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7487U - 河水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河水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7487U
CN211847487U CN202020212550.0U CN202020212550U CN211847487U CN 211847487 U CN211847487 U CN 211847487U CN 202020212550 U CN202020212550 U CN 202020212550U CN 211847487 U CN211847487 U CN 211847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ea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25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健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ngtian Human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ngtian Human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ngtian Human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ngtian Human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25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7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7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74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水净化装置,包括提升泵、混合区、凝聚区、污泥区、集水区以及净化区;混合区上设有配水管及若干布水组件,布水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布水件及第二布水件,第一布水件与配水管连通;第二布水件与混合区的侧壁具有间隙;凝聚区的底部的一侧与混合区的顶部连通;凝聚区的底部的另一侧与污泥区的顶部连通;集水区包括第一集水部及第二集水部,第一集水部底部与凝聚区的顶部连通,第二集水部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伸入净化区内。上述的河水净化装置通过混合区上设有布水组件,通过布水组件以增加河水内的杂质的接触面积,缩短凝聚时间,结构简单,运行简便,可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Description

河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资源的紧张造成自来水的价格的飞速攀高,使得不少的水大户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在纯水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水,以降低成品水的制作成本。然而,地表水存在于地壳表面,无可避免地地表水内存在了泥沙等颗粒物,同时与自来水相比,地表水的硬度较高,含盐量较高,故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才可作为纯水制备的原水。
在传统技术中,河水净化处理装置先通过过滤器进行粗过滤,后经过离子交换器进行软化处理,即作为成品水。上述的河水净化装置中过滤器易堵塞,或者需要清洗频繁,才能保证该过滤器正常运转,使得该装置的运行保养费用高,从而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河水净化装置,其结构简单,运行简便,可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水净化装置,包括提升泵、连接所述提升泵的混合区、位于所述混合区上方的凝聚区、位于所述凝聚区的下方的污泥区、位于所述凝聚区的上方的集水区以及连接所述集水区的净化区;所述混合区上设有配水管及连通所述配水管的若干布水组件,所述布水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布水件及第二布水件,所述第一布水件与所述配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布水件与所述混合区的侧壁具有间隙;所述凝聚区的底部的一侧与所述混合区的顶部连通;所述凝聚区的底部的另一侧与所述污泥区的顶部连通;所述集水区包括第一集水部及第二集水部,所述第一集水部底部与所述凝聚区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集水部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所述净化区内。
上述的河水净化装置通过设有提升泵、混合区、凝聚区、污泥区、集水区及净化区,混合区上设有布水组件,通过布水组件以增加河水内的杂质的接触面积,缩短凝聚时间,结构简单,运行简便,可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布水件背向所述第二布水件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各所述第一通孔呈均匀分布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布水件远离所述配水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布水件所成角度呈锐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布水件远离所述配水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布水件所成角度的范围为25度~8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布水件朝向所述第一布水件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二通孔呈均匀分布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泵的出口连接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入口端上设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连接有聚合氯化铝投放机构;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出口端上设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连接有聚丙烯酰胺投放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聚区上设有若干的第一沉降管及第二沉降管,所述第一沉降管呈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沉降管位于所述第一沉降管的上方,所述第二沉降管呈自下而上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区内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底部上设有若干吸泥孔,各所述吸泥孔呈均匀分布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区的中部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填充有滤料;所述净化区上安装有虹吸反冲洗机构,所述虹吸反冲洗机构与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料为卵石、石英砂、锰砂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河水净化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布水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河水净化装置100,包括提升泵10、连接提升泵10的混合区20、位于混合区20上方的凝聚区30、位于凝聚区30的下方的污泥区40、位于凝聚区30的上方的集水区50以及连接集水区50的净化区60。
所述提升泵10用于给整套设备提供输送水的动力,该提升泵10的入口伸入河水内,通过提升泵10对河水进行输送,提升泵10的出口连接有管道混合器11,管道混合器11的入口端上设有第一进料管111,第一进料管111连接有聚合氯化铝投放机构(图未示);管道混合器11的出口端上设有第二进料管112,第二进料管112连接有聚合氯化铝投放机构(图未示),以使河水经过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的两种净水剂,使河水中杂质的凝聚性提高。
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混合区20用于为河水中细小矾花提供地方以进行反应,增加各细小矾花的接触机会。该混合区20包括连接管道混合器11的出口的配水管21及连通配水管21的若干布水组件22,配水管21大致呈方形设置,以对布水组件22进行支撑。布水组件2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布水件23及第二布水件24,第一布水件23与配水管21连通,第一布水件23背向第二布水件24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31,各第一通孔231呈均匀分布设置,用于将管道内的河水击打混合区20的底部,避免混合区20的底部积累污泥;第二布水件24与混合区20的侧壁具有间隙,以使由第一布水件23所产生的矾花可通过该间隙向上散发。第二布水件24朝向第一布水件23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41,各第二通孔241呈均匀分布设置,用于将管道内的河水喷向混合区20的中心部分,以产生更多的浑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布水件23远离配水管21的一端部与第二布水件24所成角度呈锐角设置,具体的,第一布水件23远离配水管21的一端部与第二布水件24所成角度的范围为25度~80度。
所述凝聚区30用于河水的矾花的凝聚,该凝聚区30的底部的一侧与混合区20的顶部连通,凝聚区30上设有若干的第一沉降管31及第二沉降管32,第一沉降管31呈自上而下倾斜设置,使混合区20的絮状体悬浮物进行整流,以形成较大的絮状体;第二沉降管32位于第一沉降管31的上方,第二沉降管32呈自下而上倾斜设置,使悬浮物根据凝聚的颗粒大小形成污泥,并进行固液分离,在自身重力下,污泥沿沉降管倾斜方向往下滑落,部分污泥流入污泥区40,部分污泥流回混合区20,再次进行混合反应。
所述污泥区40用于污泥的沉降及排出,该污泥区40的顶部与凝聚区30的底部的另一侧连通,污泥区40内设有排泥管41,排泥管41的底部上设有若干吸泥孔(图未示),各吸泥孔呈均匀分布设置,一方面可避免管里堵塞,另一方面可对污泥区40进行搅动,利于污泥的吸取。
所述集水区50用于河水凝聚后的集水,以保证净化后的水不存在污泥。该集水区50包括第一集水部51及第二集水部52,第一集水部51底部与凝聚区30的顶部连通,第二集水部52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520,出水管520伸入净化区60内。
所述净化区60用于河水凝聚后的净化水进行过滤,该净化区60的中部设有过滤箱61,过滤箱61内填充有滤料(图未示),第二集水部52的出水管520伸入过滤箱61中滤料内,以对河水进行再次过滤,使其符合生产使用的要求,由滤料过滤后的净化水经过净化区60的底部流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滤料为卵石、石英砂、锰砂中的一种。净化区60上安装有虹吸反冲洗机构62,虹吸反冲洗机构62与过滤箱61的顶部连通,以利用重力虹吸原理对过滤箱61进行反冲洗,保证过滤箱61中滤料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工作。
工作时,河水由提升泵10抽取,通过管道混合器11,在河水内进行添加净水剂,使其进行初步的凝聚,再经过布水组件22,以增加河水内的杂质的接触面积,为杂质在凝聚区30发生沉淀做准备,河水再经过凝聚区30的第一沉降管31及第二沉降管32,悬浮物形成污泥,并根据自身的重量,沿着第二沉降管32沉淀在污泥区40,部分流回混合区20,沉淀的污泥由排泥管41吸取并排出装置外,河水经凝聚区30的凝聚净化后成为较少杂质的净化水,净化水由集水区50再次过滤,然后由集水区50的第二集水部52流出,并通过净化区60的过滤箱61进行过滤,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较干净的净化水由净化区60的底部流出。定时地通过虹吸反冲洗机构62对过滤箱61进行反冲洗,保证过滤箱61中滤料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工作。
上述的河水净化装置100通过设有提升泵10、混合区20、凝聚区30、污泥区40、集水区50及净化区60,混合区20上设有布水组件22,通过布水组件22以增加河水内的杂质的接触面积,缩短凝聚时间,结构简单,运行简便,可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泵、连接所述提升泵的混合区、位于所述混合区上方的凝聚区、位于所述凝聚区的下方的污泥区、位于所述凝聚区的上方的集水区以及连接所述集水区的净化区;所述混合区上设有配水管及连通所述配水管的若干布水组件,所述布水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布水件及第二布水件,所述第一布水件与所述配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布水件与所述混合区的侧壁具有间隙;所述凝聚区的底部的一侧与所述混合区的顶部连通;所述凝聚区的底部的另一侧与所述污泥区的顶部连通;所述集水区包括第一集水部及第二集水部,所述第一集水部底部与所述凝聚区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集水部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所述净化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件背向所述第二布水件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各所述第一通孔呈均匀分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件远离所述配水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布水件所成角度呈锐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件远离所述配水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布水件所成角度的范围为25度~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水件朝向所述第一布水件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二通孔呈均匀分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泵的出口连接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入口端上设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连接有聚合氯化铝投放机构;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出口端上设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连接有聚丙烯酰胺投放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聚区上设有若干的第一沉降管及第二沉降管,所述第一沉降管呈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沉降管位于所述第一沉降管的上方,所述第二沉降管呈自下而上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区内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底部上设有若干吸泥孔,各所述吸泥孔呈均匀分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区的中部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填充有滤料;所述净化区上安装有虹吸反冲洗机构,所述虹吸反冲洗机构与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为卵石、石英砂、锰砂中的一种。
CN202020212550.0U 2020-02-28 2020-02-28 河水净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7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2550.0U CN211847487U (zh) 2020-02-28 2020-02-28 河水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2550.0U CN211847487U (zh) 2020-02-28 2020-02-28 河水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7487U true CN211847487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49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255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7487U (zh) 2020-02-28 2020-02-28 河水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7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131A (zh) 一种微涡旋高效澄清反应器的方法与装置
CN211339081U (zh) 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
CN210237322U (zh) 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
CN107459173A (zh) 一种酸碱性污染水的ph回调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212504366U (zh) 高浊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1847487U (zh) 河水净化装置
CN210229816U (zh) 车载式泥浆处理机
CN105771415B (zh) 一体化沉淀池
CN217127107U (zh) 一种分选现场污水净化循环系统
CN212102309U (zh) 河水净化装置
CN215612295U (zh) 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砂石分离系统
CN212800000U (zh) 一种石英砂高速介沉水处理设备
CN214319438U (zh) 高效煤泥水净化器
CN108751611A (zh) 高效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0193490U (zh) 一种分离污水与絮凝物的分离机构
CN20384590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重金属回收净水装置
CN208097477U (zh) 一种斜坡沉淀池
CN207998498U (zh) 一体式无动力旋流沉淀膜过滤反应器
CN111792763A (zh) 高浊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220788310U (zh) 一种高铝水泥污水处理系统
CN204848509U (zh) 一种泥浆水处理系统
CN204395627U (zh) 水循环沉淀节能池
CN218435437U (zh) 一种清淤泥浆一体化净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