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6853U -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6853U
CN211816853U CN201922309059.XU CN201922309059U CN211816853U CN 211816853 U CN211816853 U CN 211816853U CN 201922309059 U CN201922309059 U CN 201922309059U CN 211816853 U CN211816853 U CN 211816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board
floating
ce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90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银辉
高锦贤
李晓霞
吴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uan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uan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uan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uanh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90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6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6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68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包括池体和支板,所述支板横向设置于所述池体内部,且所述池体内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所述支板上下滑动的导向槽,所述支板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漂浮板,且其中一组所述漂浮板上设置有排水管,另一组所述漂浮板上设置有进水管。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池体内两侧进水管、排水管均设置在漂浮于水位高度的浮力板上,从而确保调蓄池排水过程中引水管底端始终处于液面位置,改善现有设备在池底设置排水孔而在排水过程中造成沉积物大量涌起的弊端,防止排水管吸入大量杂质而堵塞,确保排水管道的通畅性,以便于将沉积物留存在池底进行后续清理,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洪涝灾害给居民出行造成了极大地不便,同时也带来了极大地财产损失,雨水调蓄池的建设可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在调蓄池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排出,既能规避雨水高峰期带来的内涝问题,同时又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对排水区域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雨水调蓄池排水管设置于池体内底部,以确保蓄水可完全排出,但是由于调蓄池内雨水在储存过程中泥沙等杂质逐渐沉降,排水管设置于池体底部容易被沉积物堵塞,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清理,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将调蓄池内进水、排水管均设置在漂浮于水位高度的浮力板上,从而确保排水过程中管道口始终位于液面位置,防止排水管吸入大量杂质而堵塞,确保排水管道的通畅性,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包括池体和支板,所述支板横向设置于所述池体内部,且所述池体内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所述支板上下滑动的导向槽,所述支板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漂浮板,且其中一组所述漂浮板上设置有排水管,另一组所述漂浮板上设置有进水管;
所述排水管顶端延伸到所述池体外侧,且该排水管顶端连通有尾管,所述尾管通过管箍固定于所述池体外侧壁,所述排水管底端连接有水泵,且该水泵固定于所述漂浮板顶部,所述水泵进水端连通有引水管,该引水管远离水泵一端贯穿所述漂浮板且向下延伸到所述支板下方。
采用上述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将雨水天气下所收集到的水导入池体内,通过两组漂浮板分别对进水管以及排水管进行支撑,确保进水管端部以及排水管端部均位于池体内蓄水液面高度,需要排出调蓄池内雨水时,通过水泵进水口的引水管将池体内水吸入该水泵内,并通过排水管将雨水导出,与此同时漂浮板跟随水面下降而逐渐下移,确保引水管底端始终处于池体内液面高度,以实现池体内所积蓄雨水的排出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槽顶端设置有挡块,且所述导向槽包括开口相对的两组C形卡槽,两组所述卡槽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且所述滑块内侧与所述支板端部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板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竖直向下延伸,且所述定位杆长度大于所述引水管底端伸出所述支板长度,所述引水管外侧的所述支板上设置有固定环。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环内径大于所述引水管外径,所述固定环内侧设置有过滤组件,且所述固定环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筒和设置于该安装筒底端的过滤罩,所述过滤罩顶部边沿与所述安装筒底端相平齐,且所述安装筒顶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筒与所述固定环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漂浮板为木板材质,该漂浮板外表面设置有抗菌涂层,且所述漂浮板与所述水泵通过螺栓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池体内两侧进水管、排水管均设置在漂浮于水位高度的浮力板上,从而确保调蓄池排水过程中引水管底端始终处于液面位置,改善现有设备在池底设置排水孔而在排水过程中造成沉积物大量涌起的弊端,防止排水管吸入大量杂质而堵塞,确保排水管道的通畅性,以便于将沉积物留存在池底进行后续清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内部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板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池体;101、导向槽;101a、挡块;101b、滑块;2、支板;201、定位杆;202、固定环;3、漂浮板;4、排水管;401、尾管;402、水泵;403、引水管;5、进水管;501、稳定管;502、连接管;6、过滤组件;601、安装筒;602、过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包括池体1和支板2,支板2横向设置于池体1内部,且池体1内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支板2上下滑动的导向槽101,支板2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漂浮板3,且其中一组漂浮板3上设置有排水管4,另一组漂浮板3上设置有进水管5,进水管5用以将外界雨水导入池体1内,排水管4与进水管5均为波纹管材质,以防止排水管4与进水管5在升降移动过程中产生弯折以阻碍雨水流通。
排水管4顶端延伸到池体1外侧,且该排水管4顶端连通有尾管401,尾管401通过管箍固定于池体1外侧壁,排水管4底端连接有水泵402,且该水泵402固定于漂浮板3顶部,水泵402进水端连通有引水管403,该引水管403远离水泵402一端贯穿漂浮板3且向下延伸到支板2下方,通过漂浮板3支撑引水管403底端始终位于液面位置,以防止雨水排出池体1过程中的吸水动作扰动池底沉积物,防止池底泥沙等沉积物吸入排水管4内堵塞管道。
进水管5靠近漂浮板3一端连通有稳定管501,且稳定管501横向固定于漂浮板3顶面,确保通过稳定管501流出的水流方向与液面相互平行,从而降低流入池体1内雨水对液面的激荡作用,便于水中杂质进行沉降聚集,进水管5另一端伸出池体1且连通有连接管502,连接管502用以将进水管5与外界雨水收集管道相连通,从而将外界雨水依次通过连接管502、进水管5和稳定管501导入池体1内,以实现雨水储存。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导向槽101顶端设置有挡块101a,以防止支板2从导向槽101顶端脱出,且导向槽101包括开口相对的两组C形卡槽,两组卡槽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101b,且滑块101b内侧与支板2端部相接,通过滑块101b支撑支板2沿导向槽101滑动,支板2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201,定位杆201竖直向下延伸,且定位杆201长度大于引水管403底端伸出支板2长度,以通过定位杆201对支板2进行支撑,以防止雨水排出过程中引水管403不断下降而接触池底,防止引水管403吸入池底沉积物,引水管403外侧的支板2上设置有固定环202,固定环202内径大于引水管403外径,固定环202内侧设置有过滤组件6,且固定环202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过滤组件6包括安装筒601和设置于该安装筒601底端的过滤罩602,过滤罩602顶部边沿与安装筒601底端相平齐,且安装筒601顶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安装筒601与固定环202螺纹配合,从而在过滤罩602的过滤作用下对引水管403底端进行防护,漂浮板3为木板材质,以确保漂浮板3可漂浮于池体1内水液面位置,该漂浮板3外表面设置有抗菌涂层,且漂浮板3与水泵402通过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5将雨水天气下所收集到的水导入池体1内,通过两组漂浮板3分别对进水管5以及排水管4进行支撑,确保进水管5端部以及排水管4端部均位于池体1内蓄水液面高度,需要排出调蓄池内雨水时,通过水泵402进水口的引水管403将池体1内水吸入该水泵402内,并通过排水管4将雨水导出,与此同时漂浮板3跟随水面下降而逐渐下移,确保引水管403底端始终处于池体1内液面高度,以实现池体1内所积蓄雨水的排出过程;
通过将池体1内两侧进水管5、排水管4均设置在漂浮于水位高度的浮力板上,从而确保调蓄池排水过程中引水管403底端始终处于液面位置,改善现有设备在池底设置排水孔而在排水过程中造成沉积物大量涌起的弊端,防止排水管4吸入大量杂质而堵塞,确保排水管4道的通畅性,以便于将沉积物留存在池底进行后续清理,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和支板(2),所述支板(2)横向设置于所述池体(1)内部,且所述池体(1)内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所述支板(2)上下滑动的导向槽(101),所述支板(2)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漂浮板(3),且其中一组所述漂浮板(3)上设置有排水管(4),另一组所述漂浮板(3)上设置有进水管(5);
所述排水管(4)顶端延伸到所述池体(1)外侧,且该排水管(4)顶端连通有尾管(401),所述尾管(401)通过管箍固定于所述池体(1)外侧壁,所述排水管(4)底端连接有水泵(402),且该水泵(402)固定于所述漂浮板(3)顶部,所述水泵(402)进水端连通有引水管(403),该引水管(403)远离水泵(402)一端贯穿所述漂浮板(3)且向下延伸到所述支板(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01)顶端设置有挡块(101a),且所述导向槽(101)包括开口相对的两组C形卡槽,两组所述卡槽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101b),且所述滑块(101b)内侧与所述支板(2)端部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2)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201),所述定位杆(201)竖直向下延伸,且所述定位杆(201)长度大于所述引水管(403)底端伸出所述支板(2)长度,所述引水管(403)外侧的所述支板(2)上设置有固定环(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02)内径大于所述引水管(403)外径,所述固定环(202)内侧设置有过滤组件(6),且所述固定环(202)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安装筒(601)和设置于该安装筒(601)底端的过滤罩(602),所述过滤罩(602)顶部边沿与所述安装筒(601)底端相平齐,且所述安装筒(601)顶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筒(601)与所述固定环(202)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3)为木板材质,该漂浮板(3)外表面设置有抗菌涂层,且所述漂浮板(3)与所述水泵(402)通过螺栓连接。
CN201922309059.X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6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9059.XU CN211816853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9059.XU CN211816853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6853U true CN21181685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905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16853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6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9383B (zh) 一种折流式高效矩形双层沉淀池
CN211368867U (zh) 一种山区河流的取水装置
CN107226546A (zh) 一种雨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11816853U (zh)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池
CN207347239U (zh) 一种多层斜管沉淀池
CN204662646U (zh) 一种初期雨水过滤分离装置
CN207846206U (zh) 桥梁排水系统
CN102108721A (zh) 布水出水装置及带布水出水装置的雨水收集池
CN206198783U (zh) 竖流式沉淀池
CN201943106U (zh) 布水出水装置及带布水出水装置的雨水收集池
CN100384749C (zh) 自调节干湿交替并行运行水槽装置
CN208618531U (zh) 一种地下室结构导水系统
CN110407310B (zh) 一种一体化地表径流强化调蓄生态净化系统
CN205995091U (zh) 一种均布沉淀池
CN208911521U (zh) 一种组合式调节浓缩池
CN208429920U (zh) 一种高效混凝斜管沉淀器
CN203066179U (zh) 新型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205031937U (zh) 一种沉淀池表面厌氧污泥自动收集装置及虹吸排泥车
CN218148811U (zh) 市政雨污分流装置
CN109603221A (zh) 施工废水重复利用系统
CN214695403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带防涡补水功能的集运鱼系统
CN212467230U (zh) 一种用于造纸厂污水处理的平流沉淀池
CN212414370U (zh) 一种循环流水生态养鱼的鱼体粪便收集系统
CN21640564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的快速排水系统
CN209749506U (zh) 一种鱼塘用杂质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