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9662U -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9662U
CN211789662U CN202020568122.1U CN202020568122U CN211789662U CN 211789662 U CN211789662 U CN 211789662U CN 202020568122 U CN202020568122 U CN 202020568122U CN 211789662 U CN211789662 U CN 211789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ousing
wall
shel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81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转
郭远平
张佳路
秦颖佳
苏彩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l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l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l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81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9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9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9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涉及带线转换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座上的出线孔处存在缝隙,杂物容易进入外壳内部的问题而发明。所述插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为条形通孔;电源线,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出线孔伸入所述外壳内部;旋转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出线孔处,所述旋转支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旋转支架上沿垂直于圆柱体轴向的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外壳内部;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用于防止所述旋转支架任意转动。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电器。

Description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线转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电器设备,为人们的日常用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实际使用中,插座通常会被放置于办公桌、电视柜、床头柜等桌柜的台面上。现今使用的插座,其电源线相对于插座的外壳是固定不动的,因此,不能针对墙面上的插孔位置对电源线的出线位置进行调整,因此,在使用时,如果电源线的出线位置与墙面上的插孔位置分别处于插座的两边,则需要将电源线进行缠绕弯折,这样会导致台面混乱,并且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因弯折而损坏电源线,影响插座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问题,市面出现了电源线可旋转的插座,如图1所示,该插座包括外壳001,外壳001上开设有出线孔002,所述出线孔002为条形孔,外壳001内部靠近出线孔002的位置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架003,支架003上设置有通孔004,电源线可通过出线孔002以及通孔004穿入外壳001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转动支架003来改变电源线相对于外壳001的位置,从而使电源线的出线位置能够适应墙面的插孔位置。
但是,这类插座在使用过程中,让电源线转动至所需位置后,容易因为误碰导致支架003发生转动,导致电源线的位置改变,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能够限制电源线的转动位置,防止因误碰导致电源线的位置改变的情况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为条形通孔;电源线,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出线孔伸入所述外壳内部;旋转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出线孔处,所述旋转支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旋转支架上沿垂直于圆柱体轴向的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外壳内部;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用于防止所述旋转支架任意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通过旋转支架即可带动电源线沿出线孔的长度方向转动,从而可调节电源线的出线位置,并且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限位组件,通过弹性限位组件可防止旋转支架任意转动,从而可限制旋转支架的位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误碰或其他因素导致旋转支架转动,从而避免电源线的出线位置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可调节电源选出现位置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外壳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线、护线套以及旋转支架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内部支撑筋、定位柱以及旋转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片安装在外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齿设置于旋转支架侧壁上以及与条形弹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线、护线套以及旋转支架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支架的第一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支架的第二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外壳;110、出线孔,120、挡板;130、弹片;131、凸台;132、定位孔;140、定位柱;150、支撑筋;160、旋转孔;170、上壳体;180、下壳体;200、电源线;300、旋转支架;310、通孔;311、环形槽;320、凸齿;330、凹槽;340、第一本体;341、卡接孔;342、槽体;350、第二本体;351、卡接键;360、转轴;400、护线套;410、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如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孔110,所述出线孔110 为条形通孔310;电源线200,所述电源线200通过所述出线孔110伸入所述外壳100内部;旋转支架300,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靠近所述出线孔 110处,如图5所示,所述旋转支架300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旋转支架300上沿垂直于圆柱体轴向的方向开设有通孔310,所述电源线200通过所述通孔310伸入所述外壳100内部;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用于防止所述旋转支架300任意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通过旋转支架300即可带动电源线200 沿出线孔110的长度方向转动,从而可调节电源线200的出线位置,并且在外壳100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限位组件,通过弹性限位组件可防止旋转支架300 任意转动,从而可限制旋转支架300的位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误碰或其他因素导致旋转支架300转动,从而避免电源线200的出线位置改变。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出线孔110沿其长度方向可以延伸至外壳100上两个相邻的侧壁,从而在使用时,能够将电源线200的出线位置从一个侧面转动至另一个侧面,从而可更好的适应相比上插孔的位置,提高用户使用的方便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 300上并绕其周向分布的多个凸齿320,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100内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凸齿320之间,所述旋转支架300转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上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凸齿320之间的一端可向远离所述旋转支架300的方向发生形变。通过该弹性限位组件能够限制电源线200不会任意晃动,从而可固定电源线200的出线位置,具体地,由于旋转支架300上绕周向设置多个凸齿320,即相邻的两个凸齿320 之间形成凹槽330,可弹性件伸入任意的凹槽330内,以限制旋转支架300随意转动,当旋转支架300转动时,由于弹性件可向远离旋转支架300的方向发生形变,即弹性件可沿凹槽330的内壁滑出凹槽,当弹性件越过对应额凸齿320后,由于弹性件的弹力,会使弹性件进入相邻的下一个凹槽330内,当转动至合适位置后,由于弹性件处于凹槽330内,因此,能够形成限位,从而防止轻微晃动即可使旋转支架转动,导致电源线200的出线位置改变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所述凸齿320,如图6所示,多个凸齿320 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300的端面上,所述弹性片包括弹片130,如图4、图9 所示,所述弹片130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300的端面与所述外壳100的内壁之间,所述弹片130与所述旋转支架300的端面平行,并且所述弹片130与所述外壳100固定连接,所述弹片130朝向所述旋转支架300的面上设置有凸台131,所述凸台131伸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凸齿320之间,所述弹片130与所述外壳100的内壁之间具有形变空间。采用弹片130作为弹性件,并且在弹片130上设置有凸台131,使凸台131伸入相邻的两个凸齿320之间,即凸台131伸入所述凹槽330内,该凹槽330为弧形槽,并且弹片130与外壳100 的内壁之间具有形变空间,因此,当旋转支架300转动时,凸台131可沿凹槽330的内壁滑动,并且向靠近外壳100的内壁方向发生形变,从而凸台131可以越过凸齿320,然后在弹片130的弹力作用下,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凹槽 330内,从而对于旋转支架300以及电源线200形成定位,不会随意晃动,并且可以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卡顿,增加使用手感,而且将弹片130设置于旋转支架300的端面与外壳100的内壁之间,从而在沿平行于外壳100的底面方向的截面上,弹片130不需要占用外壳10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缩小外壳100 的整体体积。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支架300上的凸齿320,可以设置于旋转支架300的顶面或者底面上,也可以在顶面以及底面上均设置一圈凸齿320,并且在外壳100的顶面和底面对应设置弹片130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凸齿320还可以设置于旋转支架300的侧壁上,如图10所示,并且在外壳100内对应位置设置弹片130,该弹片130 为条形结构,弹片130上朝向旋转支架300的侧壁的面上设置有凸台131,凸台131伸入相邻的两个凸齿320之间,即凸台131伸入凹槽330内,弹片130 与旋转支架300相对的另一侧具有形变空间。该方案将凸齿320设置于旋转支架300的侧壁上,弹片130设置于旋转支架的侧面处,弹片130上的凸台131伸入凹槽330内,从而使凸台131能够限制旋转支架300以及电源线200 的位置,并且旋转支架300转动时,能够形成卡顿,增加使用手感,该方案在安装时,能够将旋转支架300和弹片130分别安装在外壳100内的预定位置,使凸台131与凹槽330相互配合即可,不需要设置其他定位结构,安装较为方便。
优选地,设置于旋转支架300侧壁上的多个凸齿320,在沿垂直于所述旋转支架300的轴线的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内,将多个凸齿320设置于同一平面内,能够减小弹片130沿平行于旋转支架300的轴线方向的宽度,从而减小弹片130的体积,进而减小弹片130占用外壳100内部的空间。
当凸齿320设置于旋转支架300的端面上时,为防止长时间使用后,弹片130与旋转支架300之间发生错位,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弹片130为圆环结构,所述弹片13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132,如图7所示,所述弹片130对应的所述外壳100内壁(即外壳100的顶面或者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40,如图9所示,所述定位柱140插入所述定位孔132内。通过在弹片130上开设至少两个定位孔132,在外壳100的内壁上对应设置至少两个定位柱140,通过定位柱140插入对应的定位孔132内,形成至少两个连接点,从而限制弹片130的位置,防止弹片130因转动,导致与旋转支架300产生错位。
优选地,弹片130上的定位孔132套设在定位柱140上之后,可以再通过胶粘等固定方式,将弹片130固定于外壳100内壁上,也可以将定位柱140 与定位孔132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实现相对固定,不需要增加其他的固定结构。
另外,如图7、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弹片130对应的所述外壳100内部的顶面或者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筋150,所述定位柱 140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筋150上,所述弹片130上未设置有所述凸台的部分抵接于所述支撑筋150上。通过在外壳100的内壁上设置支撑筋150,并且将定位柱140对应设置于支撑筋150上,当弹片130套设于定位柱140上时,弹片130上未设置凸台131的部分抵接于支撑筋150上,即弹片130与外壳100的内壁相互不接触,并且设置于有凸台131的部分处于悬空状态,从而在旋转支架300转动过程中弹片130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以使凸台131 能够轻松从一个凹槽330越过凸齿320进入下一个凹槽330内,并且用户在转动电源线200时,在具有卡顿,提升手感的同时,不会形成较大的阻力。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外壳100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挡板120,两个所述挡板120分别设置于所述出线孔110沿平行于所述外壳100底面方向的两端,所述挡板120垂直于所述外壳100的底面,两个所述挡板120均与所述旋转支架300的外壁接触。通过在外壳100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挡板120,两个挡板120分别固定于出线孔1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即两个挡板120分别设置于旋转支架300的两侧,两个挡板120均与旋转支架300的外壁接触,并且旋转支架300为圆柱体结构,当旋转支架300 带动电源线200转动时,两侧的挡板120不会形成阻碍,从而可调整电源线 200的出线位置,并且通过旋转支架300和两侧的挡板120将出线孔110整体遮挡,在旋转支架300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缝隙,可防止外部的杂物进入外壳100内部,从而对外壳100内部的部件形成保护,延长插座的使用寿命。
为提高旋转支架300与电源线200之间安装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旋转支架300包括第一本体340和第二本体350,如图5、图11 所示,所述第一本体340与所述第二本体350上均设置有槽体342,所述第一本体340和所述第二本体350相互卡接后,两个所述槽体342形成所述通孔 310。将旋转支架300分为第一本体340和第二本体350两部分,并且通过相互卡接组合,在安装时,先将电源线200的一部分安装在第一本体340的槽体342内,然后将第二本体350罩在电源线200的另一部分上,并且第一本体340与第二本体350相互卡接固定即可,安装方便,并且不会损伤电源线 200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您的所述电源线200伸入所述外壳100内的一端套设有护线套400,如图11所示,所述护线套400与所述电源线200的外壁固定连接,如图4、图5所示,所述护线套400一端通过所述出线孔110伸入所述外壳100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310。将护线套400设置于旋转支架 300上的通孔310内,然后将电源线200的伸入外壳100内的一端穿设在护线套400内,并且将电源线200的外壁与护线套400固定连接,从而确保在转动旋转支架300的过程中电源线200不会被损坏。
优选地,护线套400与电源线200的外壁之间采用注塑一体成型,从而使护线套400与电源线200的外壁之间成为一体结构,避免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长时间使用后连接处分离的情况发生。
为防止电源线200沿和护线套400沿通孔310的轴向滑动,如图11所示,所述护线套400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凸沿410,如图5、图12、图13所示,所述通孔310的内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311,所述凸沿410伸入所述环形槽311内。通过护线套400外壁上设置的凸沿410和通孔310内壁设置的环形槽311相互配合,限制护线套400沿通孔310的轴向移动,从而可避免电源线200被向外壳100外壁移动,造成插座内部电路损坏的情况发生。
如图12、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一本体340的边沿上开设有卡接孔341,所述第二本体350的边沿上设置有卡接键351;或者所述第一本体340的边沿上设置有卡接键351,所述第二本体350的边沿上开设有卡接孔341,所述第一本体340与所述第二本体350之间通过所述卡接孔 341和所述卡接键351卡接。通过第一本体340与第二本体350上分别设置卡接孔341和卡接键351,从而实现第一本体340与第二本体350相互卡接,便于拆卸和安装。
优选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旋转支架300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固定设置有转轴360,如图7所示,所述转轴360分别插入所述外壳100内部的顶面和底面上设置的旋转孔160中,并且,并且上述支撑筋 150绕旋转孔160对称设置,如图9所示,以使弹片130安装在外壳100内部后,更加平衡,转轴360可以通过弹片130中间的空间插入旋转孔160内。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0可以设置上壳体170和下壳体180两部分,上壳体170和下壳体180之间相互卡接,并且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从而在需要对插座进行维修时,便于拆卸。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为条形通孔;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出线孔伸入所述外壳内部;
旋转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出线孔处,所述旋转支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旋转支架上沿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外壳内部;
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用于防止所述旋转支架任意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上并绕其周向分布的多个凸齿,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凸齿之间,所述旋转支架转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上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凸齿之间的一端可向远离所述旋转支架的方向发生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齿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的端面上,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的端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所述弹片与所述旋转支架的端面平行,并且所述弹片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弹片朝向所述旋转支架的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凸齿之间,所述弹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形变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齿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的侧壁上,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的侧面、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弹片上朝向所述旋转支架的侧壁的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凸齿之间,所述弹片与所述旋转支架相对的另一侧具有形变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圆环结构,所述弹片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弹片对应的所述外壳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对应的所述外壳内壁上设置有支撑筋,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支撑筋上,所述弹片上未设置有所述凸台的部分抵接于所述支撑筋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出线孔沿平行于所述外壳底面方向的两端,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外壳的底面,两个所述挡板均与所述旋转支架的外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上均设置有槽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互卡接后,两个所述槽体形成所述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伸入所述外壳内的一端套设有护线套,所述护线套与所述电源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护线套一端通过所述出线孔伸入所述外壳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套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凸沿,所述通孔的内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凸沿伸入所述环形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线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边沿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第二本体的边沿上设置有卡接键;或者所述第一本体的边沿上设置有卡接键,所述第二本体的边沿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所述卡接孔和所述卡接键卡接。
CN202020568122.1U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Active CN211789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8122.1U CN211789662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8122.1U CN211789662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9662U true CN211789662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59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8122.1U Active CN211789662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96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159A (zh) * 2021-12-21 2022-04-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电器盒与高压线束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159A (zh) * 2021-12-21 2022-04-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电器盒与高压线束的连接结构
CN114336159B (zh) * 2021-12-21 2023-09-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电器盒与高压线束的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58978B1 (ko) 케이블 인출 유닛 어셈블리
US6230860B1 (en) Mobile phone battery charger with power cord winding mechanism
CN211789662U (zh)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US7527534B1 (en) Cable clamping device
CN111370900A (zh) 一种出线可旋转的插座
CN212543845U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保护壳
CN214404042U (zh) 便携风扇
KR101156677B1 (ko) 미니 삼각대 겸용 크래들
CN210053240U (zh) 一种充电座
CN218998108U (zh) 支架保护壳
CN213782426U (zh) 充电接口
CN218071545U (zh) 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保护壳
CN219716020U (zh) 一种显示器扩展装置
CN110768344A (zh) 一种整体壁挂便携式无线充电宝
CN220964355U (zh) 车载充电装置
CN215929769U (zh) 电源线收放装置、电器盒和电器设备
JP3324742B2 (ja) ブラシホルダ装置
CN215454885U (zh) 一种两用的电蚊拍
CN218216723U (zh) 充电器
CN217115304U (zh) 一种外部具有防撞装置的户外用防护型配电柜
CN219461861U (zh) 腰部按摩仪
CN220710703U (zh) 连接头及连接线
CN219436243U (zh) 一种具有折弯保护结构的家用线束
CN217114989U (zh) 一种用于行程开关连接的atm机门禁信号线
CN217576925U (zh) 一种卸料车监控定位安装装置以及卸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