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8814U - 槽式制绒设备 - Google Patents

槽式制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8814U
CN211828814U CN202020718108.5U CN202020718108U CN211828814U CN 211828814 U CN211828814 U CN 211828814U CN 202020718108 U CN202020718108 U CN 202020718108U CN 211828814 U CN211828814 U CN 211828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iquid storage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81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Csi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Csi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Csi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Csi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81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8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8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88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e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槽式制绒设备,其包括槽体、连接槽体的缓存容器,所述槽体具有外槽和设置于外槽内部的内槽,所述缓存容器与外槽相连通,所述槽式制绒设备还包括连接缓存容器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通过一连通管连接缓存容器的储液容器、连接储液容器的指示管;所述储液容器中设置有液体,所述连通管连接储液容器的一端位于储液容器内液体的上方,所述指示管连接储液容器的一端保持与储液容器内液体连通。采用上述装置,利用气体的压力将所述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压入所述指示管内,防止所述缓存容器内的溶液经储液容器进入指示管中,从而可以提高指示管指示液位的准确性,最终提高硅片制绒的质量。

Description

槽式制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式制绒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湿法制绒设备主要有链式制绒设备和槽式制绒设备,其中槽式制绒设备槽体外部连接一个缓存桶,用于槽体溶液外流后的暂存。缓存桶外部有液位管,液位管安装电容感应器通过感应溶液的介电常数来感应液位高低,进而将感应到的信号传给制绒设备控制系统。由于槽内溶液的温度一直在变化,导致溶液的介电常数可能超出电容感应器的感应范围,从而导致没有将液位较高的信号传给控制系统,影响后续的流程,从而影响硅片制绒的效果,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设备的误操作,进而引发产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液位感应准确性的槽式制绒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槽式制绒设备,包括槽体、连接槽体的缓存容器,所述槽体具有外槽和设置于外槽内部的内槽,所述缓存容器与外槽相连通,其中,所述槽式制绒设备还包括连接缓存容器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通过一连通管连接缓存容器的储液容器、连接储液容器的指示管;所述储液容器中设置有液体,所述连通管连接储液容器的一端位于储液容器内液体的上方,所述指示管连接储液容器的一端保持与储液容器内液体连通;所述指示装置整体设置为:缓存容器中缓存液增加时,通过连通管提供给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一定压力,使得储液容器内液体涌入指示管,进而通过指示管提供指示。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具有与储液容器相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缓存容器相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缓存容器为密闭设置,所述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缓存容器的上侧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具有与储液容器相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缓存容器相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缓存容器具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缓存容器的下侧位置,所述第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二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缓存容器的顶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管竖直向上延伸的高度高于所述储液容器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管上部设置用于指示所述指示管内液位的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槽式制绒设备还包括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循环系统进水端连接所述缓存容器底部,所述循环系统出水端连接所述内槽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槽式制绒设备,包括内槽、外槽、和外槽连通的缓存容器,设置和缓存容器相连接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通过一连通管连接缓存容器的储液容器、连接储液容器的指示管,利用气体的压力将所述储液容器内的液体涌入指示装置中的指示管内,通过指示管指示液位的高低,采用上述装置可以避免缓存容器中的缓存液进入储液容器,保证进入所述指示管中的液体物理性能稳定,提高指示管指示液位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硅片制绒的顺利进行,提高硅片制绒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槽式制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槽体,11-外槽,12-内槽,20-缓存容器,30-指示装置,31-连通管,311-第一端,312-第二端,32-储液容器,33-指示管,331-检测装置,40-循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式制绒设备,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槽式制绒设备包括槽体10、连接槽体10的缓存容器20,所述缓存容器20用于所述槽体10溶液溢流出后的暂存。所述槽体10具有外槽11和设置于外槽11内部的内槽12,所述缓存容器20与外槽11相连通,具体地,所述内槽12用于硅片制绒,制绒前,在所述内槽12按要求配比合适的制绒溶液,机械臂直接将装有硅片的工装放进所述内槽12,由此会造成所述内槽12内的溶液溢出流至所述外槽11,溶液经过连接所述缓存容器20的管路进入所述缓存容器20内,所述缓存容器20内采用耐酸碱材质制成。
所述缓存容器20暂时存放流入的溶液,当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溶液达到一定量时,需要将所述缓存容器20内溶液重新输送至所述槽体10内参与制绒。为了方便指示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液位,所述槽式制绒设备还包括连接所述缓存容器20的指示装置3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指示装置30包括通过一连通管31连接所述缓存容器20的储液容器32、连接储液容器32的指示管33。
其中,所述储液容器32中设置有液体,所述连通管31连接储液容器32的一端位于储液容器32内液体的上方,有效防止所述储液容器32中的液体倒流到所述缓存容器20中;所述指示管33连接储液容器32的一端保持与储液容器32内液体连通,方便所述储液容器32中的液体流入所述指示管33中。
所述指示装置30整体设置为:缓存容器20中缓存液增加时,通过连通管31提供给储液容器32内的液体一定压力,使得储液容器32内液体涌入指示管33,进而通过指示管33提供指示。另外,所述指示装置30的整体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溶液通过储液容器32最终进入指示管33中,从而影响所述指示管33指示液位的准确性。
为了利用压力将所述储液容器20中的液体压入所述指示管33中,所述储液容器32除了与所述连通管31和指示管33连接外,所述储液容器32为密闭设置。另外,优选地,将所述储液容器32竖直方向的高度设置为不小于横向方向的长度设置,以利于所述储液容器32内的液体进入所述指示管33中。
所述储液容器32与所述缓存容器20之间用所述连通管31连接,具体地,所述连通管31具有与储液容器32相连接的第一端311和与缓存容器20相连接的第二端312,也就是第一端311连接在所述储液容器32内液体的上方,第二端312与所述缓存容器20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缓存容器20为密闭设置,所述连通管31的第二端312连接在所述缓存容器20的上侧位置。所述缓存容器20和指示装置30的工作过程为:当所述缓存容器20中缓存液增加时,缓存液将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气体挤压在缓存液的上方,导致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空气通过连接在缓存容器20上侧的连通管31进入所述储液容器32内,并提供给储液容器32内的液体一定压力,使得储液容器32内液体涌入指示管33,进而通过指示管33提供指示。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缓存液为所述槽体10内的制绒溶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缓存容器20具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端312连接在所述缓存容器20的下侧位置,设置所述连通管31的第一端311高于第二端312。所述缓存容器20和指示装置30的工作过程为:当所述缓存容器20中缓存液增加时,缓存液会经过所述缓存容器20下侧的第二端312流向所述连通管31,使得所述连通管31内的气体受到缓存液的挤压而进入所述储液容器32内,由于所述连通管31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的高度差的存在,可以增加所述连通管31内缓存液对气体的压力,进而增加所述储液容器32的气体对液体的压力,使得储液容器32内液体涌入指示管33,进而通过指示管33提供指示。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311的高度高于所述缓存容器20的顶部设置,可以增加所述连通管31内缓存液对气体的压力,同时还可以避免所述缓存液经由连通管31进入储液容器32内,避免由于所述储液容器32中液体的介电常数变化而影响检测结果,确保所述指示管33指示液位的准确性。
所述缓存容器20和液位容器32的相对位置设置保证了所述缓存容器20中的缓存液对指示管33中的液体不受干扰,从而提高所述指示管33指示液位准确性。另外,也要确保所述储液容器32内部的液体物理性能稳定,其中温度、杂质含量、介电常数等参数不易发生变化,所述储液容器32中的液体也可以设置为去离子水。
当所述储液容器32中的液体进入所述指示管33内,防止所述储液容器32中的液体经过所述指示管33溢出,所述指示管33竖直向上延伸的高度高于所述储液容器32上端设置。所述指示管33远离所述储液容器32的一端保持与大气相通,可以敞口设置,也可以通过通气孔与大气相通。
为了精确指示所述指示管33内液体的液位高低,所述指示管33上部设置用于指示所述指示管33内液位的检测装置331。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331为感应液面高低的电容接近开关,所述电容接近开关可以根据其内部传感器电容的变化量得到液位的高低。当所述指示管33内液体流向接近电容接近开关时,所述电容接近开关将感应到的指示管33内液位变化的信号传到所述槽式制绒设备的控制系统(未图示),根据指令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所述电容式接近开关可以采用无接触的方式来检测液体。因此,所述电容接近开关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指示管33的外部,根据所述缓存容器20容积大小、所述缓存容器20与储液容器32的相对位置关系、储液容器32内液体的多少等信息对所述电容接近开关的位置做相应地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述槽式制绒系统对液位高低的不同要求,所述指示管33可以设置多个检测装置331用以指示设备进行后续操作。
当然,所述检测装置331也可以设置为其它能准确检测液位的装置,能达成相同的检测效果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槽式制绒设备还包括循环系统40,用以将缓存容器20内的缓存液经过循环系统40输送至所述内槽12内。具体地,所述循环系统40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循环系统40进水端连接所述缓存容器20底部,所述循环系统40出水端连接所述内槽12底部。当所述槽式制绒设备的控制系统接收到指示装置30的液位指示信号时,根据指示启动所述循环系统40,将所述缓存容器20中的缓存液重新输送至所述内槽12,缓存液进入所述内槽12的过程,一方面增加所述内槽12内制绒液的流动性,使所述内槽12内的硅片与制绒液接触更充分,使硅片的制绒绒面更均匀;另一方面,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缓存液进入所述内槽12重新成为制绒液的一部分,继续参与制绒,避免制绒液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硅片制绒过程的进行,所述内槽12内的制绒液浓度降低,为了不降低硅片制绒的效果,会进行补液操作。一般情况下,药液经过外槽11流向所述缓存容器20,随着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药液增加,所述槽式制绒设备的控制系统接收到指示管33的液位指示信号,便启动循环系统40将所述缓存容器20内的药液输送至所述内槽12,完成补液程序。补充的药液通过所述循环系统40由所述缓存容器20内进入到所述内槽12中,可以有效增加溶液的流动性,使补充的药液快速均匀地和所述内槽12内的溶液混合。
可以理解的是,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槽式制绒设备进行制绒,多晶硅硅片匹配合适的酸溶液,单晶硅片匹配合适的碱溶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槽式制绒设备,包括内槽、外槽、和外槽连通的缓存容器20,设置连接缓存容器20的指示装置30,所述指示装置30包括通过一连通管31连接缓存容器20的储液容器32、连接储液容器32的指示管33,利用气体的压力将所述储液容器32内的液体涌入指示装置30中的指示管33内,通过指示管33指示液位的高低,可以避免缓存容器20中的缓存液进入储液容器32,保证进入所述指示管33中的液体物理性能稳定,提高指示管33指示液位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硅片制绒的顺利进行,提高硅片制绒的质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槽式制绒设备,包括槽体、连接槽体的缓存容器,所述槽体具有外槽和设置于外槽内部的内槽,所述缓存容器与外槽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式制绒设备还包括连接缓存容器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通过一连通管连接缓存容器的储液容器、连接储液容器的指示管;所述储液容器中设置有液体,所述连通管连接储液容器的一端位于储液容器内液体的上方,所述指示管连接储液容器的一端保持与储液容器内液体连通;所述指示装置整体设置为:缓存容器中缓存液增加时,通过连通管提供给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一定压力,使得储液容器内液体涌入指示管,进而通过指示管提供指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具有与储液容器相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缓存容器相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缓存容器为密闭设置,所述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缓存容器的上侧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式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具有与储液容器相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缓存容器相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缓存容器具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缓存容器的下侧位置,所述第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二端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槽式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缓存容器的顶部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管竖直向上延伸的高度高于所述储液容器上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槽式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管上部设置用于指示所述指示管内液位的检测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槽式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为电容接近开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槽式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接近开关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指示管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槽式制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式制绒设备还包括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循环系统进水端连接所述缓存容器底部,所述循环系统出水端连接所述内槽底部。
CN202020718108.5U 2020-05-06 2020-05-06 槽式制绒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28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8108.5U CN211828814U (zh) 2020-05-06 2020-05-06 槽式制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8108.5U CN211828814U (zh) 2020-05-06 2020-05-06 槽式制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8814U true CN211828814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810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28814U (zh) 2020-05-06 2020-05-06 槽式制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8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8285B (zh) 定容式精准自动补液装置
CN102539622A (zh) 滴定装置
CN104568654A (zh) 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石灰石浆液密度测量方法
CN104090078B (zh) 一种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97517A (zh) 一种金属/水反应制氢实验装置及收集方法
CN211828814U (zh) 槽式制绒设备
CN110614248A (zh) 一种高精度恒温储液装置及具有其的oled平板清洗机
CN108434941A (zh) 一种氯化氢尾气吸收浓度检测方法及自动循环吸收装置
CN209841448U (zh) 一种设在反应釜外的实时取样装置
CN219284735U (zh) 一种取样装置
CN208771141U (zh) 一种氯化氢尾气吸收浓度检测及自动循环吸收装置
CN112816271A (zh) 一种蒸汽中可燃气体采集装置及方法
CN206848201U (zh) 一种理想气体常数的测定装置
CN221078377U (zh) 一种串形储球乌氏粘度管
JP2002005808A (ja) 自動粘度測定装置および粘度測定方法
CN108387402B (zh) 电镀线用的镀液取样试管及专用的便携式试管架
CN211785387U (zh) 一种恒温电位滴定仪
CN215768489U (zh) 一种二元气液平衡数据测定装置
CN208937457U (zh) 一种用于连续液体比重测定控制排放装置
CN214681079U (zh) 一种酚酞加酸装置
CN215640707U (zh) 一种硅基负极浆料产气速率的测量装置
CN218156574U (zh) 一种新型湿球温度测量装置
CN206661286U (zh) 一种智能化移液装置
CN216385943U (zh) 一种流水自动称重装置
CN209029474U (zh) 一种可控温的加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