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装置及反光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太阳能装置及反光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能源丰富的特点,开发太阳能资源是当前新型能源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太阳能产品已经广泛融入人们的生活。太阳能发电板是使用广泛的太阳能设备,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发电板大多是太阳能板以一定角度摆放的方法来接受太阳光,通过加装反光板来提高光伏发电中太阳能的利用率。目前反光板结构不够稳定,生产工艺复杂,反光板的维护检修不方便,并且反光板安装方案设计多同步并依存于特定的光伏组件设计,不适用于已有的组件,不具备普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适用性强的太阳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安装于光伏组件上,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及支撑所述光伏板的底座,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支架组件及反光板,所述反光板的一侧通过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光伏板连接,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固定,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横梁及连接件,所述反光板远离所述光伏板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相邻的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底梁及立柱,所述底梁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梁,另一端固定并支撑所述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板及固定板,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底梁上,所述固定板倾斜固定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并连接于所述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立柱上,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梁及所述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依次排列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安装孔为长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主板及固定于主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主板上设有多个调节孔,位于所述主板两端的所述调节孔分别正对相邻的所述横梁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C型卡夹、旋转铰链及销轴,所述旋转铰链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C型卡夹,所述C型卡夹夹持于所述光伏板一侧,所述旋转铰链远离所述C型卡夹的一侧固定所述反光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反光板,所述反光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光膜、胶层及基材,所述反光膜主要由白色氟膜或白色聚酯薄膜构成,所述反光膜通过白色氟膜或白色聚酯薄膜与所述胶层及基材辊压贴合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白色氟膜或白色聚酯薄膜由透明氟膜或透明聚酯薄膜粘连贴合铝箔构成的复合膜替代,所述反光膜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明氟膜或透明聚酯薄膜、第一胶层及铝箔,所述铝箔贴合于所述胶层背离所述基材的一面。
上述太阳能装置中,所述夹持组件夹持于所述光伏板上,所述反光板的一侧通过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光伏板连接,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固定,所述反光板远离所述光伏板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相邻的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具有结构稳定、适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太阳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太阳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反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反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反光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太阳能装置100安装于光伏组件50上并将太阳光反射到另一光伏组件50上,以提高光伏发电中太阳能的利用率。为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装置100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首先在此根据图1所示阐述光伏组件50的构成。所述光伏组件50依次排列组成光伏组件阵列,以接收太阳光产生电能。所述光伏组件50包括光伏板51及支撑所述光伏板的底座5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52为水泥墩。
所述太阳能装置100包括夹持组件10、支架组件20及反光板30。所述反光板30的一侧通过所述夹持组件10与所述光伏板51连接,所述反光板30远离所述光伏板51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20上,所述支架组件20与所述底座52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固定,以使所述太阳能装置100具有结构稳定、适用性强的优点。所述反光板30将太阳光反射到另一光伏组件50上,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夹持组件10包括C型卡夹11、旋转铰链12、销轴13、第一紧固件14及第二紧固件15。所述C型卡夹11夹持于所述光伏板51远离所述底座52的一侧。具体的,所述C型卡夹11夹持于所述光伏板51相对于底座52所在平面较高的一侧。所述C型卡夹11一端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紧固件1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将所述C型卡夹11固定于不同厚度及尺寸的所述光伏板51上,以提高所述夹持组件10适用性,进而提高所述太阳能装置100的适用性。所述旋转铰链12通过销轴13连接于所述C型卡夹11一侧。所述旋转铰链12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未示出),所述第二紧固件15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反光板30固定于所述旋转铰链12上。所述旋转铰链12以所述销轴13为圆心旋转,以便于调整所述反光板30的角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销轴13为开口销,以便于工人拆卸或安装。所述夹持组件10的数量为2个,相对安装于所述光伏板51相对于底座52所在平面较高的一侧。
所述支架组件20为平直架、网架及板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组件20为平直架,具体的,所述支架组件20包括底梁21、立柱22及横梁23。所述立柱22固定于所述底梁21一端,所述底梁21远离所述立柱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52上。所述立柱2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梁21的长度方向。所述横梁23固定于所述立柱22远离所述底梁21的一端。
具体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22由C型钢制成。所述立柱22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板221及固定板222。所述安装板221安装于所述底梁21上,以支撑所述立柱22固定于所述底梁21一端。所述固定板222倾斜固定于所述立柱22远离所述安装板221的一端,以用于固定所述横梁23。
请一并参阅图3,具体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22由角铁制成。所述立柱22包括连接板223,所述连接板223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立柱22上。所述横梁23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连接板223远离所述立柱22的一端。通过调节所述连接板223与所述立柱22的相对位置控制所述横梁23的高度。所述支架组件20还包括加强板25,所述加强板25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梁21及所述立柱22,以提高所述底梁21及所述立柱22之间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所述反光板30的稳定性。
所述横梁23还连接于所述反光板30,以与所述夹持组件10配合分别固定所述反光板30相对的两侧。具体的,所述横梁23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31,以穿过螺栓固定所述反光板30。所述安装孔231沿所述横梁2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于所述横梁23上,所述安装孔231为长圆孔,以通过调整螺栓相对于所述安装孔231的位置来调节所述反光板30张紧程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梁21、立柱22及横梁23由C型钢制成。所述底梁21、立柱22及横梁2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梁21、立柱22及横梁23由角铁制成。所述底梁21、立柱22及横梁23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支架组件20还包括连接件24,相邻两个所述横梁23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24连接,以使相邻两个所述横梁23的长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具体的,所述连接件24包括主板241及固定于主板两侧的侧板242,以容置相邻两个所述横梁23。所述主板241上设有多个调节孔243。所述主板241两端的调节孔243分别正对相邻的所述横梁23上的安装孔231,以穿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连接件24将多个相邻的所述横梁23组成一体化的横梁结构,提高了所述反光板30在风力载荷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所述太阳能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24由C型钢制成。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反光板30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31,所述第二安装孔31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安装孔231配合并通过螺栓紧固。以所述反光板30与所述夹持组件10及所述支架组件20接触的两侧为上下边32,以另外两侧为左右边3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边32的长度分别为930mm,所述左右边33的长度分别为840mm。每一所述第二安装孔31的孔心距离相近的所述上下边32的边距为30mm,距离相近的所述左右边33的边距为50mm。
相邻两个所述反光板30之间的距离为6cm,以便于落叶等杂物的掉落同时起到透风的作用,降低板材的受力。所述反光板30还包括多个垫片(未示出),所述垫片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31上,以保证所述反光板30在风力撕扯中不会在开口处撕裂,进而确保所述反光板30的稳定和安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片为长方形,所述垫片的长度为30mm,所述垫片的宽度为25m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片为圆形,所述垫片的直径为25mm或30mm。
请一并参阅图6,所述反光板30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光膜35、胶层36及基材37。所述胶层36用于粘连贴合所述反光膜35及所述基材37,所述反光板30通过所述反光膜35的反射作用来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膜主要由白色氟膜构成,所述反光膜35通过所述白色氟膜与所述胶层36及基材37辊压贴合形成。所述白色氟膜为白色聚偏氟乙烯膜或白色聚氟乙烯膜。其中所述白色氟膜起反射作用。所述反光膜35的厚度范围为60至200μm。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白色氟膜由高耐候白色聚酯薄膜替代。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层36为单层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膜。请一并参阅图7,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层36为复合胶膜,包括聚乙烯中间层膜361及分别粘连贴合于所述聚乙烯中间层膜两面的热熔胶膜362。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37由镀锌钢板、铝板及复合钢板中的一种制成,以节省材料成本。所述基材37的厚度范围为0.15mm至5mm。
请参阅图9,上述反光板30的制造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材37通过150至180℃的烘箱加热;
S2,将胶层36及反光膜35依次置于加热后的基材37上;
具体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光膜35主要由白色氟膜构成,所述白色氟膜为白色聚偏氟乙烯膜或白色聚氟乙烯膜。
S3,通过橡胶辊及钢辊进行贴合形成所述反光板30。
S4,将反光板30进行收卷或切割成所需要的块状。
请一并参阅图8,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白色氟膜由透明氟膜351粘连贴合铝箔353构成的复合膜替代。所述反光膜35包括依次设置的所述透明氟膜351、第一胶层352及所述铝箔353,所述铝箔贴合于所述胶层36背离所述基材37的一面。其中,所述铝箔353起反射作用,所述透明氟膜351用于保护所述铝箔353。具体的,所述透明氟膜351、第一胶层352及铝箔353通过辊压贴合形成复合膜。所述透明氟膜351为透明聚偏氟乙烯膜或透明聚氟乙烯膜,所述第一胶层352为聚氨酯胶层或丙烯酸酯胶层。所述反光膜35的厚度范围为60至200μm。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透明氟膜351由高耐候透明聚酯薄膜替代。
当所述反光膜35为透明氟膜351、第一胶层352及铝箔353构成的复合膜时,上述反光板30的制造方法中所述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透明氟膜351通过放卷装置放入产线,采用涂布的方法将第一胶体涂覆在所述透明氟膜351表面,并通过烘箱烘干形成第一胶层352,将铝箔353置于第一胶层352上并通过橡胶辊与钢辊在常温下进行贴合形成复合膜。所述第一胶体为聚氨酯胶或丙烯酸酯胶。
上述太阳能装置100中,所述反光板30的一侧通过所述夹持组件10与所述光伏板51连接,所述支架组件20与所述底座52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固定,相邻两个所述横梁23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24连接,具有结构稳定的优点。所述第一紧固件1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将所述C型卡夹11固定于不同厚度及尺寸的所述光伏板51上,所述底梁21固定于所述底座52上,适用于现有的光伏组件50,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上述反光板30结构及制造方法简单,降低了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