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9494U -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9494U
CN211789494U CN202020418814.8U CN202020418814U CN211789494U CN 211789494 U CN211789494 U CN 211789494U CN 202020418814 U CN202020418814 U CN 202020418814U CN 211789494 U CN211789494 U CN 211789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ntenna
radiation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88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阴倩倩
班涛
赵维兵
潘成伟
卢秋全
李怀山
刘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un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n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n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n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88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9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9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9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该车载OBU装置包括天线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天线装置设置在车辆玻璃上,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基板和辐射装置,所述天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辐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连接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和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通过在第一表面上只设置辐射装置,没有其他馈电结构和匹配网络,降低了其他线路对于辐射装置的干扰,降低设计难度,提高辐射性能;将包含射频电路的第二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减少微波损耗,提高产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上的收费口,如果采用普通的人工服务,效率比较低。造成收费口拥堵的可能上升。ETC技术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个问题;随着交通管理部门对ETC的推广,车载OBU已成为各级厂商研究的重点,OBU(即On board Unit的缩写),直译就是车载单元的意思,就是采用DSRC(英文全称为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技术,与RSU进行通讯的微波装置,在ETC系统中,OBU放在车上,路边架设路侧单元(英文全称为Road SideUnit,简称RSU),相互之间通过微波进行通讯,车辆高速通过RSU的时候,OBU和RSU之间用微波通讯。当前车载OBU主要分为前装与后装二大部分。前装方案一般将天线单独做成一个小盒子,贴在前挡玻璃上,OBU主体则嵌入在后视镜或者车辆其他地方中,再透过前挡玻璃与车外通信,也有将OBU天线单元单独剥离植入前挡玻璃在通过同轴线缆与OBU主控面板连接。后装方案基本通过粘胶将OBU模块粘在前挡玻璃后方,OBU天线透过前挡玻璃与外部通信。
但是前装方案存在着OBU与其他部件集成容易对其他器件的使用产生局限性,而且加工工艺步骤增加,相对实现成本高的缺点。后装方案存在着不满足车规需求,没有考虑玻璃以及不同车型结构对天线性能的影响,OBU的性能不稳定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通过在天线基板的顶面上只设置辐射装置,没有其他的馈电结构和匹配网络,从而降低了其他线路对于辐射装置的干扰,同时降低了设计难度,也提高了辐射性能;将包含射频电路的第二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表面上,使得射频收发芯片减少微波损耗,提高产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OBU装置,包括天线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天线装置设置在车辆玻璃上,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基板和辐射装置,所述天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辐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辐射装置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连接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辐射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和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馈电网络,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射频电路,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供电电源;所述射频电路包括射频收发芯片、电源和串口走线;所述射频收发芯片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连接装置通过所述电源和串口走线与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电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和线缆;所述连接器一端与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通过线缆与第一控制装置电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射频电路和微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供电电源;所述射频电路包括射频收发芯片、电源和串口走线;所述射频收发芯片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射频收发芯片通过电源和串口走线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联接;所述连接装置通过电源和串口走线与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电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和直流导线,所述连接器一端与所述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通过直流导线与供电电源电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直流导线和CAN线,所述连接器一端与所述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直流导线和CAN线与供电电源和汽车CAN模块电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为射频电路和微控制器封装在一起的SOC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线基板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基板、第一地平面、第二基板、第二地平面以及第三基板,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基板的顶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三基板的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辆玻璃为夹层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中间夹层,所述天线装置在中间夹层内,所述内层玻璃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控制装置和连接装置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馈电网络通过过孔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辐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辐射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玻璃包括夹层玻璃、天线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夹层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中间夹层,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基板和辐射装置,所述天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天线基板设置在所述中间夹层内;所述辐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辐射装置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连接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辐射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和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馈电网络,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层玻璃上设置有一凹槽,用于放置第二控制装置和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第一表面上只设置辐射装置,没有其他的馈电结构和匹配网络,从而降低了其他线路对于辐射装置的干扰,同时降低了设计难度,也提高了辐射性能;将包含射频电路的第二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减少微波损耗,提高产品性能。
2、将天线装置设置在夹层玻璃的中间夹层中,减少了玻璃结构对辐射装置的影响,使得辐射装置的性能更加稳定。
3、连接装置仅采用了两根直流导线,降低了物料成本,使得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天线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天线装置的背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天线装置的背面玻璃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天线装置的叠层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天线装置的正视图;
图8为实施例2中天线装置的背视图;
图9为实施例2中天线装置的背面玻璃视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带CAN线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天线装置的叠层图。
图1-图11中,天线装置—1,控制装置—2、车辆玻璃—3,天线基板—4,辐射装置—5,第一表面—6,第二表面—7,连接装置—8、第一控制装置—9,第二控制装置—10,第一基板—11,第一地平面—12,第二基板—13,第二地平面—14,第三基板—15,内层玻璃—16,外层玻璃—17,中间夹层—18,凹槽—19,走线层—20,线缆—21,连接器—22;天线装置—101,控制装置—102、车辆玻璃—103,天线基板—104,辐射装置—105,第一表面—106,第二表面—107,连接装置—108、第一控制装置—109,第二控制装置—110,第一基板—111,第一地平面—112,第二基板—113,第二地平面—114,第三基板—115,内层玻璃—116,外层玻璃—117,中间夹层—118,凹槽—119,走线层—120,直流导线—121,连接器—122,CAN线—123,汽车CAN模块—1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OBU装置,包括天线装置1和控制装置2,天线装置1设置在车辆玻璃3上,天线装置1包括天线基板4和辐射装置5,天线基板4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6和第二表面7;辐射装置5设置在天线基板4的第一表面6上,辐射装置5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控制装置2包括连接装置8、第一控制装置9和第二控制装置10,用于控制辐射装置5;第二控制装置10和连接装置8设置在天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7上;天线基板4的第二表面7上设置有馈电网络,第二控制装置10通过馈电网络与辐射装置5电联接;第二控制装置10通过连接装置8与第一控制装置9电联接;第一表面6上只设置辐射装置5没有其他的馈电结构和匹配网络,从而降低了其他线路对于辐射装置5的干扰,同时降低了设计难度,也提高了辐射性能。
第二控制装置10包括射频电路,第一控制装置9包括微控制器、供电电源;射频电路包括射频收发芯片、电源和串口走线;射频收发芯片通过馈电网络与辐射装置5电联接;馈电网络与辐射装置5的连接方式,采用在天线基板4上设置过孔后用线缆连接,或者采用感应耦合的方式连接,本申请中优选采用馈电网络通过过孔与辐射装置5相连接,辐射装置5包括为一个辐射单元或者多辐射单元组成的阵列天线;连接装置8通过电源和串口走线与射频收发芯片电联接;连接装置8包括连接器和线缆;连接器引脚的一端与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通过线缆与第一控制装置9电联接;本申请中线缆采用低速线缆,连接器采用第一连接器,与同轴射频线缆与高速连接器相比降低了物料成本;低速连接器使用低速线缆与第一控制装置9连接,将射频收发芯片分离单独设计在天线基板4上,一方面可以提高射频物理指标,另一方面由于体积较小也更好集成在前挡风玻璃中。
天线基板4可以选用PCB板,本申请中为天线基板4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基板11、第一地平面12、第二基板13、第二地平面14以及第三基板15,第一表面6为第一基板11的顶面,第二表面7为第三基板15的底面;在第二表面7上设置有走线层20,走线层20用来设置有馈电网络、电源和串口走线;第一基板11、第三基板15的材质可以为FR-4材料、第二基板13的材质可以为prepreg材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OBU装置,适合用于ETC通讯。当用于ETC系统中,为了便于与RSU进行通讯,优选将本申请设置在车辆的前挡玻璃上,车辆的前挡玻璃大多为夹层玻璃,包括内层玻璃16,外层玻璃17和中间夹层18,中间夹层18优选为PVB夹层,考虑到夹层玻璃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夹层玻璃的介电常数复杂,为了使得天线辐射装置5性能更加稳定,天线装置1即包括天线基板4和辐射装置5,设置在中间夹层18内,辐射装置5与外层玻璃17相接触,内层玻璃16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控制装置10和连接装置8的凹槽1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玻璃,结合图1-图5所示,所述车辆玻璃包括夹层玻璃、天线装置1以及控制装置2,所述夹层玻璃包括内层玻璃16,外层玻璃17和中间夹层18,所述天线装置1包括天线基板4和辐射装置5,所述天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6和第二表面7,所述天线基板4设置在所述中间夹层18内;所述辐射装置5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1的第一表面6上,所述辐射装置5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2包括连接装置8、第一控制装置9和第二控制装置10,用于控制辐射装置5;所述第二控制装置10和所述连接装置8设置在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7上;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7上设置有馈电网络,所述第二控制装置10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5电联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10通过连接装置8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9电联接。优选地,所述内层玻璃16上设置有一凹槽19,用于放置第二控制装置和连接装置,即凹槽结构可以用于收容第二控制装置以及部分连接装置,从而有利于产品结构的小型化设计。
实施例2
如附图6-附图11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载OBU装置,包括天线装置101和控制装置102,天线装置101设置在车辆玻璃103上,天线装置101包括天线基板104和辐射装置105,天线基板104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06和第二表面107;辐射装置105设置在天线基板104的第一表面106上,辐射装置105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控制装置102包括连接装置108、第一控制装置109和第二控制装置110,用于控制辐射装置105;第二控制装置110和连接装置108设置在天线基板104的第二表面107上;天线基板104的第二表面107上设置有馈电网络,第二控制装置110通过馈电网络与辐射装置105电联接;第二控制装置110通过连接装置108与第一控制装置109电联接;第一表面106上只设置辐射装置105没有其他的馈电结构和匹配网络,从而降低了其他线路对于辐射装置105的干扰,同时降低了设计难度,也提高了辐射性能
第二控制装置110包括射频电路和微控制器,第一控制装置109包括供电电源;射频电路包括射频收发芯片、电源和串口走线;射频收发芯片通过馈电网络与辐射装置105电联接;射频收发芯片通过电源和串口走线与微控制器电联接;连接装置108通过电源和串口走线与射频收发芯片电联接;馈电网络与辐射装置105的连接方式,采用在天线基板104上设置过孔后用线缆连接,或者采用感应耦合的方式连接,本申请中优选采用馈电网络通过过孔与辐射装置105相连接,辐射装置105包括为一个辐射单元或者多辐射单元组成的阵列天线;连接装置108包括连接器122和直流导线121,连接器122一端与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通过直流导线121与供电电源即第一控制装置109电联接,连接装置108仅两根直流导线,产品成本低;将射频收发芯片和微控制器分离单独设计在天线基板104的第二表面107上,减少微波损耗,提高产品性能。
连接装置108还可以包括连接器122、直流导线121和CAN线123,连接器122一端与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直流导线121和CAN线123与供电电源和汽车CAN模块124电联接,这样可以实现与汽车CAN模块124进行通信。
为了减小第二控制装置110在第二表面107上的面积,第二控制装置110为射频电路和微控制器封装在一起的SOC芯片,从而方便安装。
天线基板104可以选用PCB板,本申请中为天线基板104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基板111、第一地平面112、第二基板113、第二地平面114以及第三基板115,第一表面106为第一基板111的顶面,第二表面107为第三基板115的底面,在第二表面107上设置有走线层120,走线层120用来设置有馈电网络、电源和串口走线;第一基板111、第三基板115的材质可以为FR-4材料、第二基板的材质可以为prepreg材料。
为了便于与RSU进行通讯,优选将本申请设置在车辆的前挡玻璃上,车辆的前挡玻璃大多为夹层玻璃,包括内层玻璃116,外层玻璃117和中间夹层118,中间夹层118优选为PVB夹层,考虑到夹层玻璃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夹层玻璃的介电常数复杂,为了使得天线辐射装置105性能更加稳定,天线装置101即包括天线基板104和辐射装置105,设置在中间夹层118内,辐射装置105与外层玻璃117相接触,内层玻璃116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控制装置110和连接装置108的凹槽119,当采用第二控制装置110为射频电路和微控制器封装在一起的SOC芯片,可以减少前挡玻璃的挖槽面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天线装置设置在车辆玻璃上,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基板和辐射装置,所述天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辐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辐射装置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连接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辐射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和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馈电网络,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供电电源,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包括射频收发芯片、电源和串口走线;所述射频收发芯片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连接装置通过所述电源和串口走线与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电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和线缆;所述连接器一端与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通过线缆与第一控制装置电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供电电源,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射频电路和微控制器;所述射频电路包括射频收发芯片、电源和串口走线;所述射频收发芯片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射频收发芯片通过电源和串口走线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联接;所述连接装置通过电源和串口走线与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电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和直流导线,所述连接器一端与所述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通过直流导线与供电电源电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直流导线和CAN线,所述连接器一端与所述电源和串口走线电联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直流导线和CAN线与供电电源和汽车CAN模块电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为射频电路和微控制器封装在一起的SOC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基板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基板、第一地平面、第二基板、第二地平面以及第三基板,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基板的顶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三基板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玻璃为夹层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中间夹层,所述天线装置在中间夹层内,所述内层玻璃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控制装置和连接装置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OBU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通过过孔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辐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辐射单元。
11.一种车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玻璃包括夹层玻璃、天线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夹层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中间夹层,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基板和辐射装置,所述天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天线基板设置在所述中间夹层内;所述辐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辐射装置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连接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辐射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和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所述天线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馈电网络,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馈电网络与所述辐射装置电联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电联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车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玻璃上设置有一凹槽,用于放置第二控制装置和连接装置。
CN202020418814.8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Active CN211789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8814.8U CN211789494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8814.8U CN211789494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9494U true CN211789494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8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8814.8U Active CN211789494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9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89493U (zh)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CN107086366A (zh) 宽带共面波导馈电单级贴片天线
CN101222082A (zh) Am/fm接收用天线
CN211789494U (zh) 一种车载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US20050062658A1 (en) Roof for motor vehicles
US20230402743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tenna system, and vehicle
CN202041996U (zh) 车载单元
US20190348753A1 (en) Transparent pane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system
CN212725547U (zh) 一种圆极化微带天线及obu装置及车辆玻璃
CN214153182U (zh) 一种集成天线、玻璃及车辆
CN212529262U (zh) 车辆及车窗玻璃和车载单元
CN214280194U (zh) 一种汽车玻璃集成天线
CN209266561U (zh) 一种金属框车载天线
CN112693288A (zh) 汽车玻璃、车辆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CN210983473U (zh) 一种etc电子标签
CN206741563U (zh) 一种etc系统
CN206348785U (zh) 车载高速usb通信电路板
CN217134661U (zh) 融合etc-obu的车载天线
CN214099872U (zh) Etc车载装置
CN111326849B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信号收/发天线的制备方法
CN212569871U (zh) 一种集成etc功能的车载电子控制单元
EP3896789B1 (en) Antenna device
CN219892403U (zh) 一种车载v2x天线、玻璃及车辆
CN213906664U (zh) 一种低成本双路射频天线接收电路
CN213482919U (zh) 车载电子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8

Address after: 350301 Fuyao Glass Industry Zone 2, Honglu Town, Fuqing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Fujian Yun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301 zone 2, Fuyao Glass Industrial Zone, Honglu Town, Fuqing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N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