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9241U -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9241U
CN211849241U CN202020175911.9U CN202020175911U CN211849241U CN 211849241 U CN211849241 U CN 211849241U CN 202020175911 U CN202020175911 U CN 202020175911U CN 211849241 U CN211849241 U CN 211849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ding
supporting
baffle
flood preven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59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世勇
代理
温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759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9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9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9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包括呈“L”形的防汛板,所述防汛板包括水平的涉水板以及竖向的涉水挡板,涉水板与涉水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涉水板后方设有与其后端抵接的抵板,所述抵板位于背水面一侧,涉水板位于迎水面一侧,抵板与防汛板组合呈倒“T”形;所述抵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抵板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与地面固定以给防汛板提供阻挡力;所述涉水板上设有用于拦截水流中夹杂的垃圾的留污挡杆,留污挡杆顶端呈针尖状,留污挡杆在涉水板上倾斜并朝向背水面一侧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概率,结构简单,方便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防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进入夏季,全国各个地区的雨水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几乎每天都在下雨,因此每年的防汛工作都是各个城市的重要任务;目前针对一些汛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的防汛措施一般是采用沙袋堆积,这种方法虽然防汛效果是不错,但是工程量太大,需要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另外,下大雨的时候,排水管道的井盖经常会被大雨冲刷打开甚至被雨水冲击丢失,这样大量树根、塑料垃圾等极易使排水水道堵塞,导致排水能力进一步减弱;另外,一般的防汛抗洪场合,其水位高度变化比较频繁,若只是采用固定高度的沙袋来堆积,需要不断地搬运沙袋,满足其水位变化要求,给防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自由调节高度、操作方便还能够减小堵塞排水管道概率的防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够减小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概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包括呈“L”形的防汛板,所述防汛板包括水平的涉水板以及竖向的涉水挡板,涉水板与涉水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涉水板后方设有与其后端抵接的抵板,所述抵板位于背水面一侧,涉水板位于迎水面一侧,抵板与防汛板组合呈倒“T”形;所述抵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抵板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与地面固定以给防汛板提供阻挡力;所述涉水板上设有用于拦截水流中夹杂的垃圾的留污挡杆,留污挡杆顶端呈针尖状,留污挡杆在涉水板上倾斜并朝向背水面一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在防汛时期,本防汛装置主要用于城市内街道,用于防止雨水冲刷店铺等民用设施;具体实施时,在防汛板后侧设置抵板,抵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地面固定,抵板抵持在防汛板后方,给防汛板提供了阻挡支撑作用,防汛板朝向迎水面,这样防汛板能够从容面对洪水的冲击;特别是防汛高峰期时,垃圾和大量树根等会随着水流方向流淌,极易堵塞正在排水的雨污排水管道,因此通过在涉水板上设置的留污挡杆,可对各类垃圾等条状物阻碍留滞,减少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机会,及时排洪,在垃圾的拦截过程中,由于留污挡杆的头是尖头的,而且头部朝向后方,这样水流冲过来时将垃圾冲至留污挡杆处,水流回去时与留污挡杆朝向方向相反,这样,利用水流的回流冲击力,留污挡杆对涉水板上的垃圾进行穿透,将垃圾留至挡水板上,避免垃圾对城市雨污排水管道堵塞,影响排水;同时留污挡杆上留滞的垃圾也能增大涉水板的重量,防汛板更不易倾倒;雨停后,清扫人员对留污挡杆上拦截的垃圾进行清理,实现了垃圾的聚集清理并减小了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概率。
作为优化,所述涉水挡板顶部开有通槽,通槽内设有沿槽深方向竖向滑动的支挡板;所述抵板上设有用于调节支挡板上下升降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倾斜设置在抵板与支挡板之间,所述调节杆包括套管和内管,套管内具有内螺纹,内管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管插设于套管中,套管下端与抵板后端铰接,内管上端与支挡板之间通过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与支挡板铰接,以通过旋转内管来调节支挡板的上下运动并与涉水挡板组合形成不同高度的挡水板以适应水位高度变化;所述调节杆上还设置有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以防止调节杆倾倒。
这样,通过支撑机构给调节杆提供支撑作用,然后内管与套管的旋转配合可以带动支挡板实现上下升降,从而与涉水挡板一起组装成不同高度的挡水板,这样可以根据防汛水位情况调节挡水板的高度,大大提高了防汛装置的适用性,为防汛更一步的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内管与套管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调节精度高,能够适应多种不同汛情需要。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滑槽,支撑杆上端与套管下段铰接,支撑杆下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槽横向设置在抵板上,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滑块上相应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相应螺纹孔配合对滑块进行锁定以防止调节杆倾倒。
这样,通过调节杆下方的支撑杆,当支挡板通过调节杆调节到相应高度后,通过支撑杆下端滑块上的螺纹杆插入滑槽上相对应的螺纹孔后,支撑杆不能继续向前或向后滑动,滑槽与滑块锁定配合,此时相当于支撑杆下端与抵板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杆不仅给调节杆提供支撑作用,还可以防止出现调节杆受到水流冲击力后向后倾倒的现象。
作为优化,所述涉水挡板左右两侧沿高度方向上分别设有长条形结构的凹槽与凸块,所述凹槽外端的内侧各自向内侧凸起以形成卡齿,所述凸块的外侧面远端各自向外凸起形成勾齿,以通过该侧勾齿与相邻侧涉水挡板上的卡齿插接以完成相邻涉水挡板之间的固定相连。
这样,由于不同汛情的防汛线长短不一,因此需要多个防汛装置之间组合来满足防汛需要,通过在涉水挡板左右两侧设置的凹槽与凸块,相邻两防汛板之间可以通过凹槽与凸块组合,多块防汛板组装成不同长度以适应防汛需要,而且采用卡齿和勾齿这样的结构,使相邻防汛板组装后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更好,不易被雨水的冲击力冲垮。
作为优化,所述支挡板左右两侧沿其高度方向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旁标注有读数,当对应刻度线与涉水挡板顶端重合时,该刻度线的读数为该刻度线到支挡板顶端的距离再加上涉水挡板高度之和,以监测挡水板的实时高度。
这样,通过在支挡板上设置刻度线,这样挡水板可以根据汛情实际需要,快速调节至合适的高度,而且刻度线的读数值一目了然,能够对实时汛情做相应快速调整。
作为优化,所述留污挡杆在涉水板上设置有多排,每排留污挡杆设置为两个。
这样,通过多排留污挡杆,能够提高对经过涉水板上的垃圾进行拦截效率,减小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概率。
作为优化,所述调节杆设为两组,两组调节杆分别设置在抵板上左右两侧。
这样,通过将调节杆设置为两组,左右设置,对支挡板的支撑效果更加平衡和稳定,避免因支挡板受力不稳而出现倾倒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涉水板上设置的留污挡杆,留污挡杆利用水流的回流冲击力对涉水板上的垃圾进行穿透,可对各类垃圾等条状物阻碍留滞,减少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概率;内管与套管的旋转配合可以带动支挡板实现上下升降,从而与涉水挡板一起组装成不同高度的挡水板,这样可以根据防汛水位情况来调节挡水板的高度,大大提高了防汛装置的适用性,为防汛更一步的做好安全工作;将多个防汛板连接在一起,使整个装置适用范围更广;因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水位的高度变化来调节装置的高度,适合大范围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凹槽与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涉水板1、涉水挡板2、支挡板3、抵板4、留污挡杆5、固定螺栓6、套管7、内管8、轴承9、支撑杆10、滑槽11、凹槽12、凸块13。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L”形的防汛板,所述防汛板包括水平的涉水板1以及竖向的涉水挡板2,涉水板1与涉水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涉水板1后方设有与其后端抵接的抵板4,所述抵板4位于背水面一侧,涉水板1位于迎水面一侧,抵板4与防汛板组合呈倒“T”形;所述抵板4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6,所述抵板4通过固定螺栓6穿过安装孔与地面固定以给防汛板提供阻挡力;所述涉水板1上设有用于拦截水流中夹杂的垃圾的留污挡杆5,留污挡杆5顶端呈针尖状,留污挡杆5在涉水板1上倾斜并朝向背水面一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在防汛时期,本防汛装置主要用于城市内街道,用于防止雨水冲刷店铺等民用设施;具体实施时,在防汛板后侧设置抵板4,抵板4通过固定螺栓6与地面固定,抵板4抵持在防汛板后方,给防汛板提供了阻挡支撑作用,防汛板朝向迎水面,这样防汛板能够从容面对洪水的冲击;特别是防汛高峰期时,垃圾和大量树根等会随着水流方向流淌,极易堵塞正在排水的雨污排水管道,因此通过在涉水板1上设置的留污挡杆5,可对各类垃圾等条状物阻碍留滞,减少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概率,及时排洪,留污挡杆在对垃圾的拦截过程中,由于留污挡杆5的头是尖头的,而且头部朝向后方,这样水流冲过来时将垃圾冲至留污挡杆5处,水流回去时与留污挡杆5的朝向方向相反,这样,利用水流的回流冲击力,留污挡杆5对涉水板1上的垃圾进行穿透,将垃圾留至挡水板上,避免垃圾对城市雨污排水管道堵塞,影响排水;同时留污挡杆5上留滞的垃圾也能增大涉水板1的重量,防汛板更不易倾倒;雨停后,清扫人员对留污挡杆5上拦截的垃圾进行清理,实现了垃圾的聚集清理并减小了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概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涉水挡板2顶部开有通槽,通槽内设有沿槽深方向竖向滑动的支挡板3;所述抵板4上设有用于调节支挡板3上下升降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倾斜设置在抵板4与支挡板3之间,所述调节杆包括套管7和内管8,套管7内具有内螺纹,内管8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管8插设于套管7中,套管7下端与抵板4后端铰接,内管8上端与支挡板3之间通过一轴承9转动连接,所述轴承9与支挡板3铰接,以通过旋转内管8来调节支挡板3的上下运动并与涉水挡板2组合形成不同高度的挡水板以适应水位高度变化;所述调节杆上还设置有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以防止调节杆倾倒。
这样,通过支撑机构给调节杆提供支撑作用,然后内管8与套管7的旋转配合可以带动支挡板3实现上下升降,从而与涉水挡板2一起组装成不同高度的挡水板,这样可以根据防汛水位情况调节挡水板的高度,大大提高了防汛装置的适用性,为防汛更一步的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内管8与套管7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调节精度高,能够适应多种不同汛情需要。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10和滑槽11,支撑杆10上端与套管7下段铰接,支撑杆10下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槽11横向设置在抵板4上,滑块与滑槽11滑动配合,所述滑槽1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滑块上相应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相应螺纹孔配合对滑块进行锁定以防止调节杆倾倒。
这样,通过调节杆下方的支撑杆10,当支挡板3通过调节杆调节到相应高度后,通过支撑杆10下端滑块上的螺纹杆插入滑槽11上相对应的螺纹孔后,支撑杆不能继续向前或向后滑动,滑槽与滑块锁定配合,此时相当于支撑杆下端与抵板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杆不仅给调节杆提供支撑作用,还可以防止出现调节杆受到水流冲击力后向后倾倒的现象。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涉水挡板2左右两侧沿高度方向上分别设有长条形结构的凹槽12与凸块13,所述凹槽12外端的内侧各自向内侧凸起以形成卡齿,所述凸块13的外侧面远端各自向外凸起形成勾齿,以通过该侧勾齿与相邻侧涉水挡板2上的卡齿插接以完成相邻涉水挡板2之间的固定相连。
这样,由于不同汛情的防汛线长短不一,因此需要多个防汛装置之间组合来满足防汛需要,通过在涉水挡板2左右两侧设置的凹槽12与凸块13,相邻两防汛板之间可以通过凹槽12与凸块13组合,多块防汛板组装成不同长度以适应防汛需要,而且采用卡齿和勾齿这样的结构,使相邻防汛板组装后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更好,不易被雨水的冲击力冲垮。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挡板3左右两侧沿其高度方向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旁标注有读数,当对应刻度线与涉水挡板2顶端重合时,该刻度线的读数为该刻度线到支挡板3顶端的距离再加上涉水挡板2高度之和,以监测挡水板的实时高度。
这样,通过在支挡板3上设置刻度线,这样挡水板可以根据汛情实际需要,快速调节至合适的高度,而且刻度线的读数值一目了然,能够对实时汛情做相应快速调整。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留污挡杆5在涉水板1上设置有多排,每排留污挡杆5设置为两个。
这样,通过设置多排留污挡杆5,能够提高对经过涉水板1上的垃圾进行拦截效率,减小堵塞雨污排水管道的概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杆设为两组,两组调节杆分别设置在抵板4上左右两侧。
这样,通过将调节杆设置为两组,左右设置,对支挡板3的支撑效果更加平衡和稳定,避免因支挡板3受力不稳而出现倾倒的现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留污挡杆5与涉水板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这样,留污挡杆5与涉水板1之间螺栓连接,可以对留污栏杆进行拆卸,方便组装。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抵板4与防汛板抵接,可以实现抵板4与防汛板之间的可拆卸,拆卸时,将抵板4上的调节杆上端与支挡板3上的轴承9分离,这样,L型的防汛板与抵板4部分可以分别单独拆开,体积更小,更易转移;涉水挡板2上的通槽为上左右三面开口的槽,支挡板3与涉水挡板2等长,相邻支挡板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条,这样才能保证多个涉水挡板2组装完成后,各个支挡板3之间也是密封无间隙的,保证了防汛装置的防水能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包括呈“L”形的防汛板,所述防汛板包括水平的涉水板以及竖向的涉水挡板,涉水板与涉水挡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涉水板后方设有与其后端抵接的抵板,所述抵板位于背水面一侧,涉水板位于迎水面一侧,抵板与防汛板组合呈倒“T”形;所述抵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抵板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与地面固定以给防汛板提供阻挡力;所述涉水板上设有用于拦截水流中夹杂的垃圾的留污挡杆,留污挡杆顶端呈针尖状,留污挡杆在涉水板上倾斜并朝向背水面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涉水挡板顶部开有通槽,通槽内设有沿槽深方向竖向滑动的支挡板;所述抵板上设有用于调节支挡板上下升降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倾斜设置在抵板与支挡板之间,所述调节杆包括套管和内管,套管内具有内螺纹,内管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管插设于套管中,套管下端与抵板后端铰接,内管上端与支挡板之间通过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与支挡板铰接,以通过旋转内管来调节支挡板的上下运动并与涉水挡板组合形成不同高度的挡水板以适应水位高度变化;所述调节杆上还设置有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以防止调节杆倾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滑槽,支撑杆上端与套管下段铰接,支撑杆下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槽横向设置在抵板上,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滑块上相应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相应螺纹孔配合对滑块进行锁定以防止调节杆倾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涉水挡板左右两侧沿高度方向上分别设有长条形结构的凹槽与凸块,所述凹槽外端的内侧各自向内侧凸起以形成卡齿,所述凸块的外侧面远端各自向外凸起形成勾齿,以通过该侧勾齿与相邻侧涉水挡板上的卡齿插接以完成相邻涉水挡板之间的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挡板左右两侧沿其高度方向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旁标注有读数,当对应刻度线与涉水挡板顶端重合时,该刻度线的读数为该刻度线到支挡板顶端的距离再加上涉水挡板高度之和,以监测挡水板的实时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污挡杆在涉水板上设置有多排,每排留污挡杆设置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设为两组,两组调节杆分别设置在抵板上左右两侧。
CN202020175911.9U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Active CN211849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5911.9U CN211849241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5911.9U CN211849241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9241U true CN211849241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47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5911.9U Active CN211849241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924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0063A (zh) * 2020-12-09 2021-04-06 衢州学院 一种变电站用外围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CN112855239A (zh) * 2021-01-29 2021-05-28 边兵 一种矿井巷道顶棚支撑装置
CN115182299A (zh) * 2022-08-31 2022-10-14 河南章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装防汛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0063A (zh) * 2020-12-09 2021-04-06 衢州学院 一种变电站用外围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CN112855239A (zh) * 2021-01-29 2021-05-28 边兵 一种矿井巷道顶棚支撑装置
CN115182299A (zh) * 2022-08-31 2022-10-14 河南章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装防汛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49241U (zh)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CN218813500U (zh) 一种环保型生态护坡修复结构
CN112832202A (zh) 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1105797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14169109U (zh) 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生态护坡
CN215518612U (zh) 一种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用堤坝护坡结构
CN214784037U (zh) 一种生态河道护坡
CN212801717U (zh) 一种雨污分流排水施工用的挖掘装置
CN211898434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基坑防崩塌支架
CN212742790U (zh) 一种防淤堵的边坡排水沟
CN209457026U (zh)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排水结构
CN213773234U (zh) 渠道左排倒虹吸曲坝式拦污栅
CN212427128U (zh) 一种水土保持护坡结构
CN221052794U (zh) 一种建筑给排水防阻塞管道结构
CN215253292U (zh) 一种具有导水效果的排水沟
CN216615755U (zh) 基于截流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
CN214363542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用河道护坡装置
CN218843006U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河道防护坡
CN219099935U (zh) 一种堤坝加固装置
CN21548308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排水结构
CN220868382U (zh)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结构
CN218437387U (zh) 一种用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排水结构
CN219411142U (zh) 一种河道背水坡预制排水沟装置
CN219410925U (zh) 一种防水土流失的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