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4026U -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4026U
CN211844026U CN202020284287.6U CN202020284287U CN211844026U CN 211844026 U CN211844026 U CN 211844026U CN 202020284287 U CN202020284287 U CN 202020284287U CN 211844026 U CN211844026 U CN 211844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bustion
fuel
automobil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42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海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842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4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4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4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油箱、电磁泵和固定座,燃油加热器包括外壳、助燃装置、雾化燃烧装置和热交换器,燃油加热器和油箱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汽车底板上,热空气出口通过暖气管连接到汽车空调风道管10上,冷空气进口上连接有一弯管,弯管进气端朝下,并贯穿汽车底板,助燃风进气管向下贯穿固定座和汽车底板,废气出气管向下贯穿固定座和汽车底板,并连接在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上。该电动汽车的供暖装与车体内部结构完美的结合,充分利用了汽车本身的空调系统和排气系统,得到了能够方便调控暖气大小和供暖温度的暖气系统,及能够安全排放供暖装置废气的排气系统;通过固定座将燃油加热器和油箱安装在汽车底板上,能够方便燃油加热器和油箱的装卸。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的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对全球变暖等严峻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紧迫,世界各国和我国政府也加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的发展,电动汽车利用电能驱动,没有尾气排放,且电能可重复利用,价格经济,正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场新技术革命,但是受制于电动汽车主要为电能储存利用,受电池容量和技术条件限制,冬季车内取暖,除霜等附加使用能源会大大缩短汽车行驶里程,影响汽车正常行驶功能。
现有电动汽车取暖技术主要为PTC取暖技术,将电动汽车电池所储存的电能通过电热丝转换成热能,为冬季车内取暖,除霜。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电池容量及技术限制会导致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大大缩短,影响汽车发挥其最基本的行驶功能,在实际中导致车主要开车时宁愿牺牲舒适性而保全车辆行驶里程,这也更凸显电动汽车取暖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得到解决的迫切性。
而现有的利用便携式的燃油加热器来实现电动汽车取暖的工作方式是通过燃油燃烧获取热量,产生暖气,以供取暖,虽然这种电动汽车取暖方式解决了上述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不足的问题,但由于该种取暖方式是直接将生成的暖气直接通入车厢内以供取暖,容易使得车厢内暖气的大小及供暖温度无法合理调控,且由于暖气入口仅有一个,容易造成车厢内局部过热及供暖不均匀,且燃油加热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就是燃烧后的废气,难以合理排放,倘若处理不当,还会发生废气溢入车厢内的情况,极易导致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油箱和电磁泵,所述燃油加热器包括外壳、助燃装置、雾化燃烧装置和热交换器,所述外壳呈矩形筒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热空气出口和冷空气进口,所述助燃装置、雾化燃烧装置和热交换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雾化燃烧装置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内,所述助燃装置设于所述雾化燃烧装置后端,所述雾化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点火塞和位于燃烧室内的离心式雾化器,所述点火塞安装在热交换器上,其点火部位位于所述燃烧室内,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一废气出气管,所述废气出气管贯穿外壳底部,所述离心式雾化器通过进油管与电磁泵连接,所述电磁泵通过出油管与油箱连接,所述助燃装置包括铝支架、助燃风扇及设置在铝支架上的电机和控制器,所述铝支架底部还设有一助燃风进气管,所述助燃风进气管贯穿外壳底部,所述助燃风扇和离心式雾化器依次连接在所述电机前端转轴上,所述电机后端转轴连接有一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冷空气进口处,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燃油加热器和油箱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汽车底板上,所述热空气出口通过暖气管连接到汽车空调风道管上,所述冷空气进口上连接有一弯管,所述弯管进气端朝下,并贯穿汽车底板,所述助燃风进气管向下贯穿固定座和汽车底板,所述废气出气管向下贯穿固定座和汽车底板,并连接在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中,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汽车底板上,所述固定座包括安装板、燃油加热器固定座和油箱固定座,所述燃油加热器固定座和油箱固定座并排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上,所述燃油加热器通过卡箍安装在所述燃油加热器固定座内,所述油箱置于所述油箱固定座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中,所述燃油加热器固定座包括两限位块,所述燃油加热器固定座上还设有位于两限位块之间的助燃风进气管孔和废气出气管孔,每个所述限位块两端分别设有一螺栓孔,所述燃油加热器置于两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卡箍呈方拱形,两边设有边板,两所述卡箍均卡在所述燃油加热器上方,所述边板压在限位块上,所述边板与限位块之间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拧紧在所述螺栓孔内,所述助燃风进气管插接在所述助燃风进气管孔内,所述废气出气管插接在所述废气出气管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中,所述外壳边角圆滑,两所述限位块底部相对侧也设有圆滑坐落槽,所述卡箍内外侧边角均圆滑。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中,所述进油管贯穿所述外壳侧壁,与进油管同侧的限位块上设有进油管槽,所述进油管插入所述进油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中,所述油箱呈矩形筒状,所述油箱固定座呈矩形筒状,内设有一矩形槽,所述油箱置于矩形槽内,所述油箱固定座一侧还开设有一弹压槽,所述弹压槽内安装有弹压件,所述弹压件包括压板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压板和弹压槽板之间,所述压板顶部设有一拉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中,所述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上安装有触媒转化器和消音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利用燃料发热效率远远大于电池的特点,并结合二者的优势,由电动汽车自带的电池系统提供行驶能量,而同时另设一个独立的供暖装置,既能够在保暖的情况下达到节能的目的,又能够保证汽车的高效工作;
(2)该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与车体内部结构完美的结合,由于电动汽车自带空调系统,且大部分电动汽车仍保留排气系统,将热气通过暖气管通入汽车空调风道管中,再从汽车空调出风口流入车厢,将供暖装置燃烧废气通入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中,继而安全排出,充分利用了电动汽车本身的空调系统和排气系统,得到了能够方便调控暖气大小和供暖温度的暖气系统,及能够安全排放供暖装置废气的排气系统;通过固定座将燃油加热器和油箱安装在汽车底板上,能够方便燃油加热器和油箱的装卸;
(3)该固定座结构工艺非常简单,装卸极其方便,其中燃油加热器固定座仅由两个限位块组成,配合两方拱形卡箍的使用,能够牢固地将燃油加热器卡紧在安装板上;油箱固定座呈矩形筒状,能够很好地容置油箱,油箱固定座一侧弹压件的设置,在油箱放置在油箱固定座上时,便能对油箱起到一定的弹性紧压作用,避免行车时,油箱产生晃动,且方便将油箱拿出加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油加热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油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5所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中,包括燃油加热器1、油箱2 和电磁泵3,燃油加热器1包括外壳11、助燃装置、雾化燃烧装置和热交换器 14,外壳11呈矩形筒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热空气出口111和冷空气进口112,助燃装置、雾化燃烧装置和热交换器14均设置在外壳11内,雾化燃烧装置设置在热交换器14内,热交换器14上周向布设有散热翅片,助燃装置设于雾化燃烧装置后端,助燃装置外侧与外壳11之间形成冷空气导流通道,该通道的冷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4,被加热成热空气,再从热空气出口111导出,雾化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131、点火塞132和位于燃烧室131内的离心式雾化器133,点火塞 132安装在热交换器14上,其点火部位位于燃烧室131内,燃烧室131底部设有一废气出气管1311,废气出气管1311贯穿外壳11底部,离心式雾化器133 通过进油管134与电磁泵3连接,电磁泵3通过出油管21与油箱2连接,助燃装置包括铝支架121、助燃风扇122及设置在铝支架121上的电机123和控制器 124,铝支架121底部还设有一助燃风进气管1211,助燃风进气管1211贯穿外壳11底部,助燃风扇122和离心式雾化器133依次连接在电机123前端转轴上,电机123后端转轴连接有一散热风扇15,散热风扇15位于冷空气进口112处,油箱2通过电磁泵3给离心式雾化器133供油,离心式雾化器133将油雾化,雾化后的油气与助燃风扇122带入的空气混合,油气混合物被点火塞132点燃,在燃烧室131内充分燃烧,燃烧后的废气从废气出气管1311导入至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6,并从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6排出,燃烧室131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热交换器14,并将散热风扇15导入的冷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从热空气出口111流出,经暖气管5导入至汽车空调风道管10中,最后从汽车空调出风口101处吹入汽车车厢内。
该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还包括固定座4,燃油加热器1和油箱2通过固定座 4安装在汽车底板7上,热空气出口111通过暖气管5连接到汽车空调风道管10 上,冷空气进口112上连接有一弯管9,弯管9进气端朝下,并贯穿汽车底板7,助燃风进气管1211向下贯穿固定座4和汽车底板7,废气出气管1311向下贯穿固定座4和汽车底板7,并连接在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6上,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6上安装有触媒转化器61和消音器62,触媒转化器61能够除去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消音器62消除排气噪声,该供暖装置可以设置在引擎箱内或汽车适当位置。该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利用燃料发热效率远远大于电池的特点,并结合二者的优势,由电动汽车自带的电池系统提供行驶能量,而同时另设一个独立的供暖装置,既能够在保暖的情况下达到节能的目的,又能够保证汽车的高效工作;且该供暖装置与车体内部结构完美的结合,由于电动汽车自带空调系统,且大部分电动汽车仍保留排气系统,将热气通过暖气管5通入汽车空调风道管10中,再从汽车空调出风口101流入车厢,将供暖装置燃烧废气通入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6中,继而安全排出,充分利用了电动汽车本身的空调系统和排气系统,得到了能够方便调控暖气大小和供暖温度的暖气系统,及能够安全排放供暖装置废气的排气系统;通过固定座4将燃油加热器1和油箱2安装在汽车底板7上,能够方便燃油加热器1和油箱2的装卸。
固定座4通过螺栓安装在汽车底板7上,固定座4包括安装板41、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和油箱固定座43,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和油箱固定座43并排设于安装板41上端面上,燃油加热器1通过卡箍8安装在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 内,油箱2置于油箱固定座43内。
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包括两限位块421,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上还设有位于两限位块421之间的助燃风进气管孔422和废气出气管孔423,每个限位块421 两端分别设有一螺栓孔4211,燃油加热器1置于两限位块421之间,卡箍8呈方拱形,两边设有边板,两卡箍8均卡在燃油加热器1上方,边板压在限位块 421上,边板与限位块421之间连接有螺栓,螺栓拧紧在螺栓孔4211内,助燃风进气管1211插接在助燃风进气管孔422内,废气出气管1311插接在废气出气管孔423内,外壳11边角圆滑,两限位块421底部相对侧也设有圆滑坐落槽4212,卡箍8内外侧边角均圆滑,进油管134贯穿外壳11侧壁,与进油管134同侧的限位块421上设有进油管槽4213,进油管插入进油管槽4213内。该固定座4结构工艺非常简单,装卸方便,其中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仅由两个限位块421组成,配合两方拱形卡箍8的使用,能够牢固地将燃油加热器1卡紧在安装板41 上。
油箱2呈矩形筒状,油箱固定座43呈矩形筒状,内设有一矩形槽,油箱2 置于矩形槽内,油箱固定座43一侧还开设有一弹压槽,弹压槽内安装有弹压件 431,弹压件431包括压板4311和弹簧4312,弹簧4312位于压板4311和弹压槽板之间,压板4311顶部设有一拉手4313。油箱固定座43呈矩形筒状,能够很好地容置油箱2,油箱固定座43一侧弹压件431的设置,在油箱2放置在油箱固定座43上时,便能对油箱2起到一定的弹性紧压作用,避免行车时,油箱 2产生晃动,且方便将油箱2拿出加油。
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1)、油箱(2)和电磁泵(3),所述燃油加热器(1)包括外壳(11)、助燃装置、雾化燃烧装置和热交换器(14),所述外壳(11)呈矩形筒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热空气出口(111)和冷空气进口(112),所述助燃装置、雾化燃烧装置和热交换器(14)均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所述雾化燃烧装置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14)内,所述助燃装置设于所述雾化燃烧装置后端,所述雾化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131)、点火塞(132)和位于燃烧室(131)内的离心式雾化器(133),所述点火塞(132)安装在热交换器(14)上,其点火部位位于所述燃烧室(131)内,所述燃烧室(131)底部设有一废气出气管(1311),所述废气出气管(1311)贯穿外壳(11)底部,所述离心式雾化器(133)通过进油管(134)与电磁泵(3)连接,所述电磁泵(3)通过出油管(21)与油箱(2)连接,所述助燃装置包括铝支架(121)、助燃风扇(122)及设置在铝支架(121)上的电机(123)和控制器(124),所述铝支架(121)底部还设有一助燃风进气管(1211),所述助燃风进气管(1211)贯穿外壳(11)底部,所述助燃风扇(122)和离心式雾化器(133)依次连接在所述电机(123)前端转轴上,所述电机(123)后端转轴连接有一散热风扇(15),所述散热风扇(15)位于所述冷空气进口(112)处,其特征在于,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还包括固定座(4),所述燃油加热器(1)和油箱(2)通过固定座(4)安装在汽车底板(7)上,所述热空气出口(111)通过暖气管(5)连接到汽车空调风道管(10)上,所述冷空气进口(112)上连接有一弯管(9),所述弯管(9)进气端朝下,并贯穿汽车底板(7),所述助燃风进气管(1211)向下贯穿固定座(4)和汽车底板(7),所述废气出气管(1311)向下贯穿固定座(4)和汽车底板(7),并连接在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通过螺栓安装在汽车底板(7)上,所述固定座(4)包括安装板(41)、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和油箱固定座(43),所述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和油箱固定座(43)并排设于所述安装板(41)上端面上,所述燃油加热器(1)通过卡箍(8)安装在所述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内,所述油箱(2)置于所述油箱固定座(4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包括两限位块(421),所述燃油加热器固定座(42)上还设有位于两限位块(421)之间的助燃风进气管孔(422)和废气出气管孔(423),每个所述限位块(421)两端分别设有一螺栓孔(4211),所述燃油加热器(1)置于两所述限位块(421)之间,所述卡箍(8)呈方拱形,两边设有边板,两所述卡箍(8)均卡在所述燃油加热器(1)上方,所述边板压在限位块(421)上,所述边板与限位块(421)之间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拧紧在所述螺栓孔(4211)内,所述助燃风进气管(1211)插接在所述助燃风进气管孔(422)内,所述废气出气管(1311)插接在所述废气出气管孔(4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边角圆滑,两所述限位块(421)底部相对侧也设有圆滑坐落槽(4212),所述卡箍(8)内外侧边角均圆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134)贯穿所述外壳(11)侧壁,与进油管(134)同侧的限位块(421)上设有进油管槽(4213),所述进油管插入所述进油管槽(42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2)呈矩形筒状,所述油箱固定座(43)呈矩形筒状,内设有一矩形槽,所述油箱(2)置于矩形槽内,所述油箱固定座(43)一侧还开设有一弹压槽,所述弹压槽内安装有弹压件(431),所述弹压件(431)包括压板(4311)和弹簧(4312),所述弹簧(4312)位于压板(4311)和弹压槽板之间,所述压板(4311)顶部设有一拉手(43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部废气排气管(6)上安装有触媒转化器(61)和消音器(62)。
CN202020284287.6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4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4287.6U CN211844026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4287.6U CN211844026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4026U true CN211844026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3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428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44026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4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32015B1 (ko) 무시동 히터를 이용한 통합 난방장치 및 난방방법
CN107869417A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快速暖机系统
CN21184402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暖装置
CN2830141Y (zh) 客车消声余热式独立暖风系统
CN207500033U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快速暖机系统
CN216359892U (zh) 一种汽车采暖系统
CN213578098U (zh) 一种柴暖一体机
CN201003457Y (zh) 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
CN205033903U (zh) 工程车取暖消音除霜器
CN2106896U (zh) 强热式车用暖风机
CN201280045Y (zh) 汽车尾气再利用装置
CN201800830U (zh) 摩托车取暖器
CN2456939Y (zh) 机动车热水加热取暖装置
CN215662852U (zh) 一种中小型车辆驾驶室取暖专用加热器
CN212889763U (zh) 一种驻车水汽暖供热装置
CN218085009U (zh) 一种驻车加热器外壳
CN206644612U (zh) 组合式汽车供暖装置
CN216342537U (zh) 一种油电混合的液体加热集成装置
CN2127681Y (zh) 车用废热采暖装置
CN210733763U (zh) 一种车载清洁型燃气加热器
CN219076951U (zh) 利用排气余热的暖风系统
CN215808594U (zh) 一种燃油空气加热器尾气回收换热装置
CN216868798U (zh) 液体加热一体机
CN215496857U (zh) 混动汽车尾气加热电池包装置
CN219995577U (zh) 一种混合动力油电一体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