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5415U -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5415U
CN211795415U CN201922337383.2U CN201922337383U CN211795415U CN 211795415 U CN211795415 U CN 211795415U CN 201922337383 U CN201922337383 U CN 201922337383U CN 211795415 U CN211795415 U CN 211795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seat
diameter
cylind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73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Wanbao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Wanbao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Wanbao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Wanbao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73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541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1373 priority patent/WO202112881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5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5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件、挡盖及锁紧件,转动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第一圆柱段的轴径大于第二圆柱段的轴径,挡盖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段的轴径,挡盖通过锁紧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圆柱段的端面。通过该转动组件能够提高铰接结构的稳定性,不易松动。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座椅包括座板、靠背及驱动机构,靠背转动连接于座板,并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相对于座板的摆动,从而调节靠背的角度,以适应人体的需要。
如图1所示,通常这种可调节靠背角度的座椅在靠背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扶手,扶手包括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第一板件4’的一端与第二板件5’的一端铰接,第一板件4’另一端与座椅的靠背1’铰接,第二板件5’的另一端与座椅的座板2’铰接,由此,在调节靠背1’角度时,随着靠背1’的转动,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能够适应性地摆动。
第一板件4’和靠背1’之间的铰接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螺栓3’穿过第一板件4’后与靠背1’连接,第一板件4’能够绕着螺栓3’摆动,这种方式以螺栓3’作为铰接轴,在第一板件4’摆动时对螺栓3’产生周向的摩擦力,经过多次使用后容易造成螺栓3’松动,进而导致第一板件4’晃动。同样地,第二板件5’和座椅2’之间的螺栓3’也容易发生松动的情况,导致第二板件5’晃动。因此,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在多次调节靠背角度后会造成扶手晃动设置脱落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组件,能够提高铰接结构的稳定性,不易松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件、挡盖及锁紧件,所述转动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轴径,所述挡盖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轴径,所述挡盖通过所述锁紧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外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转动件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锁紧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挡盖后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转动件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嵌入螺母,所述锁紧件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挡盖后与所述嵌入螺母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和/或所述挡盖由尼龙棒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能够提高扶手与座椅的背板及座板之间铰接的稳定性,不易晃动或脱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扶手,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及两个如上所述的转动组件,所述第一板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板件的另一端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转动组件铰接于座椅的背板,所述第二板件的另一端均通过另一个所述转动组件铰接于所述座椅的座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均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穿设的转孔,所述转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轴径相配合,所述第一圆柱段连接于所述背板或所述座板。
作为优选,所述转孔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轴向长度,所述转孔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轴向长度的差值为0.5~2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两侧面均对称设置有凹陷区间,所述转孔位于所述凹陷区间内;所述扶手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凹陷区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一板件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与所述第一铰接孔的中心轴线对齐,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座椅的扶手与座椅的背板及座板之间铰接稳定性好,扶手不易晃动或脱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件、挡盖及锁紧件,转动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第一圆柱段的轴径大于第二圆柱段的轴径,挡盖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段的轴径,挡盖通过锁紧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圆柱段的端面。在使用时,将第一圆柱段与座椅的背板连接,由此,转动件相对于背板固定,第二圆柱段穿过第一板件,并将挡盖连接于第二圆柱段的端面,在第一板件相对背板转动时,实质上是第一板件在第二圆柱段上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一板件被限制于第一圆柱段和挡盖之间,不易脱落,通过该转动组件能够提高铰接结构的稳定性,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动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动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扶手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扶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扶手的爆炸图;
图9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板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三提供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三提供的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背板;2’、座板;3’、螺栓;4’、第一板件;5’、第二板件;
1、转动件;11、第一圆柱段;12、第二圆柱段;13、连接孔;14、嵌入螺母;15、凹坑;16、凹槽;2、挡盖;21、安装孔;22、凸条;3、锁紧件;4、第一板件;41、第一连接部;5、第二板件;51、第二连接部;6、转孔;7、凹陷区间;8、防护盖;9、凸台;10、卡接孔;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动组件,如图2-图5所示,转动组件包括转动件1、挡盖2及锁紧件3,转动件1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圆柱段11和第二圆柱段12,第一圆柱段11的轴径大于第二圆柱段12的轴径,挡盖2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段12的轴径,挡盖2通过锁紧件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圆柱段12的外端面。
该转动组件可以应用于需要实现铰接的场合。例如需要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铰接,则先将第一圆柱段11连接于第一零件上,第二圆柱段12穿过第二零件后,将挡盖2与第二零件连接。通过该转动组件能够提高铰接结构的稳定性,不易松动。由此,转动件1相对于第一零件固定,第二圆柱段12穿过第二零件,并将挡盖2连接于第二圆柱段12的端面,在第二零件相对第一零件转动时,实质上是第二零件在第二圆柱段12上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二零件被限制于第一圆柱段11和挡盖2之间,不易脱落。
转动件1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转动件1的连接孔13,连接孔13可以为螺纹孔,锁紧件3为螺钉,挡盖2上开设有安装孔21,螺钉穿过挡盖2上的安装孔21后与螺纹孔配合连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将挡盖2连接于转动件1的第二圆柱段12的端面,安装和拆卸均较方便;此外,由于第二零件相对第二圆柱段12转动时可能会对挡盖2产生的周向的摩擦力,通过设置两个连接孔13,能够从两个位置进行连接,从而限制挡盖2的周向转动。
第一圆柱段11与第一零件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由于转动件1沿轴向开设有贯穿转动件1的连接孔13,该连接孔13也可用于第一圆柱段11与第一零件之间的连接。由于第二零件相对转动件1转动时对转动件1造成的周向上的摩擦力,为了避免转动件1相对第一零件的转动,用于第一圆柱段11与第一零件之间的连接的螺钉也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由于设置有至少两个螺钉,一方面可以避免转动件1相对第一零件的转动,进而避免螺钉松动;另一方面,相对于设置一个螺钉,至少两个螺钉能够更好地支撑转动件1及第二零件,每个螺钉受到的压力更小,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转动件1相对第一零件的转动,如图3所示,第一圆柱段11的端面可以开设有凹坑15,第一零件上可以设置有与凹坑15配合的凸块,在将第一圆柱段11与第一零件连接前,先通过凹坑15与凸块的配合将第一圆柱段11与第一零件插接,再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由此,既方便了两者的连接时的定位过程,也能够避免转动件1相对第一零件的转动。优选的,凹坑15可以设置有两个。凹坑15的形状可以为扇形、矩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转动件1和/或挡盖2由尼龙棒制成。尼龙棒具有韧性好、耐磨力强、耐油、抗震、拉伸、弯曲强度好,并具有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尼龙棒是以塑代钢、铁、铜等金属的好材料,是重要的工程塑料。转动件1采用尼龙棒制成,使得转动件1的耐磨性能好,在长期使用后磨损仍较少,非常适用于转动件1的滚动状态。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座椅包括座板、靠背、驱动机构及扶手,靠背转动连接于座板,并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相对于座板的摆动,从而调节靠背的角度,以适应人体的需要。座椅在靠背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扶手,如图6-图9所示,扶手包括第一板件4、第二板件5及两个转动组件,第一板件4的一端与第二板件5的一端铰接,第一板件4的另一端通过其中一个转动组件铰接于座椅的背板,第二板件5的另一端均通过另一个转动组件铰接于座椅的座板。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座椅中,座椅的背板及座板即为上述的第一零件,扶手的第一板件4或第二板件5即为上述的第二零件,其中一个转动组件用于实现第一板件4相对于背板的铰接,另一个转动组件用于实现第二板件5相对于座板的铰接。
第一板件4与第二板件5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部41,两个第一连接部41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41开设有第一铰接孔;第二板件5与第一板件4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1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41之间,第二连接部51开设有第二铰接孔,第二铰接孔与第一铰接孔的中心轴线对齐,螺栓20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一连接部41上的第一铰接孔、第二连接部51上的第二铰接孔、第二个第一连接部41上的第一铰接孔后进行锁紧,第二连接部51通过螺栓20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部41之间,且能够相对第一连接部41转动。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之间的相对转动,在座椅的背板相对座板转动时,第一板件4、第二板件5、背板及座板之间形成一个可适应性变形的四边形结构,随着背板的转动进行拉伸变形。
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均开设有用于第二圆柱段12穿设的转孔6,转孔6的孔径与第二圆柱段12的轴径相配合,第一圆柱段11连接于背板或座板。
在使用时,将第一圆柱段11与座椅的背板连接,由此,转动件1相对于背板固定,第二圆柱段12穿过第一板件4,并将挡盖2连接于第二圆柱段12的端面,在第一板件4相对背板转动时,实质上是第一板件4在第二圆柱段12上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一板件4被限制于第一圆柱段11和挡盖2之间,不易脱落。同理,第二板件5相对于座板转动时同样不易晃动或脱落。通过转动组件能够提高扶手与座椅的背板及座板之间铰接的稳定性,不易晃动或脱落。
转孔6的深度小于第二圆柱段12的轴向长度。由此,第一圆柱段11和挡盖2相对的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转孔6的深度,第一板件4(或第二板件5)在转动时沿转孔6的轴向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够避免第一板件4(或第二板件5)在转动时过度压迫第一圆柱段11或挡盖2,第一圆柱段11和挡盖2受到的压力及摩擦力较小,第一板件4(或第二板件5)转动更流畅。
优选地,转孔6的深度与第二圆柱段12的轴向长度的差值为0.5~2mm,例如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1.2mm、1.5mm、1.8mm、2mm等。在上述范围内,第一板件4(或第二板件5)在转动时沿转孔6的轴向既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晃动。
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的两侧面均对称设置有凹陷区间7,转孔6位于凹陷区间7内;扶手还包括防护盖8,防护盖8可拆卸地盖合于凹陷区间7。由于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均为对称结构,座椅两侧的扶手可以为完全相同的结构,即扶手无需区分左右安装,防护盖8盖合于外侧的凹陷区间7,能够将转动组件封闭于凹陷区间7内,达到保护转动组件、美观的作用。
如图9所示,凹陷区间7内凸设有若干凸台9,凸台9上开设有卡接孔10,盖板的内侧设置有与卡接孔10对应的卡接柱,卡接柱与卡接孔10配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扶手及座椅。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3内设置有嵌入螺母14,锁紧件3为螺钉,螺钉穿过挡盖2后与嵌入螺母14配合连接。通过设置嵌入螺母14,降低了转动件1的加工要求,转动件1的加工更方便,与螺钉的配合度更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扶手及座椅。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圆柱段12的端面开设有凹槽16,挡盖2的端面设置有与凹槽16配合的凸条22。由于第二零件(即第一板件4或第二板件5)相对第二圆柱段12转动时对挡盖2产生周向的摩擦力,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16和凸条22,能够更好地限制挡盖2的周向转动,避免螺钉松动,保证挡盖2与第二圆柱段12之间连接牢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件(1)、挡盖(2)及锁紧件(3),所述转动件(1)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圆柱段(11)和第二圆柱段(12),所述第一圆柱段(11)的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段(12)的轴径,所述挡盖(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段(12)的轴径,所述挡盖(2)通过所述锁紧件(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圆柱段(12)的外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转动件(1)的连接孔(13),所述连接孔(13)为螺纹孔,所述锁紧件(3)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挡盖(2)后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转动件(1)的连接孔(13),所述连接孔(13)内设置有嵌入螺母(14),所述锁紧件(3)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挡盖(2)后与所述嵌入螺母(14)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和/或所述挡盖(2)由尼龙棒制成。
5.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件(4)、第二板件(5)及两个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动组件,所述第一板件(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件(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板件(4)的另一端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转动组件铰接于座椅的背板,所述第二板件(5)的另一端均通过另一个所述转动组件铰接于所述座椅的座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4)和所述第二板件(5)均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圆柱段(12)穿设的转孔(6),所述转孔(6)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圆柱段(12)的轴径相配合,所述第一圆柱段(11)连接于所述背板或所述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孔(6)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圆柱段(12)的轴向长度,所述转孔(6)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圆柱段(12)的轴向长度的差值为0.5~2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4)和所述第二板件(5)的两侧面均对称设置有凹陷区间(7),所述转孔(6)位于所述凹陷区间(7)内;所述扶手还包括防护盖(8),所述防护盖(8)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凹陷区间(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4)与所述第二板件(5)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部(4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4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板件(5)与所述第一板件(4)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51),所述第二连接部(5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4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51)通过螺栓(20)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41)之间,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41)转动。
10.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
CN201922337383.2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Active CN211795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7383.2U CN211795415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PCT/CN2020/101373 WO2021128815A1 (zh) 2019-12-24 2020-07-10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7383.2U CN211795415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5415U true CN211795415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2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7383.2U Active CN211795415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5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2638B1 (ko) 토오크 조정형 힌지
CA1134786A (en) Pivot construction
US4054964A (en) Detachable luggage caster roller
CN111000392A (zh)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CN211795415U (zh) 一种转动组件、扶手及座椅
CZ331796A3 (en) Door hinge of motor vehicle with braking and holding-down functions
DE20115352U1 (de) Unterstützungsstruktur für einen Rotor
CN211549265U (zh) 一种用于淋浴房的合页
US5676613A (en) Independently steerable tube stock idler pulley
CN210002638U (zh) 一种满足于玻璃幕墙室内侧安装的可调角度玻璃夹具
KR101312585B1 (ko) 도어 힌지
CA2108484A1 (en) Sporting device steerable by weight displacement and a steerable wheel assembly for use therein
CN212130243U (zh) 一种防松针式铰链
CN214574350U (zh) 转动关节结构及花洒支架
CN213234646U (zh) 一种铰链结构及其淋浴房门
CN107407442A (zh) 用于阀门的阀上部件
DE10342330A1 (de) Antriebsanordnung
CN212582993U (zh) 一种幕墙连接件
CN210566032U (zh) 一种防走失绳的旋拆件
CN220303314U (zh) 一种重型机械万向支架
CN220850206U (zh) 一种高抗震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品液压撑杆
CN211166282U (zh) 旋转支撑结构以及包括其的搬运车
CN111743611B (zh) 一种多自由度外固定架
CN217645748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安装固定座的恒转矩健身拉力器以及力量训练机
CN220594530U (zh) 一种全向轮滚动体组件及全向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