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9070U - 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 Google Patents

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9070U
CN211859070U CN202020943876.0U CN202020943876U CN211859070U CN 211859070 U CN211859070 U CN 211859070U CN 202020943876 U CN202020943876 U CN 202020943876U CN 211859070 U CN211859070 U CN 211859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pad
test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38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新国
李建
王道杰
李猛
刘乃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ailong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ailong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ailong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BGP Inc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ailong 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38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9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9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9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包括:接头转换模块、测试连接模块和供电连接模块,所述测试连接模块包括多个用于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对应引脚电连接的测试焊点,所述供电连接模块包括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和用于与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的多个供电焊点,所述接头转换模块包括多个转接焊点,所述接头转换模块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与所述测试连接模块的测试焊点对应电连接,所述接头转换模块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与所述供电连接模块的供电焊点对应电连接。本公开能对采集设备不间断地供电,提高采集项目的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设备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背景技术
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有线仪器采集设备的供电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式供电,特点是管理起来方便,但随着用电设备的增多电压衰减大;另一种是分散式供电,使用起来方便,但前提是任何时候不能断电。随着滩浅海OBC(Ocean Bottom,海底电缆)勘探的采集项目向着高密度的高精度三维采集方向发展,集中式供电已经不能满足采集需求,分散式供电被广泛使用于勘探采集项目。
在滩浅海OBC勘探中,分散式供电的供电方式通常采用电源站作为供电设备,为采集设备进行供电。相关技术中,电源站包括一个电源口、一个测试口和用于与采集设备连接的排列口。其中,电源口用于与电瓶连接,以向连接在排列口上的采集设备供电。测试口则用于与测试设备连接,以对电源站进行检测。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源站只有一个电源口用于供电,因此在供电的电瓶电量不足时,往往需要先控制采集设备停止采集工作,再更换电源站中的电瓶,该过程会影响采集项目的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能对采集设备不间断地供电,在需要更换电瓶时,无需控制采集设备停止工作,提高采集项目的施工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所述接头装置包括:接头转换模块、测试连接模块和供电连接模块,所述测试连接模块包括多个用于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对应引脚电连接的测试焊点,所述供电连接模块包括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和用于与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的多个供电焊点,所述接头转换模块包括多个转接焊点,所述接头转换模块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与所述测试连接模块的测试焊点对应电连接,所述接头转换模块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与所述供电连接模块的供电焊点对应电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头装置包括:接头电路板,所述接头电路板包括接头转换区域、测试连接区域和供电连接区域,所述多个测试焊点包括发送数据焊点、清除发送焊点、接收数据焊点和请求发送焊点,所述多个测试焊点位于所述测试连接区域;所述多个供电焊点包括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源正极焊点、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源负极焊点和用于与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电源控制焊点,所述多个供电焊点位于所述供电连接区域;所述多个转接焊点包括四个转接测试焊点和三个转接电源焊点,四个所述转接测试焊点分别与所述发送数据焊点、所述清除发送焊点、所述接收数据焊点和所述请求发送焊点电连接,三个所述转接电源焊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和所述电源控制焊点电连接,所述转接焊点位于所述接头转换区域。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四个所述转接测试焊点中的一个为公共焊点,所述三个转接电源焊点包括第二电源正极焊点、第二电源负极焊点和所述公共焊点,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负极焊点与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电连接,所述公共焊点与所述电源控制焊点电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包括至少两个电源正极子焊点,所述电源正极子焊点均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负极焊点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负极子焊点,所述电源负极子焊点均与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电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位于所述接头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和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和所述第二电源负极焊点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数据焊点、所述清除发送焊点、所述接收数据焊点、所述请求发送焊点、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和所述电源控制焊点均沿同一直线间隔排布。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测试焊点、所述第二测试焊点、所述第三测试焊点、所述第四测试焊点、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和所述第二电源负极焊点以所述接头转换区域中的一个焊点为中心周向间隔排布。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站,电源站本体和前文所述的电源站的接头装置,所述电源站本体具有第一电源接口、第二电源接口和多个排列口,所述电源站本体包括电源站电路板,所述电源站电路板上具有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与所述接头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测试连接模块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供电连接模块与所述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电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站电路板上具有两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一套所述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电连接,另一套所述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与所述接头装置的供电连接模块电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站还包括转接线,所述转接线包括第一转接端和用于与测试设备电连接的第二转接端,所述第一转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中和所述测试焊点电连接的引脚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头装置包括接头转换模块、测试连接模块和供电连接模块。其中,测试连接模块包括多个用于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对应引脚电连接的测试焊点。由于电源站内的驱动芯片用于和测试设备连接,并接收测试设备检测的信息和向测试设备发出控制信息,从而满足测试设备的正常工作。即接头装置通过测试连接模块的各个测试焊点完成了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连接。
供电连接模块包括多个供电焊点,且各个供电焊点分别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和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其中在电源站内的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与外接的电瓶正、负极连接后,可以将外接电瓶的电能传导至与电源站的排列口连接的采集设备,以为采集设备供电。即接头装置通过供电连接模块的各个供电焊点完成了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连接。
并且,接头转换模块中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与测试连接模块测试焊点对应电连接。即将接头转换模块中的部分焊点与测试连接模块中的各个焊点对应连接,从而完成了接头转换模块的焊点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对应引脚连接的目的。并且,还将接头转换模块中的部分焊点与供电连接模块中的各个焊点对应连接。即将接头转换模块的另外部分焊点与供电连接模块的焊点对应连接,从而完成了接头转换模块的焊点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对应焊点连接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高的接头装置在使用时,将该接头装置替换电源站中测试口处的接口部件。在需要采用该测试口供电时,采用接头转换模块中的部分焊点与外接电瓶电连接,即可将电能依次从接头转换模块、供电连接模块传导至供电电源插座,满足与电源站连接的采集设备的正常工作;在需要采用该测试口测试时,采用接头转换模块中的部分焊点与测试设备电连接,即可通过依次连接的接头转换模块、测试连接模块,将测试设备与驱动芯片连接,满足测试设备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逻辑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接头电路板中接头转换区域、测试连接区域和供电连接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站的供电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接头装置包括:接头转换模块A、测试连接模块B和供电连接模块C。
如图1所示,测试连接模块B包括多个用于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对应引脚电连接的测试焊点B1。
如图1所示,供电连接模块C包括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和用于与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的多个供电焊点C1。
如图1所示,接头转换模块A包括多个转接焊点A1,接头转换模块A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A1与测试连接模块B的测试焊点B1对应电连接,接头转换模块A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A1与供电连接模块C的供电焊点C1对应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头装置包括接头转换模块、测试连接模块和供电连接模块。其中,测试连接模块包括多个用于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对应引脚电连接的测试焊点。由于电源站内的驱动芯片用于和测试设备连接,并接收测试设备检测的信息和向测试设备发出控制信息,从而满足测试设备的正常工作。即接头装置通过测试连接模块的各个测试焊点完成了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连接。
供电连接模块包括多个供电焊点,且各个供电焊点分别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和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其中在电源站内的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与外接的电瓶正、负极连接后,可以将外接电瓶的电能传导至与电源站的排列口连接的采集设备,以为采集设备供电。即接头装置通过供电连接模块的各个供电焊点完成了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连接。
并且,接头转换模块中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与测试连接模块测试焊点对应电连接。即将接头转换模块中的部分焊点与测试连接模块中的各个焊点对应连接,从而完成了接头转换模块的焊点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对应引脚连接的目的。并且,还将接头转换模块中的部分焊点与供电连接模块中的各个焊点对应连接。即将接头转换模块的另外部分焊点与供电连接模块的焊点对应连接,从而完成了接头转换模块的焊点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对应焊点连接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高的接头装置在使用时,将该接头装置替换电源站中测试口处的接口部件。在需要采用该测试口供电时,采用接头转换模块中的部分焊点与外接电瓶电连接,即可将电能依次从接头转换模块、供电连接模块传导至供电电源插座,满足与电源站连接的采集设备的正常工作;在需要采用该测试口测试时,采用接头转换模块中的部分焊点与测试设备电连接,即可通过依次连接的接头转换模块、测试连接模块,将测试设备与驱动芯片连接,满足测试设备的正常工作。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接头装置包括:接头电路板1,接头电路板1包括接头转换区域2、测试连接区域3和供电连接区域4。
如图2所示,多个测试焊点B1包括发送数据焊点31、清除发送焊点32、接收数据焊点33和请求发送焊点34,多个测试焊点B1位于测试连接区域3。
其中,发送数据焊点31、清除发送焊点32、接收数据焊点33和请求发送焊点34分别用于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对应引脚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可以是RS-232芯片。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逻辑图。如图3所示,该驱动芯片要满足测试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保证驱动芯片中的发送数据引脚D1、清除发送引脚D2、接收数据引脚D3和请求发送引脚D4分别和测试焊点B1中的发送数据焊点31、清除发送焊点32、接收数据焊点33和请求发送焊点34对应连接。
如图2所示,多个供电焊点C1包括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和用于与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电源控制焊点43,多个供电焊点C1位于供电连接区域4。
如图2所示,多个转接焊点A1包括四个转接测试焊点和三个转接电源焊点,四个转接测试焊点分别与发送数据焊点31、清除发送焊点32、接收数据焊点33和请求发送焊点34电连接,三个转接电源焊点分别与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和电源控制焊点43电连接,转接焊点A1位于接头转换区域2。
本公开实施例中接头装置的接头电路板1包括接头转换区域2、测试连接区域3和供电连接区域4。其中,测试连接区域3的发送数据焊点31、清除发送焊点32、接收数据焊点33和请求发送焊点34分别用于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对应引脚电连接。电源站内的驱动芯片用于和测试设备连接,并接收测试设备检测的信息和向测试设备发出控制信息,从而满足测试设备的正常工作。即接头电路板1通过测试连接区域3的各个引脚完成了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连接。
供电连接区域4的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用于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电连接,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用于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电连接,电源控制焊点43用于与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其中电源站内的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与外接的电瓶正、负极连接后,可以将外接电瓶的电能传导至与电源站的排列口63连接的采集设备,以为采集设备供电。即接头电路板1通过供电连接区域4的各个引脚完成了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连接。
并且,接头转换区域2中的四个转接测试焊点与测试连接区域3各个焊点对应连接,从而完成了接头转换区域2的转接测试焊点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对应引脚连接的目的。并且,接头转换区域2中的三个转接电源焊点与供电连接区域4的各个焊点对应连接,从而完成了接头转换区域2的转接电源焊点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对应焊点连接的目的。
如图2所示,四个转接测试焊点包括第一测试焊点21、第二测试焊点22、第三测试焊点23、第四测试焊点24。其中,第一测试焊点21与发送数据焊点31电连接,第二测试焊点22与清除发送焊点32电连接,第三测试焊点23与接收数据焊点33电连接,第四测试焊点24与请求发送焊点34电连接。
可选地,四个转接测试焊点中的一个为公共焊点。即第一测试焊点21、第二测试焊点22、第三测试焊点23和第四测试焊点24中的一个为公共焊点。
如图2所示,三个转接电源焊点包括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和公共焊点,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与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电连接,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与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电连接,公共焊点与电源控制焊点43电连接。
这样接头转换区域2的第一测试焊点21与发送数据焊点31电连接,第二测试焊点22与清除发送焊点32电连接,第三测试焊点23与接收数据焊点33电连接,第四测试焊点24与请求发送焊点34电连接。即将接头转换区域2的四个引脚与测试连接区域3各个引脚对应连接,从而完成了接头转换区域2的四个转接测试焊点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的对应引脚连接的目的。并且,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与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电连接,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与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电连接。即将接头转换区域2的三个转接电源焊点与供电连接区域4的焊点对应连接,从而完成了接头转换区域2的三个转接电源焊点与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的对应焊点连接的目的。同时,将第一测试焊点21、第二测试焊点22、第三测试焊点23和第四测试焊点24中的一个作为公共焊点,并使用公共焊点与电源控制焊点43电连接,从而满足供电电源插座和外接电瓶之间的正常连接,使外接电瓶能安全地供电。同时还可以节省一个焊点,能直接采用常规引脚数量一定的电源接头的各个焊点作为接头转换区域2的焊点,无需加工定制提高制作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高的接头装置在使用时,将该接头装置替换电源站中测试口处的接口部件。在需要采用该测试口供电时,采用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和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与外接电瓶电连接,即可将电能依次从接头转换区域2、供电连接区域4传导至供电电源插座,满足与电源站连接的采集设备的正常工作;在需要采用该测试口测试时,采用第一测试焊点21、第二测试焊点22、第三测试焊点23、第四测试焊点24与测试设备电连接,即可通过依次连接的接头转换区域2、测试连接区域3,将测试设备与驱动芯片连接,满足测试设备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包括至少两个电源正极子焊点251,电源正极子焊点251均与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电连接,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负极子焊点261,电源负极子焊点261均与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电连接。
上述实现方式中,将第二电源正极的引脚分为多个电源正极子焊点251,这样可以使多个正极引脚同时与外接电瓶的正极连接,多个负极引脚同时与外接电瓶的负极连接。因为海水具有很强的电解腐蚀性,当其中一根引脚受腐蚀时,其他引脚还可以继续供电,从而提高外接电瓶的供电稳定性。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包括两个电源正极子焊点251,电源正极子焊点251均与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电连接,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包括两个电源负极子焊点261,电源负极子焊点261均与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源站的电源接口采用的常规接口元件通常有8个引脚,该电源结构外部与外接电瓶相连,内部与电源站的电路板相连。通常在电源站与外接电瓶相接时使用了6个引脚。其中三个引脚与外接电瓶的电源正极连接,另外三个引脚与外接电瓶的电源负极连接。也即电源站的电源接口与外接电瓶连接时使用三正三负的连接方式。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保持原有电源接口引脚数量和接口不变的基础上,对电源站的测试接口进行改造,把电源站的测试接口更换为电源接口。这样改造后的测试接口既能连接外接电瓶为电源站供电,又可以连接测试设备,实现测试功能。电源站的电源接口总通常包括8个引脚。结合图1,本公开实施例中,保留了两个电源负极子焊点261与外接电瓶的电源负极相接,两个电源正极子焊点251与外接电瓶的电源正极相接,这样即为二正二负的连接方式。在保证供电稳定性的前提下,连接外接电瓶仅用到4个焊点,而剩余的四个焊点则可以用于为电源站的测试接口提供足够的焊点。
如图1所示,该接头电路板1上的接头转换区域2具有8个焊点,该8个焊点用于外接电瓶或测试设备连接。测试连接区域3的4个焊点用于与电源站内的驱动芯片连接,供电连接区域4的三个焊点用于为电源站内的供电电源插座和电源控制芯片。
其中,测试连接区域3的4个焊点对应电源站中RS-232驱动芯片引脚。各个引脚分别对应发送数据引脚(TX,Transmit X)、清除发送引脚(CTS,Clear To Send)、接收数据引脚(RX,Receive X)和请求发送引脚(RTS,Request To Send)。
供电连接区域4的3个焊点对应电源站的供电电源插座和电源控制芯片的3个焊点。各个焊点分别对应电源负极、电源正极、与电源控制芯片连接的控制引线。
结合图1可知,在电源站的电源接口中除了二正二负的引线外还有一根控制引线,可以理解为由于接头转换区域2只有8个焊点,而测试连接区域3和供电连接区域4共需要9个焊点,因此将接头转换区域2中第一测试焊点21、第二测试焊点22、第三测试焊点23和第四测试焊点24中的公共焊点参见图1中第三测试焊点23同时接到了供电连接区域4的电源控制焊点43和测试连接区域3的接收数据焊点33。
如图1所示,接头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51和第二电容52,第一电容51和第二电容52位于接头电路板1上,第一电容5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和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之间的电路上,第一电容5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5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和第二电源负极脚之间的电路上,第二电容52的另一端接地。
示例性地,第一电容51和第二电容52的规格为550μF至1500μF。
上述实现方式中,在直流电源和地之间并接第一电容51和第二电容52,可以作为滤波电容,滤波电容用于滤除电源的杂波和交流成分,平滑脉动直流电压,储存电能。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接头电路板中接头转换区域、测试连接区域和供电连接区域的分布示意图。如图4所示,接头转换区域2、测试连接区域3和供电连接区域4相互间隔分布于接头电路板1的同一侧面。各个区域之间间隔布置,保留充足空间可以便于接头转换区域2、测试连接区域3和供电连接区域4中各个焊点的引线连接。
如图4所示,发送数据焊点31、清除发送焊点32、接收数据焊点33、请求发送焊点34、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和电源控制焊点43均沿同一直线间隔排布。沿同一直线将间隔布置各个焊点,使得与焊点连接的引线均可以平行并列排布,方便引线的布置。
如图4所示,第一测试焊点21、第二测试焊点22、第三测试焊点23、第四测试焊点24、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和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以接头转换区域2中的一个焊点为中心周向间隔排布。也即以各个焊点中的一个为中心,将剩余的其他焊点以作为中心的焊点为圆心周向间隔排布,这样可以保留充足空间,便于各个焊点的引线连接。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源站包括:电源站本体60和前文所述的电源站的接头装置,电源站本体60具有第一电源接口61、第二电源接口62和多个排列口63,电源站本体60包括电源站电路板,电源站电路板上具有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和驱动芯片,第一电源接口61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电连接。第二电源接口62与接头转换模块A电连接,测试连接模块B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供电连接模块C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源站通常是型号为408ULS的电源站,该类电源站通常用于在滩浅海OBC勘探作业中作为供电设备。通过将该电源站中原测试接口替换为第二电源接口62,并将接头装置中的接头转换模块A的各个转接焊点A1与电源接口的各个引脚对应电连接,将测试连接模块B的各个测试焊点B1与驱动芯片的各个引脚对应电连接,将供电连接模块C的各个供电焊点C1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焊点对应电连接。使得第二电源接口62既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电连接,又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二电源接口62既能作为测试接口与测试设备连接完成测试,又能作为电源接口与外接电瓶连接为采集设备供电。从而将实现了原来用于测试的测试接口改造为第二电源接口62。保留测试接口原来的测试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电源站可通过双电源接口供电的目的。
可选地,电源站电路板上具有两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一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与第一电源接口61电连接,另一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与接头装置的供电连接模块C电连接。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型号为408ULS的电源站,该电源站电路板上具有两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其中一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用于和第一电源口61电连接,在第一电源口61与外接电瓶连接后,外接电瓶的正极和负极就可以分别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连连接,从而将外接电瓶的电能传输给连接在排列口上的采集设备,以采集设备正常工作。而另一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则作为备用插座。
而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电源站中的另一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利用起来,使另一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与接头装置的供电连接模块C电连接。即将供电连接区域4的各个焊点与备用的一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连接,可以省去后续改造的部分电路设计,无需对与第一电源接口61连接的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进行跨线并联以满足两个电源接口的同时使用。
如图5所示,电源站本体60上的第一电源接口61、第二电源接口62和各个排列口63可以分散地布置在电源站本体60的相背两侧。以避免多个接口同时布置在电源站本体60的同侧,防止接口过于密集为影响各个接口的接线。
可选地,电源站还包括转接线,转接线包括第一转接端和用于与测试设备电连接的第二转接端,第一转接端与第二电源接口62中和测试焊点B1电连接的引脚电连接。
由于电源站内的原测试接口替换为第二电源接口,而第二电源接口62的引脚数量和引脚的排布方式和测试接口的引脚数量和引脚的排布方式是不一致的。因而当第二电源接口62作为测试接口与测试设备连接时,第二电源接口62无法与测试设备正常连接,所以不能直接将测试设备连接至电源站。本公开实施例在保证不破坏原有连线的前提下,通过设置转接线,将转接线的第一转接端与第二电源接口62中和测试焊点B1电连接的引脚电连接,再将转接线的第二转接端与测试设备连接,即可实现测试设备与第二电源接口连接,以及与电源站连接的目的。
在使用本公开实施提供的一种电源站进行OBC地震勘探作业时,当电源站的外接电瓶电量低的时候,可以将第二电源接口62作为做电源接口使用。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站的供电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供电方法包括:
步骤S1:将采集设备连接在电源站本体的排列口。
步骤S2:在两个电源接口中的一个电源接口上连接外接电瓶,为采集设备供电。
步骤S3:若外接电瓶的电量不足,则在两个电源接口中的另一个电源接口上连接外接电瓶,为采集设备供电。
步骤S4:拆除电量不足的外接电瓶。
以下结合电源站的具体接口对电源站的供电方法做简要说明:
例如,若电瓶通过第一电源接口61对电源站供电,且电瓶电量低时,可以先在第二电源接口62连接一个外接电瓶,通过第二电源接口62对电源站供电。在仪器检测外接电瓶电量合格后,去除原来连接在第一电源接口61的电瓶。再次通过仪器检测电瓶电量以及排列接通情况,保证采集设备一直处于采集状态。
若电瓶通过第二电源接口62对双口供电的电源站供电,且电瓶电量低时,可以先在第一电源接口61连接电瓶,通过第一电源接口61对电源站供电。在仪器检测电瓶电量合格后,去除原来连接在第二电源接口62的电瓶。再次通过仪器检测电瓶电量以及排列接通情况,保证采集设备一直处于采集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站在分散供电的前提下,能实现更换电瓶时,使得采集设备能不间断采集,从而保证地震勘工作探持续进行。使408ULS电源站的野外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包括:接头转换模块(A)、测试连接模块(B)和供电连接模块(C),
所述测试连接模块(B)包括用于与电源站的驱动芯片对应引脚电连接的多个测试焊点(B1),
所述供电连接模块(C)包括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和用于与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的多个供电焊点(C1),
所述接头转换模块(A)包括多个转接焊点(A1),所述接头转换模块(A)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A1)与所述测试连接模块(B)的测试焊点(B1)对应电连接,所述接头转换模块(A)的至少部分转接焊点(A1)与所述供电连接模块(C)的供电焊点(C1)对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包括:接头电路板(1),所述接头电路板(1)包括接头转换区域(2)、测试连接区域(3)和供电连接区域(4),
所述多个测试焊点(B1)包括发送数据焊点(31)、清除发送焊点(32)、接收数据焊点(33)和请求发送焊点(34),所述多个测试焊点(B1)位于所述测试连接区域(3);
所述多个供电焊点(C1)包括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正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用于与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的电源负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和用于与电源站的电源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电源控制焊点(43),所述多个供电焊点(C1)位于所述供电连接区域(4);
所述多个转接焊点(A1)包括四个转接测试焊点和三个转接电源焊点,四个所述转接测试焊点分别与所述发送数据焊点(31)、所述清除发送焊点(32)、所述接收数据焊点(33)和所述请求发送焊点(34)电连接,三个所述转接电源焊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和所述电源控制焊点(43)电连接,所述转接焊点(A1)位于所述接头转换区域(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转接测试焊点中的一个为公共焊点,
所述三个转接电源焊点包括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和所述公共焊点,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与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电连接,所述公共焊点与所述电源控制焊点(4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包括至少两个电源正极子焊点(251),所述电源正极子焊点(251)均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负极子焊点(261),所述电源负极子焊点(261)均与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容(51)和第二电容(52),所述第一电容(51)和所述第二电容(52)位于所述接头电路板(1)上,所述第一电容(5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和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之间,所述第一电容(5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5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和所述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之间,所述第二电容(52)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数据焊点(31)、所述清除发送焊点(32)、所述接收数据焊点(33)、所述请求发送焊点(34)、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焊点(41)、所述第一电源负极焊点(42)和所述电源控制焊点(43)均沿同一直线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转接测试焊点包括第一测试焊点(21)、第二测试焊点(22)、第三测试焊点(23)和第四测试焊点(24),所述第一测试焊点(21)、所述第二测试焊点(22)、所述第三测试焊点(23)、所述第四测试焊点(24)、所述第二电源正极焊点(25)和所述第二电源负极焊点(26)以所述接头转换区域(2)中的一个焊点为中心周向间隔排布。
8.一种电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站包括:电源站本体(60)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站的接头装置,所述电源站本体(60)具有第一电源接口(61)、第二电源接口(62)和多个排列口(63),所述电源站本体(60)包括电源站电路板,所述电源站电路板上具有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电源接口(61)与所述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接口(62)与所述接头转换模块(A)电连接,所述测试连接模块(B)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供电连接模块(C)与所述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站电路板上具有两套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一套所述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61)电连接,另一套所述电源站供电电源插座与所述接头装置的供电连接模块(C)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站还包括转接线,所述转接线包括第一转接端和用于与测试设备电连接的第二转接端,所述第一转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接口(62)中和所述测试焊点(B1)电连接的引脚电连接。
CN202020943876.0U 2020-05-29 2020-05-29 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Active CN211859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3876.0U CN211859070U (zh) 2020-05-29 2020-05-29 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3876.0U CN211859070U (zh) 2020-05-29 2020-05-29 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9070U true CN211859070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6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3876.0U Active CN211859070U (zh) 2020-05-29 2020-05-29 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90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6779A (zh) * 2021-02-23 2021-07-02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芯片的双电源供电模块及封装芯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6779A (zh) * 2021-02-23 2021-07-02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芯片的双电源供电模块及封装芯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11735B2 (ja) 電子コネクタ・アダプタ
CN211859070U (zh) 电源站的接头装置和电源站
CN111584813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应急模块电源和级联电源
CN108594368A (zh) 一种光电一体化智能光纤适配系统
CN212991536U (zh) Usb二合一数据线及集群测试系统
US20220115731A1 (en)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CN114089111A (zh) 一种直流配电网故障定位用可视化追踪系统
CN208092278U (zh) 一种光电一体化智能光纤适配系统
CN114658412B (zh) 测井装置和测井系统
CN210182492U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电压巡检装置
CN113176432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压巡检装置
CN206736362U (zh) 阴极保护装置
CN207559221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CN2648677Y (zh) 多功能适配器
CN218242479U (zh) 一种接口组件
US20220238925A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electrical battery
CN217902601U (zh) 一种数字电子电路教学工具
CN213026814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连接线
CN21810161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用智慧柔性扁平电缆集成系统
CN212749147U (zh) 芯片测试转接板和芯片转接测试系统
CN218069944U (zh) 一种菊花链通信标准连接方法的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CN218004101U (zh) 一种基于导轨式安装的rs-485通信扩展模块
CN216015750U (zh) 一种电源并联连接件
CN215067176U (zh) 一种可任意扩展的高精度燃料电池单片电压巡检装置
CN219456257U (zh) 电压采样治具和电压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