杆1,支承组件03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杆3。椅面01的两侧部以套孔或绑绳固定在侧杆1上。椅面01横向紧绷,通过侧杆1将椅面01支撑展开,面料可以是布料也可以是特斯林料。
具体而言,每根侧杆1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侧杆101、第二分侧杆102和第三分侧杆103。三根分侧杆使得侧杆1整体形成根据人体生理曲线的三段式结构。优选地,三根分侧杆之间首尾铰接,各铰接点位于展开后的椅框02的三段式结构的拐角处。
每根支杆3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支杆301、第二分支杆302和第三分支杆303。
第二分侧杆102与第二分支杆302相互铰接呈交叉状,第一分支杆301和第一分侧杆101相互铰接;第三分侧杆103与第三分支杆303相互铰接呈交叉状。侧杆1与支杆3两者之间具有三个铰接点,从前至后分别为:第一外联铰接点011、第二外联铰接点022和第三外联铰接点033。
如图4-8所示,当施加向内作用力,侧杆和支杆被同步折叠,三根分侧杆和三根分支杆相互折叠并收拢在一起。
如图1-3所示当施加向外作用力,侧杆和支杆被同步展开,此时,第一外联铰接点011与第二外联铰接点022之间的支杆3位于第一外联铰接点011与第二外联铰接点022的侧杆1的下方;第二外联铰接点022与第三外联铰接点033之间的支杆3位于第二外联铰接点022与第三外联铰接点033之间的侧杆1的上方。
因侧杆1和支杆3的相互铰接关系,在躺椅折叠展开过程中,椅框02和支承组件03联动,同步展开和折叠,只需将躺椅前后拉开或收拢就可实现快速的展开和折叠,避免过程中出现卡顿,使展开折叠操作更加便捷。
优选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支杆301的前端铰接在第一分侧杆101的中段位置。当折叠躺椅展开后,两根第一分侧杆101的前端着地作为前支撑点,两根第三分支杆303的后端着地形成后支撑点,两根第三分侧杆103向上延伸形成倾斜的向上的椅背。躺椅的重心位于两支撑点中间,并且在正常使用躺椅时,人体重心也处于两支撑点中间,使得躺椅始终保持稳定。
应当被理解的是,各分侧杆和分支杆为实心杆或空心管,可以为扁条或方管或圆管,材质可以为铝合金、铁或塑料,且各分侧杆和各分支杆可以是直杆或弯曲杆。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各分侧杆和各分支杆均为弯曲杆,且各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相向弯曲,以使各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呈波浪形连接。
如图3所示,具体而言,第一分侧杆101后半段与第二分侧杆102的前半段构成第一弧形构造,第二分侧杆102的后半段与第三分侧杆103的前半段构成第二弧形构造,第一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与第二弧形构造的弧形朝向以反向配置。
第一分侧杆101与第二分侧杆102可沿第一弧形构造的弧形方向进行折叠,第二分侧杆102与第三分侧杆103可沿第二弧形构造的弧形方向进行折叠,从而使三根分侧杆相互折叠并收拢在一起。
同理,各分支杆也以这样的方式铰接形成波浪形。侧杆1和支杆3形成相互交叉的双波浪。侧杆1和支杆可以通过轴销进行铰接。
侧杆1的波浪形造型使得椅框02的三段式结构的每段均为圆弧设计,整体呈流线型,人体躺着其上时身体能自然弯曲,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提高躺椅的舒适性。
优选地,如图2-6、10、11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分侧杆或分支杆间首尾通过铰接结构8连接。以下以侧杆为例进行说明。
相邻两根分侧杆之间的铰接结构8包括柱状的第一杆部001和柱状的第二杆部002。第一杆部001的端部设有第一半柱体003,第二杆部002的端部设有第二半柱体004,第一半柱体003与所述的第二半柱体004通过销轴相互铰接。分侧杆、柱状的杆部及端部的半柱体为一体加工而成,简化结构,节约生产成本。
但需要说明的是,铰接方式多种多样,不受限制。相邻两根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可以以中心轴对齐方向进行铰接;也可以以偏心式铰接,即通过在其中的一根分侧杆或分支杆的一侧设置一个轴接部的方式进行相互轴接。相邻两根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可以如图2-6、10、11所示的铰接结构8进行铰接进一步优选地,两根侧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加固杆2相互连接,从而加强了整个躺椅的联接强度,增强了椅框02的刚性,提高了椅面01的负载能力。
此外,支杆3位于侧杆1的外侧,如图2-7所示,两根第三分支杆303的末端通过U型的支撑横杆4连接,支撑横杆4的横向段与地面接触作为后支撑点。
需要注意的是,当躺椅折叠过程中,侧杆1和支杆3均从前端向后收缩折叠,躺椅的重心逐渐向后移动。如图7、8所示,当躺椅完全折叠时,躺椅收缩折叠的部分靠在侧杆1的第三分侧杆103和支承组件03的第三分支杆303上,躺椅的重心位于第三分支杆303的支撑横杆4上方,避免当躺椅靠在墙面上储藏放置时,因折叠部分质量较大导致躺椅重心偏移而使躺椅滑倒,有利于提高躺椅放置的稳定性,便于躺椅的储藏放置。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3所示,在躺椅展开状态下,第二外联铰接点022与第三外联铰接点033之间的支杆3位于椅面01上方,作为躺椅的扶手部分。为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这一段支杆3设有护套5,护套5的材料可以为布料、皮、橡胶等。
更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外联铰接点011与第二外联铰接点022处,两根侧杆1之间设有U形支承杆6,支承杆6位于椅面01下方,起到支撑椅面01的作用,避免躺椅完全展开使用过程中,椅面01下垂,影响使用者休息,同时也使整个躺椅结构更加稳固。
如图2、9所示,在第三外联铰接点033处的两根支杆3之间设有联接杆7,联接杆7位于侧杆1下方。联接杆7上设有支承件9,当躺椅展开后,侧杆1靠在支承件9上,支承件9用以支承侧杆1,避免椅框02向后倾斜导致躺椅倾翻。
实施例二
以下仅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之处进行阐述,其他结构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如图12-14所示,本实施例中。每根侧杆1'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侧杆101'、第二分侧杆102'和第三分侧杆103'。三根分侧杆为弯曲杆,且依次铰接,形成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波浪形。
具体关于二根分侧杆之间可以通过一根轴销直接轴接,也可以是加入一个中间件进行轴接。
每根支杆3'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支杆301'、第二分支杆302'和第三分支杆303'。其中,第一分支杆301'和第二分支杆302'之间前后铰接,而第二分支杆302'的后端铰接在第三分支杆303'中间靠前的部位,第二分支杆302'的后段部重合于而第三分支杆303'的前段部的下方。三根分支杆为弯曲杆,铰接形成与侧杆1'方向相反的波浪形。
侧杆1'和支杆3'通过第一外联铰接点011'、第二外联铰接点022'、第三联铰接点033'三个铰接点,以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式相互铰接形成交叉的双波浪。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支杆301'的前端铰接在第一分侧杆101'的中段位置。当折叠躺椅展开后,两根侧杆1'的前端着地作为前支撑点,支杆3'的后端着地形成后支撑点,躺椅的重心位于两支撑点中间,并且在正常使用躺椅时,人体重心也处于两支撑点中间,使得躺椅始终保持稳定。
优选地,如图12-15所示,第三分支杆303'位于第三外联铰接点033'前的部分作为躺椅的扶手部分。其上可以套设护套5'。本实施例中,护套5'不包覆第三外联铰接点033'及第二分支杆,因此在躺椅折叠和展开过程中不会对第二分支杆和第三分支杆之间的相互转动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得躺椅折叠和展开操作更加顺畅。
作为两相邻分侧杆或分支杆的一种具体铰接方式,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的相邻两根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的首尾对接的连接结构和第二分支杆302'和第三分支杆303'之间的连接结构分别进行进行说明。
如图13、15所示,首尾对接的连接结构以分侧杆为例进行说明。相邻两个分侧杆通过一个拼接件11'进行铰接,拼接件11'为开口朝向折叠方向的U型槽,即开口朝向弧形构造的弧形内侧。具体地,两相邻分侧杆的端部置于拼接件11'的U型槽的内部,其中一根分侧杆的端部与拼接件11'固定连接,另外一根分侧杆的端部通过横穿于U型槽的销轴与拼接件11'铰接。
如图13、15所示,第二分支杆302'和第三分支杆303'之间通过一固定于第三分支杆303'下表面的铰接件12'相互铰接。铰接件12'为开口朝下的U型槽结构,包括固定于第三分支杆303'下表面的底板和两边的侧板。第二分支杆302'的后端从侧边插入铰接件12'的U型槽内,销轴穿过侧板和第二分支杆302'的后端,将第二分支杆302'可转动地连接在铰接件12'上,从而实现第二分支杆302'和第三分支杆303'之间的铰接。
通过此种拼接件11'及铰接件12拼接件11'铰接方式,相邻的两根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仅可在U型槽结构的限制下朝一个方向180度折叠或打开,从而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折叠和展开操作更加流畅。
与实施例一中有所不同的还有,如图13所示,椅框02'还包括连接与两根侧杆之间的三根加固杆和U形支承杆6'。第一加固杆2a'设置于位于第一外联铰接点011'处,第二加固杆2b'设置于第三外联铰接点033'处,第三加固杆2c'设置于第三侧杆103'后段。
通过三根加固杆和U形支承杆6'加强了整个躺椅的联接强度,增强了椅框02'的刚性,同时支撑椅面01',提高了椅面01'的负载能力。
此外,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两根第三分支杆303下半段通过支撑横杆4连接以加固支承组件03'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是基于实施例二上的结构调整,以下仅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的之处进行阐述,其他相同结构在此不再累述。
如图16-18所示,与实施例二相同的,本实施例中椅框的两侧相互平行地各设置有一根侧杆1”,每根侧杆1”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侧杆101”、第二分侧杆102”和第三分侧杆103”。三根分侧杆使得侧杆1”整体形成根据人体生理曲线的三段式结构。优选地,三根分侧杆之间依次前后铰接,各铰接点位于展开后的椅框02”的三段式结构的拐角处。
作为支承组件03”的每根支杆3”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支杆301”、第二分支杆302”和第三分支杆303”。第一分支杆301”的前端铰接在第一分侧杆101”的中段位置,第二分侧杆102”与第二分支杆302”相互铰接呈交叉状;第三分侧杆103”与第三分支杆303”通过铰接杆15”铰接,并使第三分侧杆103”与第三分支杆303”呈交叉状。
支杆3”位于侧杆1”外侧,侧杆1”与支杆3”两者之间具有三个铰接点,从前至后分别为:第一外联铰接点011”、第二外联铰接点022”和第三外联铰接点033”,其中前两个铰接点有轴销形成,第三外联铰接点033'通过铰接杆15”形成。
并且,侧杆和支杆被同步展开时,第一外联铰接点011”与第二外联铰接点022”之间的支杆3”位于第一外联铰接点011”与第二外联铰接点022”的侧杆1”的下方;第二外联铰接点022”与第三外联铰接点033”之间的支杆3”位于第二外联铰接点022”与第三外联铰接点033”之间的侧杆1”的上方。
第三分侧杆103”向上延伸成为椅背部分,第三分支杆303'向下延伸着地,其后端成为躺椅的后支撑点。而第一分支杆301”和第二分支杆302”之间的铰接处下凹后着地,形成躺椅的前支撑点。此时躺椅的侧杆前端翘起,椅框可在支承组件03”上摆动。
为稳定椅框,使其保持一个特定的角度,第三分侧杆103”和第三分支杆303'之间连接有定位组件13”,以对椅框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13”包括定位轴13a”以及承接件13b”,其中定位轴13a”为连接在两根第三分支杆303”中间位置的横向杆状部件,而承接件13b”为两自由端连接在两根第三分侧杆103”上的U型框。U型框的竖向部上设置有可将定位轴卡入的多级档位槽C”。通过将定位轴13a”卡入不同的档位槽C”中,可将椅框固定在不同角度,以适应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优选地,承接件的档位槽开口朝向躺椅前端,且方向倾斜向下,从而使得定位轴可在躺椅展开时顺势卡入,而在躺椅折叠时从档位槽中滑出以解除侧杆和支杆之间的定位。
优选地,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的连接形态及铰接方式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方案。即各相邻两根分侧杆首尾通过拼接件11”相铰接;第一分支杆301”和第二分支杆302”之间通过拼接件11”首尾铰接;第二分支杆302”的后端通过铰接件12”铰接在第三分支杆303”中间部位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9所示,在第一分支杆301”和第二分支杆302”之间的拼接件11”下方设置支撑脚件14”,用以稳定前支撑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躺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有椅面的椅框和支承组件,所述椅框包括两根平行的侧杆,所述的支承组件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杆,
所述的侧杆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侧杆、第二分侧杆和第三分侧杆;所述的支杆包括由前往后依次铰接的第一分支杆、第二分支杆和第三分支杆;
第二分侧杆与第二分支杆相互铰接呈交叉状,第一分支杆和第一分侧杆相互铰接;第三分侧杆与第三分支杆相互铰接呈交叉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支杆的前端铰接在第一分侧杆的中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侧杆的前端着地作为躺椅的前支撑点;所述的支杆的后端着地作为躺椅的后支撑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支杆的前下凹部作为躺椅的前支撑点,所述的支杆的后端着地作为躺椅的后支撑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分侧杆为直杆或弯曲杆,所述的各分支杆为直杆或弯曲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杆与所述支杆两者之间具有三个铰接点;在躺椅展开状态下;第一外联铰接点与第二外联铰接点之间的支杆位于第一外联铰接点与第二外联铰接点的侧杆的下方;第二外联铰接点与第三外联铰接点之间的支杆位于第二外联铰接点与第三外联铰接点之间的侧杆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相向弯曲,以使各分侧杆或分支杆之间呈波浪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第二外联铰接点与第三外联铰接点之间的支杆作为躺椅的扶手部分,所述的扶手部分上设有护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位于侧杆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侧杆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用于加强联接强度的加固杆。
CN202020307388.0U 2019-07-05 2020-03-12 折叠躺椅 Active CN21186232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7791 2019-07-05
CN2019210477918 2019-07-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2328U true CN211862328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0111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7388.0U Active CN211862328U (zh) 2019-07-05 2020-03-12 折叠躺椅
CN202020306791.1U Active CN211795406U (zh) 2019-07-05 2020-03-12 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及躺椅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6791.1U Active CN211795406U (zh) 2019-07-05 2020-03-12 休闲家具的支承杆组件及躺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186232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5406U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8950A (en) Foldable chair
US4290643A (en) Folding chair
CN102892332B (zh) 具有可折叠的背部支承件的可折叠的椅子
US4826241A (en) Folding chair
KR200492493Y1 (ko) 전동식 레저용 리프트 리클라이너
US4652047A (en) Folding chairs
US10499743B2 (en) Disassemblable folding chair
US3047334A (en) Foldable swing chair
TW201617008A (zh) 可折合的椅架
US20020043822A1 (en) Two-position collapsible reclining chair
US20160206101A1 (en) Slimfold director chair with reclining backrest
US3154344A (en) Foldable rocking chair
JPS61162910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長椅子
CN211862328U (zh) 折叠躺椅
US4772067A (en) Folding platform rocker
US20230036948A1 (en) Foldable rocking chair frame and chair having same
JP6163332B2 (ja) 折り畳み式チェア
EP0252905A1 (en) Mechanism for a sofa sleeper
US2714925A (en) Contour lounge chair
US20130119739A1 (en) Foldable Chair
CN219940110U (zh) 一种全折叠摇椅架及全折叠摇椅
JP3237551U (ja) 折り畳み椅子
CN216293525U (zh) 一种摇椅结构
CN212938994U (zh) 支承组件及可折叠躺床
CN215913918U (zh) 沙发的双电机伸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