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3665U - 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3665U
CN211823665U CN201922289966.2U CN201922289966U CN211823665U CN 211823665 U CN211823665 U CN 211823665U CN 201922289966 U CN201922289966 U CN 201922289966U CN 211823665 U CN211823665 U CN 211823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plate
partition
stoving
partition panel
ventilati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99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旭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inuoli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inuoli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inuoli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inuoli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99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3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3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3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包含烘干腔,该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还包括水平隔板、透风孔A、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透风孔B、透风孔C、透风孔D、入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烘干腔内,烘干箱上固定设置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将烘干腔分割成具有密闭空间的上腔和下腔,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设置与烘干箱连通的热风入口,所述水平隔板上均匀分布有分布于上腔和下腔连通的透风孔A,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以由上到下的方向分布在烘干腔内。本实用新型实现进一步利用热风的热能起到辅助烤干的使用效果,以及对热风达到多级分散均匀吹拂吹动烘干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属于薄膜烘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2维材料。
薄膜在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烘干,现有技术中,通过热风对薄膜的烘干一般仅通过热风吹干的方式,而不能进一步利用热风的热能起到辅助烤干的使用效果,以及对热风达不到多级分散均匀吹拂吹动烘干的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包含烘干腔,该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还包括水平隔板、透风孔A、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透风孔B、透风孔C、透风孔D、入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烘干腔内,烘干箱上固定设置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将烘干腔分割成具有密闭空间的上腔和下腔,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设置与烘干箱连通的热风入口,所述水平隔板上均匀分布有分布于上腔和下腔连通的透风孔A,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以由上到下的方向分布在烘干腔内,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的外侧圆周面分别密封连接烘干箱的内侧圆周面,所述第一隔断板和第二隔断板分别为塑料板,所述第三隔断板为金属板,所述第一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B,所述第二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C,所述第三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D,所述透风孔D的直径小于透风孔C的直径,所述透风孔C的直径小于透风孔B的直径,所述透风孔B的直径小于透风孔A的直径,所述烘干腔内第三隔断板的下方形成烘干通道,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设置与烘干通道连通的入料口,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设置与烘干通道连通的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第三隔断板的厚度为16mm—30mm。
优选地,所述第三隔断板由铝合金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与烘干箱卡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烘干箱由塑料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在同一水平线高度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与水平线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进一步利用热风的热能起到辅助烤干的使用效果,以及对热风达到多级分散均匀吹拂吹动烘干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而公开提供下述一种原理,这一原理只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公开到此种程度,应当是已经能够完全实施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如果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如果遇到新的技术问题,则应当理解为是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做出二次或三次等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而不应当理解为通过新提出一个问题曲解本实用新型公开不充分或不能实施,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显可知的方式。如果本实用新型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所引用现有技术的部分,这一未具体描述的引用现有技术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自然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烘干箱1包含烘干腔2,该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还包括水平隔板3、透风孔A4、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第三隔断板7、透风孔B8、透风孔C9、透风孔D10、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其中透风孔B8、透风孔C9、透风孔D10在烘干腔内属于上下贯通的孔,用于将热风入口的风分散后输送至第三隔断板7下方,在烘干腔2内,烘干箱1上固定设置水平隔板3,水平隔板3将烘干腔2分割成具有密闭空间的上腔13和下腔14,烘干箱1的顶部设置与烘干箱1连通的热风入口,水平隔板3上均匀分布有分布于上腔13和下腔14连通的透风孔A4,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和第三隔断板7分别以由上到下的方向分布在烘干腔2内,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和第三隔断板7的外侧圆周面分别密封连接烘干箱1的内侧圆周面,第一隔断板5和第二隔断板6分别为塑料板,第三隔断板7为金属板,第一隔断板5上设置透风孔B8,第二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C9,第三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D10,透风孔D10的直径小于透风孔C9的直径,透风孔C9的直径小于透风孔B8的直径,透风孔B8的直径小于透风孔A4的直径,烘干腔2内第三隔断板7的下方形成烘干通道,烘干箱1的一侧设置与烘干通道连通的入料口11,烘干箱1的一侧设置与烘干通道连通的出料口12。
优选地,第三隔断板7的厚度为16mm—30mm;第三隔断板7由铝合金材质制成;以及,本实用新型基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仅针对背景技术中特定环境使用,例如背景技术提及的场景,如一些用户考虑价格因素等因素,则不建议购买本申请,本产品只针对和建议需要在背景技术中提及场景和能同时能接受和忽略其它负面因素的用户使用。
优选地,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和第三隔断板7分别与烘干箱1卡接连接;烘干箱1由塑料材质制成;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在同一水平线高度上;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和第三隔断板7分别与水平线平行;同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仅仅作为理想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水平或垂直或其他,而在现有工业生产加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误差,这些误差是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预料到的且公知的,都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采用的描述语言或方案仅仅是针对附图而言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方案时,在本实用新型方案基础上可灵活选择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扩展实施方式。
在使用的时候,本实用新型未具体说明书的部分都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例如,各个部件之间的大小应当相互匹配,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基础上采用水平隔板3、透风孔A4、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第三隔断板7、透风孔B8、透风孔C9、透风孔D10、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结构,具体地,在烘干腔2内,烘干箱1上固定设置水平隔板3,水平隔板3将烘干腔2分割成具有密闭空间的上腔13和下腔14,烘干箱1的顶部设置与烘干箱1连通的热风入口16,水平隔板3上均匀分布有分布于上腔13和下腔14连通的透风孔A4,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和第三隔断板7分别以由上到下的方向分布在烘干腔2内,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和第三隔断板7的外侧圆周面分别密封连接烘干箱1的内侧圆周面,第一隔断板5和第二隔断板6分别为塑料板,第三隔断板7为金属板,第一隔断板5上设置透风孔B8,第二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C9,第三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D10,透风孔D10的直径小于透风孔C9的直径,透风孔C9的直径小于透风孔B8的直径,透风孔B8的直径小于透风孔A4的直径,烘干腔2内第三隔断板7的下方形成烘干通道15,烘干箱1的一侧设置与烘干通道连通的入料口11,烘干箱1的一侧设置与烘干通道连通的出料口12;采用此种方式,如图1所示,在由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用于烘干的热风由热风入口进入上腔13后,由于水平隔板3的阻挡只能分散的由透风孔A4向下流动,并由于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和第三隔断板7的阻挡,只能依次由透风孔B8、透风孔C9和透风孔D10向下流动,达到多级分散流动的使用效果,在此时需要进行烘干的薄膜由入料口11进入烘干腔2并由出料口12输出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透风孔D10向下流动的热风对经过烘干腔2内且位于第三隔断板7下方的薄膜进行热风的吹干,另一方面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为金属板的第三隔断板7吸收热量,且由于第三隔断板7较为靠近位于第三隔断板7下方的薄膜,达到利用第三隔断板7吸收的热量进行辅助烤干的使用效果。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断板5和第二隔断板6可由塑料材质制成,达到避免剧烈薄膜较远的第一隔断板5和第二隔断板6吸收热量的使用效果,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有入料口11进入烘干腔2并由出料口12输出的薄膜的两端在烘干箱1的外部可由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辊进行张紧输送,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扩展实施方式,同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在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合乎逻辑分析和/或推理弥补本实用新型细节上一些不足,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完善和优化。本实用新型或许会存在背景技术中为提及的缺陷,这一缺陷或许是实用新型人始料未及的缺陷,但在做一项技术研发中,很难研发出没有任何缺陷的技术,这一缺陷的解决方案可以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人群仅限于需要在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环境使用和能忽略这一缺陷继续选择使用的用户。基于此,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仅是背景技术提出问题对应的方案原理部分,而其他部分,例如,在本申请原理基础上如何更优化的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实施,显然不是通过一次研发和一次申请专利就可以完全实现的,因此本申请描述清晰的技术方案仅限于对应背景技术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他部分可在另外的研发和专利申请中完成,也可由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方案的技术上继续改进,并申请专利,以达到最优使用效果,都属于本领域现有可知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仅是为了呈现出一种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原理。由于专利申请文件页面大小限制,为更清楚呈现原理,附图中各个部件之间的比例大小与实际产品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例如在附图中为凸显某一部分的结构原理,故意把这一部分画大,而显得另一部分过小等,都可以以此种情况进行理解,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基础上上,自然可以利用工业化更加合理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将各个部件做的更小巧精致,更实用,都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方式,以及在申请过程中,如需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某一描述不清楚部分的进行删除,基于这一描述不清楚部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未能理解到和进行实施部分,即未能理解到描述不清楚的部分的保护范围究竟是在哪个范围,因此,如果是在不知道哪个范围的情况下认为修改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明显是不合理的,因此,本申请中删除这一描述不清楚的部分应当简单理解为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缺陷,删除描述不清楚部分,而为未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有益效果仅仅是在特定情况下与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实施方案相比达到更好的有益效果,而不是要在行业中直接达到最优秀使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包含烘干腔,其特征在于:该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还包括水平隔板、透风孔A、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透风孔B、透风孔C、透风孔D、入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烘干腔内,烘干箱上固定设置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将烘干腔分割成具有密闭空间的上腔和下腔,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设置与烘干箱连通的热风入口,所述水平隔板上均匀分布有分布于上腔和下腔连通的透风孔A,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以由上到下的方向分布在烘干腔内,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的外侧圆周面分别密封连接烘干箱的内侧圆周面,所述第一隔断板和第二隔断板分别为塑料板,所述第三隔断板为金属板,所述第一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B,所述第二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C,所述第三隔断板上设置透风孔D,所述透风孔D的直径小于透风孔C的直径,所述透风孔C的直径小于透风孔B的直径,所述透风孔B的直径小于透风孔A的直径,所述烘干腔内第三隔断板的下方形成烘干通道,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设置与烘干通道连通的入料口,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设置与烘干通道连通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断板的厚度为16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断板由铝合金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与烘干箱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由塑料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在同一水平线高度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与水平线平行。
CN201922289966.2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 Active CN211823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9966.2U CN21182366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9966.2U CN21182366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3665U true CN211823665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0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9966.2U Active CN211823665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3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1490B (zh) 隧道型液氮速冻机
CN211823665U (zh) 一种多级利用式薄膜烘干装置
CN204570080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腐蚀箔的处理装置
CN203231417U (zh) 一种风管机
CN104236062A (zh) 底座组件和具有该底座组件的空气净化器
CN202470625U (zh) 一种冷凝式烘干装置
CN208558282U (zh) 一种防火门加工用复合装置
CN203820633U (zh) 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
CN104567440B (zh) 热能回收装置以及取向膜固化系统
CN203440440U (zh) 磁控溅射铝镜生产线破真空充气装置
CN206346356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幕墙安装铝板
CN104953095B (zh) 一种高效高温固化干燥室
CN204629972U (zh) 空调器壳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776704B (zh) 一种顺流塔式谷物干燥机
CN209470493U (zh) 一种风刀组件
CN206349649U (zh) 散热配电箱
CN206349668U (zh) 一种配电箱顶盖
CN201562123U (zh) 丝网版烘箱
CN206410374U (zh) 一种便装式汽车空调冷凝器
CN206878682U (zh) 一种节能降耗风机变频器室
CN205912407U (zh) 管式热交换器及机柜
CN210320937U (zh) 一种乳胶生产用快速烘干装置
CN205175080U (zh) 一种双开门双回封热循环烘箱
CN204874705U (zh) 一种焊带冷却风道结构
CN208754171U (zh) 柜体及高压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