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1137U - 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1137U
CN211791137U CN202020516873.9U CN202020516873U CN211791137U CN 211791137 U CN211791137 U CN 211791137U CN 202020516873 U CN202020516873 U CN 202020516873U CN 211791137 U CN211791137 U CN 211791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tor
air cooler
coole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68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铭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68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1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1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1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所述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电机(1)上的空冷器(2)和导流结构(3),所述空冷器(2)包括空冷器壳体(21)以及开设在所述空冷器壳体(21)上的空冷器进风口(22)和空冷器出风口(23);所述导流结构(3)安装在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处并能够遮挡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以防从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出来的风吹到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利用导流结构,减少了电机(1)的驱动端的附加热源,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空空冷电动机在狭窄的空间时容易发生空冷器吹出的热风增加电机(1)的驱动端轴承温度,导致轴承超温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背景技术
空空冷电动机是在电动机上部设置空冷式冷却器,内风路和外风路靠风扇循环。内风路为电动机内部风扇鼓向空冷器的热风,外风路为电动机非驱动端风扇吸入的新风,热量在空冷器内交换,然后从驱动端向外排出热风。现有技术的空空冷电机在室外环境能满足电动机的冷却要求,但是在室内相对封闭的环境,从驱动端排出的热风会部分吹向驱动端的轴承,造成驱动端的轴承或者与其连接的被驱动机构局部环境温度升高,尤其是在夏季的高温度环境中,易造成驱动端轴承超温,既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又影响电机的运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空空冷电机在高温、狭窄的空间存在从空冷器排出的热分会吹到空空冷电机的驱动端、进而既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又影响电机的运行性能问题,提供一种电机空空冷却结构,该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具有防止空空冷电机的驱动端超温的功能,进而保证空空电机的运行性能稳定并有效延长空空冷电机的驱动端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空空冷却结构,所述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电机上的空冷器和导流结构,所述空冷器包括空冷器壳体以及开设在所述空冷器壳体上的空冷器进风口和空冷器出风口;所述导流结构安装在所述空冷器出风口处并能够遮挡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以防从所述空冷器出风口排出的风吹到所述电机的驱动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和所述空冷器出风口之间的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和所述空冷器出风口端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夹角设置为能够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铰链部;所述铰链部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固定页和活动页;所述导流板固接所述活动页。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页用于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电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包括绝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包括吸声层,所述导流板包括朝向所述空冷器出风口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所述空空冷电机的驱动端的第二表面;其中:
所述绝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吸声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吸声层和所述绝热层设置为兼具绝热和吸声功能的绝热吸声层;所述绝热吸声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空空冷却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导流板转动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空冷电机,所述空空冷电机包括以上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电机;所述空冷器安装在所述电机的壳体外侧壁上;所述空冷器进风口朝向所述电机的尾部,所述空冷器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机的驱动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流结构,减少了电机的驱动端的附加热源,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空空冷电动机在狭窄的空间时容易发生空冷器吹出的热风增加电机的驱动端轴承温度,导致轴承超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2-空冷器;21-空冷器壳体;22-空冷器进风口;23-空冷器出风口;3-导流结构;31-导流板;311-第一表面;312-第二表面;313-第二钩型结构;32-铰链部;321-固定页;322-活动页;3221-第一钩型结构;11-尾部风扇;12-尾部风扇吸风口;13-电动机驱动端轴承箱;4-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电机1上的空冷器2和导流结构3,所述空冷器2包括空冷器壳体21以及开设在所述空冷器壳体21上的空冷器进风口22和空冷器出风口23;所述导流结构3安装在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处并能够遮挡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以防从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热风吹到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冷风从空冷器进风口22进入空冷器2,在空冷器2内完成热量置换,并经空冷器出风口23向外排出。通过导流结构3改变从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热风方向,从而减小热风对电机1的驱动端的附加热源,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空空冷电动机在狭窄的空间时容易发生空冷器吹出的热风增加电机1的驱动端轴承温度,导致轴承超温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和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之间的导流板31。通过设置导流板31,可以有效改变从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热风的方向。所述导流板31的材料优选为质量轻的铝板,这样维修方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板31的尺寸要求其从空冷器出风口23到电机1的驱动端的投影能够覆盖电机1的驱动端及连接在电机1驱动端的例如联轴器。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31和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端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夹角设置为能够调节。
该夹角设置为大于0°小于90°;优选的,该夹角设定为45°~60°。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的调整热风的排出方向,更好的适应狭窄的空间环境,同时又不影响空冷器2的冷却效果。
优选地,为便于调整所述夹角,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结构3包括铰链部32;所述铰链部32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固定页321和活动页322;所述导流板31固接所述活动页322。通过活动页322相对固定页321转动即可使导流板31转动,从而调整所述夹角,进而调整从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热风方向。其中,活动页322可以和导流板31设置为一体结构,活动页322也可以和导流板31通过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4连接。如图3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活动页322的自由端设置为第一钩型结构3221,导流板31与活动页322连接的一端设置为第二钩型结构313,导流板31和活动页322通过第一钩型结构3221和第二钩型结构313扣合在一起,然后通过螺纹4将第一钩型结构3221和第二钩型结构313紧固。这种结构,可以根据需要便捷的安装或拆卸导流板31,而不用拆卸固定页321和活动页322。
优选地,所述固定页321用于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电机1的外壳上。这样,可以根据电机1的安装环境,便捷的安装或拆卸导流结构3。
为了减低从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热风对电机1的驱动端的热影响,优选地,所述导流板31包括绝热层以达到上述目的。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31包括吸声层,通过设置吸声层可以降低排风噪音,所述导流板31包括朝向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的第一表面311以及朝向所述空空冷电机的驱动端的第二表面312;其中:
所述绝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311;所述吸声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312。这样可以减小热风对导流板31的影响,提高导流板31的使用寿命;所述吸声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312;这样,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达到吸声和绝热的效果,这样设置,易于选材。
优选地,所述吸声层和所述绝热层设置为兼具绝热和吸声功能的绝热吸声层;所述绝热吸声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311。这样,工艺简单,维护方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绝热吸声层设置为涂抹在所述第一表面311的涂层。利用这种方式直接将图层涂在第一表面311上,这种操作简单易行。
优选地,所述电机空空冷却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导流板31转动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可以防止导流板31和空冷器出风口23间的距离过小,进而影响空冷器2冷却功能;还可以防止导流板31和空冷器出风口23间的距离过大,起不到改变热风方向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电机空空冷却结构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导流板31在从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热风的作用下移动的定位结构,通过该定位结构能够将导流板31固定在设定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空冷电机,如图1-2所示,所述空空冷电机包括以上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电机1;所述空冷器2安装在所述电机1的壳体外侧壁上;所述空冷器进风口22朝向所述电机1的尾部,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朝向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一般情况下,空冷器2用于设置在电机1的上方,如图1-2所示,以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进一步增强冷却效果。
如图1所示,电机1的驱动端包括电动机驱动端轴承箱13,电机1还包括设置其尾部的尾部风扇11及尾部风扇吸风口12,冷风从尾部风扇吸风口12吸入经尾部风扇11增压后进入空冷器2,在空冷器2内完成电机1的热量置换,并经空冷器出风口23向外排出热风。为了减小在狭小空间内从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热风增减对例如电动机驱动端轴承箱13的热影响,通过设置导流结构3改变从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热风方向,进而减小热风对电机1的驱动端的热影响,进而提高了电动机驱动端轴承箱13内的驱动端轴承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空空冷电动机在狭窄的空间时容易发生空冷器吹出的热风增加电机1的驱动端轴承温度,导致轴承超温的问题。也避免了与电机1的驱动端连接的被驱动机构局部环境温度升高。
导流结构3设置为通过铰链部32固定在电机1的驱动端的端盖上,如图2所示,铰链部32的安装位置优选设置在电机1的驱动端的端盖两边和/或中间。这样对电机1的结构强度影响可降低到最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电机(1)上的空冷器(2)和导流结构(3),所述空冷器(2)包括空冷器壳体(21)以及开设在所述空冷器壳体(21)上的空冷器进风口(22)和空冷器出风口(23);所述导流结构(3)安装在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处并能够遮挡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以防从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排出的风吹到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和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之间的导流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1)和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端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夹角设置为能够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3)包括铰链部(32);所述铰链部(32)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固定页(321)和活动页(322);所述导流板(31)固接所述活动页(3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页(321)用于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电机(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1)包括绝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1)包括吸声层,所述导流板(31)包括朝向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的第一表面(311)以及用于朝向空空冷电机的驱动端的第二表面(312);其中:
所述绝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311);所述吸声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3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和所述绝热层设置为兼具绝热和吸声功能的绝热吸声层;所述绝热吸声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311)。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空空冷却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导流板(31)转动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
10.一种空空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空冷电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电机(1);所述空冷器(2)安装在所述电机(1)的壳体外侧壁上;所述空冷器进风口(22)朝向所述电机(1)的尾部,所述空冷器出风口(23)朝向所述电机(1)的驱动端。
CN202020516873.9U 2020-04-09 2020-04-09 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Active CN211791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6873.9U CN211791137U (zh) 2020-04-09 2020-04-09 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6873.9U CN211791137U (zh) 2020-04-09 2020-04-09 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1137U true CN21179113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5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6873.9U Active CN211791137U (zh) 2020-04-09 2020-04-09 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1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91137U (zh) 电机空空冷却结构和空空冷电机
CN219506251U (zh) 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
CN116404809B (zh) 一种用于慢转速永磁同步电机的风机结构
JP2009117631A (ja) 冷却装置
CN210831580U (zh) 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
CN111457572A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1634659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5872402U (zh) 一种基于屋盖开合遥控电控箱的散热机构
CN108731246A (zh) 一种散热器、控制器及空调
CN211047738U (zh) 一种电子通信设备用散热器
CN212362384U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0882758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客车散热器门
CN208025676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111609341A (zh) 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
JPH099642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20139342U (zh) 一种串激电机的散热壳体
CN112013532A (zh) 导风装置、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1121169A (zh) 一种空调内机的风扇电机散热结构
CN215566632U (zh) 一种滑片空压机的散热设备
CN219756487U (zh) 隔热冷却结构及取暖器
CN217935424U (zh) 一种节能型led开关电源
CN108266810A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20672676U (zh) 电池和储能集装设备
CN22079891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变频器
CN214412520U (zh)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伺服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