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6141U -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6141U
CN211836141U CN202020198696.4U CN202020198696U CN211836141U CN 211836141 U CN211836141 U CN 211836141U CN 202020198696 U CN202020198696 U CN 202020198696U CN 211836141 U CN211836141 U CN 211836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eat
guide rail
connecting rod
support
upp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986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源亮
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filed Critic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Priority to CN2020201986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6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6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61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通过第一导轨控制支撑座与阻力圈的距离,使病人在做恢复训练时,可以调整锻炼不同的肌肉群,通过支撑座安装,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多种场合安装,例如,床上,桌上,且占用面积较小,支撑座上设置弹簧阻力,可以用于增加负载或者降低负载,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整体造价低,值得应用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助力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这种方法使病人患病的肢体回复正常的功能,用训练的方法尽可能的使残疾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康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上肢肌肉受损是常见的外科病症,但现有的常规复健设备其造价较高,占地面积大,且对不同肌肉群的训练效果较差,这里提供一种更便利使用的新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包括上压板与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通过螺杆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在上压板上设置有阻力圈和臂托,所述安装板的上压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的臂托通过支撑架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阻力圈包括设置在中部的环形套筒,以及连接环形套筒的阻尼带;所述阻力圈内壁和环形套筒外壁均设置有若干的挂环,所述阻尼带的两端均设有挂钩,并分别与阻力圈内壁和环形套筒外壁上的挂环连接;所述环形套筒中部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一个半弧形支架与底座,半弧形支架内设置有支撑座,半弧形支架上贯通的设有第二导轨;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第二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座为三角形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在支撑座内,设置有连杆,所述的连杆一端穿过支撑座的底边,另一端穿过支撑座的顶角,连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臂的半圆环臂托;在连杆位于支撑座内的部分套设有弹簧,在连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螺母调节弹簧的张力。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导轨控制支撑座与阻力圈的距离,使病人在做恢复训练时,可以调整锻炼不同的肌肉群,通过支撑座安装,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多种场合安装,例如,床上,桌上,且占用面积较小,支撑座上设置弹簧阻力,可以用于增加负载或者降低负载,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整体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阻力圈一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4是阻力圈的正视图
图中:安装板1,阻力圈2,挂环3,环形套筒4,阻尼带5,第一导轨6,支撑架7,第二导轨8,支撑座9,蝶形螺母10,连杆11,弹簧12,螺母13,半圆环臂托14,把手15,底座701,半圆弧形支架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包括安装板1,所述的安装板1包括一个上压板与一个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通过螺杆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上压板上。
在上压板上右侧设置有环形的阻力圈2,所述的阻力圈2内壁设置有若干的挂环3,在阻力圈2内中部设置有环形套筒4,所述的环形套筒4外壁设置有与阻力圈2上数量一一对应的挂环3,挂环3与阻力圈2之间通过阻尼带5 进行连接,每一根阻尼带5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阻尼带5一端连接阻力圈2 上的挂环3,另一端连接至环形套筒4的外壁上的挂环3。阻尼带5采用高弹性橡胶带,可以发生较大的形变,在环形套筒4内设置有把手15,用于手持。
在安装板1上,与阻力圈2的一侧相邻设置有第一导轨6,第一导轨6的方向与阻力圈2的正面垂直,在第一导轨6上设置有支撑架7,支撑架7包括底座701,半圆弧形支架702,半圆弧形支架702固定设置在底座701上,底座701与导轨滑动连接,以调整支撑架7与阻力圈2的距离,所述的第一导轨6为T字形,在所述的底座701下部设置与第一导轨6形状匹配的滑槽,滑槽卡接在第一导轨6上,在滑槽的侧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螺杆,当支撑架7运动至合适位置时,拧紧螺杆,即可以使支撑架7固定在第一导轨6上,导轨与滑槽结构为常规滑动连接结构,这里未做详述。
所述的半圆弧形支架702上设置有第二导轨8,所述的第二导轨8为设置在半圆弧形支架702中部的条缝,在半圆弧形支架702内还设置有一支撑座9。
所述的支撑座9为一三角形支架,所述的支撑座9与第二导轨8之间滑动连接,支撑座9的底边竖直设置,支撑座9的两侧边朝第二导轨8延伸并穿过第二导轨8,并且部分伸出第二导轨8的外壁,支撑座9伸出第二导轨8 的部分上设置有螺纹,与之匹配设置有蝶形螺母10,将蝶形螺母10拧紧,即可以使支撑座9固定在第二导轨8上,将蝶形螺母10拧松,可以控制支撑座 9沿第二导轨8转动一定角度。
在支撑座9内,设置有一连杆11,所述的连杆11一端穿过支撑座9的底边,支撑座9的底边上设置有通孔,连杆11可以在通孔内滑动,所述的连杆 11另一端穿过支撑架7的顶角,顶角处设置有通孔,连杆1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臂的圆环,在连杆11下部,位于支撑座9内的部分,连杆11外壁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抵住在支撑座9的底边上,在连杆11上设置有螺纹,螺纹上设置有螺母13,弹簧12的另一端抵在螺母13上,通过将螺母13拧紧或者拧松,可以调节弹簧12的张力。
需要说明的是,连杆11的直径小于第二导轨8的宽度,使之可以穿过第二导轨8,支撑座9的底边直径大于第二导轨8的宽度,使支撑座9不会穿过第二导轨8。
连杆11的一端穿出支撑座9的顶角,并朝前延伸,在伸出的端部设置有放置手臂的半圆环臂托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通过第一导轨6,将支撑架7调整至合适位置,再通过第二导轨8设置好支撑座9的角度,调整角度时可以使手臂以不同的姿态使用本实用新型,例如将手肘部放平,或者手肘部略微朝上或者朝下,更换不同的姿势调整锻炼的肌肉群,同时避免同个姿势久了造成疲劳的问题,将手臂放置在连杆11部分的半圆环臂托14内,手掌朝前抓住阻力圈2上的把手,来回拉动把手,即可进行锻炼,通过转动连杆11上的蝶形螺母10,可以加大或者缩小弹簧12的张力,以此增加或者减小负载,阻力圈2上的阻尼带5是通过挂钩挂在环形套筒4上的,将增加或者减少阻尼带5的数量也可以调整阻力。本实用新型中,调整第二导轨8上支撑座9与阻力圈2的位置,当支撑座9与阻力圈2位置较远时,此时主要锻炼肱二头肌,将支撑座9与阻力圈2的位置拉近,此时,手臂展开将推动阻力圈2的把手朝外,如此可以经常调整位置,使病人上肢复健时,可以锻炼到不同的肌肉群,第二导轨8 上的支撑座9变换角度,使锻炼恢复不存在死角,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整体造价较低,值得应用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包括上压板与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通过螺杆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在上压板上设置有阻力圈(2)和臂托,所述安装板(1)的上压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6),所述的臂托通过支撑架(7)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圈(2)包括设置在中部的环形套筒(4),以及连接环形套筒(4)的阻尼带(5);所述阻力圈(2)内壁和环形套筒(4)外壁均设置有若干的挂环(3),所述阻尼带(5)的两端均设有挂钩,并分别与阻力圈(2)内壁和环形套筒(4)外壁上的挂环(3)连接;所述环形套筒(4)中部设有把手(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7)包括一个半弧形支架(702)与底座(701),半弧形支架(702)内设置有支撑座(9),半弧形支架(702)上贯通的设有第二导轨(8);所述支撑座(9)设置在第二导轨(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9)为三角形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支撑座(9)内,设置有连杆(11),所述的连杆(11)一端穿过支撑座(9)的底边,另一端穿过支撑座(9)的顶角,连杆(1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臂的半圆环臂托(14);在连杆(11)位于支撑座(9)内的部分套设有弹簧(12),在连杆(1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13),通过螺母(13)调节弹簧(12)的张力。
CN202020198696.4U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36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8696.4U CN211836141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8696.4U CN211836141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6141U true CN211836141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48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9869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36141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61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3623A (zh) * 2021-01-25 2021-05-28 长沙师范学院 一种多功能体育教学用臂力提升装置
CN114028777A (zh) * 2021-11-22 2022-02-11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用肌肉康复训练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3623A (zh) * 2021-01-25 2021-05-28 长沙师范学院 一种多功能体育教学用臂力提升装置
CN114028777A (zh) * 2021-11-22 2022-02-11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用肌肉康复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36141U (zh) 一种新型上肢复健设备
CN203469381U (zh) 一种配置有可伸缩踢腿机构的多功能健身椅
CN210145405U (zh) 一种乳房与颈肩锻炼康复器
CN110251896A (zh) 一种上肢辅助机械臂
CN110302503B (zh) 一种医院理疗康复用肘关节运动器
CN207168934U (zh) 一种多功能上下肢康复训练器
CN207679971U (zh) 一种多体位导乐球装置
CN107413007A (zh) 一种多功能上下肢康复训练器
CN112494243A (zh) 一种具有弹性调节结构的医疗康复桌
CN210543146U (zh) 一种上肢辅助机械臂
CN208160946U (zh) 一种镜像模拟下多功能拱桥式训练装置
CN207913137U (zh) 一种手指握紧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CN2783833Y (zh) 健身桌椅
CN216497319U (zh) 一种多方向调节臂托
CN205994964U (zh) 一种可调整强度的拉筋锻炼装置
CN216855622U (zh) 一种阻尼可调上肢康复训练器
CN2277247Y (zh) 牵引放松治疗器
CN220632512U (zh) 一种手部屈曲复健装置
CN208145285U (zh) 一种家用简易型单杠训练器
CN218076219U (zh) 一种骨科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9967523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
CN217525713U (zh) 一种智能肩周炎治疗装置
CN209596145U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康复设备
CN214860935U (zh) 一种仰卧起坐用健身器材
CN215650029U (zh) 一种适合人体坐姿的多功能电脑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