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9452U - 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19452U CN211819452U CN202020302794.8U CN202020302794U CN211819452U CN 211819452 U CN211819452 U CN 211819452U CN 202020302794 U CN202020302794 U CN 202020302794U CN 211819452 U CN211819452 U CN 2118194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tunnel
- frame
- device based
- suppor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支撑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螺纹杆,支撑框的顶部开设有与环形滑块相适配的环形滑槽,两个螺纹杆的顶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U形框,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该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块,两个T形块相背离的一侧均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滚轮,丝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钻头,可以使得支护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自由的调节,使得支护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支护装置的底部与地面的贴合度强,支使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与地面脱离,从而对隧道的防护提供了有力条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随着国内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地下隧道交通的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而隧道洞室的支护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用于隧道施工用的支护装置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不便于施工人员进行高度调节,进而造成支护装置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且在支护时,支护装置底部与地面的贴合不强,支护效果不好,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解决了支护装置适用范围狭窄,及支护装置底部与地面贴合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隧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支撑框并延伸至支撑框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两侧且位于支撑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框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轨,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支撑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滑块,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开设有与环形滑块相适配的环形滑槽,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U形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电机箱和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均通过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钻头。
优选的,所述U形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框,所述弹簧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贯穿弹簧框并延伸至弹簧框的内部,所述缓冲块的底部与弹簧框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隧道内壁的底部与环形支撑板的顶部之间且位于伸缩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块,两个所述T形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两个所述T形块相背离的一侧均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滚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通过支撑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滑块,支撑框的顶部开设有与环形滑块相适配的环形滑槽,两个螺纹杆的顶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U形框,缓冲块的底部与弹簧框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可以使得支护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自由的调节,使得支护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同时也能够对隧道和支护装置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
(2)、该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通过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5连接有T形块,两个T形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两个T形块相背离的一侧均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丝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钻头,可以使得支护装置的底部与地面的贴合更强,使支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与地面脱离,从而对隧道的防护提供了有力条件,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隧道、2支撑板、3支撑框、4螺纹杆、5滑块、6滑轨、7螺纹块、8环形滑块、9环形滑槽、10 U形框、11电机箱、12电机、13第一转动杆、14第一齿轮、15第二转动杆、16丝杠、17第二齿轮、18固定钻头、19弹簧框、20缓冲块、21第一弹簧、22伸缩杆、23第二弹簧、24 T形块、25螺纹柱、26滚轮、27环形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隧道1和支撑板2,隧道1内壁的两侧与U形框10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使得支护装置与隧道1相互连接,U形框10内壁顶部的两侧与U形框10内壁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使得支护装置更加的稳定,支撑板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块24,两个T形块24相对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5,两个T形块24相背离的一侧均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滚轮26,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电机箱1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3,第一转动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支撑板2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5,第二转动杆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7,第一转动杆13与第二转动杆15的底端均通过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有丝杠16,丝杠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钻头18,固定钻头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防止固定钻头18与丝杠16相脱离,第一转动杆13的底端依次贯穿电机箱11和支撑板2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底部,支撑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3,支撑框3的两侧与隧道1内壁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使得支护装置更加的稳定,支撑框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底端贯穿支撑框3并延伸至支撑框3的内部,螺纹杆4的两侧且位于支撑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5,支撑框3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滑块5相适配的滑轨6,螺纹杆4的表面且位于支撑框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螺纹块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滑块8,支撑框3的顶部开设有与环形滑块8相适配的环形滑槽9,两个螺纹杆4的顶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U形框10,U形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框19,弹簧框19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20,缓冲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板27,环形支撑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7个伸缩杆,环形支撑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2,隧道1内壁的底部与环形支撑板2的顶部之间且位于伸缩杆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利用第二弹簧23的弹力对隧道起到缓冲的作用,缓冲块20的底部贯穿弹簧框19并延伸至弹簧框19的内部,缓冲块20的底部与弹簧框19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利用第一弹簧21的弹力对隧道起到缓冲的作用。
使用时,将支护装置通过支撑板2底部的滚轮26移动到需要工作的位置,手动拧动螺纹柱26,使得螺纹柱26与地面紧紧贴合,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第一转动杆13和第二转动杆15转动,从而使得丝杠16转动,由此固定钻头18向下转动,直至限位块与地面贴合,由此支护装置被固定,根据需要对支护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如需调高,则通过环形滑槽9与环形滑块8的配合拧动螺纹块7,使得螺纹杆4向上运动,直至调至需要的高度即可,再将支撑框3和U形框10通过支撑杆与隧道1固定连接,当隧道1遇到紧急情况发生震动或者颠簸时,第二弹簧23首先对隧道1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再通过缓冲块20底部的第一弹簧21对隧道1再次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隧道1及支护装置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包括隧道(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贯穿支撑框(3)并延伸至支撑框(3)的内部,所述螺纹杆(4)的两侧且位于支撑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5),所述支撑框(3)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滑块(5)相适配的滑轨(6),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且位于支撑框(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所述螺纹块(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滑块(8),所述支撑框(3)的顶部开设有与环形滑块(8)相适配的环形滑槽(9),两个所述螺纹杆(4)的顶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U形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所述电机箱(1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3),所述第一转动杆(13)的底端依次贯穿电机箱(11)和支撑板(2)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5),所述第二转动杆(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7)所述第一转动杆(13)与第二转动杆(15)的底端均通过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有丝杠(16),所述丝杠(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钻头(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框(19),所述弹簧框(19)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20),所述缓冲块(20)的底部贯穿弹簧框(19)并延伸至弹簧框(19)的内部,所述缓冲块(20)的底部与弹簧框(19)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板(27),所述环形支撑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2),所述隧道(1)内壁的底部与环形支撑板(2)的顶部之间且位于伸缩杆(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块(24),两个所述T形块(24)相对的一侧均通过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5),两个所述T形块(24)相背离的一侧均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滚轮(2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02794.8U CN211819452U (zh) | 2020-03-12 | 2020-03-12 | 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02794.8U CN211819452U (zh) | 2020-03-12 | 2020-03-12 | 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19452U true CN211819452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3008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02794.8U Active CN211819452U (zh) | 2020-03-12 | 2020-03-12 | 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194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04582A (zh) * | 2023-12-15 | 2024-01-16 | 湖北高路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隧道裂缝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2020
- 2020-03-12 CN CN202020302794.8U patent/CN2118194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04582A (zh) * | 2023-12-15 | 2024-01-16 | 湖北高路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隧道裂缝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17404582B (zh) * | 2023-12-15 | 2024-02-13 | 湖北高路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隧道裂缝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19452U (zh) | 一种基于隧道桥梁的临时支护装置 | |
CN109779387A (zh) | 一种市政工程防护围栏结构 | |
CN210400615U (zh) | 一种建筑工地施工噪音检测装置 | |
CN211399164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桥施工数据监控平台 | |
CN215811001U (zh) |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监测装置 | |
CN216277942U (zh) | 一种煤矿开采掘进中的煤矿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 | |
CN206987427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组合式可调节支撑架 | |
CN214423921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 |
CN213899010U (zh) | 一种薄煤层煤矿井下开采成套装置 | |
CN214061171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的道路桥梁自走式勘测装置 | |
CN109763595B (zh) | 一种防震房建吊顶结构 | |
CN217925038U (zh) |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设备 | |
CN21413183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粉碎装置 | |
CN213037341U (zh) | 一种公路桥梁用施工安装架 | |
CN221942058U (zh) |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支撑结构 | |
CN214124666U (zh) | 一种土建施工施工用支护架 | |
CN216873263U (zh) | 一种土工试验用数据采集装置 | |
CN215254851U (zh) | 一种土木建设多用支撑装置 | |
CN216379266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市政施工用警示栏 | |
CN214615442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连接架 | |
CN112524508A (zh) |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土木工程施工用夜晚警示照明装置 | |
CN216240106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施工防护装置 | |
CN214783390U (zh) |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用警示装置 | |
CN217800092U (zh) | 一种用于矿业的小皮带卸载滚筒延伸架 | |
CN221194389U (zh) |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