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9227U - 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9227U
CN211829227U CN202020271104.7U CN202020271104U CN211829227U CN 211829227 U CN211829227 U CN 211829227U CN 202020271104 U CN202020271104 U CN 202020271104U CN 211829227 U CN211829227 U CN 211829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ing
pole piece
utmost point
grounding module
point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11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良军
李晓敏
雷鸣
韩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Rexh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Rexh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Rexh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Rexh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11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9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9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9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包括接地模块体(1),所述接地模块体(1)里设有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两侧设置有螺旋支架(4),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中间设置有电极支架(5)。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为316不锈钢材质或纯铜材质。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模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显著提高降阻效率、降低接触电阻、提高抗压强度、增大焊接长度。与大地接触效果好、泄放电流时间短,具有良好防腐蚀性和低电阻性,可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安全性能,可广泛运用到不同接地工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模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背景技术
接地模块在降阻运用方面非常广泛,也大大降低了地网建设成本。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普通接地模块基本都是一种以石墨材料为主体的接地体,它由导电胶凝材料、非金属矿物质组成。但由于普通接地模块自身构造松散的原因,导致自身接触电阻较高,模块本体含水率,吸水率大,容易龟裂或糊化,接地电阻非常不稳定。由于没有处理过的石墨电位差较高,普通模块内部大部分基本采用镀锌极芯骨架,极芯铁骨架容易氧化生锈,导致阻值升高、模块龟裂,其生产后保存困难,容易破碎,普通模块抗压强度强度低,不易施工、易受大地应力、大电流冲击的破坏。普通接地模块在生产过程中,将铁极芯两头外露于模具之外倒模生产或挤压生产,内部极芯和本体接触面积较小,成型后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会产生接触面分离,导致接触电阻过大;外露的极芯只有一处和水平连接线连接时焊接倍数不准,有时不能满足电气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部极芯接触面积大、本体抗压强度高、模块本体可按需安装阴极防腐金属棒、双外引接头与水平连接线超出搭接倍数要求的一种新型接地体。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普通石墨型接地模块接触电阻过高、抗压强度过低、腐蚀率高、焊接长度不够、后期阻值易反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包括接地模块体,所述接地模块体里设有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所述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两侧设置有螺旋支架,所述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中间设置有电极支架。所述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为316不锈钢材质或纯铜材质。
优选的,所述接地模块体上的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通过L型圆钢焊接头焊接有圆钢。
优选的,所述接地模块体上的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还可以通过六棱形扁钢焊接头焊接有扁钢。
优选的,所述接地模块体上的第一极芯通过六棱形扁钢焊接头焊接有扁钢,所述接地模块体上的第二极芯上还可以设置有牺牲阳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显著提高降阻效率、降低接触电阻、提高抗压强度、增大焊接长度。与大地接触效果好、泄放电流时间短,具有良好防腐蚀性和低电阻性,可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安全性能,可广泛运用到不同接地工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包括接地模块体1,所述接地模块体1里设有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两侧设置有螺旋支架4,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中间设置有电极支架5。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为316不锈钢材质或纯铜材质。所述接地模块体1上的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通过L型圆钢焊接头6焊接有圆钢7。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包括接地模块体1,所述接地模块体1里设有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两侧设置有螺旋支架4,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中间设置有电极支架5。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为316不锈钢材质或纯铜材质。所述接地模块体1上的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通过六棱形扁钢焊接头8焊接有扁钢9。
实施例3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包括接地模块体1,所述接地模块体1里设有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两侧设置有螺旋支架4,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中间设置有电极支架5。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为316不锈钢材质或纯铜材质。所述接地模块体1上的第一极芯2通过六棱形扁钢焊接头8焊接有扁钢9,所述接地模块体1上的第二极芯3上设置有牺牲阳极10。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包括接地模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模块体(1)里设有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两侧设置有螺旋支架(4),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中间设置有电极支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为316不锈钢材质或纯铜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模块体(1)上的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通过L型圆钢焊接头(6)焊接有圆钢(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模块体(1)上的第一极芯(2)和第二极芯(3)通过六棱形扁钢焊接头(8)焊接有扁钢(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模块体(1)上的第一极芯(2)通过六棱形扁钢焊接头(8)焊接有扁钢(9),所述接地模块体(1)上的第二极芯(3)上设置有牺牲阳极(10)。
CN202020271104.7U 2020-03-08 2020-03-08 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Active CN211829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1104.7U CN211829227U (zh) 2020-03-08 2020-03-08 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1104.7U CN211829227U (zh) 2020-03-08 2020-03-08 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9227U true CN211829227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08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1104.7U Active CN211829227U (zh) 2020-03-08 2020-03-08 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92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5368A (zh) * 2022-07-12 2022-11-25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变电站主动防雷接地成套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5368A (zh) * 2022-07-12 2022-11-25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变电站主动防雷接地成套装置
CN115395368B (zh) * 2022-07-12 2023-07-1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变电站主动防雷接地成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3025U (zh) 电力接地网
EP3637552A1 (en) Copper-aluminium connector
CN211829227U (zh) 一种碳结晶复合接地模块
CN201924092U (zh) 嵌入焊接型电解阴极板
CN203607433U (zh) 一种能改善焊接效果、提高光伏组件封装功率的焊带
CN206619630U (zh) 一种硬包汇流排结构
CN205269915U (zh) 一种管型湿式电除尘器的螺旋式电晕线
CN205152353U (zh) 一种双管网状阳极
CN205099768U (zh) 一种应用于阴极铜电解生产的阴极组件
CN201340914Y (zh) 铜铝复合线夹
CN201738017U (zh) 节能型电解锰用阴极板
CN209232969U (zh) 铜端头
CN201864787U (zh) 湿法冶金用节能型阴极板
CN201887163U (zh) 一种接地排
CN203866392U (zh) 一种改良阴极板导电铜梁
CN201011635Y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极柱引出结构
CN215628357U (zh) 一种用于电解锰的高强度节能阴极板
CN205115654U (zh) 不溶性阳极杆
CN203855669U (zh) 用于电解锰的阳极结构
CN201296783Y (zh) 电解用铜芯钽电极
CN204558567U (zh) 一种带金属网的电池连接器
CN204325505U (zh) 城市管网用大表面积镁合金牺牲阳极组件
CN203895617U (zh) 一种力矩对接管
CN204348816U (zh) 一种海泥电池电极用导电碳纤维刷连接结构
CN220710633U (zh) 一种x光机高压射线铆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