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9225U - 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29225U CN211829225U CN202021996392.9U CN202021996392U CN211829225U CN 211829225 U CN211829225 U CN 211829225U CN 202021996392 U CN202021996392 U CN 202021996392U CN 211829225 U CN211829225 U CN 2118292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neycomb
- conductor
- joint
- grounding wire
- honeycomb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包括导体端和蜂巢接头;导体端一端,与蜂巢接头相连接;导体端的另一端是接地端,安装有用于接地的导线;蜂巢接头包括蜂巢接头主壳体;蜂巢接头主壳体内具有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多个蜂巢单元柱体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六角对称柱状体结构;每个蜂巢单元柱体朝向导体端的一侧,分别连接有一个螺旋型的弹簧的一端;多个螺旋型的弹簧的另一端,与同一个锁定机构相连接;锁定机构朝向导体端的一侧,与导体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具有的接头,能够根据导体接头的尺寸进行自适应调整,可以安全、可靠地满足多种尺寸导体接头的安装需求,便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临时接地线的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配电专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
背景技术
接地线是对已停电设备进行接地,以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的工具,能够防止停电设备突然来电或感应电压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还能够释放残余电荷,是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对于传统的临时接地线,其具有的接头形状固定,只能够安装其对应尺寸的导体接头。但是,在实际检修工作中,需要安装接地线的导体接头的尺寸各异,而传统的临时接地线的灵活性较差,当导体接头的尺寸与临时接地线不协调时,导致难以顺利完成检修工作。
在变电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装设临时接地线时,经常遇到导体接头大小与临时接地线接头不适应的问题,导致安装过紧不容易安装和拆卸,或安装过松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
此外,变电运维人员在装设临时接地线时,还存在导体接头接触不牢靠、工作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另外,即使导体接头的安装尺寸相对应的情况下,经常安装和拆卸接地线造成的导体接头磨损或临时接地线弹簧机构的损坏,也是目前现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科学合理地对临时接地线进行改进,研制一种临时接地线,以便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装,同时减少线路停电检修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操作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包括导体端和蜂巢接头;
导体端一端,与蜂巢接头相连接;
导体端的另一端是接地端,安装有用于接地的导线;
其中,蜂巢接头包括蜂巢接头主壳体;
蜂巢接头主壳体内具有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
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六角对称柱状体结构;
其中,六角对称柱状体结构内的中心位置,具有轴向分布的中心通孔。
其中,每个蜂巢单元柱体的形状为圆柱形。
其中,每个蜂巢单元柱体朝向导体端的一侧,分别连接有一个螺旋型的弹簧的一端;
每个蜂巢单元柱体与其所连接的弹簧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其中,锁定机构,包括多个连接柱限位孔;
每个中空的蜂巢单元柱体朝向导体端的一端,插入一根连接柱的一端;
连接柱的另一端,对应插入到锁定机构中的一个连接柱限位孔中;
连接柱的外表面,套有螺旋型的弹簧。
其中,蜂巢接头主壳体内充满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
其中,连接柱插入到连接柱限位孔中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块;
连接柱朝向蜂巢单元柱体的另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二限位块;
第二限位块的形状尺寸大小,大于蜂巢单元柱体朝向导体端的一端开口的形状大小。
其中,导体端在远离蜂巢接头主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绝缘杆。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具有的接头,能够根据导体接头的尺寸进行自适应调整,可以安全、可靠地满足多种尺寸导体接头的安装需求,从而便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临时接地线的安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同时减少线路停电检修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操作风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实施例一的左侧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实施例一中的锁定机构的左侧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实施例二的左侧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中,任意一个蜂巢单元柱体和弹簧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中,任意一个蜂巢单元柱体与连接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中,任意一个蜂巢单元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中,锁定机构与一个连接柱、一个弹簧、一个蜂巢单元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简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中,任意一个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简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实施例三的左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适用于安装手车开关处的不同尺寸的导体接头,该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具体包括导体端1和蜂巢接头2;
导体端1一端,与蜂巢接头2相连接(导体端1和蜂巢接头2可以相互导电连接);
导体端1的另一端是接地端,安装有用于接地的导线(图略,即接地引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蜂巢接头2包括蜂巢接头主壳体21;
蜂巢接头主壳体21内具有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22;
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22依次连接在一起(例如粘接),形成六角对称柱状体结构;
六角对称柱状体结构内的中心位置,可以具有轴向分布的中心通孔20。
具体实现上,每个蜂巢单元柱体22的形状为圆柱形。
具体实现上,每个蜂巢单元柱体22朝向导体端1的一侧(即后侧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螺旋型的弹簧23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螺旋型的弹簧23一起,组成弹簧机构。通过在径向方向受到挤压时(例如插入的导体接头挤压时),会产生弹性的、径向上的回复力,从而能够对导体接头进行挤压和位置束缚,保证连接可靠。
每个蜂巢单元柱体22与其所连接的弹簧2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具体实现上,多个螺旋型的弹簧23的另一端,与同一个锁定机构24相连接;
锁定机构24朝向导体端1的一侧(即后侧),与导体端1相连接(例如卡接)。
具体实现上,锁定机构24的中心位置,与导体接头插入孔20相对应,位于同一轴线上。
具体实现上,锁定机构24的整体,为圆形的金属导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3所示,锁定机构24,是一个蜂窝板结构,可以包括多个连接柱限位孔240。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参见图4所示,蜂巢接头主壳体21内充满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22。
具体实现上,蜂巢接头主壳体21优选为绝缘材质外壳。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现上,还可以参见图4所示,参见图4所示,蜂巢接头主壳体21内充满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22,可以不留中心通孔。
具体操作时,需要连接的导体接头(例如为圆柱形),顶住所接触的多个蜂巢单元柱体22(即按压蜂巢单元柱体22),一直推进去,这时候,导体接头的四周外侧具有的蜂巢单元柱体22(即没有被按压的),将对导体接头形成挤压,从而束缚住导体接头(例如为圆柱形),因此,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的导体接头的束缚需要,实现可靠的连接,只要求导体接头的形状尺寸,不超过蜂巢接头2内全部多个蜂巢单元柱体22的形状大小即可。
参见图5至图9所示,每个中空的蜂巢单元柱体22朝向导体端1的一端,插入一根连接柱220的一端;
连接柱220的另一端,对应插入到锁定机构24中的一个连接柱限位孔240中;
连接柱220的外表面,套有螺旋型的弹簧23。
具体实现上,连接柱220插入到连接柱限位孔240中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块2201(例如螺纹连接或者卡接),这个第一限位块2201的形状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柱限位孔240的形状尺寸,从而避免连接柱220从限位机构24中脱落。
具体实现上,锁定机构24可以优选为具有弹性的橡胶蜂窝板。
具体实现上,连接柱220朝向蜂巢单元柱体22的另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二限位块2202(例如螺纹连接或者卡接);
第二限位块2202的形状尺寸大小,大于蜂巢单元柱体22朝向导体端1的一端开口的形状大小,具体为大于该开口的孔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安装时,可以是中空的蜂巢单元柱体22的两端均开口,在将连接柱220插入蜂巢单元柱体22的一端开口后,继续将工具和第二限位块2202,插入蜂巢单元柱体22的另一端,然后将第二限位块2202连接到连接柱220上,最后,再对蜂巢单元柱体22封口。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0所示,具体实现上,导体端1在远离蜂巢接头主壳体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绝缘杆3,用于让工作人员手持,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接地的导线(即接地引线),固定连接位于绝缘杆3与蜂巢接头主壳体21之间的导体端1外壁。具体实现上,导体端1(为导电端)另一端安装有用于接地的导线,该导线的连接端为扁平部(例如大致成椭圆形);
该扁平部上开有两个通孔;
每个通孔通过一个连接螺栓,与导体端1上预留的螺纹孔相连接。因此可以可靠地将用于接地的导线与导体端1固定连接,保证接地的效果。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一,在装设时,具体操作如下:
1、对停电设备进行验电;
2、装设临时接地线的接地端,接地(即将导体端1通过导线接地);
3、对准需要安装的导体接头,直接将临时接地线的蜂巢接头推入导体接头;
4、通过多个蜂巢单元柱体22(即没有被按压的蜂巢单元柱体22),对导体接头形成挤压,从而束缚住导体接头(例如为圆柱形)。
二,在拆除时,具体操作如下:
1、手持绝缘杆,然后从导体端(即需要安装的导体接头)拉出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接地线的蜂巢接头;
2、拆除临时接地线接地端的引线(即将导体端1上的接地用导线);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借助蜂巢结构的特点,对每个小蜂巢单元柱体装设弹簧机构和锁定机构,其中,锁定机构能对收缩的蜂巢单元柱体进行灵活地锁定,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导体结构进行自适应对接,能够有效提高现场工作效率,降低临时接地线安装的难度,有利于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借鉴蜂巢结构的特点,即严格的六角对称柱状体结构,蜂巢内外巢穴是一半相互错开的布置,其交叉点为六边形的中心点,这种结构,提高了蜂巢的机械强度,有效地防止了破裂。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具有的接头,将每个蜂穴做成弹簧式收缩结构,实现自适应可调功能,既适应导体的形状,又连接牢固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新研制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能够不受导体接头形状的影响,适应各类大小的导体,连接牢固。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可以成为一种通用接地线,有效提高了接地的可靠性,应用于停电检修生产的工作中,确保检修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可以实时、有效地排出锂离子电池在封口化成后产生的气体,避免电池内部的气压过大,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端(1)和蜂巢接头(2);
导体端(1)一端,与蜂巢接头(2)相连接;
导体端(1)的另一端是接地端,安装有用于接地的导线;
其中,蜂巢接头(2)包括蜂巢接头主壳体(21);
蜂巢接头主壳体(21)内具有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22);
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22)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六角对称柱状体结构;
每个蜂巢单元柱体(22)朝向导体端(1)的一侧,分别连接有一个螺旋型的弹簧(23)的一端;
每个蜂巢单元柱体(22)与其所连接的弹簧(2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多个螺旋型的弹簧(23)的另一端,与同一个锁定机构(24)相连接;
锁定机构(24)朝向导体端(1)的一侧,与导体端(1)相连接;
锁定机构(24),包括多个连接柱限位孔(240);
每个中空的蜂巢单元柱体(22)朝向导体端(1)的一端,插入一根连接柱(220)的一端;
连接柱(220)的另一端,对应插入到锁定机构(24)中的一个连接柱限位孔(240)中;
连接柱(220)的外表面,套有螺旋型的弹簧(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特征在于,六角对称柱状体结构内的中心位置,具有轴向分布的中心通孔(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每个蜂巢单元柱体(22)的形状为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特征在于,蜂巢接头主壳体(21)内充满多个轴向分布的蜂巢单元柱体(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特征在于,连接柱(220)插入到连接柱限位孔(240)中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块(2201);
连接柱(220)朝向蜂巢单元柱体(22)的另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二限位块(2202);
第二限位块(2202)的形状尺寸大小,大于蜂巢单元柱体(22)朝向导体端(1)的一端开口的形状大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临时接地线,其特征在于,导体端(1)在远离蜂巢接头主壳体(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绝缘杆(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96392.9U CN211829225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96392.9U CN211829225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29225U true CN211829225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3025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96392.9U Active CN211829225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29225U (zh) |
-
2020
- 2020-09-14 CN CN202021996392.9U patent/CN2118292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70075A (zh) | 一种屏蔽件及使用该屏蔽件的电连接器插头 | |
JPH02273020A (ja) | フラッシュバリヤ | |
CN211829225U (zh) | 一种自适应临时接地线 | |
KR101225249B1 (ko) | 부스덕트용 덕트 구조 | |
CN106129725A (zh) | 防雷电连接器组件、防雷电连接器和金属线夹 | |
KR102397714B1 (ko) | 볼트리스 단로기 | |
CN214850407U (zh) | 一种电力设备避雷装置 | |
CN213043416U (zh) | 一种多层母线槽连接装置 | |
CN210404205U (zh) | 一种短路接地线连接装置 | |
CN112510390B (zh) | 一种电力用电线电缆头伸缩套安全防护装置 | |
CN112038794B (zh) | 接地配件、接地装置和变压器 | |
US20020064978A1 (en) | Ground connector | |
KR102093601B1 (ko) | 방호관 연결 장치 | |
KR100977317B1 (ko) | 배전반용 접속장치 | |
CN215772469U (zh) | 一种绝缘间隔棒 | |
CN221614272U (zh) | 一种具有便于拆卸结构的汽车底盘系统线缆组件 | |
CN206388879U (zh) | 压缩机端子接头及压缩机 | |
CN214957380U (zh) | 一种适用于高压柜的高压接地装置 | |
KR100786318B1 (ko) | 지중케이블 연결을 위한 매설형 배관구조 | |
KR200272239Y1 (ko) | 전주의 접지장치 | |
CN218867863U (zh) | 一种钢管电缆防雷接线盒 | |
CN209823144U (zh) | 一种开关柜用电缆进出线装置 | |
CN216529235U (zh) | 一种便捷式蓄电池信号采集连接装置 | |
CN219017926U (zh) | 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用接地保护装置 | |
CN211351674U (zh) | 一种风机箱变电缆侧电缆头出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