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1566U - 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1566U
CN211811566U CN201922299710.XU CN201922299710U CN211811566U CN 211811566 U CN211811566 U CN 211811566U CN 201922299710 U CN201922299710 U CN 201922299710U CN 211811566 U CN211811566 U CN 211811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sanitation
box body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997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zh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997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1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1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1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和架装于环卫车顶部的风机,环卫车箱体内设置连通风机的风道;风道包括架装于环卫车箱体顶部并向后延伸的顶部风道,设置于环卫车箱体尾部,并竖向布置延伸至环卫车箱体底部的排出风道,以及将顶部风道向下换向连通至排出风道的换向风道。环卫车箱体内的风道,由顶部风道连通风机,环卫车箱体内的抽气气流经顶部风道向后流动,将换向风道向下导入到排出风道,并最终由环卫车箱体的底部排出,通过将环卫车风道的排气口转移至环卫车箱体的底部,延长排气口与风机的距离,气流经多次变向后向下排出,削弱噪音,也避免对环卫车后部行人和尾随车辆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卫车。

Description

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背景技术
环卫车的使用安全、噪声与扬尘问题是目前环卫行业关注的主要问题,环卫车属于专用车辆,与乘用车不同的是其作业安全是车辆安全性主要的考虑方向。环卫车作业时不可避免路边有行人,后方有尾随车辆等,作业时必须保障周围行人车辆的安全。另外,环卫车的作业噪声和可见扬尘浓度是环卫车的主要性能指标,一款市场接受度大的环卫车应该是作业低噪声,作业扬尘浓度低的产品。现有技术的环卫车辆采用顶置的风机后排风型式,从上述几个方面尚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环卫车的垃圾箱排风结构示意图。现有环卫车采用垃圾箱顶部向后排风,由于排风口1`位置离风机很近,风机噪声未被包裹,直接扩散到周围环境,因此路旁人耳感受噪声大;排出的气流含尘浓度较高,因此在灰尘较多路段作业时,环卫车后方有大量可见扬尘;当环卫车对严重污染路面作业时,风机运行转速高,排风流速大,少数尚未沉降的石子被气流携带排出来很容易砸碎后方尾随车辆挡风玻璃或砸伤路边行人。
因此,如何降低环卫车排风的排风噪音,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以降低环卫车排风的排风噪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卫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和架装于所述环卫车箱体顶部的风机,所述环卫车箱体内设置连通所述风机的风道;
所述风道包括架装于所述环卫车箱体顶部并向后延伸的顶部风道,设置于所述环卫车箱体尾部,并竖向布置延伸至所述环卫车箱体底部的排出风道,以及将所述顶部风道向下换向连通至所述排出风道的换向风道。
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排风结构中,所述环卫车箱体的尾部设置有后门体,所述排出风道设置于所述后门体内。
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排风结构中,所述排出风道的风道入口与所述换向风道的风道出口圆滑过渡。
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排风结构中,所述换向风道与所述顶部风道的连接端设置有圆滑过渡的换向过渡区。
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排风结构中,所述排出风道位于所述后门体内的风道截面积大于所述顶部风道的风道截面积。
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排风结构中,所述环卫车箱体内设置有连通其底部的垃圾吸管,所述垃圾吸管的出气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顶部风道的风道入口的一端。
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排风结构中,所述顶部风道的风道入口罩设有对所述环卫车箱体内部进行过滤的滤网。
优选地,在上述环卫车排风结构中,所述顶部风道的风道入口高度位置低于所述垃圾吸管的出气口的高度位置。
一种环卫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环卫车箱体,所述环卫车箱体上设置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和架装于环卫车顶部的风机,环卫车箱体内设置连通风机的风道;风道包括架装于环卫车箱体顶部并向后延伸的顶部风道,设置于环卫车箱体尾部,并竖向布置延伸至环卫车箱体底部的排出风道,以及将顶部风道向下换向连通至排出风道的换向风道。环卫车箱体内的风道,由顶部风道连通风机,环卫车箱体内的抽气气流经顶部风道向后流动,将换向风道向下导入到排出风道,并最终由环卫车箱体的底部排出,通过将环卫车风道的排气口转移至环卫车箱体的底部,延长排气口与风机的距离,气流经多次变向后向下排出,削弱噪音,也避免对环卫车后部行人和尾随车辆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环卫车的垃圾箱排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卫车排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后门体内部风道布置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降低了环卫车排风的排风噪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卫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卫车排风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后门体内部风道布置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包括环卫车箱体1和架装于环卫车箱体1顶部的风机4,环卫车箱体1内设置连通风机的风道5;风道5包括架装于环卫车箱体1顶部并向后延伸的顶部风道51,设置于环卫车箱体1尾部,并竖向布置延伸至环卫车箱体底部的排出风道53,以及将顶部风道51向下换向连通至排出风道53的换向风道52。环卫车箱体1内的风道5,由顶部风道51连通风机4,环卫车箱体1内的抽气气流经顶部风道51向后流动,将换向风道52向下导入到排出风道53,并最终由环卫车箱体1的底部排出,通过将环卫车风道5的排气口7转移至环卫车箱体1的底部,延长排气口7与风机4的距离,气流经多次变向后向下排出,削弱噪音,也避免对环卫车后部行人和尾随车辆造成伤害。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环卫车箱体1的尾部设置有后门体6,排出风道53设置于后门体6内。适应环卫车箱体1后部为后门体6,为减少排出风道53的布置增加环卫车箱体1结构,将排出风道53设置于后门体6内,换向风道52将顶部风道51换向至倾斜向后导出,换向风道52的出气口与后门体6相对,后门体6内部布置的排出风道53的进气口与换向风道52的出气口相对,利用后门体6,实现了对环卫车箱体1内部风道的重新布置。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排出风道53的风道入口与换向风道52的风道出口圆滑过渡。为避免排出风道53和换向风道52的相接位置存在交接缝隙,产生噪音,如图3所示,将换向风道52的出风口设置圆滑过渡55连接至排出风道53的进气口结构,避免管道交接位置噪音。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换向风道52与顶部风道51的连接端设置有圆滑过渡的换向过渡区54。换向风道52倾斜连接顶部风道51和排出风道53,将换向风道52与顶部风道51的连接端设置为圆滑过渡的换向过渡区54,避免风道5排风由顶部风道51向下换向进入换向风道52过程中,由于气流换向导致的排风噪音,进一步降低环卫车的排风噪音。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排出风道53位于后门体6内的风道截面积大于顶部风道51的风道截面积。排出风道53布置于后门体6内,为进一步对风道5排风进行减速降噪,将后门体6内排出风道53的风道截面积设置大于顶部风道51的风道截面积,达到对风机4排风实现减速降压功能,降低排风阻力,进而降低排风噪音。同时,排出风道53的排气口向下布置,由于其截面积增大布置的降速功能,即使排出气流中夹杂小石子等杂物,也会排出至环卫车的底部,不会对后方车辆及周围行人造成伤害。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环卫车箱体1内设置有连通其底部的垃圾吸管2,垃圾吸管2的出气方向朝向远离顶部风道51的风道入口的一端。风机4通过风道5排风,其风机4布置于顶部风道51内,顶部风道51的风道入口位于环卫车箱体1内部,通过风机4抽气,使得环卫车箱体1内形成负压,经垃圾吸管2将环卫车行驶经过路面垃圾吸入到环卫车箱体1内。
环卫车箱体1气流流向如风向箭头8所示,通过将垃圾吸管2的出气方向向后布置,以远离风道入口,避免垃圾吸管吸入的垃圾冲击到风道。同时,垃圾吸管的出气方向向后布置,使得垃圾吸管吸入的气流冲击到环卫车箱体后部内壁,气流经箱体内壁阻挡分流,降低流速,并利于垃圾沉降。
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顶部风道51的风道入口罩设有对环卫车箱体1内部进行过滤的滤网3。为了避免环卫车箱体1内垃圾随风机吸入气流进入顶部风道51,在顶部风道51的风道入口设置滤网3,避免垃圾随风机吸入气流直接进入风道排出。
进一步地,顶部风道51的风道入口高度位置低于垃圾吸管2的出气口的高度位置。垃圾吸管2的出气口高度和顶部风道51的风道入口设置高度差,避免垃圾吸管2冲击到箱体内壁分流的气流直接流入顶部风道的风道入口,避免垃圾对顶部风道的堵塞。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环卫车排风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卫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环卫车箱体,该环卫车上设有的环卫车箱体为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环卫车排风结构。
由于该环卫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环卫车排风结构,所以该环卫车由环卫车排风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卫车箱体和架装于所述环卫车箱体顶部的风机,所述环卫车箱体内设置连通所述风机的风道;
所述风道包括架装于所述环卫车箱体顶部并向后延伸的顶部风道,设置于所述环卫车箱体尾部,并竖向布置延伸至所述环卫车箱体底部的排出风道,以及将所述顶部风道向下换向连通至所述排出风道的换向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卫车箱体的尾部设置有后门体,所述排出风道设置于所述后门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风道的风道入口与所述换向风道的风道出口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风道与所述顶部风道的连接端设置有圆滑过渡的换向过渡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风道位于所述后门体内的风道截面积大于所述顶部风道的风道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卫车箱体内设置有连通其底部的垃圾吸管,所述垃圾吸管的出气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顶部风道的风道入口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风道的风道入口罩设有对所述环卫车箱体内部进行过滤的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风道的风道入口高度位置低于所述垃圾吸管的出气口的高度位置。
9.一种环卫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环卫车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卫车箱体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卫车排风结构。
CN201922299710.XU 2019-12-19 2019-12-19 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Active CN211811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9710.XU CN211811566U (zh) 2019-12-19 2019-12-19 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99710.XU CN211811566U (zh) 2019-12-19 2019-12-19 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1566U true CN211811566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99710.XU Active CN211811566U (zh) 2019-12-19 2019-12-19 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1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7241Y (zh) 高速气流清扫除尘车
CN104963306A (zh) 微型电动自吸式清洁车
CN107313382A (zh) 一种抽吸式垃圾收集车
CN103966963B (zh) 道路清洁车辆车厢的箱体和道路清洁车辆
CN100417769C (zh) 用于道路清扫的带组合反吹的吸嘴
CN105040616A (zh) 扫路车用吸嘴和扫路车
CN211811566U (zh) 环卫车及其排风结构
CN204626308U (zh) 一种地面清洁车
CN205934816U (zh) 一种新型道路清洁车高速气流吸污装置
CN204662322U (zh) 一种包括环形清扫装置的地面清洁车
CN202288136U (zh) 吸尘器水过滤除尘装置
CN103612620A (zh) 汽车内外吸尘器
CN208981494U (zh) 作业车辆
CN106958216A (zh) 一种高效地面吸尘车
CN207212385U (zh) 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结构
CN206376219U (zh) 一种抽吸式垃圾收集车
CN104805789A (zh) 一种地面清洁车及其导向结构
CN205274339U (zh) 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垃圾车箱体
CN204582790U (zh) 一种路面清洁车及其灰尘垃圾分离过滤装置
CN209114406U (zh) 一种可用于农村道路的吹洗车
CN208917748U (zh) 风机后置式真空吸尘车
CN214737700U (zh) 一种环卫洗扫车
CN212052534U (zh) 一种城市道路车载清扫吸嘴
CN207017208U (zh) 一种风力路面保洁装置
CN201065521Y (zh) 城市道路清扫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