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7793U - 一种杀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7793U
CN211797793U CN201922495396.2U CN201922495396U CN211797793U CN 211797793 U CN211797793 U CN 211797793U CN 201922495396 U CN201922495396 U CN 201922495396U CN 211797793 U CN211797793 U CN 211797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steam
conveying mechanism
sterilization kettl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53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lian Pratt & Whitne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lian Pratt & Whitne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lian Pratt & Whitne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lian Pratt & Whitne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7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7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杀菌机,包括杀菌釜以及用于输送杀菌釜内杀菌后的瓶罐的输送装置,所述杀菌釜的下封头浸泡在水槽内;所述下封头包括内封头和外封头,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隔热填充,所述下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杀菌釜内外的疏水管接头和/或排污口;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槽内的多个相互配合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装置通过分料板连接转弯处相应的两个输送机构。杀菌釜的外封头与内封头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隔热夹层,有效减少了杀菌釜与常温水槽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减少了杀菌釜内冷凝水的产生,所述输送装置呈弯道设置,减少了杀菌机所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杀菌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杀菌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食品机械领域对流水线设备的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
现有的杀菌机包括杀菌釜,在杀菌釜内对瓶罐进行蒸汽杀菌,蒸汽杀菌过后,通过输送装置对瓶罐进行冷却输送。
杀菌釜的下盖装置是直接浸泡在常温水槽中的,这样在杀菌釜升温及杀菌的过程中,下盖装置处的内外温差会很大,所以就会在下盖装置内产生大量冷凝水,直接造成杀菌釜下盖装置附近的热分布不好,对杀菌质量造成影响。蒸汽杀菌后的瓶罐从杀菌釜排出至水槽内进行冷却输送,现有的水槽以及水槽内的输送装置呈直线布置,在长度方向上占用较大的空间,要求车间场地必须有足够的长度。
此外,现有的杀菌釜对瓶罐进行蒸汽杀菌时,首先向杀菌釜内通入热水,热水进到杀菌釜内设定的水位后打开上封头开始向杀菌釜内输送瓶罐,瓶罐通过热水的缓冲作用不断进入杀菌釜内,产品通过热水进行预加热,随着放入的产品越来越多,杀菌釜内热水的液面不断升高,热水能将杀菌釜内的冷空气排出。对产品进行蒸汽杀菌时,需要将杀菌釜内的热水排空,继而向杀菌釜内注入蒸汽。现有操作中,进入杀菌釜内的热水是循环使用的,热水在输送的过程中,会不断通过管路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热水进入杀菌釜后与杀菌釜以及杀菌釜内的产品进行热交换,杀菌釜的下封头浸泡在常温水槽内,杀菌釜内的热量会随着下盖装置与常温水槽内的水的热交换而散失,造成杀菌釜内的温度下降,热水的温度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热水将杀菌釜内的冷空气排出后,再向杀菌釜内通入蒸汽将热水排出,然后对排出的热水进行加热来达到下次排出杀菌釜内冷空气所需要的温度,增加了能耗。这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杀菌机,杀菌釜的外封头与内封头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隔热夹层,有效减少了杀菌釜与常温水槽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减少了杀菌釜内冷凝水的产生,所述输送装置呈弯道设置,减少了杀菌机所占用的空间。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杀菌机,包括杀菌釜以及用于输送杀菌釜内杀菌后的瓶罐的输送装置,所述杀菌釜的下封头浸泡在水槽内;所述下封头包括内封头和外封头,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隔热填充物,所述下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杀菌釜内外的疏水管接头和/或排污口;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槽内的多个相互配合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装置通过分料板连接转弯处相应的两个输送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杀菌釜的外封头与内封头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隔热夹层,有效减少了杀菌釜与常温水槽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减少了杀菌釜内冷凝水的产生,所述输送装置呈弯道设置,减少了杀菌机所占用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隔热填充物为惰性气体层,所述外封头上设置有与内封头与外封头之间的夹层连通的抽真空口和充气口。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抽真空口将内封头与外封头之间的夹层中的空气抽出,再通过充气口将惰性气体填充到内封头与外封头之间的夹层内。
优选的,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均与法兰焊接。
优选的,所述下封头内固定设置有滤水板,所述滤水板上设置有滤水孔。采用本技术方案,杀菌釜内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滤水孔落入下盖装置的下部,所述滤水板能够阻挡杀菌釜内的产品落入下盖装置的底部,保证对产品进行杀菌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设置在输送架上的传动轴以及缠绕在传动轴上的输送带。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包括从动轴以及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转动轴,所述输送带缠绕在主动轴和与之配合的从动轴上循环转动。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排罐输送机构、冷却输送机构以及缓冲输送机构,所述输送装置在转弯处设置有转弯输送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排罐输送机构用于将杀菌后的产品输送至冷却输送机构上,在冷却输送机构的输送过程中再次冷却排罐输送机构输送的产品,所述冷却输送机构将产品输送至缓冲输送机构上,为了减少输送装置在长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设置有转弯输送机构。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排罐输送机构、转弯输送机构、冷却输送机构以及缓冲输送机构,所述排罐输送机构与转弯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分料板,所述转弯输送机构与冷却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分料板。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转弯输送机构设置在排罐输送机构和冷却输送机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分料板包括导料板Ⅰ和导料板Ⅱ,所述导料板Ⅰ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Ⅰ由高到低其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导料板Ⅰ的一个倾斜侧面和导料板Ⅱ连接,所述导料板Ⅱ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Ⅱ与导料板Ⅰ连接的一端高,所述导料板Ⅰ和导料板Ⅱ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分料板用于连接排罐输送机构和转弯输送机构以及转弯输送机构和冷却输送机构,按照产品的输送方向,产品从排罐输送机构向转弯输送机构输送,再从转弯输送机构向冷却输送机构输送;在排罐输送机构和转弯输送机构之间设置分料板,将该分料板中的导料板Ⅰ宽度较大的一端与排罐输送机构的末端连接,将该分料板中导料板Ⅱ的一端与转弯输送机构的初始端连接,排罐输送机构上的产品沿着倾斜的导料板Ⅰ向前滑动,导料板Ⅰ上的产品在向前滑动的过程中会落至导料板Ⅱ上,进而沿着导料板Ⅱ向前滑动,由于导料板Ⅰ由高到低其宽度逐渐减小,导料板Ⅰ上的产品会分散滑至导料板Ⅱ上进而分散输送至转弯输送机构上;在转弯输送机构和冷却输送机构之间设置分料板,将该分料板中的导料板Ⅰ宽度较大的一端与转弯输送机构的末端连接,将该分料板中导料板Ⅱ的一端与冷却输送机构的初始端连接,转弯输送机构上的产品沿着倾斜的导料板Ⅰ向前滑动,导料板Ⅰ上的产品在向前滑动的过程中会落至导料板Ⅱ上,进而沿着导料板Ⅱ向前滑动,由于导料板Ⅰ由高到低其宽度逐渐减小,导料板Ⅰ上的产品会分散滑至导料板Ⅱ上进而分散输送至冷却输送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机构,两个支撑机构设置在输送架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轴两端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与传动轴间隙配合安装的易格斯滑动轴承,所述易格斯滑动轴承的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调心套,所述调心套的外侧间隙配合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调心套与轴承座的配合面为曲面,所述轴承座与输送线的输送架固定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在该支撑装置中,所述传动轴与易格斯滑动轴承间隙配合,所述易格斯滑动轴承无需润滑,由于该支撑装置设置在水下,水可以对易格斯滑动轴承起到降温和润滑的作用,减少了维护保养时间,降低了运营成本,所述调心套与易格斯滑动轴承过盈配合,所述调心套与轴承座间隙配合,所述调心套与轴承座的配合面为曲面,设置调心套能够使得在装配传动轴两端的轴承座时自动找正,使得传动轴两端的轴承座同心。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为不锈钢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输送线的输送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包括从动轴以及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设在主动轴上的耐磨套,所述耐磨套上套设有盘板,所述盘板与耐磨套之间设置有盘根,所述耐磨套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耐磨套在缺口处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主动轴连接并传递转矩,所述耐磨套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水槽外,设置密封装置为了防止水槽内的水沿着主动轴流至水槽外,设置有所述密封机构用于防止水从耐磨套与主动轴之间流出,所述盘根用于防止水从盘板与耐磨套之间流出。安装时,先将密封机构与耐磨套安装在主动轴上,再将连接块与主动轴连接并与耐磨套的一端固定,将密封机构与耐磨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最后在耐磨套上缠绕盘根以及安装盘板。拆卸时,将密封机构以及连接块从耐磨套的两端拆下,可将耐磨套从主送轴上拆卸下来,由上可知,所述耐磨套的安装与拆卸十分方便,便于维修保养。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以及与耐磨套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密封圈压盖,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密封圈压盖与耐磨套之间;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凸起,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键槽;所述密封圈压盖与耐磨套通过固定螺栓Ⅰ连接;所述密封圈压盖上设置有密封圈槽Ⅰ,所述耐磨套上设置有与密封圈槽Ⅰ配合的密封圈槽Ⅱ;所述连接块与耐磨套通过固定螺栓Ⅱ连接。
优选的,所述杀菌釜连接有热水罐,所述热水罐通过热水出水管线与杀菌釜连通,所述杀菌釜通过热水回水管线与热水罐连通,所述热水回水管线包括热水回水管线Ⅰ和热水回水管线Ⅱ,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Ⅰ的一端与杀菌釜的下部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罐连通,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Ⅱ的一端与杀菌釜的上部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罐连通,所述热水出水管线上设置有热水泵和热水出水阀,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Ⅰ上设置有热水回水阀Ⅰ,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Ⅱ上设置有热水回水阀Ⅱ。采用本技术方案,在使用热水排出釜体内冷空气的阶段,在热水泵的作用下,热水罐中的热水通过热水出水管线进入釜体内,进入釜体内的热水排出釜体内的冷空气后,釜体内的热水通过热水回水管线Ⅰ回流至热水罐中;对釜体内的蒸汽杀菌后,在热水泵的作用下,热水罐中的热水通过热水出水管线进入釜体内与釜体以及釜体内的产品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水通过热水回水管线Ⅱ回流至热水罐中,因此,本杀菌釜用热水循环装置一方面能够方便热水罐中的热水排空釜体内的冷空气;另一方面,蒸汽杀菌完成后,方便热水罐中的热水进入釜体内进行热交换,使得热交换后回流至热水罐中的热水达到下次排空釜体内的冷空气所需要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杀菌釜的上部连接有蒸汽进汽管线,所述蒸汽进汽管线包括蒸汽进汽主管,所述蒸汽进汽主管上设置有蒸汽进汽主阀,所述杀菌釜的上部设置有蒸汽扩散管,所述蒸汽进汽主管与蒸汽扩散管连通,所述蒸汽扩散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汽孔。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蒸汽进汽管道向釜体内通入高温蒸汽,将排空釜体内的冷空气的热水排至热水罐中。
优选的,所述蒸汽进汽管线还包括蒸汽进汽副管,所述蒸汽进汽副管上设置有蒸汽进汽副阀,所述蒸汽进汽副管的进气口设置在杀菌釜的上方,所述蒸汽扩散管设置在蒸汽进汽副管的进气口的下方。采用本技术方案,当釜体内的热水的液面高于蒸汽扩散管时,采用蒸汽进汽副管向釜体内注入蒸汽将釜体内的热水排至热水罐中。
优选的,所述杀菌釜连接有液位检测装置Ⅰ,所述液位检测装置Ⅰ设置在杀菌釜上部的蒸汽扩散管的下方,所述液位检测装置Ⅰ为液位显示器Ⅰ或与控制器连接的液位传感器Ⅰ。采用本技术方案,在使用蒸汽进汽副管向釜体内通过蒸汽将釜体内的热水排出至热水罐中的过程中,当釜体内热水的液面至液位检测装置Ⅰ的下方后,启动蒸汽进汽主管向釜体内注入蒸汽。
优选的,还包括温水罐,所述温水罐通过温水出水管线与杀菌釜的下部连通,所述温水出水管线上设置有温水泵和温水出水阀。采用本技术方案,蒸汽杀菌完成后,在热水泵的作用下将热水循环注入釜体内吸收釜体以及产品的热量使其达到下次排空釜体内冷空气所需要的温度;当热水泵停止后,通过温水泵向釜体内注入温水将釜体内的热水经过热水回水管线Ⅱ排至热水罐中。所述杀菌釜的下部连接有冷水出水管,所述冷水出水管上设置有冷水出水阀,当温水与杀菌釜内的瓶罐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后,打开冷水出水阀,通过冷却出水管向杀菌釜内注入冷水,将杀菌釜内的温水排至温水罐中,所述冷水出水管可以冷水塔连通;最后打开杀菌釜的下封头,杀菌釜内的杀菌后的瓶罐以及杀菌釜内的冷水进入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杀菌釜的下部连接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杀菌釜的下部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汽扩散管,所述蒸汽扩散管与蒸汽进汽管线连通,所述蒸汽进汽管线上设置有蒸汽进汽阀,所述蒸汽扩散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汽孔。采用本技术方案,热水在输送的过程中,会不断通过管路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热水进入釜体后与釜体以及釜体内的产品进行热交换,但釜体连接的下盖装置设置在常温水槽内,釜体内的热量会随着釜体下盖装置与常温水槽内的水的热交换而散失,造成釜体内的温度下降。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釜体内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下限时,加热装置启动对釜体内加热;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釜体内的温度高于设定的上限时,加热装置停止。在用热水排出冷空气以及蒸汽杀菌的过程中,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装置一直配合重复这个过程,使得釜体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保证工艺参数的稳定性。所述蒸汽扩散管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出汽孔均匀分布在蒸汽扩散管上。所述蒸汽扩散管设置为圆环形结构,方便向釜体放置或排放瓶罐,所述出汽孔均匀分布在蒸汽扩散管上,所述蒸汽扩散管均匀向釜体内扩散蒸汽。所述蒸汽扩散管包括多个弧形管,相邻两个弧形管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法兰与杀菌釜的内壁固定连接。蒸汽扩散管通过连接法兰与釜体固定连接,使得蒸汽扩散管不会移动位置,固定更加牢靠。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杀菌釜的下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蒸汽扩散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水槽内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水槽内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输送机构用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密封装置);
图11为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A-A剖视图;
图14为传动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耐磨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杀菌装置,1.1-杀菌釜,1.2-热水罐,1.5-热水泵,1.6-热水出水阀,1.10-蒸汽进汽副管,1.11-蒸汽进汽副阀,1.12-蒸汽进汽主管,1.13-蒸汽进汽主阀,1.14-蒸汽扩散管,1.15-连接法兰,1.16-液位检测装置Ⅰ,1.29-温水出水阀,1.30-温水回水阀,1.31-温水泵,1.32-温水罐,1.43-热水回水管线Ⅰ,1.44-热水回水阀Ⅰ,1.45-热水回水管线Ⅱ,1.46-热水回水阀Ⅱ,1.47-温度检测装置Ⅰ,1.48-温度检测装置Ⅱ,1.49-温水出水管,1.50-温水回水管,1.51-液位检测装置Ⅲ,1.52-冷水出水管,1.53-冷水出水阀,1.54-上封头,1.55-下封头,1.55.1-法兰,1.55.2-外封头,1.55.3-内封头,1.55.4-隔热填充物,1.55.5-疏水管接头,1.55.6-排污口,1.55.7-冷凝水,1.55.8-滤水板,1.55.9-滤水孔;2-输送装置,2.1-传动轴,2.1.1-键槽,2.2-耐磨套,2.2.1-螺栓孔Ⅰ,2.2.2-螺栓孔Ⅱ,2.3-盘根,2.4-盘板,2.5-密封圈,2.6-密封圈压盖,2.7-固定螺栓Ⅰ,2.8-连接块,2.8.1-凸起,2.9-固定螺栓Ⅱ,2.10-易格斯滑动轴承,2.11-调心套,2.12-轴承座,2.13-输送架,2.14-输送带,2.15-水槽,2.16-排罐输送机构,2.17-分料板,2.17.1-导料板Ⅰ,2.17.2-导料板Ⅱ,2.18-转弯输送机构,2.19-冷却输送机构,2.20-缓冲输送机构,2.21-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杀菌机,包括杀菌釜1.1以及用于输送杀菌釜1.1内杀菌后的瓶罐的输送装置2,所述杀菌釜1的下封头1.55浸泡在水槽2.15内;所述下封头1.55包括内封头1.55.3和外封头1.55.4,所述内封头1.55.3与外封头1.55.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封头1.55.3与外封头1.55.2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隔热填充物1.55.4,所述下封头1.55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杀菌釜1内外的疏水管接头1.55.5和/或排污口1.55.6;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设置在水槽2.15内的多个相互配合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装置通过分料板2.17连接转弯处相应的两个输送机构。杀菌釜1的外封头1.55.2与内封头1.55.3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隔热填充物1.55.4,有效减少了杀菌釜1与常温水槽2.15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减少了杀菌釜1内冷凝水的产生,所述输送装置2呈弯道设置,减少了杀菌机所占用的空间。
所述隔热填充物1.55.4为惰性气体层,所述外封头1.55.2上设置有与内封头1.55.3与外封头1.55.2之间的夹层连通的抽真空口和充气口。通过抽真空口将内封头1.55.3与外封头1.55.3之间的夹层中的空气抽出,再通过充气口将惰性气体填充到内封头1.55.3与外封头1.55.2之间的夹层内。所述内封头1.55.3与外封头1.55.2均与法兰1.55.1焊接。
所述下封头1.55内固定设置有滤水板1.55.8,所述滤水板1.55.8上设置有滤水孔1.55.9。杀菌釜1.1内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滤水孔1.55.9落入下盖装置的下部,所述滤水板1.55.8能够阻挡杀菌釜1.1内的产品落入下盖装置的底部,保证对产品进行杀菌的效果。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2.13、设置在输送架2.13上的传动轴2.1以及缠绕在传动轴2.1上的输送带2.14。优选的,所述传动轴2.1包括从动轴以及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转动轴,所述输送带2.14缠绕在主动轴和与之配合的从动轴上循环转动。
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依次设置的排罐输送机构2.16、冷却输送机构2.19以及缓冲输送机构2.20,所述输送装置2在转弯处设置有转弯输送机构2.18。所述排罐输送机构2.16用于将杀菌后的产品输送至冷却输送机构2.19上,在冷却输送机构2.19的输送过程中再次冷却排罐输送机构2.16输送的产品,所述冷却输送机构2.19将产品输送至缓冲输送机构2.20上,为了减少输送装置2在长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设置有转弯输送机构2.18。
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依次设置的排罐输送机构2.16、转弯输送机构2.18、冷却输送机构2.19以及缓冲输送机构2.20,所述排罐输送机构2.16与转弯输送机构2.18之间设置有分料板2.17,所述转弯输送机构2.18与冷却输送机构2.19之间设置有分料板2.17。所述转弯输送机构2.18设置在排罐输送机构2.16和冷却输送机构2.19之间。
所述分料板2.17包括导料板Ⅰ2.17.1和导料板Ⅱ2.17.2,所述导料板Ⅰ2.17.1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Ⅰ2.17.1由高到低其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导料板Ⅰ2.17.1的一个倾斜侧面和导料板Ⅱ2.17.2连接,所述导料板Ⅱ2.17.2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Ⅱ2.17.2与导料板Ⅰ2.17.1连接的一端高,所述导料板Ⅰ2.17.1和导料板Ⅱ2.17.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分料板2.17用于连接排罐输送机构2.16和转弯输送机构2.18以及转弯输送机构2.18和冷却输送机构2.19,按照产品的输送方向,产品从排罐输送机构2.16向转弯输送机构2.18输送,再从转弯输送机构2.18向冷却输送机构2.19输送;在排罐输送机构2.16和转弯输送机构2.18之间设置分料板2.17,将该分料板2.17中的导料板Ⅰ2.17.1宽度较大的一端与排罐输送机构2.16的末端连接,将该分料板2.17中导料板Ⅱ2.17.2的一端与转弯输送机构2.18的初始端连接,排罐输送机构2.16上的产品沿着倾斜的导料板Ⅰ2.17.1向前滑动,导料板Ⅰ2.17.1上的产品在向前滑动的过程中会落至导料板Ⅱ2.17.2上,进而沿着导料板Ⅱ2.17.2向前滑动,由于导料板Ⅰ2.17.1由高到低其宽度逐渐减小,导料板Ⅰ2.17.1上的产品会分散滑至导料板Ⅱ2.17.2上进而分散输送至转弯输送机构2.18上;在转弯输送机构2.18和冷却输送机构2.19之间设置分料板2.17,将该分料板2.17中的导料板Ⅰ2.17.1宽度较大的一端与转弯输送机构2.18的末端连接,将该分料板2.17中导料板Ⅱ2.17.2的一端与冷却输送机构2.19的初始端连接,转弯输送机构2.18上的产品沿着倾斜的导料板Ⅰ2.17.1向前滑动,导料板Ⅰ2.17.1上的产品在向前滑动的过程中会落至导料板Ⅱ2.17.2上,进而沿着导料板Ⅱ2.17.2向前滑动,由于导料板Ⅰ2.17.1由高到低其宽度逐渐减小,导料板Ⅰ2.17.1上的产品会分散滑至导料板Ⅱ2.17.2上进而分散输送至冷却输送机构2.19上。
所述传动轴2.1上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机构,两个支撑机构设置在输送架2.13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轴2.1两端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与传动轴2.1间隙配合安装的易格斯滑动轴承2.10,所述易格斯滑动轴承2.10的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调心套2.11,所述调心套2.11的外侧间隙配合安装有轴承座2.12,所述调心套2.11与轴承座2.12的配合面为曲面,所述轴承座2.12与输送线的输送架2.13固定连接。在该支撑装置中,所述传动轴2.1与易格斯滑动轴承2.10间隙配合,所述易格斯滑动轴承2.10无需润滑,由于该支撑装置设置在水下,水可以对易格斯滑动轴承2.10起到降温和润滑的作用,减少了维护保养时间,降低了运营成本,所述调心套2.11与易格斯滑动轴承2.10过盈配合,所述调心套2.11与轴承座2.12间隙配合,所述调心套2.11与轴承座2.12的配合面为曲面,设置调心套2.11能够使得在装配传动轴2.1两端的轴承座2.12时自动找正,使得传动轴2.1两端的轴承座2.12同心。
所述传动轴2.1包括从动轴以及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设在主动轴上的耐磨套2.2,所述耐磨套2.2上套设有盘板2.4,所述盘板2.4与耐磨套2.2之间设置有盘根2.3,所述耐磨套2.2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耐磨套2.2在缺口处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8,所述连接块2.8与主动轴连接并传递转矩,所述耐磨套2.2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水槽2.15外,设置密封装置为了防止水槽2.15内的水沿着主动轴2.1流至水槽2.15外,设置有所述密封机构用于防止水从耐磨套2.2与主动轴之间流出,所述盘根2.3用于防止水从盘板2.4与耐磨套2.2之间流出。安装时,先将密封机构与耐磨套2.2安装在主动轴上,再将连接块2.8与主动轴连接并与耐磨套2.2的一端固定,将密封机构与耐磨套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最后在耐磨套2.2上缠绕盘根2.3以及安装盘板2.4。拆卸时,将密封机构以及连接块2.8从耐磨套2.2的两端拆下,可将耐磨套2.2从主送轴上拆卸下来,由上可知,所述耐磨套2.2的安装与拆卸十分方便,便于维修保养。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2.5以及与耐磨套2.2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密封圈压盖2.6,所述密封圈2.5设置在密封圈压盖2.6与耐磨套2.2之间;所述连接块2.8上设置有凸起2.8.1,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与凸起2.8.1配合的键槽2.1.1;所述密封圈压盖2.6与耐磨套2.2通过固定螺栓Ⅰ2.7连接;所述密封圈压盖2.6上设置有密封圈槽Ⅰ,所述耐磨套2.2上设置有与密封圈槽Ⅰ配合的密封圈槽Ⅱ;所述连接块2.8与耐磨套2.2通过固定螺栓Ⅱ2.9连接。
所述杀菌釜1.1连接有热水罐1.2,所述热水罐1.2通过热水出水管线与杀菌釜1.1连通,所述杀菌釜1.1通过热水回水管线与热水罐1.2连通,所述热水回水管线包括热水回水管线Ⅰ1.43和热水回水管线Ⅱ1.45,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Ⅰ1.43的一端与杀菌釜1.1的下部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罐1.2连通,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Ⅱ1.45的一端与杀菌釜1.1的上部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罐1.2连通,所述热水出水管线上设置有热水泵和热水出水阀,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Ⅰ1.43上设置有热水回水阀Ⅰ1.44,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Ⅱ1.45上设置有热水回水阀Ⅱ1.46。在使用热水排出釜体内冷空气的阶段,在热水泵1.5的作用下,热水罐1.2中的热水通过热水出水管线进入釜体内,进入釜体内的热水排出釜体内的冷空气后,釜体内的热水通过热水回水管线Ⅰ1.43回流至热水罐1.2中;对釜体内的蒸汽杀菌后,在热水泵1.5的作用下,热水罐1.2中的热水通过热水出水管线进入釜体内与釜体以及釜体内的产品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水通过热水回水管线Ⅱ1.45回流至热水罐1.2中,因此,本杀菌釜用热水循环装置一方面能够方便热水罐1.2中的热水排空釜体内的冷空气;另一方面,蒸汽杀菌完成后,方便热水罐1.2中的热水进入釜体内进行热交换,使得热交换后回流至热水罐1.2中的热水达到下次排空釜体内的冷空气所需要的温度。
所述杀菌釜1.1的上部连接有蒸汽进汽管线,所述蒸汽进汽管线包括蒸汽进汽主管1.12,所述蒸汽进汽主管1.12上设置有蒸汽进汽主阀1.13,所述杀菌釜1.1的上部设置有蒸汽扩散管1.14,所述蒸汽进汽主管1.12与蒸汽扩散管1.14连通,所述蒸汽扩散管1.14上设置有多个出汽孔。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蒸汽进汽管道向釜体内通入高温蒸汽,将排空釜体内的冷空气的热水排至热水罐1.2中。
所述蒸汽进汽管线还包括蒸汽进汽副管1.10,所述蒸汽进汽副管1.10上设置有蒸汽进汽副阀1.11,所述蒸汽进汽副管1.10的进气口设置在杀菌釜1.1的上方,所述蒸汽扩散管1.14设置在蒸汽进汽副管1.10的进气口的下方。当釜体内的热水的液面高于蒸汽扩散管1,14时,采用蒸汽进汽副管1.10向釜体内注入蒸汽将釜体内的热水排至热水罐1.2中。
所述杀菌釜1.1连接有液位检测装置Ⅰ1.47,所述液位检测装置Ⅰ1.47设置在杀菌釜1.1上部的蒸汽扩散管1.14的下方,所述液位检测装置Ⅰ1.47为液位显示器Ⅰ或与控制器连接的液位传感器Ⅰ。在使用蒸汽进汽副管1.10向釜体内通过蒸汽将釜体内的热水排出至热水罐1.2中的过程中,当釜体内热水的液面至液位检测装置Ⅰ1.16的下方后,启动蒸汽进汽主管1.12向釜体内注入蒸汽。
还包括温水罐1.32,所述温水罐1.32通过温水出水管线与杀菌釜1.1的下部连通,所述温水出水管线上设置有温水泵1.31和温水出水阀1.29。蒸汽杀菌完成后,在热水泵1.5的作用下将热水循环注入釜体内吸收釜体以及产品的热量使其达到下次排空釜体内冷空气所需要的温度;当热水泵1.5停止后,通过温水泵1.31向釜体内注入温水将釜体内的热水经过热水回水管线Ⅱ1.45排至热水罐1.2中。所述杀菌釜1.1的下部连接有冷水出水管1.52,所述冷水出水管1.52上设置有冷水出水阀1.53,当温水与杀菌釜1.1内的瓶罐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后,打开冷水出水阀1.53,通过冷却出水管1.52向杀菌釜1.1内注入冷水,将杀菌釜1.1内的温水排至温水罐1.32中,所述冷水出水管1.52可以冷水塔连通;最后打开杀菌釜1.1的下封头,杀菌釜1.1内的杀菌后的瓶罐以及杀菌釜1.1内的冷水进入水槽2.15内。
所述杀菌釜1.1的下部连接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杀菌釜1.1的下部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汽扩散管1.14,所述蒸汽扩散管1.14与蒸汽进汽管线连通,所述蒸汽进汽管线上设置有蒸汽进汽阀,所述蒸汽扩散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汽孔。热水在输送的过程中,会不断通过管路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热水进入釜体后与釜体以及釜体内的产品进行热交换,但釜体连接的下盖装置设置在常温水槽2.15内,釜体内的热量会随着釜体下盖装置与常温水槽2.15内的水的热交换而散失,造成釜体内的温度下降。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釜体内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下限时,加热装置启动对釜体内加热;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釜体内的温度高于设定的上限时,加热装置停止。在用热水排出冷空气以及蒸汽杀菌的过程中,温度检测装置和加热装置一直配合重复这个过程,使得釜体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保证工艺参数的稳定性。所述蒸汽扩散管1.14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出汽孔均匀分布在蒸汽扩散管1.14上。所述蒸汽扩散管1.14设置为圆环形结构,方便向釜体放置或排放瓶罐,所述出汽孔均匀分布在蒸汽扩散管1.14上,所述蒸汽扩散管1.14均匀向釜体内扩散蒸汽。所述蒸汽扩散管1.14包括多个弧形管,相邻两个弧形管通过连接法兰1.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法兰1.15与杀菌釜1.1的内壁固定连接。蒸汽扩散管1.14通过连接法兰1.15与釜体固定连接,使得蒸汽扩散管1.14不会移动位置,固定更加牢靠。
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杀菌机,包括杀菌釜以及用于输送杀菌釜内杀菌后的瓶罐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杀菌釜的下封头浸泡在水槽内;所述下封头包括内封头和外封头,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之间的夹层中设置有隔热填充物,所述下封头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杀菌釜内外的疏水管接头和/或排污口;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槽内的多个相互配合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装置通过分料板连接转弯处相应的两个输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填充物为惰性气体层,所述外封头上设置有与内封头与外封头之间的夹层连通的抽真空口和充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内封头与外封头均与法兰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下封头内固定设置有滤水板,所述滤水板上设置有滤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架、设置在输送架上的传动轴以及缠绕在传动轴上的输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排罐输送机构、冷却输送机构以及缓冲输送机构,所述输送装置在转弯处设置有转弯输送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排罐输送机构、转弯输送机构、冷却输送机构以及缓冲输送机构,所述排罐输送机构与转弯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分料板,所述转弯输送机构与冷却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分料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分料板包括导料板Ⅰ和导料板Ⅱ,所述导料板Ⅰ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Ⅰ由高到低其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导料板Ⅰ的一个倾斜侧面和导料板Ⅱ连接,所述导料板Ⅱ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Ⅱ与导料板Ⅰ连接的一端高,所述导料板Ⅰ和导料板Ⅱ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机构,两个支撑机构设置在输送架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轴两端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与传动轴间隙配合安装的易格斯滑动轴承,所述易格斯滑动轴承的外侧过盈配合安装有调心套,所述调心套的外侧间隙配合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调心套与轴承座的配合面为曲面,所述轴承座与输送线的输送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包括从动轴以及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设在主动轴上的耐磨套,所述耐磨套上套设有盘板,所述盘板与耐磨套之间设置有盘根,所述耐磨套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耐磨套在缺口处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主动轴连接并传递转矩,所述耐磨套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以及与耐磨套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密封圈压盖,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密封圈压盖与耐磨套之间;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凸起,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键槽;所述密封圈压盖与耐磨套通过固定螺栓Ⅰ连接;所述密封圈压盖上设置有密封圈槽Ⅰ,所述耐磨套上设置有与密封圈槽Ⅰ配合的密封圈槽Ⅱ;所述连接块与耐磨套通过固定螺栓Ⅱ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杀菌釜连接有热水罐,所述热水罐通过热水出水管线与杀菌釜连通,所述杀菌釜通过热水回水管线与热水罐连通,所述热水回水管线包括热水回水管线Ⅰ和热水回水管线Ⅱ,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Ⅰ的一端与杀菌釜的下部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罐连通,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Ⅱ的一端与杀菌釜的上部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罐连通,所述热水出水管线上设置有热水泵和热水出水阀,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Ⅰ上设置有热水回水阀Ⅰ,所述热水回水管线Ⅱ上设置有热水回水阀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杀菌釜的上部连接有蒸汽进汽管线,所述蒸汽进汽管线包括蒸汽进汽主管,所述蒸汽进汽主管上设置有蒸汽进汽主阀,所述杀菌釜的上部设置有蒸汽扩散管,所述蒸汽进汽主管与蒸汽扩散管连通,所述蒸汽扩散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汽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蒸汽进汽管线还包括蒸汽进汽副管,所述蒸汽进汽副管上设置有蒸汽进汽副阀,所述蒸汽进汽副管的进气口设置在杀菌釜的上方,所述蒸汽扩散管设置在蒸汽进汽副管的进气口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杀菌釜连接有液位检测装置Ⅰ,所述液位检测装置Ⅰ设置在杀菌釜上部的蒸汽扩散管的下方,所述液位检测装置Ⅰ为液位显示器Ⅰ或与控制器连接的液位传感器Ⅰ。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温水罐,所述温水罐通过温水出水管线与杀菌釜的下部连通,所述温水出水管线上设置有温水泵和温水出水阀。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机,其特征是:所述杀菌釜的下部连接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杀菌釜的下部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汽扩散管,所述蒸汽扩散管与蒸汽进汽管线连通,所述蒸汽进汽管线上设置有蒸汽进汽阀,所述蒸汽扩散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汽孔。
CN201922495396.2U 2019-05-06 2019-12-31 一种杀菌机 Active CN2117977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60051 2019-05-06
CN201920636005 2019-05-06
CN201920757493.1 2019-05-24
CN2019207574931 2019-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7793U true CN21179779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5396.2U Active CN211797793U (zh) 2019-05-06 2019-12-31 一种杀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7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1703A (zh) 一种杀菌机
AU2005232555B2 (en) Process flui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gitating retorts
CN211797793U (zh) 一种杀菌机
CN102365512B (zh) 用于制造薄片冰的装置
CN113120831A (zh) 一种连续式杀菌系统
CN111359998A (zh) 油管杆环保清洗设备
CN113115890B (zh) 一种连续式杀菌系统
CN215501195U (zh) 一种重力水压连续杀菌设备
CN109678305B (zh)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处理方法
CN107773024A (zh) 食材蒸汽蒸炒锅
CN213930899U (zh) 一种锅炉给水系统的除氧装置
CN210358388U (zh) 一种无缝钢管的酸液清洗系统
CN209393634U (zh) 一种含有管间定位补偿结构的蒸汽发生器冲洗枪
CN112096614A (zh) 液态硫磺泵
KR101624368B1 (ko) 합성가스 생산을 위한 반응기로부터의 슬래그 배출
CN219724081U (zh) 一种高效低噪的餐厨垃圾浆料加热装置
CN111282972A (zh) 一种集装箱式移动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15765979U (zh) 一种pe管道生产用冷却箱
CN212994208U (zh) 一种瓶装风味饮料杀菌冷却系统
CN111977888B (zh) 一种用于在废水中提取n-甲基吡咯烷酮的生化处理系统
CN217808912U (zh) 一种基于复合菌剂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4528056B (zh) 瓶装啤酒微波隧道连续灭菌设备
CN220689081U (zh) 一种焚烧炉高温熔融物溜槽装置
CN112661382B (zh) 一种高温热水解集成装置
CN219585860U (zh) 氨水蒸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