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9922U -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9922U
CN211819922U CN202020346884.7U CN202020346884U CN211819922U CN 211819922 U CN211819922 U CN 211819922U CN 202020346884 U CN202020346884 U CN 202020346884U CN 211819922 U CN211819922 U CN 211819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ter ring
gas
liquid separa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68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汝华
韩强
刘延海
王明钟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HUAZHONG VACUUM EQUIP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HUAZHONG VACUUM EQUIP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HUAZHONG VACUUM EQUIPMENT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HUAZHONG VACUUM EQUIP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68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9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9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9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水环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其包括:水环泵、电机、气液分离罐、换热器和底座;在底座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架,所述水环泵与电机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整体为长方形;底座为四方形框架,换热器设置于底座框架内。底座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气液分离罐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气液分离罐位于换热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换热器形状以及放置位置,换热器与底座整合为一体,既能完成降温功能又能缩小装置体积。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水环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背景技术
水环真空泵是一种容积式真空泵,叶轮偏心地安装在泵体内,起动时向泵内注入一定高度的水,因此当叶轮旋转时,水受离心力的作用而在泵体内壁形成一旋转水环,水环上部内表面与轮毂相切沿叶片弯曲方向旋转,在前半转过程中,水环内表面逐渐与轮毂脱离,因此在叶轮叶片间与水环形成封闭空间。随着叶轮的旋转,该空间逐渐扩大,空间气体压力降低,气体被吸入空间;在后半转过程中,水环内表面渐渐与轮毂靠近,叶片间的空间逐渐缩小,空间气体压力升高,高于排气口压力时,叶片间的气体被排出。如此叶轮每转动一周,叶片间的空间吸排气一次,许多空间不停地工作,泵就连续不断地抽吸或压送气体。长时间运行中,工作液温度升高,导致真空泵的抽气效率很差,如果温度持续升高,真空泵就基本上失去了对工艺系统抽气的功能,直接影响着真空泵的工作性能。需要对水环真空泵中的工作液进行降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它具有体积小,换热效果好,降低生产成本,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包括:水环泵、电机、气液分离罐、换热器和底座;所述水环泵与电机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整体为长方形;底座为四方形框架,换热器设置于框架内,底座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气液分离罐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
所述水环泵上设有水环泵进气管与水环泵排气管;
所述气液分离罐设有气液分离罐进气管、气液分离罐排气管和气液分离罐排水管;
所述换热器设有换热器冷进管、换热器冷出管、换热器热进管和换热器热出管;
所述水环泵排气管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进气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排水管与换热器热进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热出管与水环泵连通。
进一步地,换热器热进管与换热器管程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厚度与底座框架高度相同,所述换热器长度与底座框架长度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内还设有管道支撑板;所述管道支撑板设置在换热器内部且与管道垂直设置;管道支撑板设有条形通道,管道穿过条形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内管程管道平行串联设置,管程管道两端通过弯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内管程管道平行并联设置,管程管道两端设置有隔挡板,隔挡板与外壳体形成腔体,与另一隔挡板与外壳体形成的腔体通过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换热器设置为四方形置于底座框架内,既能完成降温功能,实现良好的换热效果,又缩小装置体积,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换热器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换热器串联式管程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换热器并联式管程管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环泵1、电机2、气液分离罐3、换热器4和底座5;在底座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架51,所述水环泵1与电机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51设置在底座5上方。所述换热器4为板式换热器,整体为长方形;底座5为四方形框架,换热器4设置于底座框架内。底座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52,气液分离罐3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52上;气液分离罐3位于换热器4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换热器形状以及放置位置,既能完成降温功能又能缩小装置体积。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所述水环泵1上设有水环泵进气管11与水环泵排气管12;所述气液分离罐3设有气液分离罐进气管31、气液分离罐排气管32和气液分离罐排水管33;所述换热器4设有换热器冷进管41、换热器冷出管42、换热器热进管43和换热器热出管44;所述水环泵排气管12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进气管31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排水管33与换热器热进管43连通;所述换热器热出管44与水环泵1连通。
在工作工程中,电机带动水环泵运动,气体从水环泵进气管11被吸入到水环泵内,水汽混合液从水环泵排气管12排出,流经气液分离罐进气管31,进入气液分离罐3,然后气体从气液分离罐排气管32排出。工作液流经气液分离罐排水管33,流经气液分离罐排水管33进入换热器4,冷源连通换热器冷进管41,进入换热器4,然后经换热器冷出管42流出。工作液与冷源在换热器4中充分交换热量,降温后的工作液从换热器热出管44流出再次进入水环泵4。
由于换热器中壳程的容量大,为了实现更好的换热效果,换热器热进管43与换热器4管程连通,这样壳程中流过的冷源包裹住管程管路,实现快速充分降温。
为了实现体积的最小化,所述换热器4厚度与底座框架高度相同,所述换热器4长度与底座框架长度相适配。
如图2所示,所述换热器4内还设有管道支撑板45;所述管道支撑板设置在换热器4内部且与管道垂直设置;管道支撑板45设有条形通道46,管道穿过条形通道46,壳程液体也通过条形通道46自由流通。
换热器内管道有不同的连接方式,优选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换热器4内管程管道平行串联设置,管程管道两端通过弯头管连通。管道都平行放置在管道支撑板上,管程的液体流经管道的内腔,壳程的液体从进口流入,流经管道支撑板45的条形通道46,然后从出口流出。
如图4所示,所述换热器4内管程管道平行并联设置,管程管道两端设置有隔挡板48,隔挡板与外壳体形成腔体49,所述腔体49与另一隔挡板481与外壳体形成的腔体491通过管道连通,管程的液体先从管程入口流入,进入腔体49,然后液体分流,流经管道,流入腔体491,壳程的液体从进口流入,流经管道支撑板45的条形通道46,然后从出口流出。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环泵(1)、电机(2)、气液分离罐(3)、换热器(4)和底座(5);所述水环泵(1)与电机(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51)设置在底座(5)上方;所述换热器(4)为板式换热器,整体为长方形;底座(5)为四方形框架,换热器(4)设置于框架内,底座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52),气液分离罐(3)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52)上;
所述水环泵(1)上设有水环泵进气管(11)与水环泵排气管(12);
所述气液分离罐(3)设有气液分离罐进气管(31)、气液分离罐排气管(32)和气液分离罐排水管(33);
所述换热器(4)设有换热器冷进管(41)、换热器冷出管(42)、换热器热进管(43)和换热器热出管(44);
所述水环泵排气管(12)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进气管(31)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排水管(33)与换热器热进管(43)连通;所述换热器热出管(44)与水环泵(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热进管(43)与换热器(4)管程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厚度与底座框架高度相同,所述换热器(4)长度与底座框架长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内还设有管道支撑板(45);所述管道支撑板设置在换热器(4)内部且与管道垂直设置;管道支撑板(45)设有条形通道(46),管道穿过条形通道(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内管程管道平行串联设置,管程管道两端通过弯头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内管程管道平行并联设置,管程管道两端设置有隔挡板(48),隔挡板与外壳体形成腔体(49),所述腔体(49)与另一隔挡板与外壳体形成的腔体通过管道连通。
CN202020346884.7U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Active CN211819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6884.7U CN211819922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6884.7U CN211819922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9922U true CN21181992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1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6884.7U Active CN211819922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9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00968U (zh) 一种具有换热功能的水环泵泵壳
CN202993895U (zh) 高水侧压力汽动引风机汽轮机排汽冷却器
CN211819922U (zh) 一种新型水环真空泵机组
CN212962304U (zh) 一种高效换热表面冷凝器
CN211623710U (zh) 一种螺旋换热的水环泵泵壳
CN105352226A (zh) 一种立式顶出水与泵进水口直联的换热器
CN116190718A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流量管理装置
CN214901792U (zh) 一种翅片式液冷散热器
CN211623722U (zh) 一种双流程换热的水环泵泵壳
CN113090526A (zh) 一种带盘管冷凝筒体的水环真空系统
CN209724799U (zh) 一种多级磁悬浮透平真空泵集成进气冷却系统
CN211500969U (zh) 一种节能换热的水环泵泵壳
CN204716313U (zh) 一种轴封冷却器
CN214808539U (zh) 一种反应塔内反应水蒸气回收装置
CN202532910U (zh) 直接换热式蒸气冷凝装置
CN105840512A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旋片式真空泵系统
CN205654538U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旋片式真空泵系统
CN215566725U (zh) 一种无油立式真空泵
CN213609889U (zh) 一种尾气中溶剂回收用的多级冷凝器
CN217462525U (zh) 氢气循环泵、氢燃料动力系统及氢燃料汽车
CN21290276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钛冷却器
CN213724920U (zh) 一种用于酯化反应的除水防回流冷凝器
CN220356159U (zh) 一种热定型机热能回收装置
CN213396024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冷凝器
CN213392282U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轴封冷却器的冷凝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