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5566U - 卡箍及血泵 - Google Patents

卡箍及血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5566U
CN211835566U CN201922417619.3U CN201922417619U CN211835566U CN 211835566 U CN211835566 U CN 211835566U CN 201922417619 U CN201922417619 U CN 201922417619U CN 211835566 U CN211835566 U CN 211835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split ring
hole
clamp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76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次华
谢端卿
黄�俊
孔令林
余顺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76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5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5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5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箍,能够将人造血管固持于血泵的出口管上,该卡箍包括弹性的开口环、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固接于开口环的周向上的一端,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通孔。第二连接板固接于开口环的周向上的另一端,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能够与通孔相卡合的卡止机构。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能够相互靠近以使开口环的内径缩小,且使卡止机构能够与通孔相卡合,卡止机构与通孔相卡合以阻止开口环的内径增大。通过卡止机构与通孔的配合,在无需辅助工具的前提下可以完成开口环的紧固。本申请还涉及包括上述卡箍的血泵。

Description

卡箍及血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连接人造血管的卡箍,以及包含所述卡箍的血泵。
背景技术
血泵移植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和辅助的治疗手段。血泵通过其内腔对血液的增压,通过人造血管将增压后的血液向人体各个部位传输,达到辅助心脏功能的作用。
在血泵植入人体的过程中,需要借用锁紧装置将人造血管紧固于血泵的出口管位置。传统的锁紧装置通常是通过螺钉或者是用线缝合来实现锁紧的功能,因其需要使用辅助工具,使得锁紧操作不便于展开。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需要操作的工具越多,手术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更便于紧固操作的卡箍,无需多余的辅助工具即可快速完成人造血管的紧固动作。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箍,所述卡箍包括:
具有弹性的开口环,所述开口环的内径可调节;
第一连接板,固接于所述开口环的周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通孔;
第二连接板,固接于所述开口环的周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能够与所述通孔相卡合的卡止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能够相互靠近以使所述开口环的内径缩小,且使所述卡止机构能够与所述通孔相卡合,所述卡止机构与所述通孔相卡合以阻止所述开口环的内径增大。
其中,所述卡止机构包括固定板及形成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卡合凸起,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卡合凸起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的边缘卡合。
其中,所述卡合凸起具有斜面部,所述斜面部位于所述卡合凸起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以便于所述卡合凸起穿过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卡合凸起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合凸起沿所述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所述通孔能够选择性地与多个所述卡合凸起中的一个相卡合,以调节所述开口环的内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开口环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曲部,且所述弯曲部背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开口环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曲部,且所述弯曲部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能够供紧固所述卡箍的连接件穿设。
其中,所述开口环能够将人造血管固持在血泵的出口管上,所述卡箍还包括与所述开口环同轴、且固接于所述开口环的轴向上的一端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能够与所述人造血管的保护管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环外壁设有卡扣,所述卡扣能够与所述保护管相卡合。
其中,所述开口环内壁设有能够增加所述开口环与与被所述开口环夹持的待夹持物之间的摩擦力的凹槽。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血泵,包括:
泵体,具有出口管;
人造血管,套设于所述出口管上;
上述的卡箍,所述开口环套设在所述人造血管上,以使所述人造血管被夹持在所述开口环和所述出口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箍能够通过具有弹性的开口环变形来将人造血管固持于血泵的出口管上。其中,开口环的轴向上的两端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的卡止机构与通孔的能够卡合,从而能够实现在无需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操作者单手即可实现相互固持,并使得开口环变形合拢。使用本申请卡箍有助于简化手术操作,降低血泵植入手术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实施例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的血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血泵省略了泵体和保护管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卡箍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箍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请参看图1,一实施例的卡箍100的示意图,以及图2和图3中一实施例的血泵200的示意图。血泵200是一种心室辅助装置,其具体用于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其中,血泵200包括含有内腔的泵体,以及连通至内腔的出口管220。血泵200还包括卡箍100和人造血管210,出口管220与人造血管210连接,并与人造血管210连通。人造血管210是一种圆形管道,其具体用于为血液的流动提供通道。人造血管210套设于出口管220的外部,卡箍100用于环绕并固持人造血管210,使其相对于出口管220固定并密封,即人造血管210通过卡箍100固定并密封于出口管220上。血泵200内腔中的血液可以通过人造血管210流出。
卡箍100包括有开口环30、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开口环30具有弹性,开口环30的内径可调节,第一连接板10固接于开口环30的周向上的一端,第二连接板20固接于开口环30的周向上的另一端。其中,开口环30因其周向上的开口而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具体地,第一端301朝向开口环30的外部延伸而形成第一连接板10,第二端302朝向开口环30的外部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板20。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开口环30的内径。开口环30套设在人造血管210上,以使人造血管210被夹持在开口环30和出口管220之间。
第一连接板10上设有通孔11,第二连接板20上设有能够与通孔11相卡合的卡止机构,第二连接板20和第一连接板11能够相互靠近以使开口环30的内径缩小,且使卡止机构能够与通孔11相卡合,卡止机构与通孔11相卡合以阻止开口环30的内径增大,即卡止机构与通孔11相卡合后实现了开口环30的内径的固定。
具体地,卡止机构包括固定板212及形成于固定板212上的卡合凸起21,固定板21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0靠近第一连接板10的一侧固接,另一端朝靠近第一连接板10的方向延伸,卡合凸起21能够穿过通孔11并与通孔11的边缘卡合。
卡合凸起21的位置对应通孔11设置,以使得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相互靠近后,卡合凸起21能够穿过通孔11。进一步地,卡合凸起21为刚性,卡合凸起21可以穿过通孔11,并在穿过通孔11后抵持于第一连接板10,由此使得卡合凸起21在穿过通孔11后固持第一连接板10。可以理解的,因为卡合凸起21设置于第二连接板20上,因此,卡合凸起21对第一连接板10的固持,使得第一连接板10保持与第二连接板20相对较近的距离,开口环30在该形态下内径缩小,其内径缩小以将人造血管210固持于出口管220上。而卡合凸起21对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的固持可以阻止开口环30的内径增大。
本申请的卡箍100通过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上的通孔11和卡合凸起21的卡接配合,使得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在经卡合凸起21穿过通孔11的动作后,即可实现相互靠拢,达到固定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的相对位置,固定开口环30的目的。相应地,人造血管210也在开口环30的固持下实现了与出口管220的固定和密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螺钉连接或缝合连接的方式,本申请卡箍100的固定方式操作更简便,且卡箍100的开口环30的内径定位不需要外部工具的辅助,可以大大降低手术操作的复杂度,提高血泵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需要提出的是,本申请的血泵200也因为包括了上述的卡箍100,而具备了快速安装人造血管210的能力。当出口管220通过本申请卡箍100实现对人造血管210的固持和密封连接时,本申请血泵200能获得较好的连接和密封效果,避免因为人造血管210的连接不良而造成血液泄漏流失。
请参见图4,卡合凸起21穿过通孔11后对第一连接板10形成固持。因此,在垂直于卡合凸起21延伸方向的截面上,可以设置斜面部211,斜面部211位于卡合凸起21朝向第二连接板20的一侧,以便于卡合凸起21穿过通孔11,并对通孔11的边缘形成贴合固持。通孔11的边缘即为第一连接板10的平面结构。相应地,在卡合凸起21对第一连接板10形成固持的同时,固定板212处于穿设通孔11的状态。
在图4实施例中,剖面为垂直于开口环30的轴线的截面,虽然与垂直于卡合凸起21延伸方向的截面不同,但通过图4可以看出,斜面部211的高度小于通孔11的高度。即斜面部211在高度方向上可以从通孔11中穿过,并在开口环30的拉伸作用下抵持于第一连接板10上。
图4因为卡合凸起21的斜面设置,卡合凸起21的斜面部211的高度小于通孔11的高度,因此卡合凸起21在初始穿入通孔11时,是斜面部211先进入通孔11。斜面部211因其体积小而便于穿入通孔11。请参见图5,在图5的实施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人造血管210的半径或壁厚,或为了适应不同的出口管220的半径或壁厚,本申请卡箍100还将卡合凸起21设置为多个。多个卡合凸起21沿卡合凸起2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通孔11能够选择性地与多个卡合凸起21中的一个相卡合,以调节开口环30的内径大小。可以理解的,每个卡合凸起21均可以与通孔11配合,实现对第一连接板10的固持。设置多个卡合凸起21与第一连接板10均能够固持,使得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变化调整。通过不同的卡合凸起21与通孔11的配合,可以达到调试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之间的相对距离的效果。由此,也调整了开口环30的开口大小,即调整开口环30的内径大小,由此来适应不同尺寸的人造血管210和/或不同的出口管220。
请看回图4,在图4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20还设有弯曲部40。第二连接板20远离开口环30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曲部40,且弯曲部40背向第一连接板10的方向延伸。或描述为弯曲部40位于第二连接板20远离开口环30一侧,且弯曲部40朝向远离第一连接板10的方向延伸。弯曲部40可以在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靠拢时增大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之间的距离,便于用户对第二连接板20施加推力以使得卡合凸起21穿过通孔11。可以理解的,弯曲部40也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0一侧,第一连接板10远离开口环30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曲部40,且弯曲部40背向第二连接板20的方向延伸,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在图5的实施例中,弯曲部40同时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上。两个弯曲部40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远离开口环30一侧,且两个弯曲部40各自朝向远离第二连接板20和第一连接板10的方向延伸,或描述为两个弯曲部40各自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延伸,或描述为两个弯曲部40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远离开口环30一侧,且其末端彼此远离设置。两个弯曲部4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在靠拢之后的相对距离,便于用户从两侧施加推力以使得卡合凸起21穿过通孔11。
一种实施例,第一连接板10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板20包括与第一连接孔12位置对应且形状相同的第二连接孔22。卡箍100还设置了连接件(图中未示),连接件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22并对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进行紧固。连接件可以为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其中螺栓的直径对应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22的直径设置。连接件可以使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的位置更加稳固,加固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之间的连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余实施例中,连接件还可以采用线缝合的方式来实现。第一连接孔12与第二连接孔22之间穿设有缝合用的线,也可以达到辅助卡合凸起21与通孔11配合的效果。
请看回图1,卡箍100还包括与开口环30同轴设置的连接环60。连接环60设置在开口环30的轴向上的一端,连接环60与开口环30固定连接。连接环60能够与人造血管210的保护管230连接(如图2所示)。连接环60与开口环30的连接位置宜设置于开口环30的中段部位,即开口环30远离其开口的位置。可以理解的,在开口环30变形合拢的过程中,开口环30的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相互靠拢,当开口环30的中段部位相对于连接环60固定时,可以使得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各自的变形位移趋于一致,即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20各自的位移量相对均等,有利于开口环30的变形均匀,并使得连接环60与开口环30之间的连接结构更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血泵200还设有用于保护人造血管210的保护管230。保护管230用于在人造血管210植入人体后出现弯曲角度大、或受到人体器官挤压时,保护人造血管210免受变形。保护管230宜从人造血管210与血泵200的连接位置开始对人造血管210形成保护,而因为卡箍100固持于人造血管210的端部,因此将保护管230固定于卡箍100上,可以实现保护管230对人造血管210的可靠保护。
一种实施例,连接环60的外壁上还设有卡扣61,卡扣61能够与保护管230相卡合,从而实现与保护管230的连接。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卡扣61为凸起,保护管230上设有与卡扣61配合的卡槽(图中未示),保护管230的卡槽与卡扣61相互扣合,可以使得保护管230固定连接于卡箍100上。
一种实施例,开口环30的内壁还设有能够增加开口环30与人造血管210之间的摩擦力的凹槽31。即凹槽31用于增加开口环30与人造血管210之间的摩擦力。凹槽31沿开口环30的周向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凹槽31为贯通开口环的侧壁的结构,便于加工。进一步地,凹槽31还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凹槽31沿开口环30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由此,当本申请卡箍100固持于人造血管210上时,能够通过多个沿开口环30轴线方向设置的凹槽31对人造血管210形成多道固持,且每一道固持都能使得人造血管210紧密贴合于出口管220上,多道固持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加强人造血管210与出口管220之间的固定与密封,使得本申请卡箍100具备更好的固持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包括:
具有弹性的开口环,所述开口环的内径可调节;
第一连接板,固接于所述开口环的周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通孔;
第二连接板,固接于所述开口环的周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能够与所述通孔相卡合的卡止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能够相互靠近以使所述开口环的内径缩小,且使所述卡止机构能够与所述通孔相卡合,所述卡止机构与所述通孔相卡合以阻止所述开口环的内径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机构包括固定板及形成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卡合凸起,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卡合凸起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的边缘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起具有斜面部,所述斜面部位于所述卡合凸起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以便于所述卡合凸起穿过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起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合凸起沿所述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所述通孔能够选择性地与多个所述卡合凸起中的一个相卡合,以调节所述开口环的内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开口环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曲部,且所述弯曲部背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开口环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曲部,且所述弯曲部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能够供紧固所述卡箍的连接件穿设。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环能够将人造血管固持在血泵的出口管上,所述卡箍还包括与所述开口环同轴、且固接于所述开口环的轴向上的一端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能够与人造血管的保护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外壁设有卡扣,所述卡扣能够与所述保护管相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环内壁设有能够增加所述开口环与被所述开口环夹持的待夹持物之间的摩擦力的凹槽。
10.一种血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具有出口管;
人造血管,套设于所述出口管上;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卡箍,所述开口环套设在所述人造血管上,以使所述人造血管被夹持在所述开口环和所述出口管之间。
CN201922417619.3U 2019-12-27 2019-12-27 卡箍及血泵 Active CN211835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7619.3U CN211835566U (zh) 2019-12-27 2019-12-27 卡箍及血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7619.3U CN211835566U (zh) 2019-12-27 2019-12-27 卡箍及血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5566U true CN211835566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8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7619.3U Active CN211835566U (zh) 2019-12-27 2019-12-27 卡箍及血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5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8440A (zh) * 2023-11-28 2023-12-29 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血泵出口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8440A (zh) * 2023-11-28 2023-12-29 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血泵出口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3823B2 (en) Ventricular connector
US69426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conduit to the heart or a blood vessel
US8882744B2 (en) Quick-connect outflow tube for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US9066714B2 (en) Tissue stabilizing device and methods including a self-expandable head-link assembly
US20070083189A1 (en) Locking drainage catheter with rotatable lever handle and release tool
KR101887435B1 (ko) 의료용 튜브 고정 클립
CN211835566U (zh) 卡箍及血泵
US20050085794A1 (en) Catheter connecting device
US20210085327A1 (en) Fitting for receiving and fixing a sleeve for enforcing the end of a hollow organ
CN211835567U (zh) 人造血管的保护装置及血泵
CN110353821B (zh) 夹持器械及夹持组件
US9079007B2 (en) Device with at least one hollow element for conveying a fluid with a connection element
US20130053862A1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an anastomosis connection
CN213310062U (zh) 一种旋转夹子装置
CN210810927U (zh) 一次性可扩张性纤维支气管镜套
CN209137713U (zh) 一种树枝状创面引流装置
CN219307690U (zh) 一种便于一次固定的多孔猪尾导管装置
CN213608963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18651744U (zh) 一种可调式卡扣
CN212307982U (zh) 一种可拉伸经皮肾穿刺鞘
CN219462109U (zh) 一种减压式冲洗机
KR101574768B1 (ko) 의료 시술용 와이어 고정장치
CN215231438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CN113855889B (zh) 一种腹膜透析穿刺置管用手术线及其使用方法
CN220002718U (zh) 猪尾巴引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601, building D3, Nanshan Zhiyuan, No.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Qiugu 202, Fengyeyuan Industrial Factory Building A, Liuxian Second Road,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