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9455U -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89455U CN211789455U CN202020826040.2U CN202020826040U CN211789455U CN 211789455 U CN211789455 U CN 211789455U CN 202020826040 U CN202020826040 U CN 202020826040U CN 211789455 U CN211789455 U CN 2117894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lecting surface
- upper chord
- main cable
- cable anchoring
- surface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包括:主索锚固头下夹瓦、主索锚固头上夹瓦、主索锚固头橡胶垫、上弦杆下夹瓦、上弦杆上夹瓦、上弦杆橡胶垫、上弦杆连接钢板、反射面支撑槽钢、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反射面支撑螺母和反射面支撑柱以及张紧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可辅助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的更换,对原结构受力影响较小,实现自适应连接机构快速更换,人工作业强度小,进度快,对原反射面单元无损伤,满足反射面单元维修的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
背景技术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Telescope,FAST)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科学装置,是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具有三项自主创新: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主动变形的反射面、采用六索并联拖动的柔性轻型馈源支撑。
FAST反射面采用柔性索网作为主要支承结构和主动变形的关键部件。索网结构共包括6670根主索、2225根下拉索和2225个索网节点盘。每一根下拉索和一台液压促动器连接并锚固于地面基墩。每个节点盘和相邻6根主索相互连接,共同编织形成了巨大的主索网,也是FAST反射面几何面形的基础。通过协调控制2225台液压促动器的伸缩运动,进而带动主索和节点盘的运动,可以实现反射面面形的改变,如基准球面(曲率半径300米)和天文观测所需的旋转抛物面(口径300米)等。
主索网所构成的曲面面域主要采用短程线分割方法,全域被划分为4300个近似等边三角形域和150个边缘四边形域,每一个节点盘均位于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顶点位置。主索网的每个三角形域和四边形域均安装全铝合金反射面单元,覆盖整个面域,构成FAST反射面。相邻反射面单元之间留有约65mm的间隙,保证反射面面形改变时相邻单元不会发生碰撞干涉。其中三角形单元边长约11米,重量约450-480Kg。反射面单元的每个顶点分别通过一个自适应连接机构与其对应的索网节点盘进行约束连接。对于三角形单元而言,不同的顶点连接不同的自适应连接机构,可分为0#连接机构、1#连接机构和2#连接机构三种。0#连接机构约束3个平动自由度,1#连接机构约束2个平动自由度,2#连接机构约束1个平动自由度。通过这样的约束连接方式约束刚性反射面单元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保证了反射面单元以简支约束的方式与索网结构连接,不会因为索网结构自身的运动变形而引起附加内力。
FAST反射面单元的自适应连接机构是一种完全创新的产品,没有现成的实例可供参考,需要在故障-改进-更新的循环中不断完善原有产品设计和安装工艺。自适应连接机构的润滑非常重要,但因长期暴露在野外环境下工作,随着工作时间增长,润滑性能变差,甚至可能失效,导致自适应连接机构无法通过内部滑动消解反射面主动变形时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危及反射面单元。
因发生故障的反射面单元分布在直径500米、高程差134米的球形反射面内,故障反射面单元约有一半的索网节点距地面高度约为4.3m~10m,其余部分离地面高度约10m~50m,故障单元维修,全部是高空作业,人员难于到达。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包括:主索锚固头下夹瓦、主索锚固头上夹瓦、主索锚固头橡胶垫、上弦杆下夹瓦、上弦杆上夹瓦、上弦杆橡胶垫、上弦杆连接钢板、反射面支撑槽钢、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反射面支撑螺母和反射面支撑柱以及张紧机构;
所述主索锚固头橡胶垫分别安装于第一主索锚固头和第二主索锚固头上,每个所述主索锚固头橡胶垫上分别安装一主索锚固头下夹瓦和一主索锚固头上夹瓦,所述主索锚固头下夹瓦与主索锚固头上夹瓦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上弦杆橡胶垫分别安装于第一上弦杆和第二上弦杆,每个所述上弦杆橡胶垫上分别安装一上弦杆下夹瓦和一上弦杆上夹瓦,所述上弦杆下夹瓦和上弦杆上夹瓦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安装在两个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之间;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安装在两个所述上弦杆上夹瓦之间;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设置于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的中部;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位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的底面;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底端依次穿装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中部的长槽孔、反射面支撑螺母之后并固定在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上;
所述张紧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所述张紧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于腹杆下部连接的螺栓球节点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吊环螺钉、钢丝绳索具、索具螺旋扣和吊带;
所述吊环螺钉安装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
所述索具螺旋扣安装于所述吊环螺钉;
所述钢丝绳索具安装于所述索具螺旋扣;
所述吊带的下部绑扎在腹杆下部连接的螺栓球节点上,所述吊带的上部与所述钢丝绳索具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的顶部设置有螺柱;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在两端设置有长槽孔;两个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的螺柱分别插入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两端的长槽孔,通过在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的螺柱上安装螺母紧固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弦杆上夹瓦的顶部设置有螺柱;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在两端设置有长槽孔;两个所述上弦杆上夹瓦的螺柱分别插入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两端的长槽孔,通过在所述上弦杆上夹瓦的螺柱上安装螺母紧固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安装在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中部的安装孔,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的内锥面位于反射面支撑槽钢的上方;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下端球面与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的内锥面接触,用于限制反射面支撑柱的下端球面的三个平动自由度。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的截面呈T型;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上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下部的宽度;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的上部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的中间长槽孔为间隙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绕螺纹中心线的旋转自由度。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上部焊接有横杆;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竖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下部设置有球面。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
所述第一牵引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弦杆的节点球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三主索锚固头连接,所述第三主索锚固头与所述第一主索锚固头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一上弦杆的同侧;
所述第二牵引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弦杆的节点球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机构的另一端与第四主索锚固头连接,所述第四主索锚固头与所述第二主索锚固头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二上弦杆的同侧。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分别包括:吊带、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的一端通过吊带与所述第一上弦杆或第二上弦杆后端的节点球连接;所述手拉葫芦的另一端通过吊带与所述第三主索锚固头或第四主索锚固头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可辅助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的更换,对原结构受力影响较小,实现自适应连接机构快速更换,人工作业强度小,进度快,对原反射面单元无损伤,满足反射面单元维修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射面支撑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索锚固头上夹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索锚固头下夹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射面单元向上牵引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10 1#连接机构拆卸完示意图,其中反射小面板折起;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吊带;2—钢丝绳索具;3—索具螺旋扣;4—反射面支撑槽钢;5—主索锚固头下夹瓦;6—螺栓;7—螺母;8—主索锚固头上夹瓦;9—主索锚固头橡胶垫;10—上弦杆橡胶垫;11—上弦杆下夹瓦;12—上弦杆上夹瓦;13—上弦杆连接钢板;14—反射面支撑柱;15—反射面支撑螺母;16—吊环螺钉;17—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8—索节点盘;19—反射面单元连接盘;20—1#连接机构;21—第一上弦杆;22—第二上弦杆;23—反射面背架腹杆;24—反射面背架上弦杆节点球;26—螺钉;29—轴套;30—小反射面板;31—手拉葫芦;32—吊带;33-第一主索锚固头;34-第二主索锚固头;35-第三主索锚固头;36-第四主索锚固头;37-第一牵引机构;38-第二牵引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包括:主索锚固头下夹瓦5、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主索锚固头橡胶垫9、上弦杆下夹瓦11、上弦杆上夹瓦12、上弦杆橡胶垫10、上弦杆连接钢板13、反射面支撑槽钢4、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反射面支撑螺母15和反射面支撑柱14以及张紧机构;所述主索锚固头橡胶垫9分别安装于第一主索锚固头33和第二主索锚固头34上,每个所述主索锚固头橡胶垫9上分别安装一主索锚固头下夹瓦5和一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所述主索锚固头下夹瓦5与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之间固定连接(具体地,每副主索锚固头下夹瓦5与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用两套由螺栓6、螺母7组成的螺栓副连接);所述上弦杆橡胶垫10分别安装于第一上弦杆21和第二上弦杆22,每个所述上弦杆橡胶垫10上分别安装一上弦杆下夹瓦11和一上弦杆上夹瓦12,所述上弦杆下夹瓦11和上弦杆上夹瓦12之间固定连接(具体地,每副上弦杆下夹瓦11和上弦杆上夹瓦12用两套由螺栓6、螺母7组成的螺栓副连接);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4安装在两个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之间;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安装在两个所述上弦杆上夹瓦12之间;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设置于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4的中部;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15位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的底面;所述反射面支撑柱14的底端依次穿装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中部的长槽孔、反射面支撑螺母15之后并固定在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上;所述张紧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所述张紧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于反射面背架腹杆23下部连接的螺栓球节点上。通过调整两套牵引机构的长度,调整好反射面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吊环螺钉16、钢丝绳索具2、索具螺旋扣3和吊带1;所述吊环螺钉16安装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所述索具螺旋扣3安装于所述吊环螺钉16;所述钢丝绳索具2安装于所述索具螺旋扣3;所述吊带1的下部绑扎在腹杆下部连接的螺栓球节点上,所述吊带1的上部与所述钢丝绳索具2连接。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的顶部设置有螺柱;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4在两端设置有长槽孔;两个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的螺柱分别插入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4两端的长槽孔,通过在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的螺柱上安装螺母紧固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4。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弦杆上夹瓦12的顶部设置有螺柱;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在两端设置有长槽孔;两个所述上弦杆上夹瓦12的螺柱分别插入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两端的长槽孔,通过在所述上弦杆上夹瓦12的螺柱上安装螺母紧固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4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安装在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4中部的安装孔,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的内锥面位于反射面支撑槽钢4的上方;所述反射面支撑柱14的下端球面与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的内锥面接触,用于限制反射面支撑柱14的下端球面的三个平动自由度。
换句话理解,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与反射面支撑槽钢4中间通孔是孔轴间隙配合,反射面支撑柱14的下端球面与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的内锥面接触,限制反射面支撑柱14的下端球面的3个平动自由度,反射面支撑螺母15为自制T型螺母,上部宽度小,与上弦杆连接钢板13的中间长槽孔为间隙配合,起到定位、限制反射面支撑螺母15绕螺纹中心线的旋转自由度,反射面支撑螺母15下部较宽,起到对上弦杆连接钢板13的支撑作用。反射面支撑柱14上部焊接有横的圆杆,便于手动旋转反射面支撑柱14,灵活调整对上弦杆连接钢板13的支撑力。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15的截面呈T型;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15上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15下部的宽度;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15的上部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13的中间长槽孔为间隙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15绕螺纹中心线的旋转自由度。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面支撑柱14的上部焊接有横杆;所述反射面支撑柱14的竖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反射面支撑柱14的下部设置有球面。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牵引机构37和第二牵引机构38;
所述第一牵引机构3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弦杆21的节点球(反射面背架上弦杆节点球24)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机构37的另一端与第三主索锚固头35连接,所述第三主索锚固头35与所述第一主索锚固头33相邻(索节点盘18上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上弦杆21的同侧。
所述第二牵引机构3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弦杆22的节点球(反射面背架上弦杆节点球24)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机构38的另一端与第四主索锚固头36连接,所述第四主索锚固头36与所述第二主索锚固头34相邻(索节点盘18上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上弦杆22的同侧。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机构37和第二牵引机构38分别包括:吊带32、手拉葫芦31;所述手拉葫芦31的一端通过吊带32与所述第一上弦杆21或第二上弦杆22后端的节点球连接;所述手拉葫芦31的另一端通过吊带32与所述第三主索锚固头35或第四主索锚固头36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可辅助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的更换,对原结构受力影响较小,实现自适应连接机构快速更换,人工作业强度小,进度快,对原反射面单元无损伤,满足反射面单元维修的需要。
本实施例的工装过程如下:(先将反射面单元角点处的可翻转的小反射面板30翻转,小反射面板30与其临近的面板用2个铆接的折页连接,小反射面板30可以绕折页轴向后转动180度)。
1)、先安装两根主索锚固头橡胶垫9、主索锚固头下夹瓦5、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每副上下夹瓦用两套由螺栓6、螺母7组成的螺栓副连接;
2)、安装两根上弦杆橡胶垫10、上弦杆下夹瓦11、上弦杆上夹瓦12,每副上下夹瓦用两套由螺栓6、螺母7组成的螺栓副连接;
3)、安装反射面支撑槽钢4,将反射面支撑槽钢4放置在两个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上,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的螺柱分别插入反射面支撑槽钢4两端的长槽孔中,再在主索锚固头上夹瓦8的螺柱安装螺母7紧固反射面支撑槽钢4;
4)、安装上弦杆连接钢板13,将上弦杆连接钢板13放置在两个上弦杆上夹瓦12上,上弦杆上夹瓦12的螺柱分别插入上弦杆连接钢板13两端的长槽孔中,再在上弦杆上夹瓦12的螺柱上安装螺母7紧固上弦杆连接钢板13;
5)、将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安装到反射面支撑槽钢4中间的孔中,内锥面在反射面支撑槽钢4的上部。再将反射面支撑螺母15托放到上弦杆连接钢板13底面的长槽孔中,反射面支撑柱14从上弦杆连接钢板13的上面中间长槽孔旋入反射面支撑螺母15中,直至反射面支撑柱14底端的球面接触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17的内锥面上;
6)、调整各上下夹瓦、橡胶垫的位置和上弦杆连接钢板13、反射面支撑槽钢4的位置,使反射面支撑柱14基本呈竖直状态,该过程要调整上弦杆连接钢板13和反射面支撑槽钢4及相关件的位置,使反射面支撑柱14位于上下弦杆的垂直对称中心面附近。调整完成后,预紧各螺母和螺栓副;
7)、将吊环螺钉16安装到上弦杆连接钢板10上,将索具螺旋扣3挂到吊环螺钉16上,将钢丝绳索具2挂到索具螺旋扣3上。将1吨吊带1可靠绑扎到腹杆下部连接的螺栓球节点上,1吨吊带1的上部与钢丝绳索具2的下部连接,调节索具螺旋扣3到最长位置,然后调节1吨吊带的长度,使之在索具螺旋扣3缩短到极限位置前,由1吨吊带1、钢丝绳索具2、索具螺旋扣3和吊环螺钉16组成的张拉机构达到张紧力的要求;
8)、拧紧反射面支撑柱14,使反射面支撑螺母15支撑上弦杆连接钢板13,两根主索锚固头代替反射面单元连接盘19承载反射面单元的重量,从而使该实用新型工装代替1#连接机构20(或0#连接机构)的支撑反射面单元。
9)、用1吨吊带32将反射面单元临近的主索锚固头捆绑,吊带32的另一端与1吨手拉葫芦31连接,手拉葫芦31下端与一根1吨吊带32连接,该吊带的另一端捆绑上弦杆后端球节点球,调整手拉葫芦长度,将该牵引机构张紧。反射面单元另一端的上弦杆节点球与其侧的主索锚固头用该牵引机构连接张紧。通过调整两套牵引机构的长度,调整好反射面的位置。
10)、拆卸1#连接机构20的端头螺钉26、防松垫圈、挡圈,将轴套29装入1#连接机构的节点轴端,再将挡圈、防松垫圈、端头螺钉26分别按原位置装回,拧紧螺钉26至可靠牢固;拆卸该实用新型的自适应连接机构力系转换工装,完成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索锚固头下夹瓦、主索锚固头上夹瓦、主索锚固头橡胶垫、上弦杆下夹瓦、上弦杆上夹瓦、上弦杆橡胶垫、上弦杆连接钢板、反射面支撑槽钢、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反射面支撑螺母和反射面支撑柱以及张紧机构;
所述主索锚固头橡胶垫分别安装于第一主索锚固头和第二主索锚固头上,每个所述主索锚固头橡胶垫上分别安装一主索锚固头下夹瓦和一主索锚固头上夹瓦,所述主索锚固头下夹瓦与主索锚固头上夹瓦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上弦杆橡胶垫分别安装于第一上弦杆和第二上弦杆,每个所述上弦杆橡胶垫上分别安装一上弦杆下夹瓦和一上弦杆上夹瓦,所述上弦杆下夹瓦和上弦杆上夹瓦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安装在两个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之间;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安装在两个所述上弦杆上夹瓦之间;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设置于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的中部;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位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的底面;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底端依次穿装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中部的长槽孔、反射面支撑螺母之后并固定在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上;
所述张紧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所述张紧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于腹杆下部连接的螺栓球节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吊环螺钉、钢丝绳索具、索具螺旋扣和吊带;
所述吊环螺钉安装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
所述索具螺旋扣安装于所述吊环螺钉;
所述钢丝绳索具安装于所述索具螺旋扣;
所述吊带的下部绑扎在腹杆下部连接的螺栓球节点上,所述吊带的上部与所述钢丝绳索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的顶部设置有螺柱;
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在两端设置有长槽孔;
两个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的螺柱分别插入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两端的长槽孔,通过在所述主索锚固头上夹瓦的螺柱上安装螺母紧固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弦杆上夹瓦的顶部设置有螺柱;
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在两端设置有长槽孔;
两个所述上弦杆上夹瓦的螺柱分别插入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两端的长槽孔,通过在所述上弦杆上夹瓦的螺柱上安装螺母紧固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安装在所述反射面支撑槽钢中部的安装孔,所述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的内锥面位于反射面支撑槽钢的上方;
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下端球面与反射面支撑柱内锥面座的内锥面接触,用于限制反射面支撑柱的下端球面的三个平动自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的截面呈T型;
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上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下部的宽度;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的上部与所述上弦杆连接钢板的中间长槽孔为间隙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反射面支撑螺母绕螺纹中心线的旋转自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上部焊接有横杆;
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竖杆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反射面支撑柱的下部设置有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
所述第一牵引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弦杆的节点球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三主索锚固头连接,所述第三主索锚固头与所述第一主索锚固头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一上弦杆的同侧;
所述第二牵引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弦杆的节点球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机构的另一端与第四主索锚固头连接,所述第四主索锚固头与所述第二主索锚固头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二上弦杆的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分别包括:吊带、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的一端通过吊带与所述第一上弦杆或第二上弦杆后端的节点球连接;所述手拉葫芦的另一端通过吊带与所述第三主索锚固头或第四主索锚固头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26040.2U CN211789455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26040.2U CN211789455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89455U true CN211789455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5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26040.2U Active CN211789455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89455U (zh) |
-
2020
- 2020-05-18 CN CN202020826040.2U patent/CN2117894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66330B2 (en) | Gearbox supporting means of a wind turbine,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gearbox supporting means | |
BRPI1106925A2 (pt) | sistema de conexço fixo para segmentos de coluna de guindaste | |
CN109969933A (zh) | 一种风叶单叶片安装吊具 | |
CN110617370B (zh) | 一种石油化工管道安装支架 | |
CN113622576B (zh) | 一种超大型体育场馆钢罩棚屋盖结构空间转体施工方法 | |
CN211789455U (zh) |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 | |
CN210597653U (zh) | 一种h型钢梁固定件 | |
CN216075546U (zh) | 一种etfe膜侧封膜框架连接结构 | |
CN111463546A (zh) |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力系转换工装 | |
CN208352527U (zh) | 一种fast反射面中心孔索张拉柔性封堵结构 | |
CN203428804U (zh) | 一种超起装置及超起支腿 | |
CN107947015B (zh) | 耐张杆带电更换装置 | |
CN111585039B (zh) |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更换方法 | |
CN214116266U (zh) | 一种抗悬索桥晃动的伸缩装置 | |
CN212225776U (zh) | 一种fast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加固装置 | |
CN103407906A (zh) | 一种超起装置及超起支腿 | |
CN210283812U (zh) | 一种空气悬架导向臂支架结构 | |
CN209743776U (zh) | 柔性连接调节器 | |
CN112414742A (zh) | 一种桥梁静载试验台 | |
CN210064987U (zh) | 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的超长附着杆件 | |
CN113896119A (zh) | 一种旋转机构用锁紧装置以及浮吊旋转机构 | |
CN112252175A (zh) | 一种抗悬索桥晃动的伸缩装置 | |
CN109534187B (zh) | 一种适用于全回转浮式起重船上铰接式人字架的吊装方法 | |
CN109764188B (zh) | 柔性连接调节器 | |
CN216515651U (zh) | 支撑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