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0950U -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0950U
CN211790950U CN202020845266.7U CN202020845266U CN211790950U CN 211790950 U CN211790950 U CN 211790950U CN 202020845266 U CN202020845266 U CN 202020845266U CN 211790950 U CN211790950 U CN 211790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transistor
terminal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52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明
陈宝仁
洪丹轲
匡晓云
索思亮
黄开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52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0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0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0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源供电模块,电源供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连接,电源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受电设备连接;电源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回路、第二供电回路和逻辑切换单元。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通过逻辑切换单元控制第一供电回路或第二供电回路为通路选择第一电源或第二电源给受电设备进行供电,若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中一个电源出现故障无法给受电设备供电,通过逻辑切换单元切换另一电源给受电设备供电,使得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能够不间断给受电设备供电,无需额外自备电源,避免受电设备因供电电源断电或电源模块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通常采用AC220V或直流电源作为受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在受电设备的应用场所中若供电电源停止供电或电源模块损坏停止给受电设备供电,使得整个受电设备的应用场所的通讯中断,严重导致受电设备故障等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电力受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因停电或电源模块损坏,导致受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源供电模块,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受电设备连接;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回路、第二供电回路和逻辑切换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供电回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受电设备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晶体管和第一半导体器件,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逻辑切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器件的负极为所述第一供电回路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输出端还与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三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发射极。所述第一晶体管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MOS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半导体器件为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供电回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二半导体器件,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和所述逻辑切换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器件的负极为所述第二供电回路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逻辑切换单元的第三端还与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四电阻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发射极。所述第二晶体管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MOS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半导体器件为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均为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为5V。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均为交流电源,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电压为220V,所述交流电源经过降压滤波整流电路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5V的直流电,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为5V。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为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为交流电源;或者所述第一电源为交流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为直流电源。
优先地,所述电源供电模块上设置有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受电设备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的优点: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通过逻辑切换单元控制第一供电回路或第二供电回路为通路选择第一电源或第二电源给受电设备进行供电,若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中一个电源出现故障无法给受电设备供电,通过逻辑切换单元切换另一电源给受电设备供电,使得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能够不间断给受电设备供电,无需额外自备辅助电源,避免受电设备因供电电源断电或电源模块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电力受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因停电或电源模块损坏,导致受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的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将变电站输出的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作为供电电源,通过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能够实现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无需额外自备辅助电源,让受电设备不会因其中一个电源停电而无法正常工作;用于解决现有电力受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因停电或电源模块损坏,导致受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的框架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源供电模块10,电源供电模块10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30连接,电源供电模块10的输出端与受电设备40连接;电源供电模块10包括第一供电回路11、第二供电回路12和逻辑切换单元50,第一供电回路11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20连接,第一供电回路11和第二供电回路12的输出端均与受电设备40连接,第二供电回路12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30连接。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源供电模块10上设置有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第一电源20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与第二电源30连接,电源输出端与受电设备4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30为直流电源,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30输出的电压为5V,即是给第一供电回路11和或第二供电回路12提供的电压为5V。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30均为交流电源,交流电源提供的电压为220V,交流电源经过降压滤波整流电路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5V的直流电,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30输出的电压为5V,即是给第一供电回路11和或第二供电回路12提供的电压为5V。
需要说明的是,降压滤波整流电路主要是通过变压器、整流桥和滤波器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性5V的直流电。降压滤波整流电路主要采用LH20-10B05型号的电源模块实现该电路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逻辑切换单元50主要用于控制第一供电回路11导通或第二供电回路12导通给受电设备40供电。逻辑管逻辑切换单元50可以为MC74VHC1G00型号的逻辑管U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要根据第一供电回路11或第二供电回路12为通路选择第一电源20或第二电源30给受电设备40供电,而第一供电回路11或第二供电回路12是否为通路主要是通过逻辑切换单元50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通过逻辑切换单元控制第一供电回路或第二供电回路为通路选择第一电源或第二电源给受电设备进行供电,若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中一个电源出现故障无法给受电设备供电,通过逻辑切换单元切换另一电源给受电设备供电,使得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能够不间断给受电设备供电,无需额外自备辅助电源,避免受电设备因供电电源断电或电源模块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电力受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因停电或电源模块损坏,导致受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在本实用新型中,是以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30均为交流电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供电回路1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晶体管Q1和第一半导体器件D1,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20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阻R1与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端与第一半导体器件D1的正极连接,第一半导体器件D1的负极为第一供电回路11的输出端。第二供电回路12包括第二晶体管Q2和第二半导体器件D2,第二电源30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端和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源30的第二输出端接地,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端与第二半导体器件D2的正极连接,第二半导体器件D2的负极为第二供电回路12的输出端。其中,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还与第二电阻R2连接,第二电阻R2与第一开关元件Q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元件Q3的第二端与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开关元件Q3的第三端接地。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三端还与第四电阻R4连接,第四电阻R4与第二开关元件Q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Q4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Q4的第三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关元件Q3和第二开关元件Q4均优先选为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为第一开关元件Q3和第二开关元件Q4的第一端,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一开关元件Q3和第二开关元件Q4的第二端,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第一开关元件Q3和第二开关元件Q4的发射极。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均优先选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三端,MOS管的源极为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端,MOS管的漏极为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端。第一半导体器件D1和第二半导体器件D2均优先选为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优先选为4.7K,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均优先选为1K,MOS管的型号优先选为NCE3018ASD,三极管的型号优先选为SS8050LT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也可以选择其他的阻值,MOS管和三极管的型号也可以选择其他型号的场效应管代替,能让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通过多个电源实现不间断给受电设备供电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30都可正常供电,此时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和第二电源30的第一输出端S2均输出高电平,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控制的第一晶体管Q1导通,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三端S3为低电平,第二晶体管Q2截止,此时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选择第一电源20给受电设备4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电源20可正常供电、第二电源30不能正常供电,此时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输出高电平,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控制的第一晶体管Q1导通,第二电源30的第一输出端S2输出为高阻态,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三端S3为高电平,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三端S3控制的第二晶体管Q2导通,但第二电源30不能正常供电,此时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选择第一电源20给受电设备4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电源20不能正常供电,第二电源30能正常供电,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输出为高阻态,由于第一电阻R1限压(即是,降低第一电源20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压)的作用,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输出低电平,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控制的第一晶体管Q1截止,第二电源30的第一输出端S2输出高电平,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三端S3为高电平,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三端S3控制的第二晶体管Q2打开,此时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选择第二电源30给受电设备4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电源20和第二电源30均不能正常供电,此时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和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三端S3均为高阻态,第一电源20的第一输出端S1控制的第一晶体管Q1和逻辑切换单元50的第三端S3控制的第二晶体管Q2均为截止,该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不能给受电设备40供电。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模块,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受电设备连接;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回路、第二供电回路和逻辑切换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和所述第二供电回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受电设备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回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晶体管和第一半导体器件,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逻辑切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器件的负极为所述第一供电回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输出端还与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三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发射极;
所述第一晶体管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MOS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半导体器件为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回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二半导体器件,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和所述逻辑切换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器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器件的负极为所述第二供电回路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切换单元的第三端还与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四电阻与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发射极;
所述第二晶体管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MOS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半导体器件为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均为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为5V。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均为交流电源,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电压为220V,所述交流电源经过降压滤波整流电路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5V的直流电,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的电压为5V。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模块上设置有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受电设备连接。
CN202020845266.7U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Active CN211790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5266.7U CN211790950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5266.7U CN211790950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0950U true CN211790950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5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5266.7U Active CN211790950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09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0371A (zh) * 2020-12-18 2021-03-2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板载电源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0371A (zh) * 2020-12-18 2021-03-2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板载电源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6102U (zh) 供电保护电路
CN211790950U (zh) 一种电力设备的交直流双电源供电装置
CN103647448A (zh) 集成降压-反激式高功率因数恒流电路及装置
CN208285068U (zh) 一种无人值守基站的电源智能切换装置
CN102447391A (zh) 一种电压正负极极性切换电路
CN103630128A (zh) 一种单变压器实现激光陀螺高压电源起辉维持功能的电路
CN106911255B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03056956U (zh) 一种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
CN216599118U (zh) 反激电源并联切换电路及装置
CN105675977A (zh) 一种前后级掉电检测及控制磁保持继电器拉闸与数据保存的电能表以及方法
CN205987136U (zh) 电视板卡供电保护电路
CN210927651U (zh) 一种支持双网口以太网受电的受电设备及受电系统
CN209914145U (zh) 一种两线三线兼容电路
CN109104086B (zh) 一种具有功率因数修正功能的直流对直流转换器
CN216121901U (zh) 冗余电路、冗余电源及显示设备
CN111077866A (zh) 一种智慧节能的综合能耗管理系统
CN112311220A (zh) 一种pfc控制电路和电源控制装置
CN217445079U (zh) 一种交直流自动切换装置
CN219938205U (zh) Pfc电路、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20673618U (zh) 防电流倒灌电路、主板和电子设备
CN218335777U (zh) 抱闸电源及电梯
CN211127103U (zh) 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CN219499210U (zh) 变频控制器
CN212210494U (zh) 一种安全防护电路、安全防护装置及灯具
CN216774369U (zh) 备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