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7804U - 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7804U
CN211847804U CN201921763278.9U CN201921763278U CN211847804U CN 211847804 U CN211847804 U CN 211847804U CN 201921763278 U CN201921763278 U CN 201921763278U CN 211847804 U CN211847804 U CN 211847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ste heat
circulating
valve
ammonia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32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永
王浩
王洪
薛军伟
张赫天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jin Tongb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jin Tongb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jin Tongb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jin Tongb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32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7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7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7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时,将循环阀关闭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对循环氨水的余热进行利用,并将两组管路的循环氨水同时通入混合罐内进行充分混合后保持温度稳定,防止气阻的产生,从而降低管道的压损;包括焦炉、排水管、泵组、循环管、循环阀和进水管;还包括第一分管、余热回收机组、混合进管、第二分管、混合罐、混合出管、过滤箱、连接管、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焦化生产过程中,通常利用具备一定压力的循环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焦炉桥管,经由氨水喷头雾化,喷洒到集气管内,以便将炼焦生产中的高温荒煤气冷却至适当温度。在实际焦化生产过程中,氨水在焦炉桥管处循环喷洒、循环吸热。因此,循环氨水余热存在较大的利用空间。本着节能减排的思路,部分企业采用循环氨水余热回收系统(冷媒采用溴化锂)来制取冷冻水。
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是一种用于焦化生产过程中对循环氨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辅助设备,其在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是引出一路循环氨水通入到余热回收系统,用来供热,利用完毕后,循环氨水温度有一定幅度的降低,这路降温的循环氨水再通过改造的管道返回原有循环氨水管道中,与管道中原有的循环氨水混合,前往焦炉桥管处喷洒,为荒煤气降温。但是,当降温的循环氨水与原有管道中温度较高的循环氨水进行混合时,产生气化现象,在管道大小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导致气阻产生,会导致管道压损大幅增加,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循环氨水在焦炉桥管处的喷洒压力小于0.25MPa,低于操作规范压力,从而影响到整套焦化工艺及后续化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循环氨水泵组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管道压损不出现超常规的意外增大,进而保证焦炉桥管处循环氨水的喷洒压力符合规范的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焦炉、排水管、泵组、循环管、循环阀和进水管,排水管的左端与焦炉的右端前侧固定连接,泵组固定设置于排水管的中部,循环管的前端与排水管的后端右侧固定连接,循环阀固定设置于循环管的中部,进水管固定设置于焦炉的右端后侧,循环管的后端与进水管的前端右侧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分管、余热回收机组、混合进管、第二分管、混合罐、混合出管、过滤箱、连接管、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分管的顶端与排水管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余热回收机组的顶端与第一分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混合进管前端与余热回收机组的后端固定连接,混合进管的后端与混合罐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第二分管的前部与第一分管的后端中侧固定连接,第二分管的后端与混合罐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混合出管固定设置于混合罐的后端上侧,混合出管的后端与过滤箱的前端固定连接,连接管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顶端,连接管的顶端与进水管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第一阀门固定设置于连接管的中部,第二阀门固定设置于第一分管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冲洗管、蒸氨水进管、蒸氨水装置、冲洗阀、排污管和排污阀,冲洗管的右端与第一分管的前端上侧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二阀门的下侧,蒸氨水进管的底端与冲洗管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蒸氨水装置固定设置于蒸氨水进管的顶端,冲洗阀固定设置于蒸氨水进管的中部,排污管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底端,排污阀固定设置于排污管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收集箱,收集箱的顶端与排污管的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氮气装置、氮气进管和加压阀,氮气进管的底端与冲洗管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氮气装置固定设置于氮气进管的顶端,加压阀固定设置于氮气进管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固定设置于冲洗管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机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为钛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电机、转轴和混合杆,电机固定设置于混合罐的顶端,转轴固定设置于电机的底端,转轴的底端自混合罐的顶端插入混合罐内,混合杆固定设置于转轴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左隔板和右隔板,左隔板固定设置于混合罐的内部左端,右隔板固定设置于混合罐的内部右端并位于左隔板的上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时,将循环阀关闭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对循环氨水的余热进行利用,并将两组管路的循环氨水同时通入混合罐内进行充分混合后保持温度稳定,防止气阻的产生,从而降低管道的压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焦炉;2、排水管;3、泵组;4、循环管;5、循环阀;6、进水管;7、第一分管;8、余热回收机组;9、混合进管; 10、第二分管;11、混合罐;12、混合出管;13、过滤箱;14、连接管;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冲洗管;18、蒸氨水进管; 19、蒸氨水装置;20、冲洗阀;21、排污管;22、排污阀;23、收集箱;24、氮气装置;25、氮气进管;26、加压阀;27、气压传感器; 28、电机;29、转轴;30、混合杆;31、左隔板;32、右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焦炉1、排水管2、泵组3、循环管4、循环阀5和进水管6,排水管 2的左端与焦炉1的右端前侧固定连接,泵组3固定设置于排水管2 的中部,循环管4的前端与排水管2的后端右侧固定连接,循环阀5 固定设置于循环管4的中部,进水管6固定设置于焦炉1的右端后侧,循环管4的后端与进水管6的前端右侧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分管7、余热回收机组8、混合进管9、第二分管10、混合罐11、混合出管 12、过滤箱13、连接管14、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第一分管7 的顶端与排水管2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余热回收机组8的顶端与第一分管7的底端固定连接,混合进管9前端与余热回收机组8的后端固定连接,混合进管9的后端与混合罐11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第二分管10的前部与第一分管的后端中侧固定连接,第二分管10的后端与混合罐11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混合出管12固定设置于混合罐11的后端上侧,混合出管12的后端与过滤箱13的前端固定连接,连接管14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3的顶端,连接管14的顶端与进水管 6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第一阀门15固定设置于连接管14的中部,第二阀门16固定设置于第一分管7的上部;在使用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时,将循环阀关闭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对循环氨水的余热进行利用,并将两组管路的循环氨水同时通入混合罐内进行充分混合后保持温度稳定,防止气阻的产生,从而降低管道的压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冲洗管17、蒸氨水进管18、蒸氨水装置19、冲洗阀20、排污管21和排污阀22,冲洗管17的右端与第一分管7的前端上侧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二阀门 16的下侧,蒸氨水进管18的底端与冲洗管17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蒸氨水装置19固定设置于蒸氨水进管18的顶端,冲洗阀20固定设置于蒸氨水进管18的中部,排污管21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3的底端,排污阀22固定设置于排污管21的中部;在对装置进行清洗前,冲洗阀和排污阀,将其他阀门全部关闭,然后通入蒸氨水对机组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收集箱23,收集箱23的顶端与排污管21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收集箱收集蒸氨水和排出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氮气装置24、氮气进管25和加压阀26,氮气进管25的底端与冲洗管17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氮气装置24固定设置于氮气进管25的顶端,加压阀 26固定设置于氮气进管25的中部;通过高温高压氮气将机组内残留水分排出并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气压传感器27,气压传感器27固定设置于冲洗管17的中部;通过气压传感器对装置内的气压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机组8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为钛管;通过钛管的光滑特性,有效防止焦油等附着在换热管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电机28、转轴29和混合杆30,电机28固定设置于混合罐11的顶端,转轴29 固定设置于电机28的底端,转轴29的底端自混合罐11的顶端插入混合罐11内,混合杆30固定设置于转轴29的中部;通过电机带动混合杆转动对混合罐内的氨水进行搅拌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左隔板31和右隔板32,左隔板31固定设置于混合罐11的内部左端,右隔板32固定设置于混合罐11的内部右端并位于左隔板31的上侧;通过左隔板和右隔板延长氨水在混合罐内的流动长度,从而提高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在使用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时,将循环阀关闭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对循环氨水的余热进行利用,并将两组管路的循环氨水同时通入混合罐内进行充分混合后保持温度稳定,防止气阻的产生,从而降低管道的压损,在对装置进行清洗前,冲洗阀和排污阀,将其他阀门全部关闭,然后通入蒸氨水对机组进行清洗,通过收集箱收集蒸氨水和排出的杂质,通过高温高压氮气将机组内残留水分排出并烘干,通过气压传感器对装置内的气压进行检测,通过钛管的光滑特性,有效防止焦油等附着在换热管内壁,通过电机带动混合杆转动对混合罐内的氨水进行搅拌混合,通过左隔板和右隔板延长氨水在混合罐内的流动长度,从而提高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的部件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焦炉(1)、排水管(2)、泵组(3)、循环管(4)、循环阀(5)和进水管(6),排水管(2)的左端与焦炉(1)的右端前侧固定连接,泵组(3)固定设置于排水管(2)的中部,循环管(4)的前端与排水管(2)的后端右侧固定连接,循环阀(5)固定设置于循环管(4)的中部,进水管(6)固定设置于焦炉(1)的右端后侧,循环管(4)的后端与进水管(6)的前端右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分管(7)、余热回收机组(8)、混合进管(9)、第二分管(10)、混合罐(11)、混合出管(12)、过滤箱(13)、连接管(14)、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所述第一分管(7)的顶端与排水管(2)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所述余热回收机组(8)的顶端与第一分管(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混合进管(9)前端与余热回收机组(8)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混合进管(9)的后端与混合罐(11)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管(10)的前部与第一分管的后端中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管(10)的后端与混合罐(11)的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混合出管(12)固定设置于混合罐(11)的后端上侧,所述混合出管(12)的后端与过滤箱(13)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4)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3)的顶端,所述连接管(14)的顶端与进水管(6)的底端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门(15)固定设置于连接管(14)的中部,所述第二阀门(16)固定设置于第一分管(7)的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管(17)、蒸氨水进管(18)、蒸氨水装置(19)、冲洗阀(20)、排污管(21)和排污阀(22),所述冲洗管(17)的右端与第一分管(7)的前端上侧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二阀门(16)的下侧,所述蒸氨水进管(18)的底端与冲洗管(17)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蒸氨水装置(19)固定设置于蒸氨水进管(18)的顶端,所述冲洗阀(20)固定设置于蒸氨水进管(18)的中部,所述排污管(21)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3)的底端,所述排污阀(22)固定设置于排污管(21)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箱(23),所述收集箱(23)的顶端与排污管(21)的底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装置(24)、氮气进管(25)和加压阀(26),所述氮气进管(25)的底端与冲洗管(17)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氮气装置(24)固定设置于氮气进管(25)的顶端,所述加压阀(26)固定设置于氮气进管(25)的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压传感器(27),所述气压传感器(27)固定设置于冲洗管(17)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机组(8)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钛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28)、转轴(29)和混合杆(30),所述电机(28)固定设置于混合罐(11)的顶端,所述转轴(29)固定设置于电机(28)的底端,所述转轴(29)的底端自混合罐(11)的顶端插入混合罐(11)内,所述混合杆(30)固定设置于转轴(29)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隔板(31)和右隔板(32),所述左隔板(31)固定设置于混合罐(11)的内部左端,所述右隔板(32)固定设置于混合罐(11)的内部右端并位于左隔板(31)的上侧。
CN201921763278.9U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1847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3278.9U CN211847804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3278.9U CN211847804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7804U true CN211847804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3278.9U Active CN211847804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7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9108A (zh) 带机械蒸汽再压缩的三级连续降膜循环蒸发浓缩系统
CN204522328U (zh) 带机械蒸汽再压缩的三级连续降膜循环蒸发浓缩系统
CN201223744Y (zh) 冷凝水回收过滤装置
CN110822790B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用闭式循环冷却水膨胀水箱
CN210220733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汽轮机冷凝器
CN205549656U (zh) 一种气态溶剂冷凝回收装置
CN209020107U (zh) 一种喷淋式烟气冷凝器
CN209054967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用凝汽器
CN110257086A (zh) 一种无尾气排放的湿熄焦装置和方法
CN211847804U (zh) 一种循环氨水余热回收装置
CN114014402A (zh) 一种垂直布局的脱硫浆液闪蒸提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1119603U (zh) 一种烟气低温余热间接加热热网补水系统
CN210438761U (zh) 一种钢焖渣蒸汽余热回收系统
CN204227989U (zh) 换热器在线清洗装置
CN204420978U (zh) 一种锅炉疏水扩容器的节能疏水系统
CN206267892U (zh) 汽轮发电机组蒸汽循环系统
CN111687112B (zh) 一种工件清洗方法
CN210384862U (zh) 一种尿素蒸发冷凝器抽真空装置
CN212512563U (zh) 蒸发凝汽式真空机组
CN110841319A (zh) 节能双效真空浓缩器
CN218890919U (zh) 一种锅炉汽轮机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18646091U (zh) 一种便捷一体式蒸汽凝液分离回收系统
CN209386832U (zh) 一种油气回收用导油组件
CN219045921U (zh) 一种水汽分离余热蒸发器
CN204082226U (zh) 汽轮机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for circulating ammonia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Pledgee: Xi'an innovation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Jujin Tongbo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