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1770U -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01770U
CN211801770U CN202020078458.XU CN202020078458U CN211801770U CN 211801770 U CN211801770 U CN 211801770U CN 202020078458 U CN202020078458 U CN 202020078458U CN 211801770 U CN211801770 U CN 211801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ing
wall
box
fixed block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84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光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Ruitai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Ruitai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Ruitai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Ruitai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784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01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01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01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彩条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包括着色箱,着色箱的顶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涂料箱,着色箱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抽料泵,抽料泵的进料端连接有抽料管,抽料管的末端延伸至涂料箱的内部,抽料泵的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末端延伸至着色箱的内部且螺纹连接有喷头,喷头的底部连接多个喷嘴;着色箱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涂匀机构,涂匀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一侧处螺纹连接有丝杆,固定块的内部远离丝杆的一侧处滑动插接有导向杆,该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着色的均匀度一致,提高了着色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彩条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彩条布具有防尘、防雨、遮阳光的功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塑料彩条布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着色,但是,现有的着色装置,着色的均匀度较差,使得塑料彩条布上的着色深浅度不一,降低了着色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包括着色箱,所述着色箱的顶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涂料箱,所述着色箱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抽料泵,所述抽料泵的进料端连接有抽料管,所述抽料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涂料箱的内部,所述抽料泵的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着色箱的内部且螺纹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底部连接多个喷嘴;所述着色箱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涂匀机构,所述涂匀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一侧处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远离所述丝杆的一侧处滑动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着色箱的内壁上,所述着色箱靠近所述抽料泵的一侧外壁上还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丝杆之间同轴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涂料箱的顶壁开设有加料口,且加料口的内壁上插接有连接盖。
优选的,所述着色箱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着色箱的两侧内壁之间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两个压料辊。
优选的,所述着色箱的前侧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着色箱的前侧壁靠近所述出料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收料辊,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收料辊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收料辊的另一端插接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内且与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着色箱的底壁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着色箱的两侧内壁之间靠近所述出料口处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多个加热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通过涂匀机构的设置,可将喷涂在塑料彩条布上的着色涂料涂刷均匀,使得着色的深浅度一致,提高了着色效率。
2.该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通过壳体和加热棒的设置,可对着色后的塑料彩条布进行烘干,避免塑料彩条布上因着色涂料潮湿而落入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着色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喷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涂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壳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着色箱;10、进料口;11、出料口;12、支撑腿;13、压料辊;14、支撑板;15、收料辊;2、涂料箱;20、连接盖;3、抽料泵;30、抽料管;31、出料管;32、喷头;33、喷嘴;4、电机一;5、涂匀机构;50、固定块;51、丝杆;52、导向杆;53、电机二;54、气缸;55、毛刷;6、壳体;7、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着色箱1,着色箱1的顶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涂料箱2,着色箱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抽料泵3,抽料泵3的进料端连接有抽料管30,抽料管30的末端延伸至涂料箱2的内部,抽料泵3的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31,出料管31的末端延伸至着色箱1的内部且螺纹连接有喷头32,喷头32的底部连接多个喷嘴33;着色箱1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涂匀机构5,涂匀机构5包括固定块50,固定块50的内部一侧处螺纹连接有丝杆51,固定块50的内部远离丝杆51的一侧处滑动插接有导向杆52,导向杆52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着色箱1的内壁上,着色箱1靠近抽料泵3的一侧外壁上还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二53,电机二53的输出轴端部与丝杆51之间同轴连接,固定块50的底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54,气缸54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毛刷55。
本实施例中,涂料箱2的顶壁开设有加料口,且加料口的内壁上插接有连接盖20,打开连接盖20,通过加料口可向涂料箱2内加入着色涂料。
具体的,着色箱1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方便对塑料彩条布进行进料,着色箱1的两侧内壁之间靠近进料口10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两个压料辊13,通过上下两个压料辊13可将塑料彩条布压紧便于其进料运送。
进一步的,着色箱1的前侧壁开设有出料口11,出料口11方便对塑料彩条布进行出料,着色箱1的前侧壁靠近出料口11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板14,两个支撑板14之间设有收料辊15,其中一个支撑板14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一4,电机一4的输出轴端部与收料辊15的一端同轴连接,收料辊15的另一端插接在另一个支撑板14内且与其转动连接,将电机一4接通外界电源并使其工作,可带动收料辊15转动,可对着色后的塑料彩条布进行收卷。
值得说明的是,抽料泵3可采用河北汉腾水泵销售有限公司生产150ZJ-650型号的抽料泵,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可以由该厂家提供,电机一4和电机二53均可采用乐清市德轩电机有限公司生产57HB76-401A型号的电机,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可以由该厂家提供,气缸54可采用蓝泰气动有限公司生产的MHF2-8D型号气缸,其配套的气动系统、管路及电磁阀也可以由该厂家提供,加热棒7可采用镇江市东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ZD型号加热棒,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可以由该厂家提供;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抽料泵3、电机一4、电机二53、气缸54和加热棒7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抽料泵3、电机一4、电机二53、气缸54和加热棒7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除此之外,着色箱1的底壁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支撑腿12,可将着色箱1稳定的支撑住。
需要说明的是,着色箱1的两侧内壁之间靠近出料口11处焊接有壳体6,壳体6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多个加热棒7,加热棒7可对着色后的塑料彩条布上的着色涂料进行烘干。
本实施例的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抽料泵3、电机一4、电机二53和加热棒7依次接通外界电源并使其工作,电机一4工作带动收料辊15转动,从而可带动塑料彩条布收卷并传送,抽料泵3将涂料箱2内的着色涂料抽出,通过喷嘴33喷入到塑料彩条布上,再通过气缸54推动毛刷55使其贴合在塑料彩条布上,通过电机二53带动丝杆51转动,可带动固定块50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毛刷55左右移动,可对塑料彩条布上的着色涂料涂刷均匀,接着经过加热棒7可对涂刷均匀的涂料进行烘干,最后被收卷辊15收卷起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包括着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箱(1)的顶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涂料箱(2),所述着色箱(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抽料泵(3),所述抽料泵(3)的进料端连接有抽料管(30),所述抽料管(30)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涂料箱(2)的内部,所述抽料泵(3)的出料端连接有出料管(31),所述出料管(31)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着色箱(1)的内部且螺纹连接有喷头(32),所述喷头(32)的底部连接多个喷嘴(33);所述着色箱(1)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涂匀机构(5),所述涂匀机构(5)包括固定块(50),所述固定块(50)的内部一侧处螺纹连接有丝杆(51),所述固定块(50)的内部远离所述丝杆(51)的一侧处滑动插接有导向杆(52),所述导向杆(52)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着色箱(1)的内壁上,所述着色箱(1)靠近所述抽料泵(3)的一侧外壁上还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二(53),所述电机二(53)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丝杆(51)之间同轴连接,所述固定块(50)的底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气缸(54),所述气缸(54)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毛刷(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箱(2)的顶壁开设有加料口,且加料口的内壁上插接有连接盖(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箱(1)的后侧壁开设有进料口(10),所述着色箱(1)的两侧内壁之间靠近所述进料口(10)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两个压料辊(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箱(1)的前侧壁开设有出料口(11),所述着色箱(1)的前侧壁靠近所述出料口(11)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支撑板(14),两个所述支撑板(14)之间设有收料辊(15),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14)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一(4),所述电机一(4)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收料辊(15)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收料辊(15)的另一端插接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14)内且与其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箱(1)的底壁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支撑腿(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箱(1)的两侧内壁之间靠近所述出料口(11)处焊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多个加热棒(7)。
CN202020078458.X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Active CN211801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8458.XU CN211801770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8458.XU CN211801770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01770U true CN211801770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0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8458.XU Active CN211801770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01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6865U (zh) 一种建筑用涂料喷刷机
CN208824868U (zh) 一种便于上色均匀的改性pp板上色装置
CN110328092A (zh) 木地板加工用喷漆设备
CN108315910A (zh) 一种用于针织面料的染色装置
CN109759264A (zh) 一种真空喷涂机
CN210545977U (zh) 一种木制品外表均匀喷涂上料装置
CN211801770U (zh) 一种可有效提高均匀度的塑料彩条布着色装置
CN110773344B (zh) 一种柱状配件涂装用底漆喷涂装置
CN210684214U (zh) 一种提高面料定型效果的定型机装置
CN213000835U (zh) 一种环保型胶带施涂装置
CN218013535U (zh) 一种用于合金制备加工的钢板喷涂烘干设备
CN208395443U (zh) 一种用于针织面料的染色装置
CN216688637U (zh) 一种新型染色一体机
CN215314276U (zh) 一种用于塑胶条清洁的可回收喷房
CN213538386U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喷淋装置
CN210207803U (zh) 不锈钢卷材油磨水洗装置
CN210892574U (zh) 一种高效率用于水晶玻璃生产加工的烘干设备
CN211311836U (zh) 一种蜂巢帘喷涂用下料工装
CN114273104A (zh) 一种气动喷枪
CN21722206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效喷涂机
CN221016961U (zh) 一种辊涂干燥一体化设备
CN216659266U (zh) 一种改良式新型全棉面料印花与成型系统
CN213377551U (zh) 一种复合彩钢板滴胶装置
CN215254332U9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高效喷漆设备
CN216631378U (zh) 一种用于门皮板涂胶的快速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